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的掙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的掙扎

第七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的掙扎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崇禎十六年正月初八,卯時,早朝。

內閣首輔錢士升率領京城七品以上官員早就等候在乾清宮外面。

按照規矩來說,新年的第一個早朝,應該是在太極殿舉行的,畢竟參與早朝的官員人數比較多,再說新年新氣象,在紫禁城最大的宮殿進行早朝,也能夠表現出來朝廷的氣度,不過皇上已經決定了,早朝還是在乾清宮舉行。

京城局勢不明了,阿巴泰率領的后金韃子依舊在北直隸肆掠,如今正在保定府一帶劫掠,按說這個時候,身為朝廷大軍總指揮的錢士升,應該是在前線抵御后金韃子的,不過皇上居然一道圣旨,將錢士升召回了京城,這不免讓眾人感覺到奇怪,難道還有什么比抗擊后金韃子保衛北直隸安全更大的事情嗎。

乾清宮是議事的地方,平日里朝廷四品以上官員參與的早朝,是在這里進行,而這樣的早朝,重點就是商議諸多事情的,至于說開年的第一個早朝,重點還是皇上與諸多的文武大臣見面,祝愿新的一年國泰民安,沒有其他實質性的需要商議的事情。

等候在乾清宮前面空地的諸多官員,幾乎都是低著頭的,沒有誰說話,朝廷所面臨的慘淡局勢,已經讓很多人產生了悲觀的情緒,在一些私下的絕密的場合,已經有人議論是不是辭官到南京去,也就是投奔湘王鄭勛睿,大家表面上什么都不說,內心里面已經認定,鄭勛睿必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大明的皇帝。

這個時候去投奔,總是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的。

乾清宮前面的空地上,沒有人開口說話。也沒有人低聲的議論,氣氛顯得特別的壓抑。

站在最前面的錢士升和侯恂等人,也感覺到不自在。應該說近兩年的時間過去,成為內閣首輔的錢士升。安插了大量的東林黨人進入朝廷,讓東林黨在北方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依附東林黨的讀書人重新開始熱絡了,可惜這樣的局面持續的時間不長,松山之戰李自成入侵山西張獻忠入侵四川,讓朝廷和京城局勢瞬間惡化,之后局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松山之戰大敗。李自成攻陷太原府城,阿巴泰率領后金韃子侵襲北直隸,讓局勢徹底惡化且無法挽回,與此同時,東林黨人在河南山西以及北直隸的勢力也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更加讓錢士升等人難堪的是,從河南與山西等地傳來的消息看,一些東林黨人直接依附了李自成,成為了流寇的一部分,這讓朝中不少人對東林黨的議論明顯不好了。

盡管錢士升采取了一些辦法,要么是封鎖更多的消息。要么是說這些投降流寇的讀書人是混進東林黨之中的敗類,但這不能夠阻止眾人的議論,更無法阻止這些消息傳到皇上那里去。讓皇上產生很不好的聯想。

如此關鍵的時刻,在前線指揮作戰的錢士升需要返回到京城參加早朝,這讓錢士升和諸多的東林黨人隱隱的感覺到不妙。

隨著司禮監太監的大聲稟報,皇上到了乾清宮。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進入到宮殿之內,司禮監太監也進入到宮殿之內,其余的文武官員只能夠是在宮殿的外面。

皇上的氣色看上去還是不錯的,盡管說臉色有些蒼白。

要說過去的崇禎十五年,皇上遭受的打擊可謂是數都數不過來,最直接的打擊就是皇上寵愛的田貴妃因病去世了。這給與皇上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田貴妃舉止嫻熟又多才多藝。一段時間的圣眷甚至在皇后之上,也是皇上最為寵愛的貴妃娘娘。很多時間皇上遇見不愉快的事情了,都愿意和田貴妃說,以排解心中的苦悶。

排第二位的打擊,就是松山之戰的大敗,而且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和山海關總兵祖大壽戰敗被俘之后投降后金,更是讓皇上和朝廷蒙羞,松山之戰幾乎集中了朝廷全部的力量,調遣的近二十萬的大軍,悉數都是朝廷認為的精銳,絕大部分都是邊軍,此戰的失敗,讓邊軍損失大半,朝廷的元氣被傷了。

第三位的打擊,就是李自成攻占了開封府城和太原府城,前任五省總督孫傳庭戰敗身亡,且李自成在年底的時候,還寫來了文書,要求被敕封為王,割據河南以及山西等地。

第四位的打擊,就是阿巴泰率領的后金韃子,還在北直隸各地肆掠,錢士升率領的朝廷大軍,根本無法抵御,只能夠眼睜睜看著后金韃子肆無忌憚的搶奪財物劫掠人口。

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幾乎都是皇上和朝廷無法解決的。

當然也有好的消息,那就是鄭家軍徹底剿滅了張獻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張獻忠劉文秀和艾能奇等流寇的首領悉數被斬殺。

