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五百七十五章 警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五章 警告

第五百七十五章 警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3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皇太極氣的吐了血,而且是連續的兩次,第一次是在接到了多爾袞的文書,第二次是多爾袞率領大軍回到沈陽的時候。

從頂峰跌落到低谷,還要被狠狠的踩上一腳,這樣的滋味常人難以承受,更何況皇太極與一般人的想法根本就不一樣,皇太極想到的是推翻大明王朝和入主中原,盡管有鄭家軍的崛起,但皇太極認為大清國達到這個目標還是有希望的,可多爾袞率領的大軍遭遇到慘敗,而且是敗在了鄭勛睿和鄭家軍的麾下,這已經不能夠僅僅用失敗來形容,這已經動搖了皇太極的決心,讓他覺得大清國籠罩在大明這個鄭勛睿和鄭家軍的陰影之下,讓他覺得大清國推翻大明王朝的希望漸漸遠去了。

這樣的打擊之下,鐵人都承受不住。

大清國作戰最為驍勇和足智多謀的睿親王多爾袞,也敗在了鄭家軍的麾下,接下來恐怕只有皇太極親自領軍作戰,才能夠對付鄭家軍了。

鄭勛睿的睿智,讓皇太極嘆為觀止,他早就知道,這個鄭勛睿只有二十四歲,也就是說,鄭勛睿率領鄭家軍第一次打敗阿巴泰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這太令人恐怖了,如此年輕的人,為什么這么厲害,就拿這一次的戰術來說,鄭家軍在復州發動的進攻,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在這面幌子的掩飾之下,鄭家軍的大軍已經偷偷進入北直隸,在多爾袞和杜度等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在短短十多天的時間之內,就讓大清國損失了四萬滿八旗的勇士,并且這一手騙過了皇太極。騙過了大清國滿朝的文武大臣。

這樣的謀略、這樣的心智,讓人絕望和恐懼,這個鄭勛睿究竟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鑲藍旗這五旗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自打崇德元年開始,滿八旗與鄭家軍之間三次直接的交戰。八旗子弟和蒙古左右營損失接近十萬人了,這不過是三年左右的時間,這就好比是敲牛皮糖,一點點的削去滿八旗的實力,等到八旗軍真的無力戰斗之后,恐怕大清國的危險也就到來了。

三次的戰斗,有兩次是八旗軍入關劫掠,一次是皇太極親率大軍入侵朝鮮。三次都遭遇到鄭家軍出其不意的進攻。

若是有人能夠斬殺那個鄭勛睿,皇太極愿意拿出所有能夠拿出來的東西交換。

皇太極就是皇太極,遭受到如此沉重和巨大的打擊,依舊是堅持下來,他是大清國的皇帝,他絕不能夠垮掉,不管面臨多大的災難,他都是要堅持下去的。

所謂英雄惜英雄,在皇太極的內心,鄭勛睿是不折不扣的英雄。這樣的人要是出現在大清國,不管他們是滿人、蒙古人還是漢人,皇太極都會毫不猶豫的重用。而且在皇太極的內心,鄭勛睿的能力,是超過多爾袞等人的。

用軍事手段打擊鄭勛睿和鄭家軍,目前來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滿八旗和蒙古左右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恢復。

也就在這個時候,創立蒙八旗和漢八旗的思想,在皇太極的頭腦里面滋生了,滿八旗遭受重創。已經表露出來后繼乏力的跡象,大清國不能夠僅僅依靠滿八旗。不能夠完全依靠滿人權貴,團結蒙古人和漢人。讓他們為大清國效力,才能夠真正讓大清國壯大起來。

大政殿,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豫親王多鐸,以及武英郡王阿濟格等人,全部都聚集在這里,臉色都不是很好看,他們看向對面的范文程和尚可喜等人的眼神,也透露出來仇恨,他們將數次失敗的怨氣,悉數都發泄到了漢人的身上。

多爾袞率領大軍回到沈陽之后,沈陽城內再次掀起一股欺凌和侮辱漢人的*,這股潮流甚至影響到了滿八旗之中的遼東漢人。

范文程和尚可喜低著頭,他們的內心同樣是忐忑的,特別是尚可喜,此番出征的孔有德和耿仲明悉數被生擒,他因為跟隨在多爾袞的身邊,躲過了一劫,但滿八旗的慘敗,絕對是引發了滿人權貴心中的怒火。

大清國是滿人的,漢人就是滿人的奴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若是代善和多爾袞等人真的發脾氣了,采取了侮辱的手段了,范文程和尚可喜也只能夠是默默的忍受。

