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九十八章 多爾袞的意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多爾袞的意圖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多爾袞的意圖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2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歷史軍事


率領八旗軍和漢軍協同作戰,這里面的難度可想而知,如果能夠成功,將開創一種全新的戰術,皇太極將這個任務交給多爾袞,足見對多爾袞的信任,要說在大清國,作戰最為驍勇的還是多爾袞和豪格兩人,這一次的作戰,多爾袞率領十五萬大軍入關劫掠,豪格率領大軍在蓋州、耀州和復州一帶,負責阻擊大明最為強悍的鄭家軍,都可謂是責任重大。⊥,

多爾袞此番作戰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皇太極登基以來,所進行的幾個大型的戰役,除開征服蒙古部落取得完勝,入關劫掠和征服朝鮮的戰斗,都因為鄭家軍的參與沒有能夠完成最初的戰役部署,甚至可以說是遭遇到慘敗,兩次的戰斗,滿八旗的勇士損失好幾萬人,阿巴泰和阿濟格分別被生擒,這樣的消息雖然被封鎖在滿人權貴之中,但對于八旗將士的士氣是重大的打擊,而且皇太極為了能夠離間大明朝廷,做出了向大明崇禎皇帝稱臣的舉措,盡管滿人不會特別在乎這方面的敷衍,但同樣是皇帝的皇太極是難以真正忍受的。

故而多爾袞此番的征伐,必須要取得完勝,至少要打的明軍不敢冒頭。

多爾袞也知道此番征伐的重要意義,所以在接受任務之后,立刻開始了準備,若是僅僅率領十萬八旗勇士作戰,多爾袞得心應手,能夠從容不迫的指揮,可此番不一樣,他率領的十五萬大軍之中,還有五萬的漢軍,八旗軍和漢軍之間如何的協調,多爾袞必須要考慮,實話實說。對于皇太極這樣的安排,多爾袞內心是不滿意的。

盡管大明的鄭家軍驍勇,但多爾袞是無所謂的,在他看來,天下最為驍勇的就是八旗勇士,其他的都不值一提。八旗軍與鄭家軍的兩次作戰,之所以出現失利,一方面是八旗軍準備不足,遭遇到了突然的襲擊,另外一方面就是鄭家軍的運氣還是很好的。

皇太極要求五萬漢軍參與作戰,其實就是作為炮灰安排的,一旦遭遇到強悍的鄭家軍,這五萬漢軍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可以拖住鄭家軍。讓八旗軍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徹底擊敗甚至是殲滅鄭家軍,其二還是拖住鄭家軍,為八旗軍爭取到足夠的撤離時間。

多爾袞的想法,是利用五萬漢軍拖住鄭家軍,為八旗軍打敗或者是殲滅鄭家軍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至于說漢軍會有多大的損失,那不需要他操心。再說漢軍陣亡的越多,分走的錢糧就越少。若是漢軍崩潰了,這獲取的錢糧,就都歸八旗軍將士所有了。

不過征戰廝殺,僅僅憑著想象是不行的,五萬漢軍,必須要很好的指揮。而指揮這些漢軍,最為關鍵的就是讓孔有德、尚可喜與耿仲明三人服從指揮。

擺在多爾袞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的平等對待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滿人權貴內心的傲氣普遍存在,壓根瞧不起漢人。認為漢人懦弱,大清國的漢軍一直得不到重用,征服蒙古部落以及入關劫掠的戰斗,根本就沒有漢軍的份。

多爾袞也瞧不起漢人,不過他畢竟是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真正牽涉到作戰事宜了,他能夠統籌兼顧,這畢竟關系到戰斗的成敗。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是第一次來到睿親王的府邸,若不是這一次的聯合作戰,他們根本不可能進入到睿親王的府邸里面。

進入府邸,三人第一感覺是奢華大氣,府邸是按照南北結合的方式構成的,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也有金戈鐵馬的味道,進入到會客室,能夠看見掛在墻上的彎刀和弓箭。

這已經開始表現出來滿漢融合的味道了。

盡管這個時候,滿漢融合遠沒有達到后來的程度,不過接受和享受文明是人的本性,隨著漢人的增多,大量的漢文化傳入到滿人權貴之中,有關住宅和飲食方面的文化,滿人權貴普遍是接受的,甚至在諸多權貴之中,已經以享受漢人的美食為榮。

多爾袞進入到廂房,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連忙站起身來了,盡管三人也是被皇太極冊封為王,但他們與多爾袞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地位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多爾袞的臉上少有的帶著微笑。

“恭順王、智順王、懷順王,本王即將與你們一同征伐,這作戰指揮的事宜,本王還希望得到三位的支持啊。”

