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七百二十三章 沙盤演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三章 沙盤演練

第七百二十三章 沙盤演練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07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正文

南京兵部。,

鄭勛睿面對沙盤,正在沉思。

調查署最近這段時間特別忙碌,湖廣以及河南方面朝廷大軍與流寇作戰的情報,源源不斷的以最快的速度送遞南京,源于徐佛家和楊愛珍的重視,源于錢財方面大量的投入,情報署獲取情報的渠道增多,速度也是特別快的,發生在千里之外河南的事情,兩天到三天時間,調查署就能夠知道,且稟報給鄭勛睿。

鄭勛睿要求調查署制作了一個碩大的沙盤,沙盤主要是體現開封府周遭的地形,其中開封府城和朱仙鎮是最為突出的,這兩處的地方,插滿了紅色和藍色的小旗幟。

朝廷大軍剿滅流寇的戰斗,已經成為舉朝上下都特別關注的事情,特別是李自成率領流寇突然開始進攻開封府城之后,就連一些士大夫和商賈,也開始關注這件事情了,當然士大夫關心這件事情,無非是感覺到好奇,商賈關心這件事情,是看看與自身的商貿交易是不是有關,會不會遭受到什么損失等等。

鄭勛睿關注的角度當然不一樣了。

皇上和朝廷是特別重視剿滅流寇事宜的,可謂是傾盡全力,從剛開始的征收剿餉,到后來的推行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部署,一切都表面皇上和朝廷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剿滅流寇了,作為兵部尚書、五省總督,孫傳庭的指揮能力的確不錯,在前期的戰斗廝殺之中,能夠抓住重點,充分利用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矛盾,采用了穩住李自成、集中大軍剿滅張獻忠的做法,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戰績。

襄陽之戰的大勝。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惜的是,一切都因為李自成揮師開封府城,發生了巨大變化。

當初鄭勛睿就認為,孫傳庭大可不必率領大軍馳援開封府城,開封府城畢竟是八朝古都,城墻厚重高大。不是那么簡單就能夠攻下來的,再說緊靠著的山西、陜西等地的衛所軍隊和邊軍,都是可以馳援開封府城的,就算是開封府城遇見了危險,朝廷調集其他方面的大軍迅速行動,馳援開封府城,也是來得及的,退一萬步說,就算是開封府城失陷了。只要孫傳庭能夠徹底剿滅張獻忠,這樣的交換也是劃算的。

可惜大明朝廷無人愿意提出來這樣的建議,包括內閣首輔周延儒,因為這里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開封府城一旦失陷,將有不少人要承擔難以承受的責任,輕則罷官丟爵,被關押到大牢里面。重則被斬首示眾,甚至傳首九邊。試想一下誰愿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至于說張獻忠是不是被馬上剿滅,倒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反正流寇造反這么多年了,朝廷幾乎每年都在剿滅流寇,作戰不利最多就是被罷官,性命是無憂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氛圍。兵部給孫傳庭下了敕書,要求其增援開封府城。

孫傳庭不敢違背兵部的敕書,或者是無法承受開封府城失陷的責任,在占據大好形勢的時候,被迫率領大軍。撤離鄖陽,馳援開封府城。

鄭勛睿得到準確消息的時候,曾經嘆氣說過一句話:大明無救了。

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部署,要求的就是上下一盤棋,以兵部尚書、五省總督孫傳庭率領的大軍剿滅流寇有生力量為主,以山西、陜西、河南、湖廣、四川、山東、北直隸、南直隸和江西等地的衛所大軍和邊軍限制流寇為輔,譬如說李自成率領流寇進攻開封府城,那么相鄰的山西等地,就要馬上出動衛所軍隊或者邊軍,馳援開封府城,解除開封府城存在的危險,如此孫傳庭才能夠按照自身的部署,聚精會神的剿滅流寇之有生力量。

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盡管提出了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部署,可惜缺乏魄力,或者是缺乏擔待,加之朝中一盤散沙,導致剿滅流寇的事宜,直接變成了五省總督孫傳庭的責任,其余地方的軍隊,都是作壁上觀,不牽涉到自身是不會出兵的。

按照這樣的態勢發生,皇上和朝廷想著徹底剿滅流寇,那是癡人說夢,能夠保證不失敗就非常不錯了。

徐望華、鄭錦宏、李巖等人進入了房間之內。

鄭勛睿沒有抬頭,看著沙盤開口了。

“沙盤上面紅色的旗幟,代表孫傳庭和吳甡率領的朝廷大軍,藍色的旗幟代表李自成率領的流寇,現在我來指揮藍色的旗幟,你們指揮紅色的旗幟,我們就在沙盤上面演練一番,看看這場護衛開封府城的戰斗,究竟會出現什么樣的戰斗結果。”

