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第一千三十七章 槐有余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十七章 槐有余蔭

第一千三十七章 槐有余蔭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27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實際上,輿論沒有化,卻恰恰印證了王庸的論斷。

多數人還在觀望,還在等“子彈飛一會”。所以他們不開口,不發表意見支持任何一方。網絡上能看到的自然也就只有那些黑王庸的人。

直到凌晨三點鐘,一位明星的微博忽然更新,發表了一段力挺王庸的話語,才宣告子彈正shi地。

那位明星的名字出乎多數人預料,赫然是薛杰。

在外人看來薛杰跟王庸也僅限于一面之緣,在《學論劍》上有過一次做節目的經歷。除此之外兩人應該沒有什么交。

于于理,這個時候站出來的都不該是薛杰。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偏偏就是薛杰站了出來。

“我不知道現在有些人到底怎么了,一邊喊著文化傳播,另一邊卻做著閉關鎖之事。他們認為華夏文化是優秀的,理應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我也這么認為,被他們攻擊的那個人同樣也這么認為),但是他們卻忿然于在華夏文化中發現其他家的文化碎片。一旦發現,就認為是玷污,認為是賣,認為是不忠。狠狠將旁人批判一通,高臨下,慷慨激昂。

批判完畢,關掉微博,然后開一部美劇或者東洋動漫,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大家不覺得可笑嗎?

文化的傳播源于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就是不畏懼其他家文化的碰撞,不畏懼其他家文化的沖刷,一發現別文化就開始大呼小叫、百般驅趕,那不叫自信,那叫自負。

我只是一個歌手,我懂得不多。但是我也知道華夏傳統文化中存在大量的舶來文化,譬如佛文化,就是從天竺傳來,幾經化最終成為華夏特有宗文化的。這就是文化自信,從不害怕外來文化的侵入,管你來多少,最終去蕪存菁,全都成華夏的!

我寫這些東西,經紀人已經臉很難看了,具體的我就不細說了。總之,我希望某些人既然做不到支持,那也別成為絆腳石。

在華夏文化未來的傳播道lu上,沒有我可以,沒有你也可以,但是沒有他,絕對不可以!”

三點鐘,已經算是一個萬籟俱寂,盡皆入的時辰了。

但是作為微博粉絲量第一的明星,薛杰這條微博一經發出,仍舊收到了海量的評論。

“薛杰這是在說誰?我怎么一頭霧水啊?”

“兄弟,你是多不關注新聞啊?很明顯這是在說王老師啊!文化傳播、文化碰撞,分明就是指《學正典》用安倍晴明si想的事。今天整個網絡都baozha了,你竟然一點不知道?”

“媽的,才一天沒看新聞,就感覺自己后了。話說王老師都有人攻擊?大家不覺得這段時間王老師被攻擊的頻率高了很多很多嗎?好像比以前加起來都多呢!”

“上這么一提醒,好像還真這么一回事。按理說一個載譽歸來、為爭光的學者,不說民眾夾道迎吧,起碼不應該這么多人謾罵吧?但是王老師卻像是邪了門一樣,三天兩頭被人拎出來攻擊一次。要說背后沒有什么貓膩,我是不信的。”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想都不用想,無非利益之爭罷了。這種lu跟當年咱們家薛杰而紅的時候何其相像?當薛杰拿了最佳歌手,民眾一片贊譽,但是網上卻莫名其妙多出來好多詆毀的帖子。眼紅病,人人都有,尤其是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名人們,更見不得同行好。郭德剛不是說過‘說相聲的盼著死同行’嗎?何止說相聲的,文娛圈都這個德行!”

“上老哥一針見血!另外薛杰這段話說的真棒,有些糞青真的是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缺乏最基礎的文化自信。實名制支持王老師!”

薛杰的粉絲對王庸一直抱有好感,再加上薛杰的開力挺,當即就成為網絡上一股不可忽視的聲音,幫助《學正典》扭轉了一些評價。

但是,不少人還在觀望,尤其一些孩子家長。他們不在乎文化之爭,不在乎文化自信,他們更在乎的是這個本來他們準備拿給孩子看的《學正典》,到底還夠不夠“正”?會不會對孩子成長帶來不影響?

