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限免 第一千一十二章 我的祖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限免 第一千一十二章 我的祖國

限免 第一千一十二章 我的祖國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7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一千一十二章我的祖國

作者:咫尺間分類:

歌曲唱到一半,龍英臺按下暫停鍵,終止了歌曲的播放。

“諸位,這首《綠島小夜曲》就帶著濃烈的歷史印跡。也許有人會說了,這不就是一首普通的愛情歌曲嗎?我要說的是:這不是普通的愛情歌曲,正如它誕生的年代,它必然也攜帶著不可抹去的年代印跡。

灣灣的五十年代是什么樣的?我想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那時候的綠島并沒有歌曲里唱的這么美好,那時候的綠島其實是一個關押思想犯的地方。大家都說它其實是一首綿里藏針、抗議當局的歌曲,只不過被包裝成了愛情歌曲而已。所以,從這首歌曲里,我們能夠看見當年的那種政治氛圍……”

舞臺上,龍英臺侃侃而談,臺下的王庸卻是微微皺起眉頭。

終于,王庸忍不住舉手,示意發言。

龍英臺看見熙攘的人群外,有一只手高高舉起,但是面容被人群遮擋,根本看不清。

她本能的不想理會。

可是王庸就像是倔強的孩子一樣,始終舉著手不放,并且其他聽眾也都看到了王庸,注意力已經被轉移到了王庸身上。

無奈,龍英臺只能道:“門外的那位朋友,請問你有什么想問的?”

一個話筒被工作人員傳遞過來,到了王庸手里。

王庸接過話筒,道:“據我所知,《綠島小夜曲》并不是你所說的那樣,帶有所謂的政治寓意。這首歌曲的作者女兒曾經在2011年明確指出:這是一首她爸爸寫給她媽媽的情歌,描寫的是兩人的愛情,歌詞里也沒有涉及任何的政治字眼。僅僅因為其帶了‘綠島’兩個字,就武斷的認為這是政治歌曲,是沒理由的。”

龍英臺聽完王庸的話,臉色頓時一青,道:“一首歌曲的含義是歷史賦予的,有時候作詞人未必有那樣的想法,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卻無形中影響到他的作詞,使其流露出了類似想法。這很正常,這種歌曲跟小說在世界范圍內都不少見,我就不一一舉例了。謝謝這位朋友的問題,看得出這是一位喜歡思考喜歡質疑的朋友。下面我們欣賞第二首歌曲。”

龍英臺趕緊轉移話題。

而這次大熒幕上播放的歌曲,當即讓現場一片嘩然。

赫然是一首帶有濃烈敵視意味的《灣灣復國歌》。

里面的歌詞即便放在現代來看,都帶著強烈的慫恿跟殺戮意味。

“打倒俄寇反XX,反XX!消滅XX殺漢奸,殺漢奸!”

沒有人想到,龍英臺會在這樣一個場合,選擇這樣一首歌曲。

“吁!”

現場從內地來的游客都面帶不滿,噓起來。

一些香江游客,也是面色尷尬的看著龍英臺,不懂龍英臺播放這么一首歌曲的初衷是什么。

面對臺下游客的騷亂,龍英臺似乎早有準備。她帶著親和的笑容,用低沉而緩慢的聲音誘導道:“靜下心來聽一聽,其實很好聽的,對不對?可能有人會質疑我為什么要播放這樣一首歌曲,原因很簡單,這首歌的歷史印跡太明顯,讓我無法略過。這是一首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歌曲,人們在公共場合基本都是唱這個歌曲。而私下里,傳唱的則是《五月的風》、《薔薇處處開》這樣的歌曲。這兩首歌有沒有人聽過?”

臺下游客搖搖頭,只有寥寥幾人舉手表示聽過。

這情景有點出乎龍英臺預料,她嘆息道:“看來即便是歌曲這種傳唱度很高的東西,也出現了斷層。這才幾十年而已,歷史的斷層就這么明顯,我覺得應該呼吁大家重視一下了。既然好多人都沒聽過,那我就介紹一下《五月的風》,這首歌曲是一位叫做陳格辛的人寫的,非常動聽。在那時候的灣灣,人們喜歡的歌曲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他寫的。

很可惜的是,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卻在內地遭遇了不公平對待,當時內地發生了眾所周知的運動,陳格辛被打成了反派。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餓死在荒野中的時候,年近四十六歲。一個天才藝術家,竟然以這樣的形式結束了一生,實在可悲可嘆又可氣。

所以,歌曲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會見證那段歷史的正義與邪惡,見證那段歷史的鮮花跟鮮血。愿我們在聽這些歌曲的時候,謹記教訓,不要讓同樣的慘劇再上演。”

這番話,很容易就在游客群體中引發了轟動。

“內地真的是一個可怕的地方!這么偉大的作曲家就被他們折磨死了?沒有人性!”

