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江山第七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師>> 醉臥江山 >>醉臥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

第七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1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 架空 | 一劍斬天龍 | 文青 | 熱血 | 離人望左岸 | 醉臥江山 


檀州破了,順州也破了,雖然明知道楊挺已經盡力,女真大軍太過強勢,非戰之罪,但讓女真人兵臨城下,幽州城內的劉延慶等人同樣感到焦頭爛額。>吧

女真人挾裹破竹之勢,展現出了強大的戰斗力,他們在野戰之中幾近無敵,特別是平原上的沖鋒陷陣,更是無人心悸,雖然遲了些,但女真人還是恢復到了他們的最強狀態。

而事實證明,劉延慶和王稟確實有些懦弱,但這種懦弱更多是因為保守的戰略,他們從一開始就選擇將幽州當成要塞,陳兵數萬,嚴防死守,充分利用了大焱軍善于守城的優勢,在這一點上,他們的考量是無懈可擊的,這也是蘇牧并沒有與他們為難的原因之一。

楊挺已經從順州退回幽州,他與岳飛等人自打來到北方戰場之后,逐漸得到了成長和壯大,也未嘗敗績,可如今,他終究還是正面被女真人擊破。

這對于他,對于大焱軍隊,都是很大的一次打擊。

但事到臨頭,他們只能硬著頭皮死守幽州,因為幽州一旦被擊破,河北道沒有任何險要可守,開封府門洞大開,女真人將直搗汴京城!

他們也曾寄望于西北,但雁門關已經失守,種師中和郭藥師退守太原,根本就無法分心來援助幽州。

作為一軍主帥,蘇牧當了甩手掌柜,甚至玩起了失蹤,還帶走了三萬人馬,戰事不利,蘇牧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于主要的責任、全部的責任,都應該由蘇牧來背。

但童貫等人也很清楚,蘇牧不可能放棄整個大軍,他的行動絕不可能無的放矢,只是限于形勢所迫,蘇牧無法提前告知他們罷了。

不過理解歸理解,事實就是事實,蘇牧沒有坐鎮中軍,更沒有在前線上身先士卒,沖鋒陷陣,這對于軍心士氣,絕對是沉重的打擊。

在蘇牧離開的這段日子里,軍營里也是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幾度要生士兵逃走和嘩變的事情,好在童貫封王,在軍中的號召力還算不錯,對軍士們更是極大的激勵,連太監都能夠在馬背上奪取軍功,異姓封王,他們又豈能沒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兵線最終還是緊縮到了幽州城內,大焱可以說是一退再退,節節敗退的背后,是兩面受敵的岌岌可危。>吧

太原也是古都,城高池深,城內存糧充足,又有種師中的秦鳳軍把守,短時間內沒有陷落之虞,幽州便成為了女真人突破南朝防線的口子。

燕云十六州物產豐富,只要給大焱三五年的時間,老百姓從戰爭之中恢復過來,幽州必然能夠成為抵御北方異族的要塞。

奈何上天并沒有再眷顧大焱,也沒有給大焱這段恢復元氣的時間,是以此時幽州即便有劉延慶等人的十萬大軍外加二十余萬的民夫廂兵,但形勢并不容樂觀。

想要擊退女真人,幽州方面必須尋求主動一戰,可劉延慶等人無一不是保守一派,絕不可能走主動出擊的極端路線。

女真人為了今次大戰,調動了整個遼東的底蘊,補給線又不是很長,糧草供應充足,而太原府自顧不暇,無法對幽州進行圍點打援,更不可能從后方攻擊女真人以解幽州之圍。

如此一來,幽州遲早要彈盡糧絕,被女真大軍活活圍死,而太原也同樣落入這等窘境。

雖然大焱國內仍舊還有不少兵力,但這等時刻,只要幽州或者太原有一方陷落,異族大軍就會長驅直入,京師之地需要重兵保護,誰人敢帶兵北上支援?

劉延慶雖然屢戰屢敗,但到底還是有些底子,否則絕不可能成為眼下的副都統制。

心里雖然對蘇牧感到非常的憤怒,但他還是調動幽州城內的大軍,死死守著城池。

這里是種師道曾經堅守之地,而種師道臨死前,蘇牧背著他十里看幽州,已經成為軍士們最津津樂道的傳奇,所以幽州對軍士們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對于振奮士氣,有著不小的好處。

此時幽州城頭,劉延慶和王稟童貫等人放目遠眺,但見得女真人的民夫大軍連營遮天,不見邊際,心里也是陰霾籠罩。

曹顧等一行人從大定府回來幽州,便被截在了此處,遭了圍困,無法再南下,若幽州被破,怕是要被女真人一鍋端掉,城內還有趙宗昊趙文瑄等一干王子,后果實難想象。8_﹎

他們只能依靠游離于戰場外圍的情報密探軍來傳遞信息,也多虧了這幾支密探軍,否則無論是太原還是幽州,都已經成為孤城。

無論是皇城司、繡衣指使軍、青雀軍,敢熾軍,還是常勝軍,他們都有數千人的規模,但這些密探軍擅長潛伏刺探,正面沖擊則力有未逮。

而且他們游離在戰場之外,對敵人也是一種震懾,還能夠往來傳遞情報,加入戰團反倒不如仍舊保持現狀。

如果蘇牧能夠及時回歸,帶領大定府的援兵,由北向南,或許還能夠扭轉局勢,可如今蘇牧借道大遼北上,消息已經隱瞞不住,朝中的袞袞諸公甚至在彈劾蘇牧擁兵自重,想要封疆裂土,帶著兵馬與遼人茍且,想要自立為王。

