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大明要進行新的崛起,那就必須要有成系統的新思想文化意識、成系統的進行指導社會前進。歷史上,明末的最后幾十年,這樣的思潮也出現了,但朱常浩覺得,有些理念太超前,不符合當前的意識要求,例如顧炎武,黃宗羲,李贄之流。
有些意識思想,對于當前士林來說,那其中就是一個毒瘤,在君主集權高度發展的大明,很明顯是失敗的。再說,大明帝國的崛起,客觀上也需要有一位王者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而不是因為各自的利益,四分五裂,形不成凝聚力。
新的文化意識系統建立,朱常浩就放在這七座皇家學堂上面,再通過經濟利益的驅動,改變大明現在固有的思維模式。
七座皇家學堂現在只能說有人上課,但那教材內容,朱常浩實在沒有時間進行編撰,因為邊關出現了嘩變這個事情,那一旦傳到皇太極的耳朵里,這廝就會利用邊軍嘩變,興風作浪。
這“薊鎮兵變”,就要說到這大明九邊鎮之一的薊鎮,那可是防衛馬蘭峪的主要力量,還有兩邊的古北口和喜峰口,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而且,馬蘭峪的后面就是薊州,薊州向西就是通州,通州不遠,那就是京師。薊鎮邊軍鬧餉,那就說明這防御京師的防線已經出現了裂口,而大明最強的關寧鐵騎正在渤海邊的大凌河和小凌河的狹長地帶上,薊鎮剛好在京師的北方,這樣來說,一旦皇太極進攻馬蘭峪、古北口,或者喜峰口,關寧鐵騎絕對鞭長莫及。
另外,假如皇太極這次要進關,那他的心里肯定也會惶惶然。
因為他也知道,在大明關內,有二萬萬五千萬人,這么龐大的數量,他們進關,就像闖進犀牛群里的獅子,一旦獅子遭受到群犀牛的群攻踐踏,那就是體無完膚,死無葬身之地,用mao太祖的話說,‘就是陷入到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說,山海關還有關寧鐵騎,還有袁崇煥在督師,皇太極也怕袁蠻子抄他后路,因此試探性的進攻而已,警覺性相當高,京師也不會攻破。
朱常浩的想法是,等到皇太極覺得,大明關內已經無人可御的時候,撒歡地在關內,北直隸折騰的時候,朱常浩就給他來個全軍覆沒。
對于薊鎮嘩變后果想通的朱常浩,聽完劉正的情報匯報后,平靜下來的心已經有譜了,“漢中現在還是人才匱乏,有必要為漢中補充一批新鮮血液,這是本王的第二等大事;第一等大事是粵西以南的糧食可否能夠順利到達;而第三等大事,就是蒸汽機何時能夠造出來。”這三等大事,已經讓朱常浩感到由衷的著急了。
本來朱常浩打算還想將宋獻策叫進來參謀一下,可惜宋獻策,現在估計已經船出長江口。沒辦法,那就找孫老帥來為自己指點迷經了。
朱常浩決定自己先配置一個人才計劃,在和孫老帥進行交談,否則,以孫老帥的人生閱歷,那會露白的。
畢竟會人老成精,就是粉嫩木耳用的時間長了,都會變成黑木耳的,何況人生宦途沉浮數十載的孫承宗的,朱常浩心里如果沒有伏案,說不定會被他看輕的。
八喜宮的書房里面,了無所事的劉紫蓮和布木布泰正在說著只有女人才懂的悄悄話,朱常浩其實也懂,而且懂得比她倆知道的都多,雖然朱常浩時個男兒,但不能說出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對于糧食和人才,必須和孫老帥進行溝通,蒸汽機,本王浩是不會對孫承宗講的,畢竟術業有專攻而已。如果身邊的是徐光啟,宋應星,孫元化等人,那就要進行詳細復述,讓他們站在巨人朱常浩的肩上,進行發明創造,絕對比什么瓦特之流牛掰”,朱常浩自戀地想道。
一章毛竹紙上,已經拿著小楷筆的朱常浩在上面列提綱了:
糧食:一是尋找高產耐旱作物,紅薯和玉米。
二是加大從莫朝,后黎朝,南掌,真臘,暹羅,東吁甚至曼尼普爾(孟加拉)等地找糧食回來。如果還有些吃力,那就從呂宋,蘇祿,渤泥,爪哇,三佛齊找大米。最后的辦法就是讓西班牙人從南美地區,將玉米從新大陸運到大明來。
三是加大興修水利,促進河流路網的開發,朱常浩決定,在深秋季節,要將嘉陵江和漢江水道給開鑿一道運河,不但促進了漢江水量的富足,也打通了漢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
《水經注》里面,漢中這個地方,其實說的是漢江的中游,故名漢中。
那漢江的上游在那里?
