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大唐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躍馬大唐 >>躍馬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

第一零二八章 視察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2日  作者:大蘋果  分類: 穿越歷史 | 大蘋果 | 躍馬大唐 
正文


玄宗愕然瞠目,半晌無語。顏真卿也是呆呆的無言以對。原來王源要太上皇回京竟然是因為這個理由。細想一想,這件事不無道理。關于王源的傳言一直沸沸揚揚,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傳言也一直沒消停。雖然王源從未做過澄清和解釋,但這在外人看來便是一種默認。其實在玄宗和許多大臣心中,對這種說法也是認可的。現在看來,王源并不是不在乎,而是無暇在乎。現在叛亂平息,王源要一件件的為自己正名了。站在王源的角度上,似乎無可厚非。

“太上皇,相國所言極是啊。相國為我大唐平叛竭盡全力忍辱負重,天下人卻對相國百般詆毀。太上皇此次若不回京,不知道那些人又會如何的變本加厲。太上皇便是為了相國著想,也應該回京城去才是。否則大功臣遭受眾口誣陷,豈非對相國太不公平。”韋見素不失時機的輕聲插言。

顏真卿終于明白了,這韋見素當初當著太上皇的面答應太上皇留在成都,只不過是權宜之言罷了。韋見素明看似搖擺不定,但其實他是站在王源一邊的。王源一回成都,他馬上便變卦了。顏真卿也覺得王源的理由似乎成立,但他卻又感覺到有些不對勁。所以他眉頭緊鎖,沉默思索。

玄宗吁了口氣,皺眉開口道:“王源,你受的委屈朕都知道,但朕認為你其實無需如此在意。你王源一向是不在乎這些的,怎么突然這么計較這些外界的言語了?而且,朕實在是不想回京城去。要不這樣,朕下道詔書,告訴天下人,是朕自愿留在成都,而非被迫留在成都。”

王源呵呵笑道:“太上皇,你這是哄三歲孩兒么?你下這道旨意,豈非是越描越黑,教天下人更加的懷疑臣限制了您的自由?太上皇,你難道不能為臣考慮考慮么?就算臣求你一次,請您開恩。散花樓臣給你留著,您在京城住的不開心了,可以再回成都嘛。只要您回一趟京城,便打破了對臣的猜疑了。”

“對對對,這主意好。太上皇就當去長安故地重游一番,回頭再回到成都來,那便兩全其美了不是么?”顏真卿眼睛一亮,連聲叫道。

玄宗狠狠的瞪了顏真卿一眼,顏真卿嚇了一跳,不知道為何自己的話又讓玄宗不快。

“王源,朕還是不想回京,你難道非要逼著朕回京么?朕難道連留在成都的自由都沒有了么?”玄宗開始耍無賴。

王源淡淡道:“太上皇連為臣正名的舉動也不肯么?臣只希望太上皇能回一趟京城而已。太上皇不是說臣是大唐功勛之臣么?大唐功勛之臣的請求,太上皇便這么不屑一顧么?難道太上皇一點也不關心臣的難處么?”

玄宗沖口道:“你有難處,誰又來體諒朕的難處?朕不能回長安,朕一旦回到長安,朕怕是便活不成了。”

“什么?”

“太上皇何出此言?”

韋見素和顏真卿先后驚訝問道。

玄宗自覺失言,面色訕訕,不知如何解釋。王源心中冷笑:這老狐貍果然是明白局勢的,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所謂成都的氣候好,可以讓他頤養天年這些理由,統統都是胡扯。他是了解李瑁的,他知道去京城沒好果子吃,所以他才死活不愿去。同時他也知道,自己若歸京,會帶來不可預測的結果。

“太上皇,您怎么說出這樣的話來。怎地回京便活不成了?難道說……陛下會對您……”顏真卿驚駭問道。

玄宗腦子飛速運轉,急中生智道:“你們想到哪里去了,朕是說,朕這身子經受不住折騰。成都距京城千里之遙,而且均為顛簸難行的山道。這一去起碼月余,朕這把老骨頭定會交代在路上。王源啊,你也體諒體諒朕啊,朕已經折騰不起了。”

