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第四百九十一章 醉翁之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傳奇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一章 醉翁之意

第四百九十一章 醉翁之意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0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中的失落 | 明末傳奇 


孫承宗離開總督府之后,徐望華送了一口氣,鄭勛睿與孫承宗之間交談,他一直都在旁邊的屋子里仔細聽著,鄭勛睿嚴厲和直白的話語讓他擔心,不過想不到這些話語的效果很好,鼎鼎有名的孫承宗最終居然沉默了,不再說及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事宜。

鄭勛睿進入東林書屋,徐望華面對笑容跟著進來了。

“大人,這下沒有什么事情了,孫老先生被大人說服了。”

鄭勛睿微微搖頭。

“沒有那么簡單,你以為孫老先生到淮北來,真的是為了東林書院的事情嗎,沒有那么簡單,不客氣的說,為了東林書院的事情,老先生根本不會出馬,我從老先生的話語之中聽出來意思了,老先生對朝中東林黨人也有看法,而且是很不好的看法,錢士升等人想著憑借這件事情就讓老先生到淮北來,還做不到。”

“大人的意思,孫老先生到淮北來還有其他的事情。”

“不錯,老先生在朝中的威望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難道僅僅憑著身為兩位先皇的老師嗎,這只能夠讓人羨慕,不可能真正得到尊重,老先生的功勞還是在遼東,還是在戰場上,老先生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遼東是最為平靜的,老先生親手創建的關寧錦防線,已經成為后金韃子的夢寐,根本無法突破,而且威震遼東的文臣武將,很多都是老先生直接提拔和推薦的。”

徐望華頻頻點頭。

“大人是說,孫老先生到淮北來,其實是想著看看鄭家軍的情況。”

“不錯,我已經感覺到了,老先生的注意力根本沒有在東林書院上面,老先生七十六歲高齡,什么沒有見過,要說關心東林書院和東林黨人,早就應該出面了。僅僅為了東林書院的事宜,老先生是絕不會屈尊的,先前的交談之中,我試探了老先生的意思。在我說完東林黨人的弊端之后,老先生根本就沒有辯解和說明,這說明老先生的心思根本沒有在東林書院,這不過是老先生來到淮安的借口罷了。”

“孫老先生的注意力若是在鄭家軍,屬下覺得也不是壞事。”

“也不是好事情。鄭家軍盡管是大明之軍隊,可誕生以來,幾乎就沒有收到朝廷的關注,軍餉糧草一直都是自籌,最為關鍵的是鄭家軍根本就沒有按照朝廷其他軍隊那一套來做,迄今為止皇上沒有派遣監軍,鄭家軍之軍官一直都是我直接做主的,恐怕皇上也知道,就算是派遣監軍到鄭家軍,也是難以立足的。戚家軍的事宜你是知道的,戚繼光將軍當年訓練和組建戚家軍,耗費極大的心血,卻因為朝中有人嫉妒眼紅,一段時間讓戚少保和戚家軍分割開來,可惜離開了戚少保的戚家軍,不能夠稱之為戚家軍。”

鄭勛睿說到這里的時候,徐望華臉色有些嚴肅了,他當然知道其中奧妙,也知道朝廷的手永遠不要想著插進鄭家軍之內。

“東林黨人最終的算計。眼睛是盯在鄭家軍上面的,所以說鄭家軍必須穩如磐石,鄭家軍的軍官,不管面臨什么樣的誘惑。都不會動搖,我們能夠在陜西和淮北等地大膽的推行不一樣的政策,依托的就是鄭家軍的威力。”

“孫老先生此番前來,是想著了解鄭家軍的情況,只是我還不知道老先生真正的意圖,究竟是代表誰來了解鄭家軍的情況。若是代表皇上或者朝廷的,那就不是好事情,若是鄭老先生自己想著看看鄭家軍,那就是好事情,我表示歡迎。”

聽見鄭勛睿這樣說,徐望華沉默了好一會,鄭勛睿說的是實際情況,大明尚未鄭家軍這樣的軍隊,不會聽從皇上和朝廷的調度,這本來就是皇室所不能夠容忍的,只是這些年以來,大明到處都是廝殺,流寇作亂,后金韃子侵襲,而朝廷大軍根本無力應對,關鍵的時刻還是要依靠鄭家軍來平定局勢,故而皇上和朝廷也是無可奈何的,孰輕孰重皇上是知道的,可一旦天下太平了,恐怕這樣的平衡就要被打破了。

“大人,屬下覺得還是要很好的應對才是。”

