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

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3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大明朝廷和南直隸發生的諸多事情,被段宗奎源源不斷的稟報給范文程,這讓范文程欣喜若狂,大明朝廷終于出現內訌了,想來崇禎皇帝與鄭勛睿之間的矛盾,不要多長時間就能夠爆發了,范文程為自身的安排感覺到高興,也更加的信任段宗奎,到了這個時候,他的想法出現了微妙的變換,不再將段宗奎當作可以賣出去的棋子。

段宗奎能夠在一年時間之內,就與周奎和田弘遇套上關系,成為兩人特別信任的人,這已經實實在在說明其能力是很不錯的,結合段宗奎能夠在遼東做生意,來去自如,范文程就更加相信段宗奎的能力了,這樣的人必須要重用,來刺探大明更多的情報。

范文程已經要求段宗奎轉移重點的目標,一方面關注崇禎皇帝如何對付鄭勛睿,一方面關注大明朝廷做出的諸多決定,他相信段宗奎能夠從周奎和田弘遇那里了解到。

范文程將段宗奎所有稟報的情報,全部進行過仔細的整理,一一承奏給皇太極。

與范文程想法不一樣的是,皇太極雖然對大明朝廷發生內訌感覺到高興,但還遠沒有到放心的地步,血與火之中成長起來的皇太極,看重的是實力,大明的崇禎皇帝,若是手中沒有了實力,那就什么都不是,漢朝末年的漢獻帝,就是最好的證明。

鄭勛睿手里有鄭家軍,強悍的鄭家軍就是鄭勛睿最大的依靠,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大明朝廷大聲內訌,倒下的不過是一些讀書人和大臣,對于鄭家軍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從鄭勛睿的身上。皇太極同樣想到了大清國的實際。

滿八旗并非在皇太極完全的掌控之中。

正黃旗和鑲黃旗是不用擔心的,皇太極就是旗主,但目前也存在隱憂。那就是作為上三旗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因為在滿八旗之中地位的不一樣。很少參與到征戰廝殺之中了,戰斗力值得擔憂,皇太極曾經親率大軍征伐朝鮮,那一滿八旗的戰斗有所體現,正藍旗和正白旗的戰斗力是最強的。

正藍旗同樣是上三旗,旗主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這也不用過于的擔憂。

問題就是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在大清國的威望越來越高。隱隱成為皇太極之下的第一人,正白旗的戰斗力也得到了眾人的公認,鑲白旗雖說曾經遭遇到鄭家軍毀滅性的打擊,可這幾年慢慢的休養生息,也開始壯大起來了,至于說正紅旗的代善,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更是皇太極重點監控的對象,鑲紅旗的岳托和阿濟格,兩人內心究竟偏向于誰。那是說不準的事情。

鑲藍旗的濟爾哈朗倒是完全可以放心,濟爾哈朗做事情穩重,有著自身的見解。對于皇太極是忠貞不二的。

皇太極身為大清國的皇上,對于滿八旗沒有絕對的控制優勢,他能夠掌控的是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難以掌控的是正白旗、鑲白旗和鑲紅旗,搖擺不定的有正紅旗。

連續幾次征伐的失敗,或者說無果而終,對于皇太極的聲譽也是有沖擊的,特別是建立大清國稱帝以來,幾乎沒有值得炫耀的戰斗。如此情況之下,滿人權貴出現非議和波動。也在情理之中。

大清國以武力來衡量個人的實力,這一點從努爾哈赤的時代就開始了。當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經歷無數次的廝殺,逐漸擴大了后金占據的地盤,自身的力量也越來越強大,這種通過廝殺和壯大自身實力得到的權力,也需要依靠實力來穩固。

皇太極無法改變滿人權貴這種認識,他若不是直接掌控正黃旗和鑲黃旗,有著最強的實力,也不可能順利成為后金的大汗,更不可能登上大清國皇上的寶座。

范文程的做法不能夠說是錯誤的,但那多是漢人處理事情的辦法,想想大明王朝已經屹立三百余年,皇帝有著絕對的權威,那樣當然能夠掌控朝政,可大清國的請不一樣了,成立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皇太極尚未絕對的權威,或者說與大明的崇禎皇帝比起來,缺乏理所當然的底氣。

