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第八百五十二章 藏謎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二章 藏謎詩

第八百五十二章 藏謎詩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06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南韓講解員聞言不由一滯。

她有心想要反駁,可是因為有前車之鑒,她已經不敢理直氣壯的沖王庸大聲嚷嚷了,因為很有可能最后被打臉的是她。

她把希望放在了游客群中,希望會有一個身披金甲圣衣,踩著七色云彩的英雄來解救她。

只是她的希望注定落空。

非但沒有英雄來救她,反而有一個游客落井下石的道:“這位先生說的對,當時元朝時候釉里青紅瓷燒制技術確實不成熟,單純的將這種詩文特點強加到民間現象上,是不科學的。”

卻又是之前那個大學生。

如果不是他說了一口流利的韓語,還帶著慶州腔調,講解員一定懷疑這家伙是內奸。

講解員眼里出現蒙蒙霧氣,想哭。

她從事這個工作好幾年了,還是頭一次遇見這么欺負人的游客。

嗚嗚,太欺負人了!

讓而讓她沒想到的是,王庸的欺負才僅僅開始。

王庸信步往前,走到了展架前面,直接取代了講解員的位置,開始了知識普及。

“大家看這個瓷盤,這上面寫得是‘流水何太急,深宮鎮日閑’。博物館給出的解釋是,這句話出處不明,疑似元曲句子。實際上這兩句話出自唐宋小說,早在元朝之前就已經有了。

其中記載最有史可查的是宋朝劉斧所寫的《青瑣高議·流紅記》。故事講的是一個唐代書生赴長安趕考,路過皇宮后墻,見宮中流出的溪水中飄著許多紅葉,其中一片紅葉上寫著:‘流水何太急,深宮鎮日閑。殷勤謝流水,好去到人間。’

書生撿起這片紅葉,越讀越覺得此詞寫得妙極。同時認為是宮中婢女所寫,佩服宮女才華,思慕之下,便回詩一首: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書生將這句詩寫在另一片紅葉上,放入溪水之中,從此未娶。

十年之后,宮中放出宮女數人,書生受于父母之命娶了其中一人。新婚之夜,揭開頭蓋,為新娘子美貌所驚。無巧不成書的是,婚后一天,新娘子無意中發現了那篇題有詩句的紅葉,詢問之下,取出另一片十年前拾自溪水中的紅葉,兩相對證,相顧無言,方信冥冥之中自有緣分。”

“穩!老司機開車就是舒服,各種典故信手拈來。這下棒子們服了吧?”直播間里觀眾們大喊道。

對于王庸的文化底蘊,華夏網友早有領教。此刻見王庸在直播中更是隨口就講出一段,愈加佩服。

而南韓游客在聽了趙莉翻譯之后,都默默無言。

他們其實很想贊嘆,但是礙于民族尊嚴,卻只能硬生生憋在心中,別提多難受了。

南韓講解員則面色通紅,支支吾吾半天,沒說出一個字來。

只能將手一揮,做賊似的看了王庸一眼,見王庸面色正常,然后才宣布:“下面我們去……去……那邊!”

說完講解員帶著一眾人往一個小展廳走去。

只是才走進去,講解員心里就后悔了。

因為這個展廳里展出的瓷器是被南韓專家認定為不明窯口的。

按理說南韓專家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沒問題,因為他們確實看不出這是出自華夏哪個窯口。

但是誰能料到今天偏偏有個妖孽似的游客在?說不定他就知道這是出自哪里呢?

“千萬不要知道,千萬不要知道!”講解員心里默念,把南韓所有神仙大佛都給拜了一個遍,然后才鼓起勇氣走到櫥窗前。

“大家看,這是新安沉船中出土的比較另類的一批瓷器,這些瓷器都是黑色、褐色或者醬色的釉質,區別于華夏幾個大窯。所以南韓專家們推斷其出自某個不知名的鄉野小窯,是船員們日常用來生活的瓷具,非貿易買賣所用。”

講解員一邊說著這些話,一邊偷看王庸。

她真的害怕王庸出口打斷。

幸好,王庸從始至終沒有開口。

她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招呼大家隨便看看,準備去下一個櫥窗。

只是眾游客還沒湊上去看,卻聽王庸驟然發出一聲哂笑。

這一聲笑,不止講解員聽得全身一顫,就連南韓游客都忍不住一個激靈,轉頭看向王庸。

他們太熟悉這種笑聲了,這是典型的王庸發難式笑聲啊!

果然,只聽王庸笑完之后,指著櫥窗里的瓷器道:“這些瓷器上面都有凸起鼓釘紋,這種紋路是典型的七里窯裝飾特征,叫做劃胎柳斗文點。至于七里窯是不是鄉野小窯,我想景德鎮有話要說。畢竟這是一個在當時足以跟景德鎮相媲美的存在,如果七里窯都是小窯,那么景德鎮算什么?山村磚窯?”

