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鐸的擔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鐸的擔憂

第六百一十二章 王鐸的擔憂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9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南京城內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洪門錢莊。⊥,

洪門錢莊的影響力,超過了秦淮河,最讓人吃驚的是,前往秦淮河去消費,不管哪一家的青樓,都愿意收下洪門錢莊的票根和票額,而且完全是按照等量的黃金白銀計算的,這樣就讓那些前往秦淮河去游玩的人方便很多了,不用鼓鼓囊囊的帶著大量的黃金白銀,只要帶著一些票根和票額前去就可以了。

南京城內的市面上交易,也開始出現了票額,一部分的商賈開始收取票額。

這還不算是最讓人議論的事情,讓所有人吃驚的是,洪門錢莊的大掌柜、二掌柜和三掌柜,大掌柜文曼珊,乃是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書鄭勛睿大人的夫人,二掌柜卞玉京和三掌柜冬梅,是鄭勛睿大人的侍妾,也正是因為這三位掌柜的身份特殊,南京不少的商賈和士大夫,紛紛將家中的黃金白銀存入到洪門錢莊。

趨炎附勢是人的本能,既然洪門錢莊的背景不一般,那么存入黃金白銀,支持洪門錢莊,就等于是變相的討好鄭勛睿大人,再說存進去的黃金白銀,又不會少。

拿到了洪門錢莊票根的士大夫和商賈,對于票根上面所有的文字都是贊賞不已,那幾個字寫的真的是好,他們不知道,票根是卞玉京寫出來的,簽名是文曼珊的,而且票根進行了特殊的防偽,其中的奧妙就連鄭勛睿都不知道,反正文曼珊、卞玉京和冬梅三人一眼就能夠認出來票根的真偽。

洪門錢莊的票根和票額在南京市面上的流通,導致了洪門錢莊的生意迅速升溫,這樣的消息傳到了淮北以及大運河沿途的府州縣,如此洪門錢莊總部搬遷到南京的負面影響一掃而光。人家洪門錢莊到了南京,都能夠受到歡迎,就更不要說在其他地方了。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磨礪,文曼珊等人越來越明白洪門錢莊的作用了,她們的目標也更加的清晰,目前是洪門錢莊發展壯大的時候。等到了一定的程度,洪門錢莊將開始發行真正的紙幣,日后至少南方市面上流通的全部都是紙幣,黃金白銀等等將逐步的回收。

想想洪門錢莊能夠控制貨幣的發行權,那將是多么振奮人心的事情。

當然這背后的意味更是不一般了,至少發行貨幣的多少,由洪門錢莊掌握,也就是鄭勛睿直接掌握,這樣豈不是直接控制了經濟命脈了。

大額的票根。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倒是小額的票額,很快就在南京各處出現了。

淮北的四府三州,大都是富庶之地,特別是揚州,大量的商賈云集這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習慣了使用洪門錢莊的票額。這也導致洪門錢莊的票額流傳到南直隸其他的府州縣,但這種流動很少。畢竟在南直隸其他的府州縣,暫時沒有洪門錢莊的分部,但如今的情況不一樣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南直隸所屬的府州,全部都設立了洪門錢莊的分部。至于說輻射到所有的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至少年底之前肯定會覆蓋南直隸所有的府州縣,這樣的影響可不能小覷。

常州、蘇州、鎮江、松江以及寧國府等地,很快開始出現洪門錢莊的票額了。

身為南京戶部尚書。出于對黃金白銀的敏感,王鐸肯定是注意到了洪門錢莊,讓他吃驚的是,鄭勛睿居然讓夫人和侍妾主持洪門錢莊的大局,這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女人怎么能夠做這些事情,都是應該呆在家里的,相夫教子,拋頭露面成何體統,再說文曼珊的身份不一般,爺爺是殿試狀元、曾經的內閣次輔。

當然這是鄭勛睿的家事,再說洪門錢莊也不是官府的機構,和南京其他的一些錢莊是差不多的,王鐸不可能直接去干預這些事情,不過隨著南京諸多的錢莊短時間之內被洪門錢莊吞并,這些錢莊的掌柜進入到了洪門錢莊,而且接受了時間不短的培訓,接著被派遣到其他的地方,去主持洪門錢莊分部的事宜,王鐸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了。

鄭勛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后,好像不大管事,基本沒有過問六部和都察院的事宜,更不用說南京京營以及松江駐軍的事宜,也沒有和鎮守太監方正化之間有過多的接觸,更多的時間,鄭勛睿都是在看些什么東西,這樣的情況,讓王鐸放心。

南京的情形依舊,沒有出現多大的變化,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準備好的攻擊,一時間也用不上,鄭勛睿的心思,好像全部都放到賺錢方面去了。