所以皇太極的重點,沒有放在大明朝廷內訌上面,他想到的是增強自身的實力,想到的是增強大清國的實力。

沈陽皇宮,大政殿。

皇太極坐在上首,濟爾哈朗坐在下首。

這樣的場景,就是商量機密大事的前奏,皇太極最為信任的就是濟爾哈朗,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兒子豪格,豪格脾氣直爽,同時也暴躁,嘴上難以把住,有些話恐怕會忍不住傳揚出去,濟爾哈朗冷靜沉穩,不會泄漏任何的機密。

“濟爾哈朗,朕想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

皇太極開門見山,和濟爾哈朗商議大事情,他不需要遮掩。

濟爾哈朗當然知道皇太極當前的處境,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都心存不滿,盡管三人都敗給了鄭家軍,其中的阿濟格甚至被鄭家軍生擒,可他們最終將這一切都歸咎到皇太極的運籌和指揮上面,甚至隱隱透露出來皇太極成立大清國、登基成為皇上,就是這一切失敗的源頭,皇太極沒有能夠審時度勢,過于著急想當皇帝,惹怒了上天。

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三人是親兄弟,一旦遇見大事情,三人肯定是一條心。

代善的態度是模糊的,盡管服從皇太極的權威。

大清國的五大親王,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其中有三人對皇太極不一定特別忠心,這樣的情形肯定是危險的

多爾袞掌控正白旗,多鐸掌控鑲白旗,阿濟格基本掌控鑲紅旗,滿八旗之中的三旗難以徹底掌控,如此的情形之下,皇太極肯定是寢食難安的。

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在皇太極的完全掌控之下,皇太極的實力必將大增。

“皇上,臣以為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完全有必要,臣有一個建議。”

“嗯,說說你的想法和建議。”

“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為主,漢八旗以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和鑲紅旗抽調漢人軍士為主。”

濟爾哈朗一語中的,其忠心顯露無遺。

蒙古科爾沁部落與皇太極有著聯姻的關系,當年皇太極創建大清國,登上皇帝的寶座,科爾沁部落是極力支持的,而且聯合草原其他的部落,一致擁戴,成立的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為主,這就能夠保證皇太極真正的掌控蒙八旗。

至于說漢八旗,旗主主要從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產生,這更是預示皇太極能夠徹底的掌控漢八旗。

如此大清國的武力對比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皇太極掌控滿八旗之中的四旗,掌控蒙八旗和漢八旗,其地位將無法撼動,就算是某些滿人權貴不滿,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皇太極卻是微微搖頭。

“濟爾哈朗,你的意思朕明白,可這樣做,很有可能導致滿人的分裂,朕不能夠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為主,這一點想必眾人提不出來什么異議,畢竟科爾沁部落的戰斗力是擺在眼前的,但漢八旗全部抽調正黃旗和鑲紅旗的將士出任旗主,恐怕會引發很大的爭議,朕必須要維持平衡啊。”

濟爾哈朗的眼神很是堅定。

“皇上,臣不是這樣看的,臣的意思,并非說漢八旗的旗主全部都出自于正黃旗和鑲黃旗,當然可以從其他各旗之中抽調,臣覺得擔任漢八旗的旗主,不一定非要是漢人,滿人亦可以出任,如此皇上就能夠從容選擇了。”

皇太極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濟爾哈朗,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是我大清國最為重大的事宜,漢軍亦遭遇慘敗,恭順王孔有德以及懷順王尚可喜悉數殞命,僅僅剩下了智順王尚可喜,他們麾下的軍隊,戰斗力隨不是很強,但人數上面還是有優勢,朕看這些漢兵全部都編入到漢八旗之中,此外漢八旗的人數方面也可以放開,不需要嚴格的限制。”

“我大清國的滿人,與漢人和蒙古人,總是不能夠很好的融合,這是朕最為擔心的地方,成立蒙八旗和漢八旗,也能夠提高蒙古人和漢人的地位,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的為我大清國拼死效命。”

“大清國正處于關鍵的時刻,主要的威脅來自于大明朝廷,但蒙古部落的動靜也不能夠小視,鄂爾多斯部落、土默特部落等等,與大明的互市已經進行了多年,他們對于大清國是不會臣服的,朕成立蒙八旗,就是想要讓他們看看,是不是能夠主動的歸順大清。”

“范文程所做的事宜,效果還是有的,大明朝廷出現了內亂,這對于我們大清國來說,是很好的事情,但朕不能夠依靠大明朝廷的內訌來決定一切,增強自身的實力、讓大清國更加的穩定、更加的強大,才是根本的辦法。”(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