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三十七章 潼關之戰(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七章 潼關之戰(3)

第八百三十七章 潼關之戰(3)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正文


劉宗敏率領的十萬義軍終于全部部署到位了。

五萬中軍駐扎在陜州州城,由劉宗敏麾下的任榮光統領,四萬后軍駐扎在芮城,劉宗敏親自指揮,前軍一萬人則由劉宗敏麾下另外一名將軍牛萬才指揮。

劉宗敏甚至都沒有親自率領前軍去作戰。

牛萬才率領一萬前軍從芮城出發的時候,劉宗敏專門囑托,其大致意思就是此番的作戰,以試探為主,前軍必須隨時和芮城保持聯系,芮城距離潼關八十里地,前軍的速度不要太快,一路上都要注意周圍的動靜,特別是在接近潼關的時候,更要確定一切都安全之后,才能夠行軍,潼關地勢險要,不可能展開大規模的作戰,故而進攻的時候,派遣少數的兵力試探就可以了,劉宗敏甚至專門強調了,前軍抵達目的地之后,應該如何的安營扎寨。

劉宗敏幾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牛萬才的膽量。

牛萬才加入義軍隊伍很長時間了,能夠到如今的地位,也是經歷過無數次廝殺的,好不容易能夠單獨率領義軍作戰,肯定是想著立下一番功勞的,何況此番義軍進攻陜西,乃是朝著闖王的老家進發,若是能夠在戰斗之中立下大功勞,獎賞絕對不會少。

劉宗敏的敦敦教誨,牛萬才表面上是聽進去了,其實心里根本不是這樣想的。

可惜劉宗敏不可能知曉牛萬才內心的真實想法。

前軍在芮城僅僅休整了兩天的時間,就朝著潼關進發了。

到了這個時候,掌握了所有情報的鄭錦宏,總算是相信了文坤的判斷,負責進攻潼關的居然不是劉宗敏,這一萬人由牛萬才指揮。

說實話,鄭錦宏根本不知道牛萬才是什么人物,為什么會承擔如此重要的作戰任務,而劉宗敏做出這樣的安排,只能夠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劉宗敏沒有真心想著進攻潼關。

換做其他人,面對這樣的局面應該是高興的,可惜鄭錦宏不是這樣的想法。

鄭錦宏想著在潼關與流寇面對面的廝殺,徹底的打敗流寇。讓流寇絕不敢覬覦陜西。

若是流寇僅僅想著試探性的進攻,遭遇微不足道的損失就后退了,那對鄭家軍肯定是不利的,人家跑得比兔子還快,且在芮城和陜州布下了重兵。鄭家軍可不好追殺。

所以這一場的戰斗,鄭家軍必須要把握最有利的時機,果斷的包圍流寇一萬前軍,讓其沒有機會朝著芮城撤離。

想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最為關鍵的就是jin坑方向的部署了,一萬鄭家軍將士若是能夠從jin坑方向繞道流寇的身后,鄭錦宏就能夠保證全殲這一萬流寇。

達到作戰的目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部署,包括如何把握最佳的時間,如何讓駐扎在芮城的流寇無法增援。如何干凈利落的剿滅流寇的前軍等等。

鄭家軍如今作戰的方式,主要依靠火器,在潼關這個地方,火pao作用不是太大,畢竟山高林密,火pao的殺傷力會大大的減弱,但毛瑟槍的威力就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了。

這是對鄭家軍有利的一個方面,鄭家軍將士能夠依托毛瑟槍,給與流寇毀滅性的打擊。

流寇前軍從芮城出發之后,鄭錦宏命令斥候每一刻鐘的時間都要稟報偵查到的情報。

鄭錦宏部署是非常的小心和全面。生怕出現一絲的失誤,導致戰斗陷入不利的局面,他想著的就是全殲流寇的前軍,不過鄭錦宏過于小心了。他根本沒有想到,那個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名字的流寇前軍指揮官牛萬才,居然會給他送上一個大禮。

從芮城出發之后,牛萬才的情緒可以用意氣風發來形容,諸多義軍軍士從他的臉上就能夠感受到自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激發了軍士的斗志。劉宗敏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牛萬才每兩個時辰就要稟報一次方位,一旦抵達大軍宿營的地方,更是要直接派遣軍士稟報所有的情況,同時劉宗敏也在大軍之中安cha了眼線,關鍵時刻提醒牛萬才。

八十里地的距離,一萬大軍一天時間完全可以抵達,能夠安營扎寨。

剛剛出發的時候,牛萬才還是很小心的,派遣了斥候偵查周邊的情況,畢竟對手是鄭家軍,與朝廷大軍是完全不一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斥候稟報的情況都是安全,牛萬才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了。