方正化已經將鄭勛睿就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后的情形,通過密折稟報給皇上了。

眼看著扳倒鄭勛睿的氛圍就要開始出現了,可偏偏這個時候,洪門錢莊的名聲鵲起,而且駐扎在秣陵鎮的鄭家軍,也引發了很多百姓的好奇,包括一些士大夫和商賈,都時常到秣陵鎮去,遠遠看著鄭家軍的軍營,聽著里面軍士訓練的吼聲。

因為鄭勛睿和鄭家軍的威名,洪門錢莊迅速在南直隸拓展,除開淮北的府州縣,其他的府州也有了洪門錢莊的分部,這還不是最為主要的,關鍵是洪門錢莊的票額開始在市面上流動,能夠用來買東西了。

這讓王鐸想到了曾經在大明出現過的大明寶鈔。

這一刻,王鐸有了很不好的預感,難不成鄭勛睿想著通過洪門錢莊,控制大明的經濟命脈嗎,要是真的出現那樣的情況,有鄭家軍支持的鄭勛睿,將展現出來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止的威力。

不過這只是王鐸個人的想法,如此重大的分析,他是不敢隨意稟報的,畢竟朝廷之中尚未人注意洪門錢莊的事情,若是他提出來這樣的見解,很有可能遭遇到南方的商賈和士大夫的攻擊,因為南方也存在不少的錢莊,他的奏折,萬一被皇上注意到了,那么遭遇到打擊的就不僅僅是洪門錢莊了,還有眾多的錢莊,也可能遭遇到覆滅的命運。

洪門錢莊的背后是鄭勛睿,鄭勛睿有鄭家軍的支撐,就算是朝廷清理錢莊,怕也清理不到洪門錢莊去。

到了這個時候,王鐸終于感覺到鄭勛睿的可怕了。

曾幾何時,王鐸是鄭勛睿的恩師,鄭勛睿參加江寧縣縣試的時候,那篇《少年強則國強》的文章,讓王鐸非常的驚詫,后來的府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證明了王鐸的判斷,鄭勛睿三元及第,出盡了風頭。

鄭勛睿與張溥、楊彝和龔鼎孳等人之間的沖突,曾經讓王鐸鄙視,為了秦淮河的女子,幾個讀書人居然發生了割袍斷義的事宜,這豈不是沒有志向之表現,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鐸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情況,鄭勛睿做事情非常的冷靜,之所以與張溥等人發生直接的沖突,是因為對東林書院的宗旨不認同。

劉宗周、黃道周和王鐸等人,都開始注意鄭勛睿了,聰明的鄭勛睿,第一時間選擇離開了京城,外方到地方去擔任知府,從這一刻開始,鄭勛睿就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朝著前方大踏步的前進了。

鄭家軍的崛起,讓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不到十年的時間,鄭勛睿親手創建的鄭家軍,已經成為大明最為強悍的軍隊,就連后金韃子都有些懼怕了。

鄭勛睿文武雙全,不僅僅是親手創建了鄭家軍,而且在治理陜西和淮北等地的時候,保證了這些地方的穩定,陜西是流寇發源的地方,鄭勛睿從出任延安府知府開始,一直到擔任陜西巡撫,流寇不敢踏進陜西一步,絕不敢招惹鄭家軍,出任漕運總督,主政淮北等地之后,不過幾年的時間,淮北的富庶遠遠超過了南京和蘇州等地。

鄭家軍的軍士總是據說超過了十萬人,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需要大量的糧草,在朝廷沒有撥付一錢銀子的情況之下,鄭勛睿能夠維持鄭家軍的開銷,而且鄭家軍尋常軍士的軍餉是每月五兩白銀,與七品知縣一樣了,這需要多么雄厚的財力。

鄭勛睿偏偏維持下來了,而且鄭家軍越來越強悍,已經成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幾乎沒有了對手。

鄭勛睿不是凡人,能夠創建強悍的軍隊,能夠治理好地方,能夠賺取大量的銀子,幾乎無所不能,這樣的人才,怎么可能久居人下。

想的越多,王鐸越是感覺到恐懼,他開始深思了,南京的局勢究竟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依照鄭勛睿的能力,憑借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的身份,控制局勢是輕而易舉的,為什么鄭勛睿沒有很快動手,難道這里面沒有奧妙嗎。

看樣子鄭勛睿首先選擇的穩住根基,鄭家軍搬遷到秣陵鎮的軍營,洪門錢莊在南直隸各處發展,洪門延伸到浙江等地,這些都是鄭勛睿正在努力推進的事宜,一旦這些事情全部都做好了,恐怕就是鄭勛睿在南京動手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