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八百零九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九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第八百零九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8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鄭勛睿給鄭芝龍和沐天波的信函全部都送出去了,鄭錦宏沒有回到南京,而是在浙江的嘉興一面整訓投降的俘虜,一面等候鄭勛睿的命令。

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鄭芝龍和沐天波都沒有任何的反應,鄭勛睿內心隱隱明白了什么,這也難怪,人家手中有的榮華富貴,為什么無緣無故的交出來,再說了,人家是朝廷任命的官員,頭上的帽子都是皇上敕封的,與南京有什么關系。

不得不重點說明的一點是,福建和云南兩個地方,遠離京城,對于外界的事情知道都不是很多,特別是云南,山高路遠,道路很不好走,這里的老百姓自給自足,對外界的事情基本不怎么關心,包括黔國公沐天波也是如此,而福建的鄭芝龍,重點的精力都在海上,人家賺錢重點都是在海上貿易之中得到的,通過海上貿易富可敵國了,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其他的事情。

如此情況之下,鄭芝龍和沐天波對鄭家軍的驍勇,也就不是特別清楚了。

說到底,鄭勛睿寫出去的信函,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作用。

鄭勛睿和徐望華等人分析到了這一點,他們無奈的發現,想要真正的降服鄭芝龍和沐天波等人,還是要依靠鄭家軍的征伐,否則南方永遠無法徹底平定下來。

就在鄭勛睿準備給鄭錦宏下達命令,同時給駐扎在山東的水師下達命令,征伐鄭芝龍的時候,皇上的圣旨和皇太極的書信同時送到了南京。

皇上的圣旨僅僅說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促催漕運總督府開始運送漕糧。

皇太極的書信意味深長,在對鄭勛睿和鄭家軍表示欽佩的同時,示意八旗軍和鄭家軍在遼南和平相處。兩人誰也不主動進攻,承認目前各自擁有的地盤。

皇上的圣旨和皇太極的信函,迅速將鄭勛睿的注意力拉過來了。

周延儒、徐望華、楊廷樞、文震亨、甘學闊、陳于泰和梁興力等人悉數來到了兵部。

大運河的整治工程基本告一段落。這得益于鄭錦宏押送過去了大量的人員,最后的突擊有著足夠的人手。最終剩下的一些小事情,漕運總督曹馳完全可以處理了。

眾人齊聚兵部,就是商議一件事情,那就是能否恢復漕運

鄭勛睿本來以為,甘學闊和陳于泰等人肯定是贊成恢復漕運的,甚至周延儒和楊廷樞等人可能也是這樣的看法,想不到商議剛剛開始,眾口一詞。大家全部反對恢復漕運。

漕運特殊的意義,誰都是明白的,北方糧食不能夠自給自足,大量的缺口需要漕糧維持,大明糧食產量的區別很大,北方糧食產量低,南方糧食產量高,而且崇禎年間以來,北方遭遇到太多的災荒,好些年份糧食幾乎是顆粒無收。全靠漕糧維持,這兩年雖說稍微好一些了,也無法自給自足。

后金韃子的騷擾。李自成攻占了河南與山西大部分的地方,讓北直隸糧食的缺口更大了,可以說失去了漕糧的維持,京城很快就會處于徹底崩潰的局面。

這也難怪皇上下旨,要求漕運總督府運送漕糧。

周延儒等人當然知道鄭勛睿的目的,也清楚鄭勛睿將來會登上什么位置,在他們看來,鄭勛睿完全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了,眾人對鄭勛睿采取的一切措施也感覺到滿意。不主動進攻北方,等著北方陷入到徹底癱瘓的局面之后。再行出兵北方,奪取天下。到時候那些讀書人和士大夫也說不起多大的話語。

這里面最為主要的前提就是北方徹底的癱瘓,而促使北方徹底癱瘓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停止漕運,不給北方提供漕糧。

如此遭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北直隸,包括河南與山西,甚至包括遼東等地,都要遭受到重創,停止漕運可以同時削弱皇太極和李自成的力量。

這樣的事情不做,那眾人豈不是成為了傻子。

鄭勛睿聽著眾人的分析和說出來的道理,一直都沒有開口,他想到的更多。

這么多年過去,鄭勛睿的心早就堅硬無比了,以前看見北方老百姓遭難,他內心會不舒服,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可現在他不會做了,有些時候,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做出來的決定哪怕是造成了惡劣的后果,那也是要堅持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鄭勛睿下達了停止漕運的命令,而且大規模的整治大運河。

