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五百章 腹背受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章 腹背受敵

第五百章 腹背受敵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2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崇禎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大清國睿親王多爾袞、安平貝勒杜度,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率領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多爾袞親自率領,從順天府密云所守衛的墻子嶺毀邊墻入關,一路由杜度率領,從永平府遷安縣所轄青山口毀邊墻入關,開始侵襲關內。

多爾袞等人的動作非常的迅猛,而他們的行動,大明朝廷一無所知。

北直隸關外的蒙古察哈爾部落,完全歸順了大清,這就保證了后金韃子行動的徹底保密,后金韃子的入侵,讓邊軍猝不及防,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短短兩天的時間,密云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死,監軍鄭希詔逃往京城,密云、懷柔、遷安和薊州鎮等大部分地方被后金韃子橫掃,后金韃子此次的入侵,更加的殘暴,一路上燒殺劫掠,毫無人性,沿途的百姓幾乎沒有了活路。

奏報如同雪片一樣飛向了京城。

朝廷里面亂作一團,誰也不會想到,皇太極向大明朝廷稱臣不到兩年的時間,后金韃子再次侵襲關內,而且劍鋒直指京城,皇上召集內閣緊急商議,一方面命令京師再次戒嚴,另一方面命令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大同邊軍迅速馳援京師,抗擊后金韃子。

山海關方面的大軍是不能夠抽調的,畢竟關寧錦防線是大明最為堅固的防線,若是抽調了山海關方面的駐軍,誰也不敢保證后金會趁著這個機會,調集大軍進攻關寧錦防線,若是關寧錦防線有失,那大明的邊關將全面崩潰。

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認為,此番后金韃子的入侵,肯定是做了長時間的準備,其來勢洶洶,朝廷應該調集南北大軍進京勤王。僅僅調集大同方面邊軍抵御后金韃子,可能力量方面顯得不足。

楊嗣昌的這個建議,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多爾袞不愧為大清驍將,其麾下的大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他們的目的并非是占領城池,而是消滅明軍的有生力量和劫掠兩件事情,故而他們一路上不會做絲毫的停留,攻下城池之后,盡情劫掠之后就會離開。就在大明朝廷尚在商討對策的時候,多爾袞麾下的大軍已經攻下了平谷、三河等城池,朝著通州的方向而來。

杜度麾下的大軍,在拿下了遷安城池之后,一路朝著西面疾馳,沿途拿下了玉田等城池。

僅僅十天的時間,多爾袞和杜度兩人會和,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通州,十五萬大軍在通州會和。

這個消息猶如重磅炸彈,瞬間炸翻了朝廷。

通州距離京城不過六十里地。是京城東面最為重要的門戶,駐扎在通州的神武中衛以及定邊衛,也是護衛京城的主要力量之一,輕而易舉的就被后金韃子打敗了,這意味著京城周遭已經沒有兵力能夠抗衡后金韃子了。

下一步后金韃子可以從容的進攻京城了,這是大明朝廷無法承受的后果。

洪承疇率領的大同邊軍,還在趕赴北直隸的路上,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同邊軍也不一定能夠抵御后金韃子。

皇上終于再次召集內閣商議,這一次六部尚書、侍郎。左右都御史以及兵部郎中悉數都參與了,后金韃子十五萬人陳兵六十里外的通州,京城處于萬分危急之中。

楊嗣昌再次提出調集各地軍隊勤王的建議。

奇怪的是,這個建議的商議不是特別的順利。眾人提到了駐扎山海關的邊軍、大同邊軍甚至是榆林邊軍,提到了五省總督熊文燦麾下的大軍,提到了南方衛所軍隊,包括秦良玉所轄的白桿兵,可偏偏沒有誰提到鄭家軍。

就連張鳳翼和楊一鵬等人,都沒有直接提到鄭家軍。這不得不說令人奇怪,但也說明這背后有著不一般的味道。

估計皇太極若是知道這背后的緣由,要氣的吐血。

原來皇上已經開始擔心鄭勛睿和鄭家軍了,接近兩年時間的平穩,皇上猜忌之心愈發的厲害,鄭家軍可以說是大明最為驍勇的軍隊了,不過朝廷沒有派遣監軍,而且鄭家軍表面上聽從朝廷的調遣,實質上是聽從鄭勛睿的命令,鄭家軍的總兵鄭錦宏、副總兵楊賀、劉澤清、洪欣濤、洪欣貴、洪欣瑜、王允成等人,悉數是鄭勛睿的心腹,皇上曾經派人秘密試探,看看是不是能夠將這些人調往其他的地方,而且是給與提拔,但根本沒有成功。

