明末傳奇第八百五十三章 絕唱(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三章 絕唱(1)

第八百五十三章 絕唱(1)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8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超過萬名書友共聚,與您共享讀書的樂趣!

第八百五十三章絕唱1

戰斗廝殺在高陽縣城附近的官道展開。

楊嗣昌和李自成都是主動展開進攻的,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是充滿必勝的信念,楊嗣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楊嗣昌的麾下是不足六萬人的朝廷大軍,而李自成麾下則是氣勢洶洶的二十萬大軍,按說這樣的戰斗不存在什么懸念,不過廝殺真正開始的時候,沒有出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空曠的平地上面,激烈廝殺的雙反誰都沒有退讓,朝廷大軍人數雖少,可還是展現出來勢不可擋的氣勢,而他們的大帥楊嗣昌,更是親自披掛上陣,毫無顧忌的與流寇捉對廝殺。

楊嗣昌已經存了必死的信念,也就沒有什么值得擔憂的,更提不上害怕了。

楊嗣昌的拼命極大的鼓勵了諸多軍士的士氣,在人數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之下,所有軍士奮勇廝殺,場面上竟然不占劣勢。

滿懷信心的李自成,真的有些憤怒了,從人數上面來說,義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以往很多的戰斗,義軍都是依靠人數上面的絕對優勢,依靠人海戰術打敗官軍的,可這一次為什么會如此的艱難,難道說楊嗣昌真的是那么厲害嗎。

戰斗廝殺開始之后,李自成發現了楊嗣昌,他也專門派遣軍士去斬殺楊嗣昌,無奈楊嗣昌身邊的親兵太過于厲害,幾次這樣的沖鋒都告失敗,李自成甚至準備親自率領親兵前去進攻,只要斬殺了楊嗣昌,官軍一定崩潰,但他的這個準備被顧君恩制止了。

李自成已經非常信任顧君恩,既然是顧君恩反對,他也就聽從了勸阻。

一整天廝殺下來。雙方沒有分出勝負,戰場上遺留下來無數的尸首。

天色已經黑下來了。

李自成在中軍帳里面來回走動,臉色鐵青。以二十萬大軍對付官軍,一天下來居然沒有能夠擊潰官軍。這樣的結局是他沒有想到的,大軍的士氣是遭受到重創的,不知道翌日展開的進攻,會不會取得勝利。

其實在戰斗持續到下午的時候,李自成已經發現部分義軍軍士習慣性的準備后退,要不是指揮作戰的軍官當機立斷,果斷斬殺了十余人,怕是早就有人后撤了。

李自成最為擔心的是戰斗不能夠迅速取勝。又出現幾個月之前的局面,若真的是這樣,那就是義軍與朝廷大軍相互消耗實力了,今后義軍將更加難以應對鄭家軍的進攻。

顧君恩坐在一邊,臉色較為平靜。

“老顧,你說說,明日的戰斗我們能夠取勝嗎。”

“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顧君恩的篤定讓李自成感覺到奇怪,內心也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多年的籌謀,讓顧君恩的能力已經非同一般,加之多次籌謀的準確。更是讓其有了巨大的自信。

李自成看著顧君恩,不再開口說話,等著顧君恩的解釋。

“官軍今日的廝殺的確很是驍勇。而且楊嗣昌親自上陣廝殺,想必是給與了軍士極大的鼓勵,不過我認為,僅僅依靠這方面來支撐是不行的,再說楊嗣昌又能夠支撐多長的時間,今日的廝殺之后,明日他已經沒有體力繼續堅持廝殺了。”

顧君恩說的很是直白,李自成頻頻點頭,今日的戰斗的確依賴楊嗣昌的堅持。這與幾個月之前的戰斗如出一轍,不過顧君恩如此的肯定。難道不擔心出現幾個月之前的那一幕。

或許是知道李自成的擔憂,顧君恩很快接著解釋了。

“幾個月之前的情形與現在大不一樣了。就算是楊嗣昌親自率領大軍作戰,而且親自參與廝殺,也不能夠挽回敗局,其實義軍包圍了保定府城,我就有這樣的感覺,義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一定能夠拿下整個的北直隸,直至拿下京城。”

“官軍已經沒有了幾個月之前的氣勢,他們退守保定府城的時候,就表明了態度,他們只想著死守,根本沒有想著進攻,如此情況之下,僅僅憑著楊嗣昌個人的能力,不可能扭轉什么,頂多就是拼死掙扎一下子而已。”

聽見了顧君恩的分析,李自成終于放心了。

“你說的不錯,應該是這個道理,不過你看我們是不是能夠招降官軍,這樣我們也能夠避免更多的損失啊。”

“我覺得不行,這次一定要徹底打敗官軍,最好是能夠生擒或者斬殺楊嗣昌,那樣大明朝廷就失去了希望,一旦義軍打敗了楊嗣昌,攻陷了保定府城,對于朝廷的打擊是致命的,他們就沒有了抵抗的決心,這樣義軍才能夠以最小的損失拿下京城。”

