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大唐第五七八章 遁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躍馬大唐 >>躍馬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七八章 遁去

第五七八章 遁去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1日  作者:大蘋果  分類: 穿越歷史 | 大蘋果 | 躍馬大唐 
正文

(新的一月,有免費月票的投幾張吧。)

當夜,王源同楊國忠以及秦國夫人再作會晤,確認了私鹽販賣的種種細節。包括楊家出資三十萬貫給予王源進行前期的駝馬人手以及提純食鹽的所費費用,秦國夫人也派人隨同王源去成都開設專門的車馬行準備運出食鹽,簽訂私下里的分成以及費用分攤協議等。直到二更時分才商議妥當。

楊國忠離去之后,王源和秦國夫人依依惜別,一番耳鬢廝磨云雨纏綿之后,三更之后,王源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

次日清晨,王源和閣羅鳳兄妹啟辰回成都。

大唐天寶六年九月下旬,正當王源在趕回成都的路途中時,位于吐蕃東北大唐屬國吐谷渾西南方的積石山北側,王忠嗣所率的隴右河西兩軍十五萬人馬,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戰前準備之后,正式對積石山西南的吐蕃國境內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一帶發動進攻。

王忠嗣手下可謂兵強馬壯,十五萬兵馬步兵十萬,騎兵五萬,這是近年來大唐對他國用兵的最大規模的兵馬。面對如林的刀槍,烏云般一望無際鋪滿積石山谷地的大唐兵馬,王忠嗣信心倍增。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領軍將領,王忠嗣這一輩子都在和大唐的敵人作戰,還從-,..未嘗過敗績。

開元二十六年,王忠嗣還是隴右節度使的時候,率十萬騎兵北上雁門關北伐契丹和奚族。在桑干河畔三戰三捷,擊潰契丹和奚族的聯軍,殲敵近四萬。

開元二十八年,王忠嗣率五萬大軍破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送往長安。

天寶元年,青海湖會戰之中,王忠嗣率七萬大軍大破吐蕃北線主力,殺吐蕃兩位領軍的王子。這一戰也促成了本受吐蕃控制的吐谷渾歸順大唐,成為大唐的屬國。

其余大大小小的戰役不知經歷過多少場,倒也不必一一贅述。時隔六年之后,再次率領十五萬大軍討伐吐蕃國,王忠嗣并未覺得有太大的壓力,起碼在他堅毅的面孔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緊張。

但其實王忠嗣深知,此次進攻的是扎陵湖和鄂陵湖一帶的吐蕃三座城池。多瑪城,羚羊車,石堡城呈品字型建立的三座吐蕃北境重鎮,駐扎著近八萬吐蕃大軍。三座城池也是吐蕃國北境的三座堅城,筑有堅固的城防,本就是作為防御大唐大軍進攻的屏障,要攻下這三座城池殊為不易。即便此次攻擊吐蕃的目標僅僅是報復行動,并非要滅了吐蕃國,而只是將這三座城池拿下,占領吐蕃國北境的聚居地,削弱吐蕃國的實力。但這個任務絕對不會輕松。

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從積石山的三道山谷開赴積石山之南廣袤的戈壁地帶。領軍的將領都是王忠嗣手下得力的大將。

左路軍五萬大軍的統帥是調任隴右軍節度副使的原河東道兵馬使李光弼。自河東道被安祿山所得之后,李光弼也被王忠嗣調離河東道,升任隴右軍節度副使之職。右路軍五萬大軍的統帥是河西軍節度副使哥舒翰,哥舒翰也是王忠嗣倚重的大將,是王忠嗣一手提拔上來的愛將。中路軍則由王忠嗣親自率領。

三路大軍于九月二十一日開出積石山之北的大唐軍營,奔赴一百五十里外扎陵湖之北的吐蕃第一座邊境堅城多瑪城。

過了積石山之后,眼前便再無屏障阻礙,滿眼是一望無際的漫漫戈壁貧瘠之地。極目遠眺,可見西方巍巍昆侖山連綿的山脈,但那已經是近四百里之地外的地方。昆侖山以東,積石山以南便是方圓數百里的大片荒灘戈壁。在這片大戈壁灘之中,唯一有人煙的地方便是位于一百五十里外的兩座湖泊。那是被吐蕃人稱為柏海的扎陵湖和鄂陵湖。

時近深秋,九月將末。在戈壁灘行軍的第一天晚上,露宿在戈壁灘上的大唐兵馬便感受到了極端天氣的威力。一夜凍雨不停,打在帳篷上響聲如擂鼓,氣溫也冷的嚇人。士兵們不得不在帳中升起了炭火御寒。天明時分,當王忠嗣走出大帳之時,放眼望去,戈壁灘上一片白茫茫的霜凍,士兵們口中呼出的熱氣清晰可見。

王忠嗣心中明白,這場對吐蕃人的討伐因為太過倉促,中間不得不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物資糧草整軍,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候。這場戰役必須在一個月內結束,否則戈壁灘上的嚴寒恐要導致此戰無功。對于這片土地王忠嗣并不太陌生,到了冬天,這里將要下數尺厚的大雪,氣溫也將要冷到令人發指。這也是為何這片土地雖然廣袤但卻無人煙的原因之一。

王忠嗣下令兵馬疾行,命李光弼的左路大軍前插,前往鄂陵湖之東的羚羊城,截斷羚羊城和多瑪城之間的道路。右路軍哥舒翰則往扎陵湖之西,將石堡城和多瑪城之間的道路截斷,讓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座城池孤立起來,目的便是快速拿下凸前的多瑪城。

