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焉第148章 屯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榮焉>> 榮焉 >>榮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屯糧

第148章 屯糧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3日  作者:聞人十二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聞人十二 | 榮焉 


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有時候,人總是被逼得不得不正視現實。風云小說閱讀網,..

蕭瀝端坐著,面容肅穆,活像是一尊雕塑。

他在想,太皇太后是什么時候開始不對勁的。

先前還配合著勸諫方武帝,逼迫福王藩,鼓動得滿朝官員熱血沸騰,卻在轉個身的瞬間,立即換了一副嘴臉

好像是在方武帝駕崩之后的事。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簡直讓人應接不暇

蕭瀝的手指在桌案上輕扣,神色晦暗不明。

他出生的時候,一緣大師說他這輩子注定親緣淺薄一語成讖。

母親在幼年去世,父親“戰死”沙場,伊人被接入宮中。

他九歲只身上西北,與京都幾乎斷絕關聯。

依稀能記得孩提時,父親嚴苛,耳提面命,讓他在數九寒冬里,身著單衣扎著馬步,沒有人違背父親的意思,母親陪他一道站著

他命中親緣至淺,偏偏記得深。太皇太后也是這世上為數不多真心待他好的人了

蕭瀝站起身往外去,剛走出寧古堂不遠,便聞到一股香風襲來。

他蹙了蹙眉,望著遠遠走來的小鄭氏,淡淡點頭便當打過了招呼。

小鄭氏眼睛微亮,熟絡地攀談起來:“近來也不見你人,難得回來,又要匆匆去哪呢你父親前兩日還念叨過你呢。”

至于蕭祺都念叨了什么,蕭瀝并沒興趣知曉。

同住一個屋檐下,低頭不見抬頭見,該有的基本禮數蕭瀝不會少。

他只道:“有些急事需要出去一趟。”至于什么急事,不是小鄭氏應該關注的要點了。

小鄭氏訕訕然笑,“那你多注意一些,最近有點不大太平。”

朝局動蕩,當然是不太平,可這話由她一個內宅婦人口中說出來,難免是僭越。

蕭瀝肅斂面容不做聲。小鄭氏又覺無話可說。

每次與蕭瀝說上兩三句,都會難以再接下去,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小鄭氏心里梗著極難受。

當年她嫁來鎮國公府做蕭祺的繼室時。鎮國公世子之位已被蕭瀝承襲,她滿滿打算著蕭瀝年紀小,好拿捏,她只要哄一哄勸一勸,再略施小計。自己能成世子夫人了。

誰知這小子直接去西北,一走好幾年不回來,還在西北打出了名聲,鎮國公又遲遲不提將世子位還給蕭祺之事。

眼看著蕭瀝地位越來越穩,小鄭氏心里發慌。

她嬌美的鳳目微瞇,看著面前比她高了一頭的少年,高大頎秀,俊眉修目,英武筆挺。

論家世相貌,蕭瀝分毫不輸于人。甚至在燕京城,鮮少能找得出與之匹敵的英才。

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少名門閨秀對他暗許芳心,不過是被他這張冷臉擋回去了而已

她記得蕭瀝今年都有十八了,正是成家立業的好時候,卻連親事都沒影呢

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她怎么也算是蕭瀝的母親,做個主相看相看總是可以的啊鄭家最好的姑娘鄭昭昭是要給成定帝留著的,難道還找不出其他合適的姑娘家

小鄭氏心里漸漸有了個念頭,笑容愈發真切。

蕭瀝卻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

他靜默了一會兒說:“昨晚夜歸時似乎聽到三弟的哭聲了。夫人若是空閑便多留心留心,身邊的人伺候總不夠盡心,免得出現一年多前一樣的事。”

