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江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取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師>> 醉臥江山 >>醉臥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取舍

第五百三十七章 取舍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7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 架空 | 一劍斬天龍 | 文青 | 熱血 | 離人望左岸 | 醉臥江山 

報錯:

去無廣告



記住我們的域名:

7逼quge

大雨初歇,地上滿是泥濘,在幽州吃了大敗仗的士卒們,很是垂頭喪氣,士氣跌落到了谷底,他們將被雨水浸透,沉重又濕嗒嗒的衣甲拖在地上,在泥濘之中舉步維艱。

雖然心里已經認定了種師道沒有追擊的余力,但蕭干還是派出斥候騎兵不斷在外圍游弋和警戒著。

民夫們光著泥腿子,用肩扛,身子貼著泥濘賣了死力在拉扯,這些軍械和輜重才得以在泥濘之中緩緩行進。

蕭干對此很是不滿,因為他需要的是速度,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居庸關,縮起來舔舐傷口。

所以他首先就想到,拋棄這些輜重物資,輕裝簡行地踏上歸途,畢竟弟兄們也是歸心似箭,誰都沒見過逃跑之時還帶著這么多累贅的。

雖然種師道不會追來,但拖著這么多輜重,使得疲勞到了極點,又被傷口痛苦不斷折磨著的士兵們,變得怨聲載道。

可張楚劍卻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這些東西絕對不能丟,哪怕拖回去,留在居庸關據守,也是有用的。

對于張楚河的堅持,蕭干并沒有多說什么,幽州一役讓他大受打擊,他哪里還有心情理會這等婆婆媽媽的小事。

然而麾下的將領都是豪邁不羈的北地漢子,在他們看來,張楚劍就像個摳門小氣的過日子婆娘,而且他將這些東西拖回去,無非就是為了時刻提醒他們,攻打幽州多虧了他的這些器械。

幽州之戰也確實多虧了張楚劍的軍械,若沒有這些軍械,蕭干的軍隊會損失更加的慘重,但幽州之戰終究還是大敗,拉著這些東西回去,只能不斷提醒著他們的失敗,不斷打擊著越發低迷的軍心士氣罷了。

張楚劍是平州留守大將,遼國副節度使張鈺的兒子,他韜光養晦,博覽群書,素知兵法,是個被埋沒了的蒙塵之珠,是個不可多得的謀士。

無論是蕭干還是這些將領,其實也都見識到了他的謀略與布局能力,但在這件事上,很多人都認為,他忽略了軍士們的切身感受。

隨著行軍越發吃力和艱難,軍士們的抱怨也越來越嚴重,甚至為了搬運這些軍械,已經發生了好幾起嘩變。

蕭干終于不耐煩了,他渴望人才,更渴望建立自己王國之時,能夠有張楚劍這樣的漢人,給他搭建朝廷的大體框架,豎立起新王國的禮教制度。

但他無法忍受張楚劍因為這樣的小事,就將他的軍心大亂,將他的士氣給壓下去。

他將一直留在后方,組織人手搬運軍械的張楚劍召到了前頭來。

張楚劍滿身泥點,狼狽不堪,與尋常民夫沒有太多的差別,蕭干見得此狀,便能夠想象出來,這個書生樣的軍師,為了留住這些軍械,應該是親自動手,帶頭干活了。

想到這里,蕭干也是心頭軟了,因為張楚劍絕非沽名釣譽之徒,他背負著父親的血仇,絕不是麾下將領所想的那樣,只是為了讓蕭干記住他在幽州一戰的功勞。

蕭干親自解下水囊,倒水給張楚劍洗了一把臉,而后看著后者將剩余的水都灌入腹中。

“大王是不是也怪我太婆媽?”張楚劍在蕭干面前從來不矯揉造作,因為他是個軍師,如果無法在蕭干面前坦誠,蕭干又如何敢放心用他?

蕭干沒有說話,算是默認,畢竟這樣的局面,結合他們的現狀,確實并不是很有益。

張楚劍無聲苦笑,坐在蕭干的下首,從懷中掏出一張干硬的風干肉,不顧形象地撕扯著,而后緩緩開口道。

“張某只是個死讀兵書的呆子,即便所有人都認為大焱軍事糜爛腐朽,再無任何研究的價值,張某也沒有間斷過對大焱兵事和將領的鉆研…”

“人都說最了解自己的,反而是自己的敵人,這句話我是認同的,但這里有個特例,那就是身在遼國的漢人,真正了解大焱軍事和將領的,不是遼人,也不是大王的奚族人,而是咱們這些北地漢人!”

“不要臉的說,咱們兼具了同胞和敵人的角色,所以如果有人了解種師道,那么必定是咱們這些北地漢人。”

說到此處,張楚劍朝蕭干掃了一眼,后者已經全然沒有當初的不滿,將自己的酒囊遞給了張楚劍,朝張楚劍這邊挪了挪。

張楚劍喝了一口酒,繼續說道:“張某不知種師道是否留了后手,但以我對他的了解,沒有完全準備,這個求穩了一輩子的老家伙,絕對不可能在幽州孤注一擲!”

“后手?你是擔心…”蕭干的表情凝重起來,他下意識往居庸關的方向遙望了一眼。

“唉…所有人都覺著,這些軍械該丟掉,反正居庸關周遭有的是山石木林,到時候就地取材,再造出來便是了,可萬一咱們連居庸關都回不去了呢?”

