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大唐第七二五章 稻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躍馬大唐 >>躍馬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二五章 稻草

第七二五章 稻草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大蘋果  分類: 穿越歷史 | 大蘋果 | 躍馬大唐 
正文

朝陽照在山野之間,成都北郊大校場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宛如螻蟻。清冷的空氣中,無數士兵呼出的白氣凝結成一團籠罩在上空的云霧,在陽光下飄蕩消散。十一萬兵馬在此集結,準備踏上征程。

王源身上金燦燦的盔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黑的披風迎風獵獵,他昂首站在高臺上,對著十一萬將士進行著出發前的訓誡和鼓舞。

“諸位兄弟,今日我等將出征,奔赴京城長安。國難當頭,賊子作亂,陛下命我率軍救駕,諸位兄弟隨我一起去擊潰叛軍,救陛下于水火之中。陛下有旨,從即日起,我劍南隴右兩軍合并,更名為神策軍。神策軍將正式享有京城禁軍的身份,成為南北衙禁軍之外的一只禁軍。各位兄弟,這是陛下莫大的恩寵,也是莫大的榮光啊。我神策軍將可不能辜負陛下的恩遇,這一次可要好好的表現表現。”

眾士兵群情振奮,還沒出征便已經成了禁軍了,這便等于是坐地升官了。禁軍的待遇可非同一般,那可是京城長安之中駐軍的待遇。士兵們一個個喜笑顏開。

“爾等跟隨我殺敵,我保諸位加官進爵光宗耀祖。我希望爾等能不懼生死,不墮我神策軍的威名。我王源手下,決不允許有怯懦之兵。當然,我不能保證爾等個個能活著回來,個︽≌,..個能升官嘉獎。我只能向爾等保證,爾等若戰死,你們的父母會被我王源供養,你們的兒女會無憂長大成人。而你們戰死之人的名字,我會刻在碑上,立于成都中街之中,受萬人敬仰膜拜。爾等可愿隨我殺敵死戰否?”

王源話音落下,十余萬兵馬齊聲高呼:“愿意。”

十多萬兵馬的呼嘯聲聲振寰宇,周圍山坡上的樹木上的積雪都被震的簌簌而落,威勢震天。

王源滿意的點頭,高聲道:“好,來人,立旗。”一名親衛兵士擎出一桿繡著一只斑斕猛虎的紫色大旗,高高舉起,在寒風中噗啦啦的飄揚,那是神策軍的軍旗。然后升起的是王源的帥旗,然后是各領軍將領的將旗,片刻之后,檢閱臺上旌旗招展,獵獵有聲。

王源對著神策軍旗幟握拳高呼道:“神策軍必勝!”

“神策軍必勝!”十一萬將士齊聲高呼,大地轟鳴,山谷回響,嗡嗡不絕。

“各將官各領兵馬,立即開拔。”王源沉聲下令。

潼關陷落,前前后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都城長安便已經毫無遮攔的暴露在安祿山的叛軍面前。潼關之后,在無險可守,而潼關距離京城只有區區三百里不到的距離,若叛軍晝夜行軍抵近,當可在十日內兵臨長安城下。

長安城中,潼關陷落的消息像是一枚重磅炸彈在城中炸開,驚的朝廷上下,滿城百姓如炸了鍋一般。這個消息也徹底將所有人驚醒,當安祿山起兵之時,沒有人會想到形勢會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沒有人認為,有朝一日安祿山的兵馬將威脅到長安的安危。

很多人長安城中的人在叛亂生起的時候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他們依舊如常過著自己的生活。普通百姓忙著養家糊口過日子,富貴之家忙著宴飲享樂享受人生。遠在千里之外的那處叛亂對他們毫無影響。因為他們都認為,總有人能平息那場叛亂,而大唐這條巨船也會永遠的航行下去,絕對不會沉沒。那些叛亂饑荒還有邊境上的戰爭無非是水面上的小小浪花罷了。

而現在,叛軍已經到了面前,他們才赫然驚醒,發現事情的不對勁,發現原來這艘大船并非那么的穩固,發現風浪比他們想象的要大得多,甚至有可能掀翻大船。

朝廷之中也是混亂不堪,官員們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到處亂撞,急于知道事情的進展和解決方案。大多數人其實并無參與解決的的權力,這時候他們只能寄希望于陛下以及朝中的幾位權臣能夠立刻拿出辦法來。

玄宗在潼關失守大軍戰敗的消息送達京城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楊國忠陳.希烈等一干朝中重臣商議對策。然而沒有人能給出解決的方案,因為他們確實束手無策。當潼關的十五萬兵馬大敗之后,在叛軍面前已經并無多少兵馬可以抵擋了。

玄宗怒罵發泄了一番,將一干大臣趕出了自己的寢宮。但楊國忠卻留了下來。

玄宗瞥見楊國忠站在一旁,頓時心中怒起,喝道:“你干的好事,推薦了哥舒翰和李光弼領軍,要朕貶了高仙芝殺了封常清,現在好了,哥舒翰這個蠢材不僅戰敗而且被安祿山俘虜了,有人說他已經投靠了安祿山。我十五萬大軍毀于一旦,現在怎么辦?你說怎么辦?”

楊國忠低著頭任憑玄宗責罵發泄一言不發。待玄宗發泄完了之后,楊國忠才跪地磕頭道:“陛下萬萬息怒,莫傷及龍體。臣確實考慮不周,臣有過。然而事情并沒到山窮水盡之地,臣有話要跟陛下說。”

玄宗喘著氣道:“你有解決的辦法?剛才群臣在此,朕問計于你們,你怎么不說?”