劉宗敏的要求,一萬大軍安營扎寨之后,無比要偵查清楚潼關的情況,視情況的好壞才能夠決定進攻的事宜,每次的進攻人數不能夠超過五百人,一旦進攻受阻,則要迅速的撤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這樣的要求牛萬才是不大贊同的,潼關本來就很是險要,義軍進攻的時候,必須要拿出來充足的氣勢,這樣才能夠形成威懾,才有可能拿下潼關,否則每次進攻都是派出區區幾百人去試探一下,純粹就是拖延時間,不可能取得什么戰斗成果。

傍晚時分,大軍終于抵達宿營的目的地。

這里距離潼關尚有五里地,地勢比較平坦,而且視野很是開闊,若是有軍隊偷襲,距離很遠就可以發現。

大軍尚在安營扎寨,牛萬才就獨自在中軍帳內思索開了。

劉宗敏的命令是必須要執行的,不過如何在執行命令的時候有所突破,這才是最關鍵的,牛萬才可不想灰溜溜的回到芮城去,若是完全按照劉宗敏的要求行事,最多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大軍就要拔寨朝著芮城的方向撤離了。

牛萬才知道,劉宗敏如此的強調,肯定是有道理的,長年征伐廝殺的他也不笨,且劉宗敏很有可能在大軍之中安cha有心腹,一旦他牛萬才沒有按照劉宗敏的命令行事,

肯定會有人站出來阻止的。

盛夏的夜晚,涼風習習,身為前軍指揮官的牛萬才,開始在大營里面巡查,這本不需要他出面來做,可牛萬才堅持這樣做。

其實在巡查的時候,牛萬才的內心一直都在思索,究竟是不是在天亮之后就展開進攻,試探一下潼關的虛實,還是按照劉宗敏的命令,派人去觀察潼關的局勢,根據情況決定是不是展開進攻。

營地里面很是安靜,除開在營房四周巡邏的軍士,其余人都歇息了,一天的行軍下來,軍士還是有些累的。

看著安靜的營寨,牛萬才下定了決心,天亮之后派遣五百人進攻潼關,看看潼關的防守究竟如何。

鄭錦宏更加的緊張。

斥候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來,流寇前軍一萬人,在距離潼關五里地的地方安營扎寨了,那里的地勢很平坦,想著偷襲沒有可能性。

潼關的地形的確奇特,靠近陜西這邊幾乎都是大山,且山高林密,易守難攻,而靠近河南方向,則大都是平原,幾乎都是一馬平川。

流寇駐扎的地方,視野開闊,這有利于流寇警戒,但有一件事情更加的有利,那就是出現風吹草動就可以迅速的撤離。

當然,鄭家軍采用強攻的戰術,也能夠徹底打敗流寇的前軍,不過流寇的前軍之中,騎兵有三千人,幾乎占據了三分之一,一旦鄭家軍發動強攻,則作為流寇主力的騎兵,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迅速的撤離,鄭家軍想要圍殲流寇的騎兵,基本沒有可能。

所以強攻的戰術是行不通的。

智取一樣不行,想要全殲流寇一萬前軍,派遣一兩千人不可能完成任務,而且就算是一兩千人,潛伏到流寇營寨的時候,也很有可能被發現,要知道人家流寇本來就沒有安心想著作戰,時時刻刻都做好了逃跑的準備。

這樣的戰斗打起來,的確是有些窩囊的。

jin坑的鄭家軍將士時刻都在等候出發的命令,仔細勘察了地圖之后,鄭錦宏下達了暫緩出發的命令。jin坑這個地方流寇是不是知道,是不是準備派遣軍士從這里進攻,鄭家軍將士從jin坑悄悄的出發,是不是會驚動流寇,這一切的情況都是未知數。

苦苦思索之后,鄭錦宏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想到了一種情況,而且比較肯定此等情況的出現,既然如此,那就索性賭一把。

深夜的時候,駐守潼關的鄭家軍將士接到了奇怪的命令,沒有得到指令之前,所有將士都不準使用毛瑟槍,以弓箭進攻為主,若是流寇發動小規模的進攻,不要狠狠的打擊,應付一下就可以了,也不要給與流寇太大的殺傷。

這道命令實在是不好琢磨,不過也要遵照執行。

天微微亮的時候,鄭錦宏抵達了潼關最前沿的地方,這里就是流寇可能展開進攻的地方,從高處往下看,山谷中間一條狹窄的道路,彎彎曲曲,最窄的地方憑著肉眼感覺,最多能夠經過一匹戰馬。

天下第一關名不虛傳。

這樣的地方進攻,人數太多了無法鋪展開來,人數太少了進攻沒有任何的威力,也不知道接下來流寇將要如何展開進攻。

當然,鄭家軍將士也不好執行命令,如何才能夠做到不給與流寇重大的殺傷。未完待續。

閱讀小技巧①: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目錄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