這也是大焱人心惶惶的主要原因。

蘇牧用行動一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可是事關重大,很多人還是沒辦法信任他。

或許這也是根子上的問題,蘇牧本來就不是大焱土著,他是穿越客,從根本上上就與這些大焱土著有著格格不入的差異。

又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讓大焱人感受到蘇牧的特立獨行,更重要的是,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已經從一介平民,一躍成為一軍主帥,其中更是充滿了各種傳奇故事,文武黑白他都沾染,而且都締造了一個又一個佳話和傳奇。

這樣的人,又如何讓人不忌憚?這樣的人又如何讓人安心?

單看一個郭藥師,跡于遼東,崛起于涿州,竊據三州之地,手握三五萬人,就足以讓種師道不惜毀掉常勝軍,也不想詔安郭藥師,就能夠看出來,大焱朝廷對這一類梟雄人物,是多么的警惕了。

這是個文人治國的帝國與時代,蘇牧等人已經嚴重威脅到文官們的根基,他們讓武將再度登上歷史舞臺,讓武將們再度成為左右天下大勢的主角。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文官集團感到坐立難安,而趙劼連顯宗之主的位置都已經快要保不住了,他又豈能對蘇牧安心?

人都說謠言止于智者,但最怕的是,智者明明看得出這是謠言,卻不愿站出來辟謠,眼睜睜任由謠言不斷流傳。

對于大焱的軍士們而言,童貫這個異姓封王的大太監,是他們奮斗的楷模嗎?

蘇牧才是!

童貫是借著蔡京王黼梁師成等人,成為了天子近侍,而后又變成了寵宦,借著官家的寵信,才掌控了西北軍界,把持大焱軍士二十余載。

可蘇牧卻起于微末,最開始甚至從文人的身份開始跡和聞名,相對于童貫,蘇牧更具代表性,蘇牧才是從他們最草根最底層之中崛起的人物。

而大焱能夠在軍事武功上重現榮光,處處都充滿了蘇牧的影子,蘇牧絕對是最功不可沒的那個人,沒有之一。

所以雖然謠言四起,也只能被朝堂上那些仍舊執迷不悟,明明看到國難當頭,仍舊想著文官集團那些可笑利益的短視之人來利用,利用這些謠言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

而對于幽州等地的軍士們而言,蘇牧仍舊是他們苦苦守候著的救星。

他們只是底層軍士,并不清楚大的戰略,更不知道蘇牧帶領著大軍,借道后遼,北上草原是為了什么。

但他們知道,蘇牧絕不會丟下他們不管!

而且岳飛和楊再興的事跡已經傳開,更讓軍士們大受振奮,頗有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意思。

有趣的是,岳飛和楊再興的事跡,竟然是女真人那邊傳播開來的,他們在攻打幽州之前,派人來表示了對岳飛和楊再興的敬意!

連敵人都尊崇的兩位英雄,大焱人又豈能無視,他們又豈能遺忘!

所以在軍心士氣方面,大焱還是可堪一用,但兩軍作戰,軍心士氣確實重要,卻絕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幽州城能夠靠軍心士氣將守軍力量擰成一股,卻無法彌補守軍與敵人之間的實力差距。

童貫并沒有想象之中那么的意氣風,他確實因為軍功而受封異姓王,無論這其中有無水分,無論百年之后史家如何給他蓋棺定論,他都是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人,沒有之一。

看著城下狼虎眈眈,他的臉在燙,一則因為自覺有愧郡王之名,二來也是燒起了胸中熱血。

他知道如果蘇牧無法及時趕回,幽州必定會被拖死,倒不如出城一戰。

可岳飛和楊再興已經不在,徐寧又消息全無,韓世忠與宗儲跟著蘇牧北上,便剩下楊挺等一干青壯,騎兵又在檀州和順州阻截女真之時挫敗了大半,想要出城謀求一戰,同樣勝算不高,即便能夠突圍,又該去哪里搬來援兵?

童貫等人在城頭眺望了一陣,日暮落下,終究還是郁郁下了城,隨行將領無不氣餒。

楊挺全無心思,到得夜間軍議,他便挺身而出,朝童貫和曹顧等人請命道。

“某請出戰!”

與之同行的諸多青壯派紛紛出列,朝帥帳上拜道:“某請出戰!”

這段日子來,幽州城已經擊退了敵人無數次的進攻,但北方卻仍舊沒有蘇牧的消息。

楊挺等人一個個整日里請求出戰,是怕大軍會被不斷消磨殆盡,但幽州的戰略意義毋庸贅言,誰敢冒此大險?

只是如今女真人已經封鎖了來路,河北道的糧道被斷,幽州成了孤城,再不出戰,只有等死。

至于劉延慶等人期盼著能夠與女真人耗下去,皆以為女真人所帶補給不多,無法長久圍攻,但事實已經證明,這也只是妄想罷了。

劉延慶面色不預,猛拍案面,真得令箭亂跳,落了一地。

“都滾出去!”


上一章  |  醉臥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