講解員看著王庸,終于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為什么?為什么非要盯著人家懟?人家只是一個講解員啊!不公平!

南韓游客除了震驚之外,依舊沉默不語。

現在已經沒人再懷疑王庸話語正確與否了,他們已經麻木,被一次次活生生懟到麻木。

講解員擦擦眼淚,靠著強烈的職業信仰,繼續帶領游客們前行。

“這是根據沉船復原出來的新安沉船模型,從模型里可以看出,這艘船的規模不小,裝載量自然也驚人。只可惜這艘代表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大船,還是沒能抵過天災的侵襲……”

在沉船模型柜臺前,講解員停下來說道。

本來這是一次對外推銷的好機會,很多游客都會選擇在這時候打開錢包,買一個模型當做紀念。

只是今天出現了意外,所有乘客都無動于衷。而是齊刷刷看向王庸,似乎在等待王庸決斷,如果這個也是假的,那么他們就不買了。

而王庸不負重望的走上前,看了一眼,兩眼……然后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笑了起來。

看到這熟悉的笑容,手摸在錢包上的游客們重新將錢包放回口袋。

講解員的心則迅速下沉,手腳僵硬。

看來,連這個復原模型都是錯的啊!

可接下來王庸一句話,差點讓所有人栽倒在地。

“這模型制作蠻精致的,服務員,給我來兩個!”

一眾南韓游客跟講解員神色復雜看著王庸,恨不得將王庸拖出去打死。

既然制作精致,你丫笑什么?

有王庸帶頭,柜臺的沉船模型頃刻間銷售一空,銷量遠超平時。就連柜臺服務員都感到詫異,今天這批游客的學習興趣這么濃厚?

買完模型,講解員又帶著大家轉了其余沒去的展臺。

這么一圈轉下來,幾乎所有人都形成了條件反射。看到展臺下的文字介紹后,立馬轉頭看王庸。

直到確信王庸不會出言反駁,才饒有興趣的看起來。

講解員幾乎成了反面教材,完全喪失了權威性。

“哈哈哈,笑死我了。這群棒子遇見王老師算是倒了八輩子霉!”

“換位思考,我要是在游客隊伍里,我也得崩潰。王老師太狠了,這一路下來講解員就沒幾句說對的。”

“真過癮!這種節目才叫好節目!這種文化參觀才能學到知識!錢小崢,學著點!”

躲在酒店里的錢小崢一肚子的腹誹:我要是有王庸那知識儲量,我早就當老師去了。我還當什么主播!

終于,一行人來到了最后一站。

記載著新安沉船發現過程的一面墻前。

緊靠著墻邊的展臺玻璃柜里,擺著幾個破爛的瓷器碎片,這就是當初漁民們最先發現的幾塊碎片。沒有這幾塊碎片,就沒有后來的新安沉船重見天日。

同時,玻璃柜的另一邊還擺著一頁頁的布帛殘卷。歷經歲月跟海水侵蝕,已經破敗不堪,跟一片片被蟲子蛀過的樹葉子一樣,難以拼湊完整。

南韓專家們研究過一段時間,結果因為缺失太多,根本無法推斷出原句,加之價值不大,就放棄了。

講解員看看這堆殘卷,連講解的心思都沒了,直接揮手,準備宣布解散。

可她眼角一瞥,忽然瞥見展柜前多出一個人,用夸張的動作趴在展柜上,就跟一只大蜥蜴,整個都貼在了展柜上面。

卻是王庸!

“這位先生,請您注意自己的舉止!”講解員可算逮到了報仇機會,趕緊斥責道。

可王庸無動于衷,依舊趴在上面,嘴里喃喃自語。

“先生,你再不下來,我可要叫保安了!我們有理由懷疑你對這些文物意圖不軌!”講解員夸大其詞道。

其他游客見狀,也紛紛出言指點,覺得王庸這種動作實在有點丟人。

趙莉上前輕輕拉了拉王庸,輕聲道:“王大哥,這樣不太好,下來吧。”

誰知王庸卻搖搖手:“沒什么不好的,這樣才能看清每個被蛀蝕字跡的殘存細節。或者你讓他們把殘卷拿出來給我看也成。”

“啊?我試試。”趙莉說著,翻譯成韓語沖講解員說了一遍。

話沒說完,就聽講解員用極其嚴厲的語氣拒絕道:“不可能!這是南韓國寶!別說他是華夏人了,就算是南韓人,也不能隨便觸摸!”

“可他對新安沉船真的很有研究,剛才你也看到了……”趙莉據理力爭。

講解員只是將頭搖的撥浪鼓一樣,同時呼喊保安過來驅趕王庸。

就在保安即將趕來之際,卻見玻璃柜臺上的王庸猛的蹦了下來,同時滿臉驚喜的大喊。

“我明白了!這是一個藏頭加頂針、回文的藏謎詩!難度之高出乎想象,難怪南韓那幫蠢貨專家們看不懂了!”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