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六百一十八章 襄陽失陷(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八章 襄陽失陷(1)

第六百一十八章 襄陽失陷(1)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告急的奏折雪片一樣飛向京城。

崇禎十三年的春節到來,按說應該是舒舒服服過春節的時間,就連京城各級官府都放春假了,可是五省總督孫傳庭、河南巡撫吳甡和湖廣巡撫方孔炤,沒有絲毫舒心的感受,他們內心只有焦慮和惶恐,以張獻忠為首的流寇突然發動了對襄陽府城的進攻,以李自成為首的流寇再次發起對河南南陽府城的進攻。

流寇在春節的時候發難,這實在是出乎了孫傳庭等人的預料。

其實這里面是有預兆的,都是因為皇上和內閣將心思放在了南直隸,忽略了一直都在湖廣和四川等地肆掠的流寇,再說孫傳庭就任五省總督之后,盡心盡力,不斷的剿滅流寇,皇上和朝廷也就沒有過多的注意,但流寇的力量一直都是在壯大的。

孫傳庭組建起來的大軍,人數已經達到了四萬人,分別從陜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抽調,同時孫傳庭還自作主張招募了一部分的軍士,四萬大軍需要大量的開銷,朝廷不可能給那么多的銀子,故而孫傳庭在請示皇上同意之后,開始自籌糧餉。

河南是遭遇流寇肆掠的重災區,大量的土地荒蕪,不少的士大夫和商賈,都被流寇殘殺,孫傳庭依托地方官府,對耕地進行了清理,同時組織百姓耕地,并且將其中一部分的耕地重新分配出去,而孫傳庭重點經營的管理的地方,就是南陽府和汝寧府兩地,進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南陽和汝寧等地慢慢的平靜下來,流寇的主力轉移到了湖廣和四川等地。

孫傳庭有自知之明,他知道麾下的大軍沒有得到擴充之前。不可能徹底剿滅流寇,傳聞李自成麾下的流寇達到了十五萬人,張獻忠麾下流寇達到了十萬人以上。雖說這些數字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憑著他麾下的四萬大軍。絕不可能剿滅二十萬以上的流寇,強行的朝著湖廣和四川等地進攻,等同于找死。

孫傳庭唯一希望的就是流寇能夠在湖廣和四川等地小打小鬧,不要弄出來大事情,這樣就給了他充足的時間壯大隊伍。

這期間,孫傳庭專門給四川總兵秦良玉寫信了,希望得到白桿兵的幫助,共同打擊進入四川的流寇張獻忠。秦良玉也回信了,說白桿兵正在訓練的過程之中,一旦形成戰斗力,一定會剿滅進入四川的流寇。

接到了秦良玉的回信,孫傳庭只能夠是長嘆,他知道新組建的白桿兵,想要形成戰斗力,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白桿兵的精銳都在馳援北直隸的時候,遭遇到后金韃子設伏。幾乎是全軍覆沒,想要重新恢復戰斗力,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

也就是說短時間之內。剿滅流寇的任務,只能夠是孫傳庭自身來承擔。

陜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衛所的軍隊,也無法依靠,這些零散分部在各地的衛所軍隊,能夠護衛主要的城池就算是不錯了,要說陜西衛所軍隊的戰斗力強悍一些,不過孫傳庭已經從陜西抽調了一萬軍士,不要意思繼續抽調了。

一年時間過去,孫傳庭治理的南陽府和汝寧府等地。老百姓算是穩定的,而且孫傳庭也收的賦稅十萬兩左右。糧食一萬多石,這些足夠維持麾下大軍一段時間了。

孫傳庭內心對鄭勛睿和鄭家軍是感激的。他已經完全感覺到,陜西的穩定對于打擊和剿滅流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陜西是流寇的老巢,但這么多年過去了,流寇不敢進入陜西,他們懼怕鄭家軍,這就讓流寇難以找到真正的歸屬感,而且陜西穩定了,北方基本就是穩定的,流寇肆掠的地方,只能夠局限在山西、河南、湖廣以及四川等地。

南直隸有鄭家軍駐守,山東同樣有鄭家軍駐守,流寇知道這些情況,同樣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流寇肆掠和活動的地點,被完全限制住了,孫傳庭不敢想象,若是沒有鄭家軍的堅守,流寇對朝廷不知道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臘月的時候,孫傳庭就接到了不少的文書和線報,內容大致都是一樣,進入四川的張獻忠突然離開四川,率領大軍殺向湖廣,而在湖廣一帶的李自成,突然率領大軍殺向了河南。