“以前的內地跟地獄沒什么兩樣,現在好點了,可也僅僅是從地獄變成了監獄而已。幸虧我們生活在香江,如果是內地,估計都沒自由來灣灣旅游。”

兩個香江游客竊竊私語,只是被旁邊的內地游客聽到,不免生氣。

“內地游客不能來灣灣旅游?那我們是什么?內地過去確實有過動蕩歲月,但是以此不斷抹黑一個現代政府,是什么意思?”

香江游客不悅的白了內地游客一眼:“誰讓你偷聽我們講話的?蝗蟲!”

“你罵誰?有種你再說一遍!”

眼看兩人就要打起來。

這時候,忽然一個聲音響起在禮堂。

“龍老師,還是我。我又有疑問了:關于陳格辛,你是不是遺漏了什么?”王庸緊緊將話筒握在手里,似乎今天不準備放開了。

龍英臺臉色微微一沉,卻不得不笑臉應對:“遺漏?沒有啊!”

“哦,既然龍老師認為沒有遺漏,那我就替龍老師補充一下吧。陳格辛是罕見的音樂天才沒錯,死于那段動亂的歲月也沒錯。但是陳格辛另外一段經歷,也不知是龍老師故意隱瞞,還是不知道,沒有對大家說。1943年,陳格辛進入汪偽政府直屬的華影音樂部工作,創作了一首叫做《蘇州之夜》的歌曲,美化當時的東洋侵略軍;45年3月份,陳格辛又為東洋臭名昭著的神風突擊隊譜了一首軍歌;可笑的是,時隔五個月,東洋宣布戰敗投降,陳格辛聽到消息之后當晚就寫了一個《迎戰士》歌曲,歌頌抗戰英烈。這樣一個人,這樣一段經歷,龍老師隱瞞不說,未免有點誤導大眾吧?”

王庸的聲音通過話筒擴散出去很遠。

舞臺上的龍英臺臉色已經變得鐵青,她一貫的笑容消失不見,眼中閃爍著怒意。

只是片刻后,龍英臺就調整過來,臉上重新蕩漾起笑容,道:“這段歷史我還真不知道,謝謝這位聽眾給我普及了這段歷史。只是咱們今天的主題是歌曲,還是以歌曲為重。下面,我想問問大家的記憶最深的啟蒙歌曲是什么?”

可惜的是,龍英臺這個轉折太過突兀,完全無法掩飾剛才她刻意隱瞞陳格辛歷史的行為。

不少內地來的游客,已經眉頭大皺,聽出了龍英臺的弦外之音。

龍英臺連續用三首帶有特殊政治意味的歌曲,指桑罵槐的映射如今的華夏政府。故意向在場的香江游客傳遞內地政府恐怖專制的錯誤信息,使得不少不了解內地的香江游客本能產生反感。

她今天得演講,分明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時,就有內地游客霍然起身,想要質問龍英臺。

只是,那起身的游客被同伴拉了一把。

“你拉我干什么?要是她光明正大的說,我還不至于生氣。含沙射影的影射,算什么本事?我非要問個明白!”

“別沖動!我不是要阻止你,而是我知道剛才拆臺的男人是誰了!”同伴道。

“誰?”

“你想想,這幾天的新聞報道里,誰來了灣灣,誰又正好在故宮博物院?”

起身的游客驀然一怔:“你是說,王——”

“噓!咱們知道就行了,別拆穿。王老師肯定在扮豬吃虎,我了解他!咱們靜靜看戲,有王老師在,這女人絕對討不了好!”

起身的游客咧嘴一笑,坐了回去。

確實,這世界上還沒人能夠從王老師身上討到便宜。

活該龍英臺倒霉,偏偏在這個時刻這個地點遇見了王老師!

“我的啟蒙歌曲是鐵達尼號的主題曲《MyHeartWillGoOn》,這首歌對我的愛情觀產生了不小影響……”前排的幾個游客回答起龍英臺的問題來。

“鐵達尼號,一部凄美的電影。我也很喜歡這首歌,相信在場多數人也喜歡。這位朋友,你呢?”龍英臺仿佛遺忘了剛才的尷尬,又變得知性美麗,如一個優雅的人生導師。

“我的啟蒙歌曲是哥哥的《Monica》,因為我媽媽很喜歡哥哥,所以現在我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想到我的媽媽。”這是一位年齡不大的游客。

“張國榮確實是一代人的回憶,正如咱們今天的主題,一首歌,一個時代。還有其他朋友發言嗎?”龍英臺道。

在大量聽眾的舉手發言下,因為王庸拆臺帶來的尷尬,似乎煙消云散。

龍英臺又變得揮灑自如,不斷對聽眾的啟蒙歌曲發表點評,有意無意誘導聽眾往自由、皿煮等方面靠攏。

尤其是內地游客,更是罕見的得到龍英臺的超長時間點評。

王庸聽得冷笑連連,終于忍不住,拿過話筒高聲喊道:“我的啟蒙歌曲是——《我的祖國》!”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