蕭瀝說的是蕭澈,小鄭氏唯一的兒子。也是個癡傻兒。

提起一年多前,當然是那次蕭澈的落水,小鄭氏沒由來地心中一虛。

這件事最后只處置了蕭澈身邊伺候的人,也算是不了了之,她也不清楚蕭瀝有沒有再繼續追查下去。

真相如何,小鄭氏心知肚明。

這個孩子是她的恥辱。她平時也不怎么管,下人們看碟下菜,多有怠慢,她也懶得理會

“沒什么大礙的,澈兒是晚間著了點涼,看過大夫喝兩貼藥好了。”小鄭氏喃喃說道。

蕭瀝便不再多言,略微頷首之后先走了。

那頎長健碩的身影遠去,燦金色的夕陽拉開長長的剪影,小鄭氏目光怔忪,靜靜地看了好一會兒,這才收回視線。

突然覺得,替蕭瀝相看姑娘家的事,再緩一緩也不錯

夏日的腳步逼近,炎炎烈日毫不留情地炙烤大地,將才五月中旬,已經熱得不像話,連牲畜都沒力氣站起來,各家的儲冰不夠,紛紛去市面上官窖處買,可誰家不是緊著用冰的

去歲冬天存著的冰放入冰窖,得一直用過三伏天,用完了沒了,接下來還要怎么過

市面上的冰價越炒越高。

都說這一年是犯了太歲,上頭接連一個月死了兩個皇帝,連天象也大不尋常。

當然這話也只能自己私底下說說,誰都不愿意去觸那霉頭。

西德王拿著賬本一愣一愣的,書房四個角落都放了冰盆子,涼爽得很,他眼角一瞥對面端坐著的小姑娘,不由唏噓感嘆起來。

托顧妍的福,去歲寒冬臘月,王府的冰窖里裝了滿滿的冰,連一個備用地窖也被作為臨時儲冰地。

這么多冰用到明年恐怕都是夠的。

西德王對外孫女有求必應,也不問緣由,花了大把的人力鑿湖取冰,誰知這么快派上用場

這到底是巧合呢還是巧合呢

西德王又低頭去看賬本。

他本是生意人,表面上收了柳氏做義女,和姑蘇柳家有了一份密切的關系。

早前與柳建明私信打好了招呼,都是同根源的,他自然而然接手了柳家在北直隸的經營。

顧婼隨著唐嬤嬤去學管家,顧妍便跟著他學做生意。

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高價收購糧食,屯了幾座小糧倉。

西德王一開始覺得莫名其妙,只由著她的性子去。

做什么事是一帆風順的撞了南墻,從此印象也能更加深刻,西德王當初走了不少彎路,虧得柳家家底豐厚。足夠他在這方面揮霍,往后這不是積累出經驗之談了

可現在

西德王嘖嘖了兩聲:“這天氣,也有好多時日不下雨了,再這么下去。不說用冰,恐怕水源都成問題”

這是要旱啊

真旱起來,今年的收成可不好了,糧食的價格又要“嗖嗖”地飛漲,如此一來。這屯糧屯得太及時了些

顧妍淡笑著從賬冊中抬眸,“去歲初雪來得晚,又是難得的暖冬,今年的夏日極有可能會十分難熬,也是誤打誤撞。”

西德王又嘆了好幾聲。

他該說什么呢這小丫頭簡直是個天才

顧妍但笑不語。

這年確實會有旱災,但所幸不是太嚴重,對燕京城的影響也不是太大,可對于西邊來說,不止大旱,更鬧蝗蟲。

老百姓沒有糧食。食不果腹,賑災餉銀層層剝削下來,根本起不到作用,這一年十分難熬。

到最后農民們被逼得沒法子了,只能做起強盜,關中一帶出了好幾個流寇團伙,其中最有名的,是蘇鳴丞帶領的。

顧妍還記得在人販子老窩里和她一起關著的少年,瘦得跟竹竿似的卻在后來,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胖子。

嘗過饑餓滋味的人都會明白那種煎熬。吃過了苦頭,所以在條件好的時候,更要敞開了肚皮吃,蘇鳴丞變成“胖大海”。其實不無道理。

屯了的這些糧食對于旱情來說杯水車薪,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不過發一筆財還是可以的。

這世上,想必也沒人會嫌錢多。

顧妍已經能聽到樹上聒噪的蟬鳴了,盛夏來得這樣早,有點讓人應接不暇。所有人都是這種感覺吧

燕京城因為國喪還需要再沉寂一段時日,宮里頭總算太平下來了。

鄭太妃和太皇太后都沒有再多的動作,大約先前鬧得太狠總要休養生息一陣伺機而動,魏都如愿坐上了司禮監稟筆太監的位置,甚至東廠也被他一手操控。

前些日子張祖娥來看她。

成定帝登基,百廢待興,張祖娥是既定的皇后,婚期大致是在明年的五月份。

天子成親,禮服皆為定制,張祖娥只需繡一塊紅帕子,更多的還是學習宮廷禮儀,她進出皇宮十分方便。

“皇上身邊那個大太監心術不正。”

