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大唐第四二一章 進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躍馬大唐 >>躍馬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二一章 進軍

第四二一章 進軍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0日  作者:大蘋果  分類: 穿越歷史 | 大蘋果 | 躍馬大唐 

據信使所言,楊國忠的信件是直接送達嶲州,竟然沒有經過成都鮮于仲通的手中轉達,王源明白楊國忠這么安排的用意。那便是告訴自己,在他的心目中鮮于仲通是沒有王源重要的。在鮮于仲通尚是劍南節度使的情況下,不經過鮮于仲通而直接跟自己接洽,便是一種姿態。

王源當然不能浪費這封信,于是派人將楊國忠的信件送往成都讓鮮于仲通過目。一來是讓鮮于仲通也明白這封信的弦外之音,二來也以楊國忠的態度督促鮮于仲通抓緊時間幫自己完成募兵和制造面具的事情。

楊國忠的信件果然有奇效,正月二十八午后,柳熏直終于帶人押解著六輛滿載特制面具的大車終于抵達嶲州,數量竟然比王源所要求的數量多了一萬只。柳熏直告訴王源,在接到王源轉交的楊國忠的信件后,鮮于仲通幾乎不眠不休的監督在旁三天三夜,硬是下了死命令將這批面具制作完畢。而在此之前,面具制作進度嚴重落后,柳熏直好幾次上門求見鮮于仲通都被拒之門外。由此可見這封信的作用有多大。鮮于仲通畢竟只害怕楊國忠,對王源其實是很敷衍的。

募兵之事進行的也很順利,這件事王源一直讓劉德海全權負責。王源明白,眼下的劍南道兵馬固然已經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但他們已經在原劍南將領的統率之下,他們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訓練和領軍之法。王源并不想改變他們的一些習慣引發不快。但這卻不符合自己對于劍南軍建設的一種設想。

這段時間來,王源閑暇時候幾乎都在思考如何建立一支高效新軍的問題。在深入的了解大唐兵馬的構成的時候,王源發現了很多的問題。以劍南節度兵馬為例,建制為三萬人的劍南節度兵馬,其中騎兵七千余人,其余都是步兵,大致為四比一的比例。比例是沒有問題的,但馬步騎中的兵種分配卻是有問題的。

譬如騎兵大多為輕騎兵和騎射手,輕便機動有余,但缺少了真正沖鋒陷陣時候的沖擊力。王源希望建立一支以重騎兵為主要沖鋒力量,輕騎兵和騎兵弓箭手為輔的騎兵械,編制,這才能體現出騎兵的沖擊力。

而且在騎兵的武器配備上,王源也希望能做到長短合宜,以長槍為沖鋒武器,之后輔助以長柄陌刀和長劍和弓箭,形成一個遠中近的武器配備″鋒進入敵陣之后,長矛造成第一輪殺傷之后便可舍棄,然后便可用長柄陌刀和長劍殺敵。進入追殺模式之后,弓箭便是最后的追逃收割的手段。

要完成這騎兵的改造,不但要在盔甲兵器上進行改變,更難的一點便是需要對兵種協調,進攻隊形,攻擊次序以及包括心理在內的等各方面的建設。這一點在早已形成習慣的老兵身上是完全無法形成的。而募集的新兵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他們對于王源而言是白紙一張,王源可以讓劉德海在訓練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對他們進行訓練,形成一種新的作戰風格。

而且,在兵員的瘍上,就算王源可以改造原來的騎兵的組成,那便需要完全打散原來步騎兵之間的兵種限制,否則現有的騎兵的體格等各方面的要求會不符合新建制的需求。以重騎兵為例。可以負擔四種武器和重盔甲的騎兵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并且要有余力在沖入敵陣還有廝殺之力。原來的輕騎兵大部分人體格瘦小,那是為了更加的激動靈活操縱馬匹,但在王源以重騎兵為主的設想里這些完全無用。他們這些人無法勝任重騎兵這樣的工種,唯一的解決之法便只能從所有的士兵中進行選拔兵會成為騎兵,騎兵會變成步兵。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大混亂的局面,戰斗力也會銳減,而且會召來很多將領和士兵的不滿。

那么招募新兵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體格適合為重騎的便直接訓練為重騎兵,適合當步兵的便去當步兵,不嵌任何方面的問題,也不會讓原有兵馬的戰斗編制發生錯亂。

更重要的是,新募集的兵馬會是王源如臂指使的一只兵馬。相較于原劍南兵馬率屬于某位將領的統率多年,早已習慣于某人的號令而造成的只聽將令不聽帥令的行為。新募集的新兵完全杜絕了這方面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兵便是王源手下之兵,只會聽從王源和王源指派的將領之令,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只私兵。

總而言之,王源對于軍隊的建設上想了很多,但一時之間也無法完成這么浩大的工程⊥算是一個建立整編制重騎兵團的想法,也會被重甲的短缺,健馬的短缺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約。短時間內,這些還只是設想而已。

但新募的兵馬數量已經相當的客觀,北到茂州梓州成都,南到戎州嶲州曲州,募兵行動在劍南道全境轟轟烈烈展開。截止正月二十八防毒面具送達嶲州為止,嶲州的新兵兵員已達三萬余人。這雖然沒有達到王源所想的五六萬人的水平,但這和王源要求劉德海對兵員質量的嚴格有關。而且因為路途遙遠,北邊的州府所募之兵還在陸續趕來,并不在統計范圍之內。

但王源已經無法再等下去了,也無法給這些新兵有足夠的訓練時間,事前定好的過正月便出征的計劃不能再更改,距離最后最后的期限只有兩個月的時間,王源必須要立刻揮軍直搗逸。

經過三天緊張的準備,二月初一清晨,曲州劍南節度兵馬使宋建功率一萬八千兵馬從曲州出發往西南開進。西路王源率三萬五千兵馬從東路開赴會川。

初三日,兩只大軍在會川集合,匯編成一只五萬三千人的大軍,休整一日,完成新老混編之后,大軍于初四日從會川往南,開赴逸方向。

會川往南,崇山峻嶺深山溝壑縱橫,道路狹窄難行,行軍極為困難。更讓人擔心的是,會川往南六十里之后便是瀘水橫亙,在兩側更是一條長達四十余里,兩側全部是連綿山峰的狹長古道,這里便是前番瀘水之敗的地點。

初五日傍晚,大軍在瀘水北岸的狹長古道外扎下營盤,即將進入險地,王源需要召開會議商討如何通過這四十里的谷地并順利渡過瀘水的問題。過了瀘水二十里之后,雖然依舊是山地,但地形較為開闊,在那里交戰,王源其實是并不畏懼的。

夜晚,連綿數里的大營扎在高低起伏的山坡和山腳。營地周邊十余里范圍之內,劍南軍設置了眾多的警戒點,以防止遭受山林中的蠻兵的突襲。進入這片區域,所有人的狀態都進入極度的緊張狀態,很多經歷過瀘水之戰的將領和士兵們甚至連呼吸都急促了許多。

位于山坡下方的王源大帳內巨燭高燒,王源召集了軍中一干中高級將領在此商議。大帳內高高低低站著二三十名將領,但大家的表情都很嚴肅,因為他們不得不緊張,因為就在扎營之前,前方警戒的一只三十人的斥候騎兵杏遭遇了蠻兵的攻擊,只有兩人僥幸逃脫跑了回來。這說明閣羅鳳已經在前方兩側的山林中埋伏了人馬,顯然他是想要再一次讓數月前的瀘水之戰在這里重演一遍了。

推薦以下熱門小說: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作者大蘋果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律等情況,請聯系管理員。


上一章  |  躍馬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