鄭勛睿笑了,那是自信的笑容。

“沒有多少值得擔心的,我一手創建的鄭家軍,任何人都不要想著能夠奪走,遼東和邊關的駐軍,以及衛所軍隊,其戰斗力是眾人皆知的,這些軍隊更加缺乏的是信念,沒有好的管理模式,那種將帥分離的管理模式,的確讓皇上放心了,可軍隊越來越孱弱,無法征戰廝殺,軍隊乃是國家之柱石,朝中有幾個人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連年拖欠軍餉,各級的軍官還克扣和虛報冒領軍餉,尋常軍士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無法養活家人,甚至比尋常百姓還要困苦,主帥走馬燈一樣的調整,主帥和監軍之間不合,武將沒有多少的地位,所有的這些,已經成為朝廷軍隊之毒瘤,根本無法革除。”

“鄭家軍與朝廷其他軍隊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正是因為朝廷沒有插手,才能夠到如今的程度,否則也強不到哪里去,鄭家軍將士都明白這一點,這么多年軍隊堅持的教育,讓將士有了真正的歸屬感,他們以軍營為家,我們就是用棍子打也攆不走他們的。”

兩天之后,孫承宗果然再次到總督府來拜訪了。

這一次孫承宗同樣非常的直接,點名是想著看看鄭家軍,畢竟鄭家軍屢次擊敗后金韃子,而且令流寇恐懼,如此強悍的戰斗力,是孫承宗很有興趣的。

面對孫承宗,鄭勛睿同樣不想遮遮掩掩。

“孫老先生,您德高望重,若是能夠指點鄭家軍一二,在下是求之不得的,不過在下也有明確的要求,孫老先生若是自身想著看看鄭家軍的情形,在下是歡迎的,孫老先生若是代表其他人來巡查鄭家軍,在下的態度又是不一樣的。”

鄭勛睿的話說的非常直接,孫承宗不怒反喜。

“鄭大人果然爽快,不過老夫的話語你就那么相信嗎。”

“老先生在朝中多年,得到諸多大人的敬重,最受人稱道的就是信義和信譽,在下肯定是相信老先生的。”

孫承宗看著鄭勛睿,稍稍沉默了一下。

“老夫若說自身是想著來看看,那鄭大人也不會相信,的確有人委托老夫前來看看,不過老夫也不是那么容易受擺布之人,不管是誰委托,也不管他是什么目的,老夫都不在乎,老夫相信的是鄭大人所言,眼見為實啊。”

鄭勛睿也笑了,孫承宗到了如此的年紀,可以說是無欲無求,更不會參與到諸多的陰謀和旋窩之中,況且剛剛的話語已經說的非常明確。

“如此就好,老先生最好是直接到鄭家軍軍營之中去看看。”

吃飯的時候,徐望華、鄭錦宏、劉澤清和洪欣瑜等人都參與了,鄭勛睿一一介紹,孫承宗看見徐望華的時候,臉上露出了驚奇的神情,似乎是想著說些什么,不過最終沒有開口。

鄭錦宏等人的精氣神,讓孫承宗很是感慨,軍人的氣質是需要長時間磨礪才能夠體現出來的,查看軍隊的情形如何,首先需要看到的就是軍官的氣質如何,鄭錦宏等人不亢不卑,舉止得體,言談之中透露出來威猛氣息,用靜如楚子、動如脫兔來形容是不過分的。

當然孫承宗更大的感慨是鄭勛睿的表現,按說這么多年了,在官場上經歷太多,早就看透了很多事情,有些時候甚至幾句話就可以看出對方的品性和氣息,不過和鄭勛睿已經交談兩次,相處的時間不能夠算短了,可他一直看不透鄭勛睿,鄭勛睿身上既有軍人的直爽,也有文官的儒雅,這兩種氣息的融合,讓年輕的鄭勛睿,有著不一般的氣質。

吃飯的時候,孫承宗的興致很高,頻頻的舉杯喝酒,來者不拒,并且主動給鄭勛睿等人敬酒,考慮到孫承宗的年紀大了,鄭勛睿等人是很克制的,免得孫承宗喝醉了,對身體造成了傷害。

孫承宗的二兒子孫鉁和長孫孫之沆,一直都陪著,看他們的樣子,很想勸阻孫承宗喝酒,不過不好開口,他們的臉上也帶著笑容,大概是很少看到孫承宗的興致如此之高。

孫鉁已經四十七歲,孫之沆是他的兒子,也已經二十九歲。

吃飯之后,孫承宗一行直接在官驛住下了。

“徐先生,錦宏,你們特別注意一下孫之沆,我看孫老先生對他這個嫡親的長孫很是看重,說不定老先生在鄭家軍看過之后,會提出來一些要求的。”

鄭錦宏點點頭。

“少爺說的是,屬下也注意到了,孫老先生好幾次要求孫之沆幫忙代酒。”

徐望華說的就更加直接了。

“鄭總兵,說不定你馬上就要招募軍士了。”

鄭錦宏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其中意思了,不過他認為可能性不是很大,要知道進入鄭家軍之中,需要有不一般的能力,要能夠經受嚴酷的訓練,孫之沆好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磨礪,恐怕是吃不消的。(未完待續。)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明末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