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不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貼身>>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不會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不會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3日  作者:咫尺間  分類: 都市異能 | 貼身 | 家教 | 兵王 | 熱血 | 打臉 | 踩人 | 扮豬吃虎 | 咫尺間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酒樓經理也是八面玲瓏的人,荼章秘書一點撥,他頓時就明白過來。

點頭如搗蒜,回答:“對對對!不夠吃!絕對不夠吃!”

荼章秘書滿意的一笑,拍了拍酒樓經理肩膀,然后慢悠悠走了。

剩下酒樓經理一個人站在廚房,眼中閃過一抹忿忿之色:“媽的,黑鍋全都是勞資背!不過也沒辦法,得罪一個中學校長跟得罪一個省廳局長,傻子都會選。”

自言自語完,酒樓經理踱步到主廚面前,說:“姜師傅,今天客人身份比較尊貴,用料就精細一點。這兩份材料合作一份,挑選最精華部分做菜。剩下的就當做下腳料處理了就行。”

姜師傅便是酒樓老板的大徒弟。

姜師傅在酒樓工作多年,什么門道沒見過?他一聽經理這番話,就知道里面有事。

因為玉泉樓的做菜材料本身已經是精挑細選過的了,何來再次挑選一說?明顯有人不想讓另外一桌人吃上飯。

不過姜師傅沒有說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神仙打架,小鬼只需要躲得遠遠的就行,哪里有什么資格指手畫腳?

再說,多出來的材料拿著做給員工吃也不錯,這一樣樣可都是真正的好東西。

見姜師傅很上道,經理一笑,快步走了出去。

而此時二樓雅間,王庸一行人還不知道下面發生的事情。

王庸正跟潘森饒有興致的聊著。

不交流不知道,一番認真交流之后王庸才發現,潘森對于華夏文化的了解確實非常驚人。

甚至有些生僻知識,潘森都知道,并且能夠提出不同尋常的觀點。怪不得潘森敢孤身一人來華夏,并且僅僅通過一堂課就可以判斷一個學校的教學情況呢。

潘森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華夏通”。

而潘森對王庸也是愈加滿意,覺得沒有看錯人。這位王老師雖然年齡不大,可是對于華夏文化有著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式的理解。在華夏方面,王庸不單可以做孩子們的老師,做他的老師都綽綽有余。

而且王庸提出一個觀點,更是讓潘森大為贊賞。

國學,乃是強國之學,非是某一流派或者某一意識形態單一學說。

現實中人們一提到國學,往往會聯想到儒學。覺得儒學就是國學。

事實上國學的概念遠超儒學,包含諸子百家、經史子集各大類。只是因為儒家典籍比較多,又最為人熱議,這才形成這種錯誤概念。

不過有一點人們基本達成一致,那就是認為國學是相對于西學而講,一切西方的學術都不是國學,需要被排斥。

王庸對此卻是持否定觀點。提出了國學乃是強國之學,是立足華夏傳統學術基礎上,吸收了各式學說而成的一個國家之學。

它不偏不倚,允執厥中,實為中庸之學。始終掌握著一個適度的原則,吸納精華,舍棄糟粕,發展自己。

“妙!妙不可言!”潘森拍著桌子稱贊道。

興之所至,卻是忘記了這是在宴席上。一下子震動桌子,將杯子里的茶水濺出來許多。

“抱歉,抱歉。”潘森慌忙道歉。

只是道歉完隨即疑惑道:“為什么等了這么久都沒有上菜呢?我在美國吃的時候似乎不需要等候這么久啊。”

經潘森這么一提,眾人隨即都察覺到了不對。

從入座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分鐘。即便速度再慢,也不可能到現在一道菜都上不來。

這不合常理。

校長臉色微微一變,卻仍舊笑道:“潘森先生別急,我們華夏有句話叫做好飯不怕晚。我這就去看看。”

校長說著要起身,卻被王庸按住了。

“還是我去吧,校長。您陪著潘森先生聊聊。”

不容分說,王庸就徑自走了出去。

不是王庸非要搶這個差事,而是王庸意識到很可能他們被人耍了。

小時候沒少跟爺爺來過這種老酒樓飯館的王庸,很清楚這種酒樓的上菜速度。傳統魯菜費時費力,是體現在原料的篩選跟炮制上。真正做起菜來實際上快得很。

這么久沒上菜,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有人刻意不給他們這一桌上菜。

蹬蹬蹬下樓,王庸一路沖到廚房。

而酒樓經理看到王庸動向,不屑的冷哼一聲,沒有理睬。

他當然知道王庸想干嘛去,但是他不覺得王庸能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反正就是一句話,材料不夠。要么你們慢慢等,要么你們換一家。

進入廚房,王庸掃一眼忙碌的掌勺師傅,只見他正熟練的做著一道九轉大腸,菜還沒成型,就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而在旁邊,清晰可見上菜的托盤里流下的點滴汁水,兀自冒著熱氣。

顯然廚房已經上過不少菜了,只是沒有一道送到王庸房間。

“師傅,二樓雅間的菜什么時候開始上?已經很久了。”王庸客氣的問。

誰知掌勺師傅看都不看王庸一眼,只是甕聲甕氣回答:“不知道。”

這個答案可把王庸氣得夠嗆。

他作為大廚都不知道,誰還能知道?