所有人都贊成停止漕運,不要給北方運送漕糧,這也讓鄭勛睿吃驚,看樣子他身邊的高官,已經徹底看清楚了局勢,做出了自身的選擇。

“諸位大人,我還是決定恢復漕運,往北直隸運送漕糧。”

鄭勛睿說出來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震驚,周延儒甚至以為聽錯了,情不自禁的開口了。

“王爺,萬萬不可啊。。。”

周延儒開口之后,其余人跟著勸阻,唯有徐望華暫時沒有開口。

鄭勛睿看了看徐望華,拿出來皇太極的信函,遞給了徐望華。

“徐大人,給大家念一念皇太極的來信。”

這又是一枚重磅炸彈,皇太極的信函是送到遼南的,楊賀感覺到事關重大,迅速將信函送往南京,沒有讓其他人知道。

徐望華很快開始念皇太極的信函。

等到徐望華念完之后,鄭勛睿再次的開口了。

“皇太極要求鄭家軍與八旗軍在遼南和平共處,互不干擾,李自成給朝廷寫去了書信,要求被冊封為大順王,諸位只要認真看看,就能夠發現一個奇怪的情況,那就是皇太極和李自成都不想在這個時候大動干戈,這究竟是為什么。”

鄭勛睿的詢問,讓眾人開始沉思

一刻鐘之后,首先開口的還是周延儒。

“屬下明白王爺的意思了,王爺是想著讓朝廷有進攻流寇的能力。。。”

盡管周延儒德高望重,身份不一般,不過說到這里之后,還是停下了,后面的話他不好說了,說出來影響鄭勛睿的形象。

鄭勛睿笑了,眾人都是明白人,應該清楚里面的意思了,他也不會隱瞞的。

“周大人說的是,朝廷目前必須要維持下去,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朝廷去做,朝廷大軍必須要有能力進攻李自成,朝廷要想著能夠收復河南與山西等地,說白了,朝廷必須與李自成分出來高低,現如今朝廷缺錢缺糧,根本無法與流寇廝殺,這個時候,我們恢復漕運,給朝廷提供糧食,朝廷大軍就能夠與流寇廝殺了。”

“我們還需要時間穩定南方的局勢,能夠為我們爭取到時間的,就是朝廷了,若是我們不給朝廷提供漕糧,導致朝廷無法維持,很快就垮掉了,那么我們就不得不北上了。”

話說到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

既然鄭勛睿明確說了,那么徐望華也可以開口了。

“王爺,屬下認為皇太極也是這樣的想法,他寫來了信函,要求與鄭家軍在遼南和平共處,屬下斷定,皇太極肯定給朝廷也寫去了信函,內容大致一樣,也是和平共處之類的話語,皇太極也想著坐享其成,甚至希望朝廷大軍與鄭家軍展開廝殺。。。”

“好了,命令漕運總督曹馳,恢復漕運,給北方運送漕糧,不過數量方面必須要限制,全年運送一百萬石的漕糧足夠了,還有一點,朝廷必須拿出來銀子,這點要特別的要求,若是朝廷拿不出來銀子,那么漕糧就只有一批了。”

所有人都看著鄭勛睿,他們想不到這個時候了,鄭勛睿還沒有忘記朝廷的銀子。

安排完畢漕運的事宜之后,周延儒、徐望華、楊廷樞、文震亨和甘學闊五人留下來了。

云南的沐天波和福建的鄭芝龍,已經成為鄭家軍最為主要的問題,必須要干凈利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

這一次眾人商議的意見非常的一致,那就是首先征伐福建的鄭芝龍。

福建靠海,北面緊靠著浙江,南面緊靠著廣東,西面與江西接壤,其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鄭芝龍正是憑借著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牢牢的掌控海上的貿易,一旦鄭芝龍亂來,那么首要影響到的就是浙江。

云南則不一樣了,地處最為偏遠的地方,就算是亂起來了,受到影響的也是貴州、廣西和四川的部分地方,加之云南的地形特殊,山高林密,想要對附近的省份造成重大的影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鄭勛睿同意了眾人的意見,給山東的水師和浙江嘉興的鄭錦宏下達了命令。

此次作戰的方式不一樣,以水師為主,以陸地上的戰斗為輔,鄭芝龍主要的戰斗力量、或者說最為精銳的力量,就是水師,一旦打敗了鄭芝龍的水師,其將失去所有的依靠。

商議了征伐鄭芝龍的事宜,周延儒等人開始起草給皇太極的回信。

鄭勛睿一般不參與這些具體的事情,他掌控的是大方向,具體的事情則是下面去做。

各方都在斗智斗勇,既然如此,就看誰的力量最為強大了,實事求是的說,不管從哪個方面比較,鄭家軍都是最為強大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