多數家長并沒有判斷力。就如當哄搶食鹽一樣,許多人盡管心中認為可信度不高,可仍舊不可免涌入超市,將一袋袋的食鹽搶回家。

盲從跟盲目質疑,是許多人的通病。也是人類作為一種群生物難以躲開的一種心理現象。

翌日一早,周道鯉等人就相約在早茶店,一邊吃早點一邊商討事。

薛杰的反應,出乎周道鯉的預料。周道鯉沒想到薛杰這種大明星會主動站出來為王庸擋子彈。

只是,周道鯉卻并不在意。在他眼里,薛杰再紅也不過是一個戲子而已。在古代,往好聽里說,叫做“清小班”,一個心不佳,喊他們一聲“吃兒飯的”,他們也不敢說什么。

這個世界的話語權,終究還是掌握在他們這些學者的筆桿子上。就連古代帝王面對史書都小心翼翼,何況一個小歌星?

唯一讓周道鯉感受到威脅的,就只有王庸了。

因為王庸所作所為,無異于在篡奪他的這種話語權!

一旦讓王庸爬上去,能夠一言定鼎的人豈不就從周道鯉成了王庸?

周道鯉怎么可能就此放手?他可是好不容易才熬到王鴻瑾等一干學大佬相繼去世!現在怎么可能剛剛脫離王鴻瑾壓迫,再讓王鴻瑾孫子騎在頭上!

“諸位,別理會那些小明星的站臺,沒有用。再加把勁,就能徹底把《學正典》搞臭!到時候,咱們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站出來,痛斥王庸之余,表示要還學一個清白,還民眾一份信任,自己編寫一本權威典籍!屆時,編委會名額在座全都有份。”周道鯉目光閃爍道。

茶里的人全都興奮莫名,對于扳倒王庸愈加充了干勁。

只有一個人臉難看,悶聲不吭。

這個人叫做杜如會,曾經給王庸過電話自薦,要求加入《學正典》編委會,只是當場被王庸拒絕。他當時還放話要王庸好看,可后來除了發了一篇指桑罵槐的博文,也沒做什么太過出格的事。

“老杜,怎么了?好像不感興趣啊?既然這樣,把你的名額讓給別人好了。”周道鯉不咸不淡掃了杜如會一眼,略帶蔑視的道。

杜如會曾經給王庸電話,周道鯉早就知曉,卻是早就瞧不上杜如會了。

杜如會從失神中驚醒,愕然道:“不,我只是有點不舒服……諸位先聊著,我該去醫了。”

說完,杜如會起離開茶。

周道鯉看著杜如會影,冷哼一聲。卻是心中愈加看不起杜如會。

幾個跟杜如會有些交的人則在議論:“老杜這段時間怎么天天往醫跑?是真的有病還是看上人家醫小姑娘了?”

“我看八成是后者,這老東西人老心不老啊!”

“說什么呢?”這時,李正一卻怒聲道。

眾人這才意識到,真正“人老心不老”的人就在眼前坐著呢。

“呵呵,沒什么。”

茶眾人一時間陷入沉默。

而茶外,杜如會剛剛走出茶,就停在了一樹蔭下。

他面略顯蒼白,看著眼前這棵差不多已經有百年的老槐樹,喃喃道:“老槐尚有余蔭,我又能為后人留下點什么?心斗角、蠅營狗茍的一生?忽然好后悔,只做了半輩子學問,后半輩子全都用在了明爭暗斗上。或許,這就是報應?”

杜如會指關節凸起,一只手捏著口袋里那張癌癥晚期診斷書,胰腺癌晚期。

這是最可怕的一種癌癥,號稱癌中之王,平均存活率不到六個月。

而杜如會從發現到今天,已經四個多月。這也是他為什么不顧臉皮也要給王庸電話,想要加入《學正典》的原因。

他想要在死前留下最后一點痕跡。

只可惜,似乎他已經沒有機會了。至于周道鯉畫下的餅,杜如會根本不抱希望。

嘩啦啦,風過,百年老槐一陣婆娑,從樹頂掉幾片青葉。

杜如會伸出手掌接在掌心,看著那幾片葉子驀然一怔。

“難道老天在暗示我什么?”杜如會幽幽想著,愣在原地。

鍇行文化出版社里。

王庸坐在社長面前,對于社長從進門開始就不住口的道歉,王庸頗有些無奈。

現在王庸百分百確信,社長是無辜的了。眼神、表、動作、語氣,都足以證明這一點,除非社長演技出神入化,是從奧斯卡走下來的影帝級人物。

“停停停,社長你不累嗎?我來貴社不是興師問罪的,何況嫌疑人不是已經交給安機關了嗎?我之所以登門,是為了另外一件事。”王庸道。

社長這才停止道歉,問:“什么事?”

“《學正典》樣書出來沒?”

“出來了,我給你拿。”社長說著,從自己辦桌抽屜里拿出樣書,遞給王庸。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