“陛下,臣不想當著他們的面說,臣覺得還是私下里奏陳陛下為好。”楊國忠沉聲道。

玄宗眉頭緊皺,見楊國忠直挺挺的跪著,于是擺手道:“起來說,你有什么回天之法?”

楊國忠謝過起身,湊到玄宗身邊道:“陛下,潼關既失,叛軍不日即將兵臨長安城下,眼下需要立刻命郭子儀率他的兩萬兵馬從汾州馳援京城,加上李光弼手下尚有的兩三萬潼關殘兵一起,這便有五萬兵馬了。然后京城的禁軍也不得不調集數萬前去攔截叛軍。這樣起碼能夠組織起十余萬兵馬在叛軍來長安的路上攔阻他們。”

玄宗皺眉道:“靠他們能阻攔住叛軍么?”

楊國忠沉默了片刻,沉聲道:“陛下,臣不想說假話,就算將京城的禁軍盡數調集去攔阻,恐怕也不能阻擋叛軍之勢。李光弼和郭子儀手下之兵都是殘兵,他們都敗在了叛軍手下,定然士氣低落,難以阻敵。至于京城禁軍,臣不說陛下也知道禁軍的戰斗力如何?對上安祿山手下的虎狼之兵,怕是一觸即潰。”

玄宗怒道:“既知不敵,你為何要說這些?難道要他們去送死么?潼關一敗,損失了十幾萬兵馬還不夠?你到底想干什么?”

楊國忠忙道:“陛下息怒,聽臣說完。臣的意思是讓他們拖延叛軍的步伐,只要拖住叛軍,咱們便有時間調兵前來救駕。”

“調兵?何處還有兵?”玄宗皺眉道。

“陛下忘了還有王源么?”楊國忠道。

玄宗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哎呀,朕都急的糊涂了,還有王源的兵馬呢。怎么把他給忘了。不過,他手中沒有多少兵馬了吧。上次抽調了他五萬兵力,他還能剩下多少兵?”

楊國忠微笑道:“陛下放心,王源手中是不缺兵的,這兩年聽說王源訓練了不少兵馬,不過因為兵額所限,都以團練之名存于兩道之中。現在若要他出兵平叛,他起碼可以帶出十萬大軍來。”

“十萬大軍?”玄宗驚訝道。

“是,起碼十萬兵馬。”楊國忠道。

玄宗滿臉興奮,但忽然斜眼看著楊國忠道:“原來你知道這些,只是一直瞞著朕。王源私自擴充如此多的兵馬,你竟然替他隱瞞?”

楊國忠忙道:“陛下,臣可不是替他隱瞞,他的超出兵額都是團練兵馬,并不違背朝廷的規定,我也無話可說啊。不過,臣倒是給了他不少戰備物資。此舉確實是有些私心,但現在看來卻是歪打正著,正好可以讓他裝備兵馬。若陛下難以釋懷的話,陛下可治臣之罪。”

玄宗此刻那里還會去計較這些事情,如果王源手中當真能弄出十萬大軍出來,那么形勢將馬上不同。王源統帥下的十萬兵馬那么不是京城這十幾萬禁軍所能比擬的,戰力也不遜于叛軍,目前看來,怕是只有王源率軍救駕,才能保長安不失了。

“陛下,眼下人心浮動,陛下可立刻擬旨,命王源火速領軍前來救駕。另外需得立刻命禁軍以及李光弼郭子儀率軍在潼關到長安的路上攔阻叛軍。這也是無奈之舉,王源從劍南發兵到京城起碼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而潼關到京城,叛軍只需用八九日便可抵達,若不派兵攔阻拖延,恐王源還沒領兵趕到,長安便已經丟了。臣可不是要他們去送死,只是在目前這種情形下,要想保長安不失,便只能出此下策了。”楊國忠道。

玄宗微微點頭,確實好像只能這么做了,無論如何也要讓王源趕到長安才是。

午后時分,長安城中的公示之地貼出了政事堂發布的安民告示。告示上說,雖然潼關失守,但長安無虞。朝廷已經調集十五萬兵馬迎擊叛軍。另外劍南隴右節度使王源也已經率十萬大軍趕到京城救援,不日便將擊潰叛軍奪回潼關和洛陽。告示中告訴百姓們不要驚慌,朝廷自有應對之策,希望百姓們安分守己,在此時不要相信謠言不要自亂陣腳,以免中了叛軍的詭計云云。

此告示一出,城中頓時安定了不少。人們對于禁軍的出擊倒是沒什么期待,但大唐雙壁之一,出道以來百戰百勝從未嘗敗績的王源即將領軍趕來救援,這是最大的利好消息。這給了京城百姓們一絲不大不小的安慰。如果王源來救長安,長安保住的機會應該大的多。

當然,很多人抱著悲觀的態度,他們已經打點好家當,準備一旦風聲不對便立刻逃離京城。他們當中已經有很多人認為,朝廷其實已經無法抵御叛軍的進攻,長安陷落只是時間的問題,至于鎮國大將軍王源的領軍來援,因為距離甚遠,也許根本就無法抵達長安,長安便已經落入叛軍之手。一切都取決于派去拖延叛軍步伐的兵馬能否真正的拖延住叛軍的腳步。


上一章  |  躍馬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