開封府城和朱仙鎮的情形,徐望華等人一樣清楚,所以這場沙盤演練,不需要多說。

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巖等人開始商議著移動紅色的旗幟,鄭勛睿則是獨自一人移動藍色的旗幟,漸漸的,紅色的旗幟在開封府城的周遭,被藍色的旗幟完全包圍,左沖右突都沒有了任何的出路,到了這個時候,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巖的額頭上都冒出豆大的汗滴。

徐望華抬起頭,看著鄭勛睿開口了。

“開封府城之戰斗,若是大人來指揮,駐扎在朱仙鎮的朝廷大軍定是全軍覆沒,開封府城也難以守住,可流寇沒有大人此等的智慧,李自成絕沒有和大人比較的可能性。”

徐望華說完,鄭錦宏也跟著開口了。

“少爺神機妙算,哪里是流寇可以匹敵的。”

李巖點點頭,伸手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沒有開口。

鄭勛睿也抬頭看著眾人,緩緩的開口了。

“我并沒有傾盡全力,只不過是按照戰斗廝殺正常的進程指揮而已,你們也都看見了,流寇人多勢眾,就算是戰斗力不濟,也能夠通過不斷調遣兵力來彌補,你們不要以為李自成是傻子,更不要小看李自成身邊的顧君恩,他們若是沒有非凡的魄力,怎么會做出進攻開封府城的決定。”

“可朱仙鎮之戰,孫大人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剿滅流寇兩萬余人啊。”

“不錯,襄陽之戰、朱仙鎮之戰,孫傳庭與賀人龍都取得了勝利,但是這是在什么條件之下取得的勝利,襄陽之戰的勝利,張獻忠想著保全實力,死活不同意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率領的十余萬流寇增援,讓孫傳庭能夠以少打多,安心的進攻,而且張獻忠早就有了主動這里襄陽府城的想法。”

鄭勛睿說到這里,徐望華等人低頭沉思了。

“至于說朱仙鎮之戰,調查署得到的情報,已經說明了一切,李自成率領絕大部分的流寇,繞過了朱仙鎮,直撲開封府城,這說明李自成的目的是攻陷開封府城,而不是與孫傳庭決戰,至于說指揮作戰的劉宗敏,算是一員悍將,卻沒有多少的謀略,沒有關注到馳援的孫傳庭,這才導致大敗。”

“孫傳庭取得了朱仙鎮之戰的勝利,為什么沒有乘勝追擊,為什么沒有馳援開封府城,這就說明了一切,孫傳庭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一旦李自成將主要的進攻力量,集中到他率領的朝廷大軍的身上,那形勢馬上就會逆轉。”

“我只是希望,孫傳庭能夠堅持住,等到后續的大軍抵達朱仙鎮,然后對李自成發動總攻,如此就算是不能夠徹底剿滅李自成,至少能夠保證不失敗。”

徐佛家和楊愛珍同時進入屋里,將一份文書遞給了鄭勛睿。

兩人同時來送情報,說明這份情報非同小可。

徐望華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鄭勛睿的身上了。

鄭勛睿仔細看著情報,雙手微微顫抖。

一聲長嘆之后,鄭勛睿將文書遞給了徐望華。

“我們剛才的沙盤演練,恐怕要變成現實了,看樣子鄭家軍需要做好出征的準備了。”

徐望華等人急忙打開文書,快速看起來。

幾分鐘之后,臉色微微發白的徐望華開口了。

“孫大人既然沒有馬上馳援開封府城,那就是預料到了流寇勢大,不知道為什么這個時候決定率領大軍馳援了,怎么這樣的沉不住氣啊。”

鄭勛睿微微搖頭,苦笑著開口了。

“朝中的規矩,皇上的脾氣,這一切孫傳庭都是清楚的,他無法承受壓力,只能夠妥協。”

“大人,是不是給孫大人寫信提醒一下。”

“沒有作用了,恐怕不等書信到孫傳庭的手中,一切都已經發生了。”

“那、那朝廷剿滅流寇的所有部署,豈不是毀于一旦了。”

“這樣的結局,我早就預料到了,事權不統一,朝中的大人想到的是自身的官帽子和利益,孫傳庭承受的壓力太大,難以有做主的機會,陳新甲算是運氣好,也算是絕頂聰明的,借助孫傳庭取得了襄陽之戰的勝利,進入了內閣,這樣的情形之下,剿滅流寇的戰斗能夠取得勝利,除非是流寇伸出頭來等著孫傳庭砍下去。”

屋里瞬間沉默下來,眾人都清楚,鄭勛睿還是顧全大局的,盡管朝廷剿滅流寇戰斗的失敗,對于鄭勛睿和鄭家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鄭勛睿還是不愿意看見此等情況的出現。(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