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四十九章 趁火打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九章 趁火打劫

第七百四十九章 趁火打劫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3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正文

“徐先生,錦宏,李巖,參謀團如今就剩下你們三人了,文坤到陜西去了,孫老先生病逝了,我還真的有些不適應,我考慮讓徐吉匡進入到參謀團之中,不知道你們是什么看法。”

鄭勛睿提出來這個建議,的確算很大膽的,一度幾乎要偃旗息鼓的東林黨人,因為特殊的機遇,又開始興旺起來,而且其勢力蠢蠢欲動,想著朝南直隸和浙江一帶發展,畢竟這里是他們的老巢,這樣的關鍵時刻,鄭勛睿讓徐吉匡進入參謀團,的確需要勇氣。

徐吉匡畢竟是黃道周的弟子,曾經的東林黨人,盡管說跟隨在鄭勛睿的身邊之后,忠心耿耿,不過畢竟有著那么一段過去,倒不是說徐吉匡會投靠東林黨人,而是擔心徐吉匡在面對東林黨人的時候,不忍心下手。

徐望華稍稍沉思了一下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讓徐吉匡進入到參謀團,是明智之舉。”

后面的話語,徐望華不需要說出來了,一直以來,鄭勛睿對東林黨人都是手下留情的,從未主動斬殺一個東林黨人,而且對東林黨人之中的有識之士,也是采取拉攏的手段,這博得了不少讀書人的推崇,現如今眼看著東林黨人在北方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鄭勛睿不計前嫌,重用徐吉匡,無疑會在東林黨人之中產生巨大的波瀾。

鄭錦宏和李巖也是點頭表示同意,他們都明白鄭勛睿的用意。

“那好,我就舉薦徐吉匡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進入到參謀團之中。”

說完,鄭勛睿站起身來,走到了桌前。

桌上鋪開了三張地圖,分別是遼西后金韃子以及李自成、張獻忠兩路流寇的行軍和進攻的線路,以及目前的態勢。

鄭勛睿翻出了遼西的地圖,放在了最上面。

“根據京城得到的情報,皇上和朝廷決定將重點放在遼西。意圖首先打敗或者驅趕遼西的后金韃子,至于說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朝廷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應對,朝廷做出的這個決定,我們已經商議過多次,結局也是兩個方面,其一是朝廷大軍在遼西的戰斗之中取得了主動。皇太極主動撤離,如此朝廷能夠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上面。其二是朝廷大軍在遼西戰斗之中失敗,如此大明將陷入到徹底的混亂之中,北方徹底的大亂,而且還要波及到南方。”

“如此情況之下,鄭家軍究竟應該有何作為,參謀團是什么意見。”

鄭勛睿提問之后,還是徐望華首先開口。

“大人,參謀團商議和分析過了,認為關鍵時刻。鄭家軍還是要出兵的,不過出兵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鄭家軍徹底掌控山東、江西和福建等地,勢力擴充到整個的南方,在這些地方,鄭家軍有權解散當地的衛所軍隊,其所有的防御都是由鄭家軍負責。。。”

徐望華說話的時候。鄭勛睿看了看鄭錦宏和李巖,兩人的臉色是平靜的。

這樣的場景,讓鄭勛睿很是感慨,他幾乎可以斷定,朝廷大軍在遼西的征戰,肯定以失敗告終。要知道率領后金韃子在遼西作戰的是皇太極,其勇猛和睿智不用懷疑,就大明朝廷如今的人才來說,尚無人能夠和皇太極比擬。

讓鄭勛睿好奇的是,歷史是不是按照原來的步伐在遼西重現,也就是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是不是會在兵敗之后投降皇太極,從而讓已故的孫承宗在遼西辛苦創建的關寧錦防線徹底毀于一旦。

徐望華代表參謀團提出來的建議。就是趁火打劫。

朝廷大軍一旦在遼西戰敗,局面將徹底失控,不管是皇上還是內閣,都無力應對混亂的局面,歷史上也是如此,松山之戰大敗之后,朝廷已經無力應對流寇,導致李自成最終攻破京城,朱由檢在煤山自盡身亡,大明王朝轟然倒下。

