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艾克特對于和丹尼爾的會面,不比馬克.扎克伯格平靜多少,在龐大的波士頓財團里,羅杰.艾伯特不是一個小人物,尤其是當財團在軍工和工業領域遭受打擊之后,負責娛樂產業和新科技領域的約翰.艾克特基金就掌握了財團更多的話語權,其直接表現就是負責管理,也就是能夠動用的資金,超過了70億美元,這對于現在的波士頓財團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何況,這和他們的傳統領域相去甚遠。
即便如此,羅杰在準備和丹尼爾碰面之前,并沒有往常的從容。
通常來說,作為一筆如此龐大資金的掌舵者,他很少將自己置于這樣的境地,他一般智珠在握,高高在上,從不用猜測別人是怎么想的,只需要將自己的意志表達出來——這就是老牌財團的特色,尤其是一家略顯沒落的老牌財團。
可是,這次的客人截然不同。
他是一位年輕的奧斯卡三獎得主,一位年輕的億萬富翁,一位交游廣闊的上流人士。
羅杰的公寓建成于上世紀40年代,古樸莊重,顯然經過良好的維護以維持濃重的歷史氣息。
無論做了多少心理準備的,當他看到如此年輕的丹尼爾身著西服,從安保人士打開的車門里走下來的時候,還是略微晃了晃神。
比想象中還要英俊年輕。
“艾克特先生。很榮幸跟你會面。”
站在門口相迎的老羅杰頓了頓,就被丹尼爾先開了口。
心里暗自嘆了一聲,臉上的笑容更加溫煦起來。
在羅杰的公寓里。兩人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談話,沒有第三個人。丹尼爾當然能夠做主很多事情,羅杰則并不一定,畢竟他掌握的資金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來自很多的股東。不過,顯而易見,他看上去對自己信心滿滿。這對丹尼爾也是個好消息。
兩人今天的會面,也并不會確定什么。只是開一個頭,如果雙方有意,接下來肯定有密集的保密談判。
當丹尼爾被送出來的時候,他臉上很是輕松。似乎談判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
這一次,mb的哈維爾沒有來,當然是為了避免被關注到,丹尼爾雖然是公眾人物,但在商業領域還是個新人。
“是的,我們已經談過了。”
哈維爾的電話已經打了好幾次,只是手機都在米勒手上。
哈維爾似乎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沒說什么,只是問了問對方的態度。具體的事務當然還是哈維爾負責談判,跟他說這些也是自然而然的。
丹尼爾也知道,對于尋找艾克特基金。哈維爾是不贊成的。
對mb有意的基金太多,如何充分地利用這些資金背后的關系網絡——并不是單純的人際關系網絡,財團經濟下,很多公司之間就有密切的資金和權屬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mb能夠選擇好。可以為日后的很多動作做充分的鋪墊。
只是,丹尼爾有自己的考慮。mb對他來說,很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是利益所在,卻也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更何況,他也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投資者,他終究是個好萊塢明星,他的目標所在,和mb的掌舵人當然是有不同的。
丹尼爾也考慮過和哈維爾之間的關系,在mb草創階段,可以說,丹尼爾和哈維爾合作無間,他們共同在短短時間里,將這個新奇的事務推到公眾的面前,通過一次一次有影響力的公共事件,將mb變得深入人心。在那個時候,他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費在mb上,哈維爾負責執行,他提出方案和目標,彼此密切合作,那當然是一段好時光。sf項目的提出,他和哈維爾,先是因為谷歌的介入,其次也考慮到mb自身受到的影響,雙方考慮的內容不同,利益也并不完全一致,很多時候,就出現了矛盾了。
但是,丹尼爾并不打算考慮哈維爾的態度。
mb發展到今天,一個職業經理人能夠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很有限了,作為mb70股份的持有者,他當然可以決定怎么處置這家公司,哪怕是谷歌,想要插手進來,都要看他的手段。只要操作得宜,谷歌除了退出mb,就只有保持沉默。
“丹尼爾.桑德勒返回洛杉磯!”
他的行蹤不出意料地被大幅報道,從洛杉磯國際機場出來,他并沒有做什么偽裝,當然很快就被狗仔拍到了。
一時間,期待他發聲的評論將那些質疑略微沖散了一點。
“爭取一點時間就夠了。”
丹尼爾吹了吹茶杯里浮起的茶葉,自從迪士尼那邊動手之后,他有了喝綠茶的習慣,坐在他對面的庫薩也比較習慣,但這種小事,也沒有人會特意提及。
“……你對mb,究竟是怎么考慮的?”