流寇暫時沒有進攻各地的城池,但是行軍的速度很快。

這讓孫傳庭更加的擔心,他不知道流寇究竟是什么目的,而且他治理的南陽府和汝寧府,明顯會遭受到重大的影響。

事態的發展,果然是朝著最壞的方向而去的。

張獻忠率領的流寇,突然包圍了湖廣的襄陽府城,而李自成率領的流寇,則是包圍了南陽府城,河南巡撫吳甡和湖廣巡撫方孔炤,命令衛所軍隊拼死抵抗,同時不斷的給朝廷和孫傳庭寫去奏折和文書,說明形勢的嚴峻。

孫傳庭率領的大軍,駐扎在汝寧府城。

他的麾下只有四萬大軍,不可能兵分兩路出擊,按兵不動是不可能的,流寇既然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他就要應戰,經過了仔細的斟酌,孫傳庭分別給吳甡和方孔炤寫去了文書,他麾下的大軍將打擊圍攻南陽府城的李自成,湖廣的襄陽府城,就只能夠讓湖廣衛所軍隊拼命護衛了,一旦孫傳庭打退了李自成,會火速趕赴襄陽增援。

孫傳庭也有私心,他苦心經營一年時間的南陽府和汝寧府,絕不能夠遭遇到流寇的破壞,如此他麾下四萬大軍的糧餉將難以為繼,沒有糧草根本無法征戰廝殺。

孫傳庭以兩個方面的理由奏報朝廷,其一是大軍駐扎在汝寧府,從地理位置方面來說,首先打擊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便于行動和作戰,其二是南陽府城和襄陽府城比較起來,襄陽府城城池堅固,便于守衛,而南陽府城多次遭遇到流寇的肆掠,防御的能力有限,所以他必須要首先馳援南陽府城。

孫傳庭的理由只能夠說勉強成立,襄陽府城比南陽府城重要,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城池的戰略地位。

不過皇上和內閣也不可能要求孫傳庭首先馳援襄陽府城,畢竟孫傳庭是五省總督,代表朝廷剿滅流寇,其作戰部署是必須得到尊重的,若是一切都按照朝廷的要求來,那還要孫傳庭指揮干什么。

崇禎十三年正月初二,孫傳庭率領四萬大軍,傾巢出動,離開汝寧府城,朝著南陽府城的方向而去,至于說南面的襄陽府城,就留給湖廣巡撫方孔炤了。

孫傳庭最壞的分析,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聯合作戰,從地理位置來看,南陽府、汝寧府和襄陽府是一個三角形,三方的地域都是僅僅相連的,若是攻打襄陽府城的張獻忠,趁著他率領大軍離開汝寧府城的間隙,突帥大軍進攻汝寧府城,那孫傳庭就處于巨大的危險之中,他將面臨李自成和張獻忠前后的夾擊,不要說去打擊李自成,能夠率領四萬大軍迅速逃命就不錯了。

所以從汝寧府城出發的時候,孫傳庭嚴令斥候密切偵查襄陽張獻忠麾下流寇的情況,若是張獻忠有任何的異動,都必須要稟報。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孫傳庭率領大軍一路朝著南陽府城的方向而去。

正是春節的時間,時間太特殊了,孫傳庭麾下的軍士,戰斗力不可能高昂,再說他們在兵力上面處于明顯的劣勢,此番戰斗的勝敗,難以預料。

孫傳庭麾下四萬大軍的組成,也頗為復雜,其中一萬陜西衛所軍士,戰斗力最為強悍,也最聽從指揮,五千河南衛所軍隊其次,大概是經歷了多次的征戰廝殺,已經習慣了一切,三千山西衛所軍隊,有部分來自于大同,戰斗力也說的過去,三千湖廣和三千四川的衛所軍隊,戰斗力不敢恭維,而且紀律方面也有些散漫。

孫傳庭征召的一萬六千軍士,說起來還是不錯的,這些大都是村鎮的青壯,是從山西和河南等地招募的,只要有飯吃,能夠拿到微薄的軍餉,這些人就愿意拼命,說起來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流民,本來就是走投無路了。

一年的時間,孫傳庭還是做了不少的事情,為大軍籌集糧草的同時,沒有放松對軍士的訓練,他發現陜西衛所軍士訓練有素,習慣很好,于是在這一萬軍士之中,提拔了不少的軍官,讓陜西的這些軍官訓練整個的四萬大軍。

有糧草供給,有強化的訓練,近一年的時間過去,孫傳庭麾下的大軍,看上去戰斗力還是不錯的,期間他們也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戰斗,打敗了從湖廣流竄過來的小股流寇,這讓軍士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可不管怎么說,李自成麾下的流寇至少在十萬人以上,以四萬對十萬以上的流寇,這個戰不好打,還要擔心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聯合,孫傳庭可謂是煞費苦心。

還好流寇偵查到的情報,聚集在湖廣襄陽府的張獻忠,沒有率領大軍進入河南的跡象,而且湖廣巡撫方孔炤,也是著急上火,察覺到了襄陽府城面臨的危險。(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