王源呵呵笑道:“太上皇,剛才還說您身子康健,賽過壯年人。太上皇恐怕不知道,出蜀的山路這一年多時間已經拓寬平整,否則我神策軍大軍如何快速進出?臣也會為太上皇特制車鑾,保證讓太上皇舒舒服服的一路游山玩水的回到京城。太上皇,臣看這件事便就這么定下來吧,太上皇做好準備,過了端午節,臣便派人護送您回京。”

玄宗急道:“王源,你非要逼著朕么?”

王源沉聲道:“太上皇,不是臣要逼著您,而是情勢所迫而已。為了朝廷規矩,為了大局著想,甚至是為了臣的聲譽著想,請太上皇勉為其難。”

玄宗騰地站起身來,大聲叫道:“若朕就是不愿回京呢?你待怎地?”

王源也赫然起身,呵呵冷笑道:“太上皇,您不會這么任性的。臣再一次懇請您不要這么做。請太上皇三思而行。”

玄宗怒目瞪視王源,心中充滿憤怒。但他心中明白,眼前這個王源已經不是自己所能約束得了的,再鬧下去,只能自取其辱。既然如此,還不如暫時忍耐,看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想。距離端午節還有近二十日,沒準利用這段時間可以做點什么。

玄宗緩緩的重新坐下,垂首不語。顏真卿呆呆的看著王源和玄宗兩人,肚子里似乎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但又似乎什么都說不出來。韋見素輕輕撫須,神態淡然,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太上皇,臣還有要務要辦,請太上皇保重龍體,這也是天下子民之所望。臣告退。”王源不愿在此處再停留一秒,不愿再跟玄宗多廢一句話,拱手告退。

玄宗抬抬手要說話,卻只看到王源闊步而出的背影,張了張口,什么都沒說出來。

“臣也告退了,政事堂中還有不少雜物要處理,太上皇保重。”韋見素也起身告退。

玄宗擺擺手道:“走吧,都走吧。”

韋見素躬身退出廳外。玄宗呆坐片刻,忽然發現顏真卿還坐在面前,正憂慮的看著自己,玄宗心頭一暖,嘆道:“真卿啊,只有你陪著朕了。你看到沒有?這便是朕的處境。朕在他們眼里已經什么都不是了。”

顏真卿輕嘆一聲道:“太上皇,臣不知道你和相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在臣看來,相國請您歸京是沒有錯的,但太上皇也定有難處。臣愚鈍的很,想不明白為何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臣得到平叛的消息之后心中高興的幾天都沒睡著。臣想著,叛亂平息了,王相國韋左相和臣可以護送太上皇回到京城了。這之后太上皇和陛下,王相國韋左相還有臣等文武百官齊心協力,共同將叛亂的創傷抹平,恢復我大唐昔日繁華盛世。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現在看來,臣似乎根本就沒弄明白這當中的一些事。臣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了。”

玄宗怔怔的看著顏真卿,嘆息道:“真卿,你太單純了,朕都不忍責備你了。罷了,你也去吧,朕想靜一靜。”

顏真卿緩緩起身行禮,往外走了兩步忽然回過頭來,沉聲道:“太上皇,您若回京,臣愿隨行護送您,跟您一起回長安。”

玄宗眼露感激之色,沉聲道:“真卿,你才是對朕最忠心之人,朕道今日才發覺。”

王源出了散花樓前高大的院門,在外等候的李宓和趙青譚平等忙迎了上來。

“此處誰負責守衛?”王源沉聲問道。

“啟稟大帥,卑職選派了五百名神策軍守衛散花樓。怎么,出了什么事不成?”李宓忙問道。

王源不答,只沉聲喝道:“從現在起,此處護衛交由我親衛騎兵營接管。趙青,此事由你負責。從此刻開始,所有人進出散花樓的人員和信件一律嚴密檢查,尤其要注意,凡是太上皇派去長安的人員和信件,或者長安來見太上皇的人員和信件一律扣押,不得進出。”

李宓等三人悚然而驚。大帥這是要將切斷太上皇和長安的聯系,軟禁太上皇了。

三人也不敢多嘴相問,趙青拱手應諾。當即派手下校尉調集三百名騎兵親衛前來接替散花樓防務。

李宓咂嘴道:“大帥,是不是老朽派的人出了什么差錯?鬧出什么亂子來了?”

