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限免 第九百六十七章 過龍門,登穹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限免 第九百六十七章 過龍門,登穹頂

限免 第九百六十七章 過龍門,登穹頂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5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后將能永久保存閱讀記錄

《》正文第九百六十七章過龍門,登穹頂

作者:咫尺間書名:

休息時間一晃就過,王庸坐在櫻花樹下都沒來得及閉眼小憩,就已經來到了下午兩點鐘。

而其他人顯然不像是王庸這般淡定,早在十幾分鐘之前就已經擁擠在一起,開始搶占前排位置。

兩國論學才是今天的重頭戲,自然看的越清楚越好。

媒體記者也紛紛尋找最佳攝像位置,在做著論學前的介紹。

cnn記者手持話筒,正滔滔不絕向美國觀眾介紹著王庸的“光榮歷史”。

實際上她說的那些東西,對于經常收看cnn的美國人來說,都是老生常談。

王庸現在在美國的名聲可不比cnn著名主持人艾登的名聲低。雖然基本都是“罵名”。

“艾登,我這邊的情況就是這樣。目前王庸跟千葉真昔正在做著賽前的準備,我想接下來可能是一場火星撞地球式的大戰,敬請期待。”記者道。

cnn直播間里,艾登一臉的笑意:“謝謝我們的美女記者露絲的報道。我想大家等待這么久,為的就是這一刻。因為王庸曾經放話戰勝千葉真昔之后,會來美國拜訪我。我個人是無比期待那一刻的,只是對于王庸能否戰勝千葉真昔,我不看好。眾所周知,東方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如此浩瀚的知識,就像是天上的銀河帶一樣讓人目眩神迷。年齡,成為束縛一個人知識儲量的最大障礙。

我做了一個調查,得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無論是華夏還是東洋歷代知名學者,平均成名年齡都在50歲左右。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年齡跟知識儲量的關系。而千葉真昔現在已經年近七十,王庸不過二十出頭。兩者年齡相差足足五十年,這五十年的差距,卻正好是一個學問家誕生的時間。

如此大的懸殊,如果王庸還能贏,我想我就應該模仿巴克利,親吻驢屁股了。”

巴克利親吻驢屁股的典故,是一件在美國電視直播界頗有影響的事情。

而且這個典故還涉及到另外一位華夏人——姚明。

當時姚明剛進入大聯盟打球,巴克利對于姚明頻出妄言,各種指摘姚明的不是。說姚明如果單場得分超過19分,他就會親吻另一位解說員的屁股。

結果當時還略顯青澀的姚明單場只拿到三分,這也讓巴克利極為得意。

又一次解說姚明的比賽中,巴克利再度口出狂言:“在我看來姚明的潛力也就到此為止了,我之前那句話也可以改一改,改成‘只要姚明整個職業生涯單場比賽超過20分,我就愿意親吻同事史密斯的屁股’。”

當時的巴克利十分篤定,認為姚明也就如此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報應來的如此之快。沒隔多久,在火箭對湖人的比賽中,姚明九投九中拿下了20分。

巴克利尷尬極了,各種推諉,不愿意認賬。而電視臺另一位解說員則在旁邊嘲笑,最終使得巴克利下不來臺,將賭約中的親吻同事的屁股改成了親吻驢屁股。因為在美國俚語里,ass除了屁股的意思,還有驢的意思。

巴克利算是變相找了一個臺階下。

而這件事很快就傳為笑談,不僅巴克利,姚明的知名度也一下子擴大,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球員。

艾登這么說,明顯也想效仿一下巴克利。

只是他可不認為王庸能夠達成姚明一樣的成績,逼迫他親吻驢屁股。

艾登的言論,很快就被cnn的現場記者露絲知曉。

露絲吃驚的叫道:“上帝,艾登瘋了嗎?他竟然說王庸獲勝,他就親吻驢屁股!這可真是一個瘋狂的賭注!我想艾登可能會為他的這種言論而后悔……”

“露絲小姐,您剛才說什么?你們cnn主持人要親吻驢屁股?”正好站在露絲身邊的華夏記者聽到露絲的話語,不禁好奇的問。

露絲倒是沒有隱瞞,直截了當的回答:“是的。當然前提是王庸先生能夠在比賽中獲勝。”

華夏記者先是一愣,隨即大笑起來:“哈哈哈,真是一個有意思的賭約,我想全球觀眾都樂于看到那一幕。”

露絲看著華夏記者的笑容,大惑不解的問:“為什么你聽到這種言論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大笑呢?在我印象中好像你們華夏人對這種事情都比較敏感吧?”