蕭干心頭大震,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不可能的,南朝大軍全都涌到大定府去了,那是他們千古功業,沒有人不想贏,也沒有人不想搶,除了種師道,誰還會留下來?我就不信大焱還有另一個種師道!”

蕭干說得并非全無道理,如果大焱再涌現出幾個像種師道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數十年來一直被遼國打壓欺辱,只能靠歲幣來維持和平了。

張楚劍苦笑一聲,意味深長地直視著蕭干,而后冷峻凝重地說了一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他無法看到戰爭的全貌,卻能夠通過種師道這樣的將帥,看出事出無常必有妖,這就是謀士的天賦和嗅覺。

他不知道種師道布下了什么陰謀,卻知道對方肯定有后手準備,而后手準備的最佳位置,自然就是居庸關。

也就是說,雖然他仍舊想不出種師道還有什么將領和軍隊可用,但他心里已經確定了七八分,種師道對居庸關,肯定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

甚至于他心里隱約能夠感受到,居庸關怕是保不住,他才會冒著這么大的怨氣,也要將這些軍械運送回來。

因為一旦失去了居庸關,那么這些器械,就是他們將居庸關奪回來的最重要資本,又如何能夠丟棄?

想通了這一切之后,蕭干終于沉默了。

在決意攻打幽州之前,其實蕭干和張楚劍就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他們甚至還考慮過,是否該留下一部分人來守住居庸關。

只不過審視全局之后,蕭干認為此舉并無必要,且不說童貫已經抽空了北伐軍的兵力,單說北伐軍在

幽燕還未站穩腳跟,大軍北上大定府之后,根本就沒有成型的軍隊足以威脅居庸關。

不過他最終還是按照張楚劍的建議,留了部分人馬在關上,只是留下來的,絕不可能是精銳部隊,因為他們對攻城戰有著天生的劣勢,幽州又是出了名的堅城,如果不能調集全部精銳力量,想要打下幽州并不太可能。

他們之所以不分晝夜地強攻幽州,就是為了能夠盡快趕回居庸關的老巢,之所以想要丟棄輜重來獲取行軍速度,也是在擔心著居庸關。

如今想起來,張楚劍難不成在出征之前,就已經未慮勝而先慮敗,考慮到了居庸關有可能出現的危機?

念及此處,連蕭干都不由感嘆,若論智慧,無論是遼人,奚族人,還是女真人,終究還是比不過漢人啊…

若果情況真如張楚劍預言這般,那么居庸關此時應該早已失陷敵手了吧,畢竟他們在幽州耽擱了這么多天。

一想到被幽州的老將種師道拖延了這么長時間,軍隊死傷過半卻毫無所得,連老巢居庸關都要被偷掉,蕭干心里既有憤怒,又有無奈。

曾幾何時,大焱的軍隊已經強大到了這等地步?

北伐大軍攻打大定府,或許還有人說是趁火打劫,如今遼國舉全國之兵近乎七十萬,要與女真人決一死戰,大焱北伐軍想要趁火打劫,分一杯羹,稍有點膽氣,也就能夠成事了,更何況童貫麾下還有三十萬精兵。

如果想要自我安慰一番,這也算是個極好的借口,但蕭干卻無法找到理由來安慰自己。

因為種師道并沒有趁火打劫,他憑著一座城,憑著一萬西軍老卒,讓戰無不勝的六軍大王蕭干,統兵七萬有余的蕭干,裹足不前,硬生生被阻在了幽州的城門之前!

他甚至連城門都沒有攻破,最后還是視死如歸的種師道,主動開城與之死戰,而素來不畏死戰的遼人軍隊,竟然在他蕭干的帶領下,退縮了!

蕭干可以將之當成為謀求自立王國的隱忍權宜,也可以將之當成戰略上的轉移,但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他確實敗在了種師道的手上!

手握七萬重病的他,敗在了只有一萬老卒的種師道手里頭!

這也是他一路上郁郁寡歡,對身邊的事情提不起興趣的最主要原因,難道遼國真的走到了窮途末路,而大焱真的要重新崛起了嗎?

不,他可以不管遼國的存亡,但他不能放棄為奚族人建立屬于自己王國的信念!

幽州可以不要,但居庸關,絕對不能丟!

蕭干雙眸陡然爆發出斗志,仿佛再度點燃了戰斗的熱血,他將右拳敲在胸上,朝張楚劍行禮道謝,而后親自督促軍隊,加快了速度,往居庸關而去!

大雨雖然停歇了,但陰云密布的天空并沒有因此而放晴,似乎仍舊在醞釀著雨意,似乎要將一整年的雨,都放在這幾天來傾瀉一般。

那陰云籠罩的遠方地平線上,漸漸出現一些山岳的幻影,仿佛在召喚著蕭干的大軍,也仿佛在警告著,讓他們不要靠近。

雨后的水汽充斥在空氣之中,潮濕得很,遙遙里似乎傳來了金戈鐵馬的聲音,就像無數上古英靈在哭泣,仿佛有無數雙眼睛,充滿了悲憫地俯瞰著蕭干的軍隊。

仿佛這陰云之下的泥濘之路,通往寒冷死亡,和無盡的黑暗,風吹起蕭干大軍的狼旗,像一桿桿,招魂的幡。


上一章  |  醉臥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