不過王庸仍舊壓抑著脾氣,繼續問:“那師傅你能不能給催下?快一個小時了,我們客人都有些等不及了。”

“等不及不等,今天材料不大夠,我們只能保證一桌的。”姜師傅還是沒看王庸,道。

材料不夠?

這個理由找的未免太過牽強。這種老店的材料準備從來都是超量的,絕對不會干砸自己招牌的事情。

就算真的材料不夠,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去別的地方拆借。

分明就是故意不給王庸等人上菜!

“這個理由不夠充分。”王庸語氣漸漸變得冰冷,看著姜師傅說。

姜師傅終于斜眼看了王庸一眼,然后眼中泛起一抹蔑視的目光,道:“你懂什么?魯菜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每一種技法對應的原材料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林林總總加起來不計其數!一天怎么可能準備的完?你們點了蔥燒海參是吧?蔥燒海參的原料必須是膠東半島或遼東半島產的優質刺參,以及章丘產的優質大蔥,且只用其蔥白精華部分配菜。你們另外一道芙蓉管挺脊髓,必須選用豬脊大動脈血管、豬脊椎骨髓腔中的骨髓為主料,還必須去脂、去膜后才能烹制。一個小工花費數小時才能處理出一盤來,剛才已經上給另外一桌了。你們再要當然沒有了!”

姜師傅試圖直接用專業知識讓王庸閉嘴,同時也是告訴王庸,不要在廚藝領域挑戰他的權威!

只是很可惜,王庸偏偏是個不信邪的人。

王庸沒有立即說話,而是先走到配料的案板前,用手輕輕在板子上一摸,然后聞了聞。

再摸起一把刀沿著刀刃看了一遍,隨后冷笑問道:“既然海參跟骨髓沒有,那么請問這道九轉大腸還有嗎?”

姜師傅想都沒想,說:“也沒了!”

王庸臉上閃過一抹寒意,接著就見一道寒光劃破空氣,射向姜師傅。

卻是王庸將手里的菜刀扔了出去。

這可把姜師傅嚇得不輕,一個寒顫,一下子就抱著腦袋蹲在了地上,小腿兀自打著哆嗦。

砰一聲,菜刀不偏不倚,正好嵌入灶臺上的一道縫隙里,根本沒有傷到姜師傅絲毫。

姜師傅這才面色慘白的站起來,心頭一股怒氣涌上,指著王庸鼻子就大罵:“你想干什么?蓄意傷人!信不信我報警把你抓起來?讓你在號子里蹲半輩子!”

王庸冷冰冰看姜師傅一眼,拍拍手,說:“手滑而已。我再問一遍,九轉大腸還有嗎?”

一邊說,王庸一邊又拿起一把刀。

姜師傅見狀,拔腿就想跑,可不知為什么雙腿情不自禁打哆嗦,就是跑不動。又著急又害怕,姜師傅差點哭出來。

“沒……真沒了!”姜師傅戰戰兢兢回答。

“可我看了案板上的殘留,切開的九轉大腸絕對數量不少,覆蓋了案板一半范圍。而且剛才那把刀的整個橫刃上都有大腸氣味,顯然并不是只切了一段。你現在告訴我沒有了,你覺得我會信嗎?”王庸淡淡道。

“……”姜師傅覺得自己遇上了一個怪物。怎么能夠根據這點微末痕跡判斷出事實呢?

不過他一想到經理的囑咐,還是硬起頭皮,說:“大腸確實切了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廢料。你隨便搜一搜就能知道,一根大腸能用的部分只有610厘米,一盤九轉大腸需要用到六頭豬的大腸才能做出來。為什么叫做九轉大腸?就是因為制作工藝復雜,跟仙家煉制九轉仙丹一樣,才得名。我真沒騙你!”

王庸微微冷笑。

姜師傅這話如果騙騙不懂行的人還行,騙王庸還嫩了點。

這所玉泉樓王庸光小時候就來過不下三十次,更是常常跑到后廚來觀看。

九轉大腸的用料考究是沒錯,但是完全沒到姜師傅所說的那樣。

真正的大師傅,是可以將大腸其他部分都做出一樣味道的!

“我怎么記得別人跟我說過,就算是大腸最差的部分,只要精心烹制也能起到不輸于精華部分的效果。要不然這九轉的名頭如何顯現出來?要的就是歷經九種手段,將普通原料變成仙丹一樣的神仙物品。”

姜師傅面色微變。他沒料到王庸這么懂行,這番話確實有人說過,而且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師父!

只是這種境界,姜師傅他目前還達不到。

“隨口一說誰都會。你既然聽人說過,那你就找那人來給你做啊!反正我不會,你愛吃不吃!再在廚房鬧事,我可報警了!”姜師傅心一橫,道。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貼身家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