可朝中幾乎所有的官吏都明白,鄭勛睿已經顯露出來真面容,人家是不會服從皇上和朝廷的領導的,且已經在湖廣和四川等地動手,安插自身信得過的官吏,改變原來的所有政策,按照南直隸推行的所有辦法管理湖廣和四川了。

湖廣巡撫方孔炤被鄭勛睿直接下了大牢,要知道方孔炤是三品的朝廷官員,沒有圣旨是絕不能夠動的,鄭勛睿根本不在乎這些,明顯就是不服從朝廷的號令了。

故而這一件所謂的好事情,恐怕是最大的壞事情。

進入乾清宮的諸多官員,看見皇上的神情,都微微松了一口氣,皇上還能夠有如此的氣色,這是出乎他們預料的。

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直接宣布早朝開始的時候,不少人都扭頭看了看內閣首輔錢士升,按照慣例來說,應該是錢士升主持早朝,宣布早朝開始的。

錢士升低著頭,看不見臉上的表情,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錢士升的雙手在微微的顫抖,好像是在控制自身的情緒。

朱由檢開口簡單說了幾句話,算是和所有官員打過招呼,王承恩就開始宣讀圣旨。

這倒是與原來的模式一樣,皇上的這道圣旨,主要就是強調之前一年,諸多的文武大臣辛苦了,都做了很多的事情,來年還要更加的努力等等。

宣旨的過程之中,乾清宮里面一直都非常的安靜,可外面不是特別的安靜,一些低聲的議論時常出現,都是竊竊私語,明顯是對內閣首輔錢士升大人沒有能夠主持早朝感覺到奇怪。

宣讀圣旨足足一個多時辰的時間。

今年的氣候特別的嚴寒,兩天之前京城還下了一場大雪,乾清宮內倒是聽暖和,地下的火龍正在迸射出來巨大的熱量,可外面的氣候就不一樣了,諸多的文武大臣早早的就來到了皇宮之中,已經在外面站立了兩個多時辰的時間,很多的人凍得瑟瑟發抖,一些人的鼻涕都流出來了,只能夠用袖子快速的抹去。

圣旨宣讀完畢的時候,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氣,他們認為早朝終于結束了,接下來散朝,眾人都會馬上回家去好好的烤火,讓凍得冰涼的身體暖和一些。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王承恩宣讀了第二份的圣旨。

這封圣旨引發了巨大的震撼。

宣讀圣旨之前,太監帶著楊嗣昌進入到了乾清宮,待到楊嗣昌跪下之下,圣旨開始宣讀。

楊嗣昌敕封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負責一切軍事上面的事宜,可以代替皇上便宜行事。

這一份的圣旨,等于是廢除了上一份的圣旨,也就是說內閣首輔錢士升的兵權被徹底剝奪,不過圣旨沒有要求錢士升停止指揮大軍抗擊后金韃子,這說明了,在今后的軍事決策方面,內閣首輔錢士升要聽命于楊嗣昌。

而宣布楊嗣昌為文淵閣大學士,其實就是明確其為內閣次輔。

內閣次輔可以指揮內閣首輔如何的指揮大軍作戰,這在大明朝廷還是頭一次。

很多人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皇上會召回錢士升大人。

錢士升盡管臉色蒼白,但還是面帶笑容的祝賀楊嗣昌。

其余內閣大臣也紛紛祝賀楊嗣昌,要知道楊嗣昌是被迫辭去內閣大臣職位的,如今一躍成為內閣次輔,且權勢好像還在錢士升之上。

圣旨宣讀完畢,早朝結束。

內閣大臣以及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留下來,其余人都可以回家去了。

這些人尚未離開皇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小聲的議論了,這是朝局即將發生變化的一個先兆,至少楊嗣昌掌控了兵部和軍權,而且可以代表皇上便宜行事。

朝局即將發生什么變化,諸多的文武大臣還是很關心的。

這里面有一個人是很失望的,那就是河南巡撫張溥,他本來以為自己的辭呈會得到批準,誰知道早朝根本就沒有說到這件事情,這讓他的身份很是尷尬,身為河南巡撫,人卻在京城,而且河南的絕大部分地方都被李自成占據,他這個河南巡撫完全是空的。

更加尷尬和擔心的,還有錢士升和侯詢等人,他們已經感覺到朝政將要發生的巨大變化,如何迎接和面對這樣的變化,是他們需要仔細考慮的事情。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這本小說,請把《》加入收藏,以方便以后跟進最新章節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