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限免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限免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

限免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4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后將能永久保存閱讀記錄

《》正文第九百四十二章前知

作者:咫尺間書名:

“不可能!就算你拳意充沛,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到我的精神壓制!就連當初的船越義夫在我一吼之下,也會出現短暫失神。他可是真真正正的化勁高手,而你,還在暗勁境界徘徊!這不科學!”

信仰神靈的黑袍人,竟然開始講起科學來。

“大概你修煉不到家?”王庸諷刺。

其實王庸方才也感覺到了怪異之處,黑袍人的兇鐮分明是一個拳意精神式的攻擊手段,但是沖擊到王庸身上竟然沒讓王庸的神識產生半點漣漪。

好像王庸具備了免疫功能一樣。

“難道是觀想造化洪爐的原因?在反復的觀想中,我的精神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跟淬煉,所以普通的精神壓制已經很難撼動我。除非更高層次的修習者出現,才能讓我神識迷亂。”王庸暗暗想著。

黑袍人被王庸一句話刺激的有些臉色難堪。

他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精神修煉。他從八歲開始坐禪,十歲不到就已經可以修*日觀想法,將所有觀想意象穩穩止在心中。連他的師父都稱贊他天賦驚人,很有可能成佛。

只是他師父沒料到的是,幾十年后,那個立志要成佛的小孩子,卻誕生了跟當初完全不同的想法。

他要成神!

這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神!

鐮割凈土,就是他創立的一個教義。而支撐這個教義的核心,就是他強大的精神力。

這也是他認為自己可以突破極限,創造出一個神話的信心所在。

但是現在,他的信仰卻受到了羞辱。

“什么打法練法,全都是狗屁!風吹幡動,非風動,非幡動,是人的心在動!心才是創造一切的根本,你說的那些東西都不過是心意驅使的外在手段!我就讓你知道你所謂的打法,根本不值一提!”黑袍人語氣森然,似乎動了真怒。

他要捍衛他的信仰。

王庸卻神色淡然,一擺手,道:“那就來吧,雖然我不認為你能施展出什么讓我驚喜的東西。”

黑袍人跟船越義夫不同,船越義夫算是以武入道,而黑袍人純粹是以道演武。好像一個意大利廚師憑空想象華夏菜怎么做一樣,他或許能夠想出一點所以然,但是做好的幾率很低很低。

因為用料跟做法完全不同,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一陣勁風吹起,好像房間中有什么鬼神出現,發出嗚咽之聲。

房間的溫度陡然下降幾分,就連燈光都變得陰鶩,時不時閃爍幾下,充滿了恐怖之感。

這就是精神修煉到高深境界的能力了,可以強行影響周圍人的感知。

人體的感知其實是非常容易被欺騙的,像是手指泡進熱水中,一開始或許會覺得非常燙,但是持續一段時間之后,就會詫異的發現傳來的感覺似乎跟冰凍沒什么兩樣。

黑袍人就是利用這種感知上的欺騙,營造出來恐怖地獄的錯覺。

羅剎女就明顯陷入了這種幻象中,有些畏縮的躲在墻角,兩眼空洞。

就連王庸,剎那間都有絲絲的恍惚,覺得空氣中真的多了絲絲的陰森之氣。

王庸眉頭一皺,驀然冷哼一聲:“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聲音一出,空氣中的陰森之意陡然炸裂,隨即如遇見驕陽的積雪,緩緩消退。

羅剎女畏縮的身體也漸漸舒展開來,眼中逐漸有了意識。

這句話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登涉篇。原文有兩種版本,一種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另一種則是“臨兵斗者,皆數組前行”。皆不同于東洋某些動漫里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

之所以東洋動漫里出現這種變化,是因為當初東洋人在抄寫抱樸子內篇的時候,不小心寫錯。這么多年過去,卻是將錯就錯一代代傳了下來,甚少有東洋人知道這句話其實是錯的。

王庸此刻喊出這句話,不是因為它真的具備驅邪力量,隨便一個人喊出來就能祛除邪魅。

而是因為這句話配合拳意精神,能夠爆發出一種至大至剛的力量,正好是黑袍人精神屬性的克星。

其實同樣具備這種力量的還有儒家的“浩然正氣”跟佛家的“六字箴言”。只不過王庸隨便選了一個順口的而已。

“雕蟲小技!”黑袍人道。

王庸能夠破去他制造的恐怖意象,根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只不過這些意象都是附帶品,他真正要施展的可不是這么簡單的東西!

他要施展的是一項用來碾壓所有武道高手的精神手法!