張祖娥來看她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顧妍知曉她說的是魏都。

她問是怎么回事,張祖娥便道:“前司禮監稟筆太監魏庭,本來是要去定陵守陵的,卻在出發前屋子走水,被燒死了。焦黑的尸體從廢墟里被刨出來,面目全非,魏都痛心疾首哭了一陣,皇上感念其一片孝心,大大嘉獎了他幾句,準厚葬魏庭。”

顧妍沒料到魏庭這么死了,死得這么巧。

她一直覺得方武帝明啟帝死得蹊蹺,興許魏庭是知道一些隱情的可沒來得及說,永遠開不了口了。

張祖娥皺著細眉,潔白絕麗的臉上是困惑不解。

“阿妍,我覺得那位魏公公哭得太假了”

張祖娥說:“宮里頭的公公們感情如何我不知曉,可我聽說大魏公公的衣服還是小魏公公著人扒下來的前一刻還是仇人,轉個身跟死了親爹一般。”

她不喜歡這種兩面三刀的

張祖娥前世處處和魏都作對的,她時常在成定帝面前說起趙高、張讓之輩,期以警醒成定帝,可惜最后徒勞無功。

顧妍說道:“宮里頭的人,鮮少有干干凈凈心胸坦蕩的,但既然服侍在皇上身邊,最起碼也該是端正浩然。”

“正是這個理”張祖娥連連點頭,“因而我有勸諫皇上,可皇上一意孤行。”

實在是沒法子。

成定帝對娘靳氏十分依戀,言聽計從,靳氏說一個“不”字,成定帝不敢點頭。他甚至封靳氏為奉圣夫人,封靳氏的兒子、弟弟為錦衣衛千戶。

成定帝還說:“那是朕的娘,孝字當先。”

真的可笑,成定帝連大字也不識得幾個,卻在這時候出口成章。

張祖娥嘆息了好幾聲。

顧妍沒得可勸了。

九千歲的飛黃騰達是遲早的事,她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那是不是說,顧家那只百足之蟲,也要絕地逢生了

顧妍低著頭一陣失神,直到一串叩門聲響起,她才驚覺。

西德王打了個手勢,顧妍乖乖起身躲到了屏風后面。

這時候應該是有管事來向西德王稟報一些事宜,他們約定好的,是西德王在外接見,而自己躲屏風后“偷聽”。

來得還是老熟人了,是胡掌柜。

他見過禮,看到屏風后面黑黑的一團,了然地笑道:“東北一些物資拖欠了許久,本該是去歲隆冬收拾好的,前段時日國喪,驛站盡都半開放,一直到現在才送來。”

西德王看過賬冊,都是些皮毛和藥材。

他問道:“出什么事了”

胡掌柜說:“年末時撫順有一家人家高價收購糧食,家家戶戶放下本來應該交易的物品,用糧食去換錢,一時拖了下來。”

顧妍心中一驚,西德王同樣暗暗納罕。

原來除了阿妍,也有其他人想到要屯糧的

這么大陣仗,比起他們積攢的幾座小糧倉,定然有過之無不及。

“打聽出是哪家了嗎”

胡掌柜搖搖頭,“平地拔起,毫無頭緒。”猶豫了片刻,又道:“不過倒是有發現,他們與撫順李家來往密切,米糧運輸方面,全是李家出面解決的。”

提起李家,顧妍有印象了。

那是李氏和魏都的母家。

李家這是打算靠這場旱災發一筆橫財嗎

不對,他們只是作為一座橋梁樞紐,那他們究竟算是為誰賺的錢呢

是李氏,還是魏都

最要緊的是,他們從哪里得知今年會大旱的

顧妍越來越確定,有一個和她一樣的重生者,而且還在全心全力地幫著魏都他們。

那是誰呢

顧妍先前有些懷疑是王嘉,這個人代替了許正純錦衣衛右僉事的位置,是不是也扮演著和許正純一樣的角色,為魏都賣命

廟堂離她畢竟太遠,顧妍伸手不及,可真要這么看著魏都走一遍上世的路子,她又何其甘心未完待續。搜搜籃色,即可全文閱讀后面章節


上一章  |  榮焉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