漢江的上游在南北朝期間,由于地震的滑坡垮塌,將漢江上游的水給擠壓到嘉陵江里面去了。
因此,從漢中府的寧強縣,以陽平關為點,將水給引到漢江里面來,就可以了。
修建這條運河,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江水恢復到古河道就可以了。
到時候,從漢中乘坐,朝北就可以到達甘肅,西面就能到四川,使得漢中從水路上真正地達到三省通衢之地。
四是加強對東寧(臺灣)和瓊州府(海南島)的開發和管理,大明現在將東寧作為一個巡檢司,進行松散管理,到時候西班牙人進來,那東寧島上的煤鐵資源,也就不能造福大明百姓了。因此,必須對東寧和瓊州府的開發提上日程。
糧食的規劃也就這么一點,按照天災**,關內外趨勢的發展,進行相應的的改變,但大方向不能變。
人才,朱常浩雖然很急迫,但他相信,崇禎會將人才親自給自己送來。
大明現在正處在內外交困的之中,三年之內,由于皇太極的不斷叩關,劫掠,反間計,收買朝臣,再加上大明的財源會日漸枯竭。大明朝堂上的,文臣行伍中的賢能之人,會被困窘,多疑,自負的朱由檢崇禎會將其趕出朝堂,甚至砍頭。
到時候,朱常浩伸出招攬之手,他們肯定會來的。
當然,對于未來三年的預料,朱常浩是不會對孫承宗來說的,畢竟自己作為一個穿越客,有時候言多必失啊。
林林草草地寫了好多,由于想的太深入,朱常浩不自覺地將二十一世紀的簡化字也用在里面,因為簡化字筆畫少,便于書寫。
劉紫蓮在床上等了一陣,怎么不見王爺上床,想到王爺從離開漢中再到返回漢中,已經有二十來天,那腎水肯定會更加粘稠,更加富足,更加滾燙,想必這一次,自己也最有可能受孕。
劉紫蓮想到這里,便起身在書房門口喊了聲“王爺”,朱常浩一看,可不是嗎?是自己的大老婆,說道,“蓮兒,進來,給本王倒杯涼茶。”
劉紫蓮一看,茶壺杯子都在,就倒了一杯,放到朱常浩面前,
(本章未完,請翻頁)順便看了一眼王爺這大晚上的不睡覺,在寫什么。
認真瞄了一眼,發現王爺沒有說自己,又看了幾眼,發現里面是大量的錯別字,忍不住問道,“王爺,你好多字都寫的差胳膊少腿的。”
“唔,本王故意的!蓮兒,現在何時了?”
“子時初交”
“唉,你的夫君好久不想事情了,想不到今天,一想就花費了老多的光陰,時辰都到子時了。”
“可不嘛,王爺,休息吧。”
朱常浩一聽,聞弦而知意,一想,“自己也憋了老長時間了,今晚既然夫人有意,那釋放一下也是說的過去的。再說,現在都已經是七月初,如果今晚播種,讓蓮兒懷上,那來年四月,在人間芳菲盡的時刻,蓮兒生個孩子,到時候豈不是其樂融融。”
想到這里,朱常浩立即**猥瑣地說道,“夫人,替夫君更衣,我們就從這書房開始,一直到床上,都要留下我倆愛的痕跡。”
劉紫蓮一聽,雖然有點羞澀,但還是媚眼如絲地更衣,朱常浩更是雙手一嘴,上下其手,頓時,劉紫蓮像樹袋熊一樣,掛在朱常浩的脖子上。
長時間的修煉《黃帝內經》,使得朱常浩天賦異凜。
深夜里,劉紫蓮在床上高吟低唱地喊叫,哭泣了一個多時辰,使得她一次次攀上云霄。這可苦了外室里的巧兒,已經成年的巧兒,聽到自己的主子兼好姐姐被王爺一次次的送上極樂,剛開始還嘴里不停地地咒罵著“奸夫淫婦”,后來,聲音越來越小,直至無聲,然后,巧兒繃緊了腳趾頭……
一夜皆春,不再言表。
第二天,朱常浩神清氣爽的起來,在假山上又進行吐納,發出豹鳴聲,引得老道又跑過來。
朱常浩看見老道的期盼,便給其傳授了“素問”第九篇的一點內容——鬼神篇。鬼神篇用白話文解說就是,“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虛。太虛之中充滿著本元之氣,這些氣便是天地萬物化生的開始。由于氣的運動,從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陰陽寒暑,有了萬物。陰陽五行的運動,總統著大地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發生與發展。”
然后,再通過自己的感悟,讓老道感受本源之氣,以氣御勁,沉于丹田,發于喉舌,激蕩出風雷般的龍虎豹之聲,方可成矣。
老道感受了一會兒,感覺到一絲“氣”的感覺,但朱常浩知道,這種感覺,需要打通奇經八脈,十二正脈,才會鼓蕩出龍虎之聲,一年半載之內,老道別想修煉出來。
老道有了感覺,趕緊回去要鞏固,朱常浩看著嘮叨的背影,卻想到,“自己昨晚已經真正地將萬千子孫釋放到蓮兒體內,如若不出所料,自己第一個孩子,明年四月就會出生。”
(大封天,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評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