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如果亞歷山大征服華夏
←→作者:咫尺間
“哇!宏大的課題!”
臺下學子們紛紛發出感嘆。
毫無疑問,探討一個五千年民族的本質,是一個極度宏大的課題。
只是,如此宏大的課題只用一堂課的時間,能夠探討的清楚嗎?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都試圖解析這個,卻都沒有留下一個定論。
王庸竟然在一次聘任典禮上做這樣一個課題的演講,是否有些過于托大了?
“校長,王老師這個課題選的有點冒失啊。”一個老教授推了推眼鏡,對身邊的校長道。
校長看著王庸,不知為什么心中驀然有一股信任,道:“死人還講究一個蓋棺定論,現在急著下結論為時過早。聽他講完再說。”
有校長這番話,原本對王庸有微詞的幾位教授,也都把話咽回了肚子里。
王庸要是演講成功,他們樂得吸收經驗;要是演講失敗,他們也正好看個笑話。
反正王庸怎樣都跟他們無關,何必多管閑事呢?
臺下的記者也都若有所思盯著王庸,似乎在等待一個爆點。
果然跟王庸打過交道的同行們說的沒錯,有王庸的地方就肯定有新聞!
今天王庸絕對也會搞出一個大新聞!
王庸站在臺上,看著臺下每個人的表情,淡淡道:“似乎大家都不看好我。其實,我也不太看好我自己。因為當局者迷,我們面對從小耳濡目染的自己國家的文化,往往會喪失洞察性跟敏銳性。就像是我們娶了一個漂亮老婆,看了十年,早就看的厭煩,看的找不到老婆身上的動人特點了。可是如果這時候有個外人突然闖入,他會對我們的老婆驚為天人,徹底臣服。然后”
“然后選擇原諒她?”底下學子們逗趣的接道。
“哈哈哈”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這是網絡上最近特別流行的一句話,為此還衍生出一種綠色的原諒帽,竟然真的有人堂而皇之帶著出門上街。
王庸也是一笑,隨后道:“原諒她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只是打個比方,實際上該是單身狗的仍然是單身狗。”
“咳咳王老師還真會打擊人。”不少男同學都表情不自然了。
“好了,言歸正傳。我想說的是,在我們喪失洞察性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外人的眼睛,來重新發現咱們文化中存在的特點,或者本質。比如,在國外論壇上有這樣一個很火的帖子”
王庸說著,沖一位工作人員打了一個手勢。
那位工作人員點點頭,然后就見主席臺上的大屏幕一閃,亮了起來。
然后出現一張國外論壇的帖子。
“如果亞歷山大征服了華夏,華夏會變成什么樣?”
亞歷山大,是歐洲歷史上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他拜亞里士多德為師。繼位之后以其雄才大略,先是統一了希臘全境,接著揮兵橫掃中東,勢如破竹席卷埃及全境,掃平古波斯帝國,一直抵達印度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國,被亞歷山大占據了三個。僅存的那個,就是華夏。
所以,外國網友才會有此一問:假設亞歷山大繼續東征,連僅存的華夏都占領了,會是什么場景呢?
這個帖子標題一出現在大屏幕上,京華學子們就忍不住開口道:“不可能!從歐洲到華夏,以古代的生產力根本無法支撐起如此遙遠的東征。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亞歷山大對應的是華夏戰國七雄時代。且不討論距離因素,如果亞歷山大真的來到華夏,單單秦國就夠亞歷山大喝一壺的。別忘了當時華夏的人口密度,白起一人就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亞歷山大東征軍連這個數字的零頭都達不到,僅僅三萬多人而已!拿什么打?”
“我覺得還是討論一下東征能否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好。亞歷山大想要東征華夏,就得要翻過帕米爾高原,作為世界第二高原,我想其中難度不用說大家都明白。即便亞歷山大僥幸翻過了帕米爾高原,然后他還得途徑西域諸國。西域諸國雖然小國多,可是也不是善茬,光靠著地形之利就能把亞歷山大軍隊消耗掉一大半。即便亞歷山大不損一兵一卒過了西域,那么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他的輜重能夠支撐他跟華夏作戰嗎?古代的生產力,可是沒有能夠支撐幾萬大軍連續數年征戰的可能的。所以,這個假設不存在。最大的可能就是亞歷山大還沒到華夏就已經死在路上了。”
“亞歷山大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的馬其諾方陣。這種方陣在當時的歐洲,確實堪稱無敵。只是跟華夏一比,這種方陣就顯得漏洞百出了。當時的秦隊,史料中有句話‘強弩在前,錟戈在后’,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弩箭開路,不等交鋒先來一波齊射。馬其諾方陣防守有余,機動不足。面對秦軍的強弩齊射,還能剩下多少人?不相信的自己百度兵馬俑圖片,里面有詳細的秦軍陣列。一個弩兵陣列是160個跪射重裝俑跟172個立射輕裝俑,另外還有64輛戰車組成的戰車方陣。馬奇諾方陣要是能夠頂住秦軍的這種沖擊,我當眾吃屎!”