華夏記者聳聳肩,回答:“沒錯,我們是比較敏感。只是不要忘了我們敏感的原因是你們一而再的侮辱與挑釁。至于為什么我大笑,很簡單,我相信王老師。”

“相信王庸?”露絲依舊不解。“要知道感情是不可能戰勝理智的。事實上千葉真昔的名氣跟實力都在王庸之上,王庸獲勝的幾率微乎其微。”

華夏記者淡淡看了露絲一眼,說:“那是你不懂王老師。從王老師出現在大眾視野開始,他就沒有輸過。無論是做節目,還是做演講,或者代表華夏出戰其他國家。王老師一路走來,勝率是百分百。他是上天賜予華夏的一位英雄,他代表著華夏的氣運。華夏不敗,王老師當然也不會敗。”

露絲眼睛一眨,道:“那你的意思是,如果王庸敗了,就意味著華夏的衰敗?”

“呵呵,你們美國人就是喜歡抓住這種小語病做文章。不過沒關系,你盡可以這么說。因為華夏永遠不會敗!”

說完,華夏記者轉身走了。

剩下露絲瞪著眼睛,一時間陷入疑惑。這些華夏人的信心到底從何而來?

難道他們真的不怕失敗?

露絲卻是不知道,一個發展了五千年,歷史長河中見證了無數興旺衰敗的民族,是不會畏懼任何的挫折的。更何況,這個民族就在不久前,還經歷了大多數國家都沒經歷過的亡國之痛。

連這個都挺住了,還有什么是不敢面對的呢?

祭臺上,千葉真昔跟王庸分列兩旁。

千葉真昔看一眼時間,接過話筒,大聲道:“時間到,論學正式開始!下面我介紹一下論學的規則,如果王老師有異議,隨時可以提出疑問。”

“好。”王庸點點頭。

“對于此次論學的方式,在此之前我進行了無數次的思考,也設想了很多種規則,但是無一例外都被我否認了。因為我覺得那些規則都太過于簡單,不足以將東方文化這個浩大的體系容納進去。直到我前幾天看書,看到了東方特色的科舉制度時,驀然有了主意。

即便東洋廢棄科舉制度的時間較早,但是也無法改變這是一種古代最為先進選拔制度的事實。正是這種制度的出現,才使得平民有了一躍成龍的機會。詩句中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只是幻想,而是成為了事實。

而在歷代的科舉中,涌現出來的英杰更是不計其數,可謂星光燦爛。所以,今天我跟王庸先生之間的論學,就要以這種向先賢致敬的形式,重新模仿一下科舉考試!來一次現代版的過龍門,登穹頂!”

千葉真昔的話音剛落,嘩,下面民眾直接沸騰。

“科舉?這不是一種早就被淘汰的玩意嗎?千葉老師竟然用這種東西比試,確定不是在開歷史倒車?”

“早就淘汰?只能說你目光短淺。科舉制確實在東洋推行的時間不長,可是后續的‘學問吟味’制度,也是科舉制的一種變種。如果你再仔細想一想,現在的學校入學制度,何嘗不是另一種科舉?成績好的學生進入好的大學,差生只能進低一檔次的學校。這都是科舉制度的綿延啊!”

“讓你這么一說,好像確實是這么一回事。只是究竟怎么比試,千葉老師也沒說清楚啊!總不能倆人一人坐在一個小黑屋里,發一張試卷比試吧?”

古代的科考,都是考生匯聚在貢院進行考試。而每個考生都有單獨的房間,說是房間其實不算,因為只有一米左右長款,就是一個狹窄的小號子,稱之為‘號房’。

考生進入里面要連考幾天,吃喝拉撒睡都是在貢院里完成。直至考完才能出貢院。

這對于考生的體力是一個考驗,所以那些只知道死讀書的弱書生,很有可能堅持不下來直接昏死在號房里。

那就一誤終身了。

千葉真昔提出采用科舉方式比賽,眾人心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兩人鎖在號房里答卷。

真要那樣,場面就未免太過尷尬了。

祭臺上,王庸也是面帶疑惑,看向千葉真昔。

他對于千葉真昔提出的這個方式倒是沒有什么異議,事實上王庸對于古代科舉制也是十分推崇的。這在古代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是保證華夏文明綿延千年的最大動力之一。

而如今華夏的高考制度,其實就是現代版的科舉制。不同的是科舉制是一套完整的官員選拔制度,而高考是一個優秀人才培養制度。古代科舉一旦通過,就立馬翻身成為貴人,授予官職。高考卻只是給予了一個更優秀的學習場所,能否翻身還需要看個人努力。

高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平民上升渠道的同時,也給予那些不擅長學習的差生,留了一定空間。畢竟這個社會不只有學習一條路可走,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方向,付諸努力,總會有收獲。

所以王庸對那些叫囂著廢棄高考的人相當反感。那些人也許不缺錢不缺權勢,無論學習好壞都能生活優渥。可貧窮人家的孩子,卻只有高考一條路可走。廢棄高考就相當于扼殺了數億窮困家庭孩子的未來。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