顧君恩的話語,讓李自成的臉上升騰起來光輝,要是能夠拿下大明京城,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甚至可以實現那個最為耀眼的理想了。

李自成的命令迅速下達下去,所有軍士寅時吃飯,卯時開始進攻。

楊嗣昌的心情是異常沉重的,今日的廝殺,雖說朝廷大軍抵抗住了流寇的進攻,可沒有誰內心有必勝的信念,這與幾個月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年紀大了,畢竟是文官,雖說在戰場上沒有賣力的廝殺,可楊嗣昌還是感覺到身體的酸痛,天黑之后,他咬牙堅持巡視大營,同時要求所有將士都要吃飽休息好,糧食短缺的問題很快就能夠解決,京城馬上就要運送過來糧食了。

回到中軍帳,楊嗣昌的臉色蒼白,巡視大營的過程之中,他再次感受到了無力。

大半天的廝殺下來,大軍損失還是有些慘重的,陣亡超過了五千人,傷者暫時沒有統計,這樣的傷亡對于大軍的打擊是很大的,朝廷大軍的人數遠遠比不上流寇,流寇的傷亡明顯大很多,可人家無所謂,因為流寇習慣采取人海戰術。

朝廷大軍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流寇主動前來迎戰,這是楊嗣昌沒有想到的,也是他不愿意看見的情形,可事到如今,根本沒有后退的余地了,若是他率領的大軍朝著河間府的方向撤離,則流寇可以放心大膽的進攻保定府城,保定府城一旦被攻破,憑著他麾下的幾萬人,根本無法抵御流寇的進攻,到了那個時候,流寇就可以直接進攻京城。

楊嗣昌只能夠硬著頭皮與流寇死拼。

夜深人靜的時候,楊嗣昌想到了皇上,想到了朝廷,想到了京城,他想的更多的是家鄉以及鄭勛睿,驍勇的鄭家軍在南方和北方蓄勢以待,一旦北方出現大亂,鄭家軍肯定是要出動的,想想鄭家軍的驍勇,流寇是無法抵御的。

鄭家軍駐扎在陜西,流寇駐扎在山西與河南境內,這么長的時間過去,鄭家軍為什么按兵不動,就連后金韃子蹂躪北直隸的時候,鄭家軍也是采取觀望的態度,想想朝廷面臨的局勢,想想可能出現的結局,鄭勛睿的目的已經非常明確。

鄭勛睿就是等著大明朝廷轟然倒下,接著才會出兵的。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鄭勛睿麾下的心腹會將其推上皇帝的寶座。

歷史歷來都是如此,也沒有什么值得好奇的。

楊嗣昌倒是想著自身的選擇,他選擇效忠皇上和效忠朝廷,沒有留在南直隸,這個決定現在看來,好像是不明智的,但楊嗣昌不后悔,他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他幾乎就能夠改變整個的局勢,可惜的是,朝中有他這等想法的大人太少了。

楊嗣昌在前面拼命的努力,后面卻有數不清的人想著拆臺,這樣的情形,就算是神仙出面也是無可奈何的。

盡人力看天意,楊嗣昌只能夠這樣想了。

時間到了寅時。

諸多的軍官進入到了中軍帳,斥候也來到了中軍帳。

斥候稟報對面流寇大營已經有了動靜。

昨日戰斗結束之后,雙方各自打掃戰場,拖回了陣亡軍士的遺體,分別掩埋,雖然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沒有發生沖突,可雙方都很清楚,更加慘烈的廝殺將在翌日展開。

聽完斥候的稟報,楊嗣昌知道流寇已經開始做進攻的準備了。

他吩咐軍士馬上開始吃飯,這一頓飯一定要吃的飽飽的,不要擔心糧食不足的問題。

楊嗣昌走出中軍帳的時候,天空之中還能夠看見寒閃閃的星辰,正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時候。

大營被無數的火把照亮了,能夠聞到米飯的香味,看來軍士馬上就要吃飯了。

楊嗣昌手持望遠鏡,看著對方不遠處流寇的大營,同樣被火把照亮了。

放下望遠鏡的時候,楊嗣昌突然有了一種解脫的感覺,他預感到今日的廝殺,一定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要是是朝廷大軍攆走了流寇,讓流寇被迫撤離,要么是流寇打敗了朝廷大軍,他率領剩余的軍士被迫撤離。

一陣陣的寒風吹來,楊嗣昌站在中軍帳外面一動不動,周圍的親兵本來是準備請大帥去吃飯的,這個時候沒有誰開口,害怕打擾了楊嗣昌的思維。

相聚不遠的另外一個大營,李自成也同樣站在中軍帳之外,看著對面的大營,同樣也是一動不動,所不同的是,李自成的身邊有顧君恩陪著。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