不過鄭勛睿的穿越,已經導致歷史出現了改變,鄭家軍屹立在大明的南直隸、山西和山東等地,牢牢控制了諸多的地方,而且有著絕對的實力剿滅流寇,打敗后金韃子。

鄭勛睿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真正的掌控政權和天下。

從這個角度來看,徐望華提出來的建議是很不錯的,只不過固執的朱由檢,很有可能不會答應這個條件,誓死都不退步,眼睜睜看著大明江山倒下。

徐望華說完之后,鄭勛睿沉思了片刻,開口了。

“南直隸、浙江和陜西等地,已經在鄭家軍實際的掌握之中,山東的登州、萊州、金州和復州等戰略要地,也被鄭家軍完全掌控了,至于說南方的廣大地方,包括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兵力異常的薄弱,鄭家軍想要拿下這些地方,不是特別的困難,北方的河南、山西以及中部的湖廣、四川等地,戰火連連,鄭家軍過早的插手這些地方,不一定是好事情,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鄭家軍將士拼命的廝殺,皇上和朝廷坐山觀虎斗的局面,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提出來完全掌控山東和江西等地,是不是合適。”

鄭勛睿剛剛說完,徐望華再次開口。

“大人,屬下覺得完全有必要,鄭家軍必須朝著南方和北方的諸多地方擴充,失去了這個機會,日后的局面恐怕變得更加的復雜,至于說皇上和朝廷如何想,又準備如何做,屬下倒是沒有想那么多,屬下覺得局面不可收拾的時候,鄭家軍可以主動出擊,到時候鄭家軍掌控江西和福建等地,朝廷也沒有辦法。”

徐望華說的非常的直白,大有一副馬上將朱由檢拉下皇位的做法。

聽到徐望華這樣說,鄭勛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你這是迫不及待啊。”

“屬下這一切都是為大明百姓考慮的,更是為大人考慮的,若是依照屬下的建議,只要停止了漕運,不出幾個月的時間,北方就將大亂,皇上和朝廷根本無法維持,到時候鄭家軍出手收拾殘局,就要簡單很多了。”

鄭勛睿沒有直接回答徐望華的話語,而是將手指向了遼西的錦州。

“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經歷過太多的廝殺,當年袁崇煥死守寧遠,讓努爾哈赤望城興嘆,最終無奈撤離,后來皇太極親率大軍攻打錦州,大明軍隊依舊堅守錦州和寧遠,皇太極也是無果而終,這兩座城池可謂是大明的驕傲,不過現在,皇上和朝廷恐怕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這一次皇太極是有備而來的。”

“皇太極以汗八旗主攻錦州城池,如此朝廷大軍的火器將失去優勢,汗八旗對火器一樣是熟悉的,此外皇太極沒有命令大軍圍困寧遠,而是將兵力全部都集中到錦州,難道皇太極不知道寧遠城內駐扎有大軍嗎,這當然不可能。”

“皇太極不擔心寧遠城內的朝廷大軍馳援,這只能夠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太極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準備,此番皇太極的目的不僅僅是占領遼西,還要最大限度的消滅朝廷的有生力量,讓后金韃子下一步的戰斗更加的順利。”

“皇太極如此的安排部署,說起來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洪承疇決定死守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久攻不下的皇太極,自然會心焦,皇太極不是神仙,定力沒有那么好,何況大清國的實力不怎么樣,支撐如此之大的戰斗,到后面會力不從心。”

“可惜的是皇上和朝廷面對的危機局勢,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一點都不省心,在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展開大規模的進攻,朝廷無法集中精力應對遼西的戰斗,如此的情況之下,必定會有人著急,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皇上。”

“陳新甲代表朝廷到遼西去督戰,我已經預測到了問題的存在,洪承疇是薊遼總督,全權負責遼西的懲罰,皇上何必多此一舉,命令陳新甲前去督戰,就讓洪承疇安心運籌規劃,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如此關鍵的時刻,皇上派遣陳新甲前去督戰,不是對洪承疇不放心,而是對遼西的局勢不放心,更是皇上內心有了其他的打算。”

“作為內閣次輔、兵部尚書的陳新甲,非常了解皇上的想法,恐怕比皇上還要著急,他到了遼西之后,定會督促洪承疇速戰速決,不管是勝利還是失利,這就犯了兵家大忌。”

“我們早就分析過遼西的局勢,洪承疇采取的完全是守勢,將大軍集中在寧遠和錦州兩座城池,其余的軍堡之中守衛的軍士人數不是很多,要知道洪承疇一切都是按照防御的計劃部署的,突然要展開主動進攻,準備來不及,遭遇到的困難也難以估計。”

“皇太極全力進攻錦州城池,一旦錦州告急的時候,陳新甲必定要求洪承疇率領大軍馳援,這個時候,皇太極圍城打援的戰略部署就成功了,而朝廷大軍一旦離開了寧遠城池,必將遭遇到滅頂之災。”

鄭勛睿說完這些話,將拳頭重重的敲在了松山這個位置上。

徐望華等人看著錦州和寧遠之間的松山,半晌說不出話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