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皇上其實已經在運作,準備下旨調整鄭勛睿等人,讓鄭勛睿與鄭家軍徹底的分離,將鄭家軍徹底的納入到朝廷的掌控之中。

鄭家軍在河南洛陽打敗流寇,這個消息皇上其實是知曉的,但他沒有表露出來,高起潛回到京城之后,皇上是秘密詢問了所有情況的,也正是因為掌握了諸多的情況,讓皇上感覺到,朝廷必須要掌控鄭家軍。

還有淮安的火器局,研制出來的火器,也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應該說范文程提出來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只要皇太極能夠沉住氣,大明朝廷一定會出現內訌和動蕩,可惜皇太極忍不住了,喪失了大好的時機。

張鳳翼、楊一鵬與楊嗣昌等人,當然明白皇上的心思,只不過他們的認為,與皇上的不大一樣,他們認為若是鄭家軍再次的建功立業了,那么朝廷就拿不出什么來獎賞鄭勛睿了,功高震主這個概念,誰不知道其后果。

故而此次商議的時候,沒有誰會主動提出調遣鄭家軍抵御后金韃子。

猜忌如同一個毒瘤,在朝廷內部蔓延,哪怕是京城處于如此危機的局面,也沒人愿意觸碰這件事情,內閣的商議就在這種局面之下進行,錢士升和侯恂等人,更是從中看到了機會,他們相信,一旦朝廷應對了此次后金韃子侵襲的危局,接下來肯定會開始清算鄭勛睿和鄭家軍,這樣他們的機會就真正來臨了。

至于說此番后金韃子入侵,朝廷大軍是不是真正能夠抗衡,一些人怕不是很在乎。

熊文燦接到了皇上的圣旨和兵部的敕書。

廂房里面,只有熊文燦和吳甡兩人。

忍不住的熊文燦開口了。

“吳大人,我實在不明白,后金韃子入侵,明擺著可以調集鄭家軍抗擊,可圣旨和敕書里面根本沒有提及,李自成和張獻忠并沒有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一旦抽調五省的兵力前往京城,這邊的局面怎么維持。”

私下里的場合說話,不需要顧及那么多,熊文燦和吳甡之間的關系也很不錯,有些話可以明確說出來,盡管他們都知道這里面的原因。

吳甡也是嘆了一口氣。

“熊大人,有些事情你我都是明白的,可危急時刻,還想著那些事情,真的是不應該啊。”

“難道內閣的諸位大人就沒有好好想想,一旦河南、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的防御力量減弱,流寇必定會趁勢興起,到時候朝廷面對的就是腹背受敵的局面,真的到了那一步,該如何的應對。”

吳甡站起身來,再次嘆氣。

“熊大人,下官也想著你能夠駐守在河南,可皇上的圣旨和兵部的敕書都明確要求了,若是不按照旨意辦事,后果會更加的嚴重。”

熊文燦也明白,他這個五省總督必須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

“吳大人,你看我是不是給鄭大人寫信,告知這里的情形,就算是鄭家軍不能夠進入到北直隸去抵御后金韃子,也可以照顧到河南、山西、湖廣以及四川等地的局面,陜西有鄭家軍的駐守,一直都很平穩。。。”

熊文燦尚未說完,吳甡就搖頭了。

“熊大人萬萬不要有這等的想法,難道兵部不知道調遣鄭家軍嗎,鄭家軍不僅僅是駐扎在陜西,還駐扎在復州等地,其實要求鄭家軍參與到抗擊和抵御后金韃子,是最好的選擇,要求鄭家軍從復州方向展開進攻,只要威脅到蓋州、海州和耀州等地,后金韃子就不得安寧,偏偏皇上和兵部都沒有提到此事,熊大人若是在這個時候提及,內閣會怎么看。”

熊文燦無奈的搖頭。

“我要是率領麾下的大軍離開了,河南等地怎么辦,流寇真的在這個時候展開大規模的進攻,河南、山西、湖廣和四川等地,豈不是亂成一鍋粥了,再說山西的大同邊軍,已經抽調前往京城去抗擊后金韃子。”

“熊大人,下官認為鄭大人不會置之不理的,至于說鄭大人主動參與其中,這就不是熊大人和下官的責任了。”

熊文燦和吳甡商議了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期間命令已經下達,熊文燦麾下的三萬多大軍,做好一切的準備,進京抗擊后金韃子,護衛京城。

至于說鄭家軍是不是會參戰,以及會從哪個方面入手,兩人都沒有把握,他們明顯感覺到,此次鄭家軍若是不參與到廝殺之中,恐怕北方會陷入到難以控制的混亂之中。

當然,后金韃子在這個關鍵時刻入侵,也是熊文燦和吳甡兩人沒有想到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