多爾袞的漢語說的很是標準。

孔有德代表三人連忙開口了。

“末將與尚兄、耿兄遵從睿親王指揮,一定盡心竭力。”

多爾袞的臉上依舊帶著微笑。

“本王是主帥,三位自然就是副帥了,皇上專門囑托了,此番作戰乃是八旗軍與漢軍聯合作戰,也是我大清國開天辟地的事情,其重要性本王就不多說了,三位都是勇士,得到了皇上的贊譽,本王相信三位在接下來的戰斗之中,一定能夠大展雄風的,不過本王也有一些話要說在前面,免得到時候出現意外,相互之間傷及顏面。”

說到這里的時候,多爾袞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盡管只有二十七歲的年紀,不過嚴肅起來的多爾袞,已經展現出來上位者的氣勢和威嚴,這種氣質和威嚴,讓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感覺到了壓抑和服從。

“軍令如山,既然是作戰,那就要保證軍令不折不扣的執行,十五萬大軍,若是做不到令行禁止,那就不用談作戰了,此番作戰,不管是滿八旗的勇士,還是漢軍的將士,同賞同罰,抗令不遵或者是違背軍令,不管牽涉到誰,都是要軍法從事的。”

“十五萬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五萬人,其中兩萬八旗將士,三萬漢軍將士,中軍十萬人,三位與本王坐鎮中軍,安平貝勒杜度率領前軍,本王希望三位告誡諸多的漢軍將士,一定要服從指揮,行軍作戰不能夠有絲毫的遲疑和耽誤,堅決執行命令。”

“具體的作戰部署,本王尚在思考,此番作戰與前幾次作戰的部署差不多,本王不會選擇從山海關進攻,同樣是從其他地方突破進入關內,狠狠的打擊大明朝廷,本王相信三位是能夠保密的,絕不會泄漏作戰的部署和計劃,不過本王也要提醒三位,諸多的漢軍軍官是如何想的,你們不一定很清楚,鄭家軍入侵旅順和復州等地之時,孔將軍麾下的千戶宋理,投降了鄭家軍,給八旗軍和漢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往事歷歷在目,不能夠掉以輕心。”

多爾袞說到這里的時候,孔有德的臉紅了。

離開了睿親王的府邸,孔有德的神色很不好,三人急匆匆回到軍營,隨即進入到房間里面,要求親兵在外面守護,任何人不得打擾。

孔有德臉色陰沉開口了。

“媽的,作戰部署都不愿意說出來,這是明顯不信任我們,還說什么副帥,三萬漢軍讓杜度指揮,我們跟隨在多爾袞的身邊,麾下只剩下兩萬的將士,這戰怎么打,前軍是干什么的,以為我們不知道嗎,放著三萬漢軍在前軍之中,就是打頭陣的,就是送死的,看著情況不對,大軍就不會展開攻擊了。。。”

孔有德說話的時候,尚可喜和耿仲明一直都在沉默和思考。

三人都是礦工出身,當年跟隨毛文龍作戰,孔有德年紀最大,但性格最為火爆,尚可喜與耿仲明同歲,不過尚可喜為人最為冷靜,輕易不說話,但說出來的話語,往往令人信服。

孔有德說完之后,尚可喜慢慢開口了。

“孔兄的話很有道理,今日睿親王見我們,其目的就是要求我們服從指揮,五萬漢軍不是小數目,若是不服從指揮,這戰也不用打了,至于說漢軍和八旗軍士同賞同罰,怕是沒有那么好的事情,可如今的情況之下,我們不能夠有任何的異動,唯有服從指揮。”

孔有德和耿仲明同時看向了尚可喜。

“我們三人投奔大清國,被皇上敕封為王,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唯有效命大清國和皇上了,先前老范已經明確說過,我們應該明白自身的處境,若是得罪了睿親王,被皇上所懷疑,那我們就沒有立錐之地了,所以不管睿親王如何的安排部署,我們都是要照做的。”

“至于說作戰部署等事宜,不知道有不知道的好處,一切都在睿親王的掌控之中,我們跟著就可以了,這樣不管戰斗的勝敗,與我們都沒有關系了。”

“作戰勝利了,我們可以跟著得到功勞,作戰失敗了,責任沒有在我們的頭上,睿親王就算是想著推卸責任,也找不到我們。”

尚可喜侃侃而談,孔有德和耿仲明連連點頭。

尚可喜說完之后,孔有德跟著開口了。

“尚兄說的很有道理,至少我們不會背黑鍋,不過我認為,保存實力還是有必要,睿親王要是總是讓漢軍沖鋒,八旗軍士躲在后面,那也是不劃算的。。。”

尚可喜看著孔有德,眼睛里面射過一絲光芒,但沒有開口說話。(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