庫薩略有遲疑地問道,這些事情應該說和他是沒有太大的關系的,雖然說起來,這些事務他也能插手,但一般來說,這都是雷蒙德的范疇。mb更是特別一點,丹尼爾直接處理的時候更多一點。但自從f2f快速發展以來,丹尼爾對mb的動作是有些讓人不解。
這一次丹尼爾去波士頓和艾克特基金商量,此外,華爾街的幾家公司,丹尼爾似乎也在通過雷蒙德接觸。
丹尼爾沒有跟他仔細說過,但庫薩對這一切已經有一點想法。
“哈維爾找到你了?”丹尼爾一笑,顯然他最近對mb的連番動作。讓哈維爾有些擔心了,但他又沒法做什么,向庫薩了解一二也是意料之中。“你猜測的沒錯,我打算在谷歌ipo之后,推動mb的月底之前就要開始準備了,今年年底之前,希望能夠完成。”
谷歌的ipo被華爾街擺了一道,導致融資不暢。發行價被打壓了兩成,這一點對谷歌本身是個不好的消息。但是。對陷入股災的科技股卻是一個大大的利好。85美元發行的谷歌股票,在上市之后迅速上漲,后期有互聯網科技公司有意ipo上市,當然能夠借一次東風。
ipo本身只是個動作。這里面的意義讓庫薩有點心驚。
“你是要——”
“把mb捏在手里沒有什么意義,”丹尼爾瞇了瞇眼睛,“mb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趁著這個機會,賣個好價錢也是理所當然的。盯著這一塊肉的狼不再少數。mb雖然是我一手創建的,但現在已經不是做家族企業的時候了,想要不斷的發展,總歸是要引入各方資本的。我們在里面能有個影響力就行了。”
庫薩并不知道丹尼爾打算從mb里基本退出來。留個影響力,大約也就是在董事會能有個位置,只要有幾個點的股份。這個目標就能達成。
那么省下的一半多股份,ipo之后能夠賣出的價碼是數十億級別的。
丹尼爾要這么多錢干什么?
《鬼兆》在北美上映至今,總票房剛剛突破6000萬,基本也都到位,沒什么潛力了。
這當然說不上虧本,但相對于dd影業之前的手筆。不論是《希臘婚禮》、《盧旺達飯店》,還是似是而非的《加勒比海盜》。《鬼兆》的表現當然還是讓人失望,或者說松了一口氣的,誰也不希望dd影業和它的老板一樣,來一個從無敗績。
不過隨著《鬼兆》在歐洲上映,情況竟然大為改觀,在法國,票房突破了1000萬,德國也將近1000萬,英國1500萬,西班牙、日本等過也都收獲不小,竟然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情況,這讓不少人跌破了眼鏡。
那些略有幸災樂禍的人也被狠狠刷了一巴掌。3s.58億美金的成績,當然是個讓人滿意的票房成績,dd影業憑借這部片子預計收入不會低于3000萬,這里面還有恐怖片的陣地dvd錄像帶的大筆收入。
這么一來,dd影業本年度的財務肯定變得好看起來了。
四月份,當丹尼爾將推動mb進行ipo的想法告訴哈維爾和拉里.佩奇的時候。
史蒂夫.馬丁的喜劇片《愛到屋倒房塌》也上映了。
相對于《鬼兆》,dd影業發行這一類型的影片,更讓人有信心一點,而且《屋倒房塌》在前期宣傳中效果也不錯,這些因素當然也都反映在了院線的安排上。3s2塊熒幕上映。
首日周五收報1192萬,周末三天總共3543萬,周票房第一位——這一成績不差,當然也不能說特別好,但是同期沒有競爭力強大的對手,這對《屋倒房塌》來說是個大好消息,銀幕數得以持續增加,第二周增加了70塊,第三周再增加了120塊,最高峰堪堪夠到3000塊銀幕的邊。
院線馬上就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得意了,影片的口碑持續發酵,票房軌跡相當的漂亮。
第二周周末,3201萬,只是略微微跌。
第三周周末也有2600萬,跌幅比之前略大,但橫向比較而言,已經是讓人意外的數字。
到第三周結束,《屋倒房塌》一直都占據周票房排行榜的頭把交椅。
票房累計1億2822萬。
這個數字足夠讓人想到《希臘婚禮》的盛況了,按照電影的票房軌跡,后期攀升到兩個億是可以想象的。
《屋倒房塌》理所當然成為了媒體新的關注點,這當然也是對丹尼爾有利之處——盡管總體來說,蟬聯影帝對他的影響是負面的,有羅伯特等人推動,想要有好的反響也不太容易,但在他一次一次的打岔之下,也沒有形成一邊倒的輿論。
對丹尼爾來說,這也就夠了。
《華盛頓郵報》作為丹尼爾的急先鋒,現在不少人都盯著它,丹尼爾索性也將其當成自己傳達意思的窗口。
“丹尼爾此前返回洛杉磯,顯然是為《愛到屋倒房塌》督陣……”(未完待續)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