三日后,王忠嗣的中路軍抵達多瑪城北的戈壁之上,遠處多瑪城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王忠嗣立刻下令推進到多瑪城以北兩里之地扎下營盤,準備攻城事宜。

多瑪城坐落于扎陵湖和鄂陵湖東北方的湖岸上,一面臨水,三面是戈壁荒灘。這是一座全部由砂礫和泥土筑成的土城。城池規模并不大,但城池修建的高大堅固。雖然是由砂礫和泥土鑄就,但吐蕃人在長期居住的環境中摸索出了筑建堅城的辦法。扎陵湖和鄂陵湖中的淤泥含有某種粘性的物質,吐蕃人將之從湖中撈起,和沙土攪拌之后在夾板中夯實,風干之后砂礫塊堅硬如鐵,讓吐蕃人在無磚石樹木的情形下依舊能造出高大堅固的城池。

但城池的規模決定了這座城池不可能駐扎有太多的兵馬,所以王忠嗣也是有恃無恐,敢于將左右路軍分別置于多瑪城兩側,而只用中路五萬大軍對多瑪城進行攻擊。王忠嗣也是希望自己能親率中軍打響這第一炮,給大軍以表率作用。

大唐大軍兵臨城下,但想象中的多瑪城中守軍的慌亂并未出現。在偵查多瑪城城防的時候,王忠嗣看到的是層層城墻上矗立的吐蕃守軍絲毫不亂。城墻各處正在緊張的進行著加固,搬運著土石弓箭等物,似乎要堅守此城。

王忠嗣心中冷笑,這幫吐蕃人不自量力,此乃螳臂當車之舉。以王忠嗣的考量,吐蕃兵馬的最佳策略應該不是分別堅守城池,而是應該合兵一處突破己軍一部,方為上策。當然自己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但這畢竟是最佳的策略。現在吐蕃人連這一點都沒有做到,顯然在戰法上是沒有遠見的。

九月二十五日上午,王忠嗣率領中路軍對多瑪城發動進攻。數百架投石車開始對城頭實施石塊轟擊,壓制城頭吐蕃守軍的同時,給步兵以推進在護城河上鋪設橋梁,推進到城墻下方的機會。

攻城作戰開始后,吐蕃人的反擊甚是猛烈。城墻內側,吐蕃人聚集了百余架拋樓,將石塊又高又遠的拋射入唐軍陣中,給大唐兵馬造成了大量的殺傷。于此同時,城頭的吐蕃兵馬冒著投石車投下的石塊轟炸朝沖鋒的唐軍用弓箭狙擊。在唐軍靠近城墻時大量巨石土塊從城頭拋擲而下,造成大量的傷亡。

王忠嗣毫不退縮,攻城作戰造成大量的傷亡在意料之中,自己有資本與之對耗,一旦城池被破,這種傷亡的差距立刻便會得到平衡。多瑪城已是孤城,攻破這座城池后,城中的吐蕃人便全部差池難逃,到那時便可任憑唐軍屠戮。

攻城戰持續到了傍晚時分,唐軍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沖鋒,數番攻上城頭。但還是未能攻破多瑪城。士兵陣亡超過四千人,傷亡人數也超過了八千人。吐蕃人死傷也不小,但他們頑強的抵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像是鐵了心要和唐軍在此同歸于盡一般。

這種情形雖然出乎王忠嗣的意料,但王忠嗣卻并不慌張。王忠嗣停止攻城,讓士兵們得以休息。同時宣布了夜間進行大規模攻城的命令。王忠嗣下令除了受傷的士兵以及數千后勤兵馬,其余三萬兵馬全部參與夜間的攻城。夜晚的攻城要一舉拿下,絕無退縮之說。

初更之后,戈壁灘上一片黑夜籠罩。三萬唐軍趁著黑夜的掩護,沿著白天搭建的護城河的數百條橋梁潮水般的涌向多瑪城。數千架云梯搭上了城頭,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數千唐軍便攻上了多瑪城的城頭。城頭的吐蕃人的守軍只有零星的抵抗。當大量唐軍涌上城頭的時候,整座城中的吐蕃兵馬像是蒸發了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王忠嗣接到稟報進入城中,站在城頭看著黑漆漆一片的多瑪城時,心中也自疑惑。正要下令兵馬沖入城中搜捕吐蕃兵馬時,猛然間城中四處火起,片刻之后,城中便成了一片火海。許多人影在城中四處縱火,看樣子是吐蕃人自己放火燒城。

王忠嗣忙下令全軍退出城外,這大火燒了整整一夜,到天明時分火勢才見熄滅。王忠嗣率兵進城,滿城的土屋被燒的熱氣襲人,所有的房舍都被燒的損毀,無一座完好的房舍。

搜查的兵馬稟報說城中并不見吐蕃兵馬的蹤跡,大量吐蕃兵馬像是被大火燒的人間蒸發了一般,根本不見任何蹤跡。王忠嗣甚是納悶,昨夜也不見吐蕃兵馬逃出多瑪城,難道真的自焚燒死在這里不成?待他來到南城門處時看到南門外臨水的碼頭時,這才恍然大悟。碼頭邊靠著幾十條蘆葦船,這是用扎陵湖邊茂盛的蘆葦扎就的簡易船只。碼頭上散落著大量的兵器物資,腳步雜沓,一片雜亂景象。

“失策,失策。”王忠嗣皺眉罵道:“本帥原以為他們被甕中捉鱉插翅難逃,現在看來,是趁著我們進攻的間歇乘坐這樣的蘆葦船從湖上撤離了。臨走時還燒了城池,留給我們一座空城,著實可惡。”


上一章  |  躍馬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