王源搖頭微笑道:“李老將軍不要多心,此舉不是因為你派駐兵馬有什么差池,只是我更希望散花樓中不要出亂子。太上皇的安危一定要完全保證,端午之后便要送太上皇圣駕歸京,我不想在這段時間出什么差池。若太上皇在成都出了事,那我可要跳進黃河洗不清了。不要多想。”

李宓松了口氣,不是自己的差錯便好。李宓也明白,大帥必有自己的打算,他也不愿多嘴來問。按照以往的經驗,大帥要說的話,自然會說出來。大帥不愿說,那是無論如何問不出來的。

“走,跟我去兵工廠瞧瞧去,柳熏直這兩日來了很多趟,剛才我匆匆見了他一面,約好了去兵工廠瞧瞧去。他說,鑄炮的事情進展的不錯,咱們去瞧瞧都有哪些進展。還有張正一那里咱們也要去瞧瞧,他的手雷不知道研制的如何了。”王源笑著揮手道。

一聽到這些事,眾人都很興奮,于是牽馬過來,眾人翻身上馬。王源剛要策馬而行,見韋見素從散花樓中出來。王源忙勒住馬兒,朝韋見素招手。

韋見素快步來到王源馬前,微笑拱手道:“相國這是要去哪里?”

王源笑道:“去隨便逛逛去。左相要去何處?”

韋見素苦笑道:“我還能去何處?回政事堂處理一些瑣事去。現在雖然沒什么大事要我們處理,但瑣碎之事還是多的很的。我這勞碌命,也沒什么本事,只能去干這些瑣事去了。”

王源哈哈大笑道:“韋左相,可莫要將自己看低了。你可不是沒本事,依我看,韋左相的本事大著呢,眼光毒著呢。這樣吧,你也莫去什么政事堂了,長安都有政事堂了,咱們這里的政事堂還算什么?春光正好,隨我一同去逛逛去。”

韋見素忙擺手道:“我便不跟著添亂了。”

王源笑道:“韋左相,我可不輕易的邀約他人跟我同游,只此一次機會,你不賞臉,以后我可再不會邀你了。左相啊,你太過謹慎小心了。謹慎小心是優點,但有的時候也是缺點。楚河漢界之間你總是要選一邊站著的,兩邊都不選,那便掉到河里淹死了,你說是不是?”

韋見素心如明鏡,王源顯然看穿了自己,這是要自己表明態度了。眼前的邀約便是拉自己入伙的行為,這之前王源可從未這么表過態。這時候自己一旦拒絕,便會被歸為他的對立面了,這可絕不是韋見素想要的。實際上韋見素的心中早有決定,只是他不愿這么快的表明態度罷了。

“相國既這么說,韋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相國難道沒看出來么?韋某早已不再河里了。”韋見素笑道。

王源微笑道:“那么韋左相是在楚還是在漢呢?”

韋見素笑道:“那要看相國喜歡劉邦還是喜歡項羽了。”

王源哈哈大笑道:“我喜歡楚霸王。”

韋見素點頭道:“力拔山兮氣蓋世,好。韋某也喜歡楚霸王。只不過,楚霸王的下場似乎有些慘了些。楚霸王有婦人之仁,這一點害了他。”

王源笑道:“說的也是,婦人之仁不可有。不過正因如此,霸王才更得人心呢。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霸王這叫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既是缺點也是優點呢。”

韋見素贊道:“相國做的好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大贊。”

王源笑道:“我還有兩句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你覺得如何?”