佛教他心通!

他心通,佛教用語,佛教六神通之一。一粒塵埃即知三界,便是他心通的典型特征。根據佛經解釋,這門神通的本質是從宇宙之中提取自已所需要的信息,然后翻譯出來。在普通人看來,就像是先知,可以預測一切,洞悉所有。

只是這種說法過于玄妙,黑袍人的他心通并沒有達到這種虛無縹緲的層次。他的他心通真正用處是可以“前知”!

只要他開啟這個能力,對手的招式都會在出招的一瞬間被他感知到,從而提前規避。

當初船越義夫尋上門,曾經試圖倚仗高強的功夫打壓黑袍人,就是被黑袍人用這種手段擊敗。

這對于武者來說,可以說是一種bug般的技能!

嗡,黑袍人眉心猶如睜開一只地獄之眼,散發出陣陣精神波動。

本來對黑袍人精神攻擊有著抗性的王庸,瞬間有種被惡魔盯上的感覺,渾身上下極為難受。

“什么東西?”王庸暗暗心驚。

黑袍人咧嘴一笑,他讀出了王庸的畏懼,他喜歡對手這樣的心態。

只有這樣,才是凡人看見神靈該有的態度!

而之前王庸所表現出來的,全都是褻瀆!

轟隆!

王庸搶先出手,拳頭如魚雷穿梭在水中,帶著奇異的黏性,震動空氣打向黑袍人。

誰知,王庸拳頭才打出去不到一半,黑袍人竟然腳步一轉,提前規避了開去!

王庸拳頭登時落空,反而因為招式被看穿,中了黑袍人一記反擊。

如果不是王庸運氣暗勁抵擋,這下絕對受傷不輕。

“蒙準了?”王庸狐疑想著,又是身體一動,整個人化身一頭大熊,朝著黑袍人兇猛撞擊過去。

可這次依舊一樣。

王庸腳步才邁出,黑袍人就已經閃到了一側。

王庸表情終于變了,他終于意識到黑袍人不是蒙的,而是真的具備前知的能力!

黑袍人見王庸不再動彈,眼中露出一抹哂笑,道:“怎么不進攻了?我可是想要好好看一場猴戲的。”

王庸盯著黑袍人半晌,道:“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你竟然達到了這種心靈境界?如果不誤入歧途,也算是一代宗教大師了。”

《中庸》中有這樣一段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這段講的就是黑袍人這種前知能力,在佛教中叫做他心通,在道教中叫做心血來潮。

只不過這種心靈境界非常難以達成,只有那些靜心讀書數十年的大儒,心無雜念參禪修道的和尚、道士,才能做到這一步。

而在《中庸》中,也給出了進一步的做法:“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就是說只有天下至誠才能盡知萬物之性;能盡知萬物之性,自然就能盡知人之性;能盡知人之性,自然就能盡知物之性;能盡知物之性,就可以參贊天地的化育;能參贊天地的化育,就可以與天地互參,也就是可以明白天地化育生成的規律;能心契天地化育生成的規律,就自然可以前知,可以預知事物發展的趨勢。

顯然,做到這些一個大前提就是心靈足夠純凈,要做到毫無雜念。

最起碼,王庸現在就做不到。

沒想到黑袍人竟然已經到達這種心靈層次。

聽到王庸的話,黑袍人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道:“誤入歧途?套用你們華夏一句話就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你認為我誤入歧途,我還認為你現在就走在歧路上!人死燈滅,懵然不知,空余一堆白骨被后人恥笑,這才是大部分人的悲哀之處!到死都不知道生而為何,死而為何!就如你。”

“哦?那你知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你能真正告知我其中秘密,就算死在你手下,我也絕無怨恨。”王庸道。

這倒不是他在挑釁,而是實實在在肺腑之言。

生與死,從人類誕生以來,就是一個始終橫亙在人類文明之路上的檻兒。

所有先賢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確切的答案。

王庸有時候就真的想要死一次,試試死亡后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生與死之間到底隔著些什么。

只是理智告訴王庸,人死不能復生,這樣做太過愚蠢。

現在黑袍人竟然說他知曉生死的秘密,王庸當然迫不及待想要聽一聽了。

誰想,黑袍人卻森然一笑,道:“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雖然講不清楚,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送你死一次,親自感受下!”

說完,黑袍人長嘯一聲,身上的黑袍無風自動,獵獵作響。

袍子下擺處有一個個小孔,風穿過小孔,發出猶如尺八般的嗚咽之音,在黑夜里顯得格外的滲人。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