這個學子顯然是個狂熱的秦軍擁躉,最后直接用一句略顯粗俗的話表示他對自己意見的篤定。
聽著學子們的議論,王庸沒有打斷,而是任由學子們各抒己見。
終于,亂哄哄一陣之后,學子們察覺王庸始終沒有說話,不由靜了下來。
“王老師,您不想說點什么嗎?”有人問。
王庸一笑:“該說的都被你們說了,我還能說什么?不過幸好,沒有一個人說到今天咱們課題的主旨。下面,繼續看帖。”
“啊?這還沒說到主旨?”京華學子們愕然道。
不由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看向大屏幕。
大屏幕上的帖子緩緩拖動,露出了第一條國外網友的評論。
“我認為亞歷山大是不可能征服華夏的。如果亞歷山大的軍隊這么做了,他們很快就會遭遇華夏人的反擊。華夏巨大的人口數量將會以壓倒性優勢擊退希臘人。
因為希臘跟華夏的人口、城市規模相比,都無比的渺小。亞歷山大橫掃歐洲的五萬軍隊,僅僅相當于華夏一個中小型諸侯國的軍力。
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亞歷山大毫無勝算。”
“咦,國外網友很理智嘛。”京華學子看到這評論后道。
他們原本以為帖子下面是一堆的嘲諷跟意淫式回復,沒想到第一條就這么理智。
王庸不動聲色,繼續下拉。
第二條評論很快呈現在人們面前。
而從這一條評論開始,似乎印證了王庸那句話,從別人眼睛里看自己。一下子給京華學子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當蒙古人征服華夏之后,他們打下來的領土成為了華夏的一部分,華夏版圖空前擴大;當滿清人征服華夏之后,他們的領土又成了華夏的一部分,華夏的版圖再次擴大。
征服容易,統治卻難。美國用四個月時間攻下了伊拉克,14年來卻連一個可靠的政權都沒有建立起來。
唯一能夠掌控一個如此浩大文明民族的,只有適合這個民族的制度。你看華夏早就統一了兩千年,而歐洲經歷過亞歷山大的短暫統一之后,卻分崩離析變成了現在這模樣。甚至建立了歐盟之后,都做不到融洽相處。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占領了華夏,我想他只能去迎合華夏人的文化跟思想理念,不然他不可能掌控那個國家。而那時候華夏的領土,恐怕已經延伸到了地中海。”
所有京華學子都發出一聲輕笑跟驚嘆。
華夏版圖擴展到地中海?真的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啊!而這個評論中對于華夏文明的看法,似乎帶著一針見血的凌厲,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外國網友之口。
“這人蠻厲害的。”有同學贊嘆道。
再往下看,評論愈加精彩。
“華夏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可以包容所有不同的地方口語。即便天南海北的人說著不同的話,卻都保持著同樣的文化跟思想熏陶。這就是華夏能夠統一而歐洲不能的原因。”
“華夏擁有被稱為仁政的執政理念,不以族群而區別對待,不以宗教為主體,他們只信仰自己的文化制度,這跟那時候的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敢肯定,如果古代華夏征服了西方,西方就會從此覆滅;而亞歷山大征服華夏,那么希臘文明就會被華夏文明所替代。”
“在華夏,一個皇朝的統治可能會被終結,但是這片皇朝的土地上,文明依舊會完整的傳遞下去;在西方,一片土地被征服,就是那片土地上的文明滅絕之日。西方國王的權利來源于血統,華夏皇朝的權利則來源于民意。這在華夏文化中叫做‘人心向背’或者‘王道’。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征服了華夏,那肯定不是亞歷山大的軍隊實力足夠強大,而是當時的華夏皇朝已經不再擁有華夏人民的民心。亞歷山大想要統治華夏,就必須去做符合華夏人民民意的事情,這就是文明的反向傳播。所以即便是在被征服的情況下,華夏文明也能夠如薪火一般傳播不滅。
西方人會被武力統治,但是華夏人不會,而這就是歷史跟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