韋見素一怔,沉聲道:“相國是吧什么都看的一清二楚了。當年楚霸王要有相國這般覺悟,哪有劉邦的事兒。”

王源呵呵笑道:“不說了,來人,給韋左相牽馬來,咱們帶著韋左相去開開眼。看看什么是排場。”

得知王源等人到來,柳熏直快步迎到門口,隨著厚重的大鐵門帶著刺耳的轟鳴聲被推開,王源帶領眾人大踏步的走了進去。行過前院巨大空曠的場地,進入東首的鑄造場地之后,一股熱浪夾雜著巨大的嘈雜之聲撲面而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十幾座熔鐵爐一字排開,旁邊是數百名熔鐵鍛造的工匠。幾十輛平板車上堆著一塊塊嶄新的鐵錠,沿著固定的軌道穿梭來往。**上身的工匠滿渾身汗水的忙碌上下。吆喝聲此起彼伏。

韋見素驚愕的張口看著眼前的一切,雖然他早就和許多人一樣,聽說過成都兵工廠的名頭。在成都這一年中,曾經無數次走過或者遠遠望見這座被高高的圍墻圈起來的地方,望見過高墻中林立的冒著滾滾濃煙的奇怪的建筑。但他從未有一次真正見識過高墻之中的景象。因為這里是禁區,王源的神策軍嚴密保護起來的禁區。只要靠近圍墻百步之內,便有全副武裝的神策軍士兵出來阻攔驅趕。這里不止一次的發生過有人意圖強行闖入而被射殺于圍墻外的情形。所以,這處所在對成都城中的所有人而言都是一處掩藏著秘密的地方。

每天都有無數的車馬進出這里,這些車馬上堆著的貨物都嚴嚴實實的蓋著油布,看不清上面裝著什么。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里便是王大帥制造出一些克敵致勝的神奇武器的地方。有人信誓旦旦的說,曾經那讓人聞風喪膽的神威炮便是出自于這神秘所在。

今天,韋見素終于有幸目睹其中的真容,眼前的場景超乎了他的想象。

王源也有些驚訝,因為這里的規模比自己上一次前來要大了許多。熔鐵的高爐也多了七八座,鑄鍛的工匠也多了不少。這應該是自己年前出兵之后,這短短五個月的時間得到了改造。自從上次得到了秦國夫人拿出全部財物的捐獻,王源又撥付了大筆的開銷給柳熏直。顯然柳熏直又大手筆的將錢花在了這里。

“韋左相,知道這是在干什么嗎?”王源看著韋見素驚呆的面孔,不無得意的道。

“下官……不知道。這是在干什么?這一爐爐熔煉的是鐵錠么?”韋見素咂嘴道。

王源呵呵笑道:“不錯,熔煉鐵錠,鑄造成神兵利器。”

韋見素呆呆道:“我的天,相國這是花了多大的代價啊。”

王源一笑不答,轉頭問柳熏直道:“熏直,這些鐵錠都是從木棉山嶺的礦場開采出來的?”

柳熏直拱手道:“正要稟報大帥,這些鐵錠正是從木棉山嶺的鐵礦開采出來的。從去年臘月開始,老朽和羅威奉大帥之命前往木棉山嶺考察鐵質,之后便在南詔人的協作下大舉開挖。第二月便冶煉出了五千斤合格的鐵錠。近三個月來,更是每月有八千斤的出產。這些鐵錠便被全部運抵這里。大舉鑄造。”

王源點頭道:“羅威呢?還在木棉山嶺么?”

柳熏直點頭道:“正是,羅威說他要親自把關。之前廢了十幾爐鐵,便是因為煉鐵的方法不對。羅威摸索出了冶煉的時間和辦法。所以他必須坐鎮在那里。這里是他的大弟子李大錘在負責鑄炮。要不要老朽去叫李大錘過來說話?”

王源看了看高爐下忙的熱火朝天的景象,擺手道:“不要打攪他們,讓他們忙著。到目前為止,咱們鑄造了多少門炮?”

柳熏直伸手指著東邊一座巨大的棚舍道:“大帥請移步,所有成品炮管均在那棚舍之中。”


上一章  |  躍馬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