范文程將希望寄托在皇太極的身上,他相信皇太極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皇太極高瞻遠矚,與代善等人的眼光是完全不一樣的。

皇太極進入大政殿的時候,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精神很好,一股凌然不可侵犯的氣度也迅速在大殿之內蔓延開來,這讓代善等人很是吃驚,讓范文程暗暗欣喜。

皇太極掃了一眼代善等人,神色變得很是嚴峻,他的眼神讓代善等人忍不住低下頭了。

“怎么,遭遇到失敗了,都焉了,提不起精神了,是不是看到朕兩次吐血,以為大勢已去了。”

皇太極的這句話,猶如滾雷,震得代善等人心里發毛,接連幾次戰斗廝殺的失敗,讓大清國的滿人權貴內部掀起了波瀾,這個矛頭當然是對準皇太極的,私下里的議論是很多的,甚至直接懷疑皇太極采取的善待漢人的策略,這種懷疑的背后,其實是對皇位的挑戰。

大清國并不平靜,這一點皇太極是心知肚明的,他經歷多年的拼搏,才穩固了自身的地位,取消了當年的四大貝勒主政的局面,四大貝勒之中的阿敏和莽古爾泰被廢逐,代善表示了臣服,皇太極將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皇太極能夠做到這一點,一方面依靠的是自身的勇猛和睿智,崇禎四年的時候,親率大軍取得了大凌河之戰的勝利,后來領兵征服了蒙古諸多的部落,這一樁樁的勝利,讓皇太極的威信達到了頂點,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治國策略的精準,皇太極改善了漢人的生存環境,不計前嫌接納反復投降的漢軍,讓大清國的實力逐漸壯大。

依靠著這些努力,加之皇太極在權力博弈之中的遠見卓識,他登上了皇位,創建了大清國,成為了滿人權貴的皇帝。

但這一切并非是特別的牢固,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滿八旗的制度。

滿八旗是大清國的根本,也是大清國能夠崛起的基礎,不過努爾哈赤確立的滿八旗制度,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各自為政,滿八旗的旗主全部都是滿人權貴,而且是皇室的權貴,滿八旗的軍士只知道旗主不知道皇上,他們聽從的是旗主的命令,并非是皇帝的命令。

皇太極掌控正黃旗和鑲黃旗,為兩旗的旗主,他的兒子豪格掌控正藍旗,這是滿八旗之中的上三旗,多爾袞掌控正白旗,多鐸掌控鑲白旗,阿濟格掌控鑲紅旗,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若是聯合起來,力量不一般,代善掌管正紅旗,濟爾哈朗掌管鑲藍旗,這兩個旗主,代善老奸巨猾,凡事都是退到一邊的,濟爾哈朗還是忠心皇太極的。

滿八旗之中,皇太極以直接控制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和鑲藍旗的優勢,壓制了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

正是大清國最大的隱患,皇太極也十分清楚,但他無法改變,或者說暫時不能夠改變,畢竟這是父汗努爾哈赤定下來的規矩,若是要改變這個規矩,恐怕所有的滿人權貴都會反對,皇太極就算是有著天大的能力,也不可能得罪所有的滿人權貴。

“當年父皇依靠十三副盔甲騎兵,那個時候我大清國有什么實力,但是我們在父皇的周圍打出來了一片江山,我們征服了蒙古草原的諸多部落,我們攻克了沈陽和遼陽等諸多地方,我們占據了遼東大片的土地,我們成立了大清國。”

“難道我們能夠因為幾次的失敗,就一蹶不振嗎,朕絕不會屈服,就算是遇見天大的困難,朕也一定要克服。”

“朕更希望看到我大清國的滿人,能夠團結一心,能夠共同克服面臨的困難,而不是在背后怨天尤人,自甘墮落。”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對失敗的勇氣。”

“朕要你們都抬起頭來,面對失敗,朕要你們振作起來,一同來應對我大清國最大的敵人。。。”

代善等人的眼神有些游離,但范文程的眼神變得清亮起來,他由衷的高興,其實對付大明王朝,并非是沒有辦法,只是這些滿人權貴一向自高自大,總是認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現如今的局勢正是大清國的機會,要么在失敗之中奮起,要么在失敗之中沉淪,當然這一切都要看皇太極是什么態度。

范文程最為擔心的是皇太極陷入到消沉之中,此舉必然導致滿人權貴的怨氣,這些滿人權貴甚至有可能覬覦皇位,導致大清國的內亂,到了那個時候,大清國將在紛亂之中轟然倒下,恐怕不需要大明朝廷派兵進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