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皇叔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極品皇叔 >>極品皇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

第五十三章 經略襄陽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4日  作者:孤舟書生  分類: 穿越歷史 | 孤舟書生 | 極品皇叔 
正文

在大明的時空的,好多人沒有對社會階層進行過準確的劃分,他們一般都認同傳統的的體系,即“士農工商”,不過,這些體系當中,“士、商”是社會財富的掌控者,但他們給朝廷卻上繳少量的賦稅。

這兩種階層,人數不多,可他們利用文化和權力,壟斷了社會的資源,現在,朱常浩作的事情就是把壟斷的資源給釋放出來,那釋放的同時,肯定不可避免的要剝掉這一批既得利益階層的財富。

但如果不剝掉,那大明帝國就會不可避免地繼續衰落下去,保衛帝國的利益,為了自己以后能夠過上不會當亡國奴,也為了以后能夠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大腿的悠哉生活,朱常浩必須咬牙,撥轉這歷史的車輪。

張氏和襄陽王府的眾人回到京師去了,那接下來就是自己所謂的叔叔,死去的襄陽王朱翊銘守靈和出殯的事宜了。

當然,這些事情是有人做。

朱常浩打算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緊用一部分銀兩,送到京師,堵住崇禎皇帝的嘴,讓他默認此事,當然,“堵嘴”其實是因為讓崇禎利益均沾而已。

堵嘴這事情,朱常浩打算還是交給跑京師的管家華芝廉去做,當前的首要大事就是給皇上上書一份“利益均沾”的密折,讓他知道,我朱常浩做這事情,一是為了給大明訓練水師找糧食,二是為了給你皇帝送銀子。而且,還說道,在今年初夏時分,朱常浩就會將銀子送來。

這其實是給崇禎一個念想,而這個念想,就會讓朱常浩權勢越來越大,最后,就會形成尾大不掉。

朱常浩的想法,和歷史上好多權臣都相似,但最大的差異是在于這些權臣和朱常浩落腳點不同。

權臣們想的是自己個人的甲天下,自己能夠坐上皇宮里面的那把椅子。朱常浩卻不是這樣想的,對于那把椅子,他沒有興趣,他是想著作為天下最普遍群體和國家社稷的一個代言人。

以代言人的身份,凝結華夏民族的那份戰斗力和不屈不撓的抗爭力,以強大的民族柔韌性托起九州的那份脊梁,避免遁入后世三百多年的黑暗和蹂躪。

那么襄陽,作為華中腹地,長江流域和漢江流域結合的一個地方,如果這個“據點”建成,運轉起來,那到時候,豫,皖,陜,川,鄂五省,都會在這里交易起來,然后用水師保證整個航道的暢通,讓商品流通起來,那們,商業就會發展,就會吸納更多的百姓,而沒有土地的百姓,肯定會涌向城里的商業區,那地主們一看,沒人給他們耕種了,也會減租減息。

這樣,不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也降低了大明的社會矛盾,是大明帝國的第二春更加有底蘊的蓬勃復蘇起來。

思路就是這樣,但朱常浩不能長期停滯在襄陽,因為洛陽的糧倉——福倉的內部結構朱常浩還不知道,如果四月底還沒有糧食運到漢中,那自己也會陷入到巨大的危機當中,因此,對洛陽的據點修建,朱常

(本章未完,請翻頁)浩只能在這四天里面做一個大概的規劃。

而且,自己現在手低下的人太少了,滿腹經綸,擁有治世之才的人還是不夠用,手底下的文臣還是太少了。

朱常浩決定,自己回到漢中以后,趕緊要啟動“人才計劃”,那么,這在這四天的日子里,朱常浩決定將這個漢中據點交給折忠信暫且負責,因為現在正是這個據點大幅度的擴張階段,而在所有的管家里面里面,只有折忠信是敢打敢闖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里,朱常浩讓孫傳庭加大招募水師的人數,而且,在襄陽王府的第三天,朱常浩將襄陽府的赴臺李文白,還有周邊的南漳縣,谷城縣,宜城縣,保康縣的知縣全部都請到王府里面,進行招待。

還有,同時確定了對這幾縣的煤礦,還有鐵礦進行了和官府合營簽押,幾縣的縣令和知府也都答應了。

他們不簽押不行,因為這位漢中的瑞王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人,最主要的是,他會借助一些大快民心的方式,直接干掉你,就連王爺他都會殺掉,害怕一個五品知府和幾個七品知縣嗎?

看著這七名地方官簽押的官府和王府鐵器合營的文書,朱常浩笑了,而煤礦,說實話,當地人只是窮苦百姓在用,后來就是一些窮苦百姓也不怎么用了。

因為有一些窮苦百姓把這種會燃燒的石頭在瓦盆里面點燃,放在屋里后,第二天就會死亡。

人們就傳言說,“這種會燃燒的石頭叫石炭,是土神爺和山神爺拉下來的屎,變成的。大家掏走了山神爺土神爺的屎,那神仙的仙果仙藥就會沒有糞便施肥,最終枯死,所以土地神他們就會發怒,從而這些燒石炭的人就會被勾魂鬼勾走靈魂,到土神爺那個給土神爺擔糞澆灌仙果,完成這個任務后,才能投胎轉世!”

其實,朱常浩明白,這種石炭就是煤礦,而晚上什么勾魂鬼之類的,明顯就是煤炭燃燒之后的一氧化碳中毒。但好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種所謂的石炭,其實是最好的冶鐵燃料。當然,變成焦炭之后更好。

而第四天,朱常浩將會對著這個據點的一些機構進行安置,機構所需要的人大多數的都是從親兵,安民隊,軍法處里面派遣出來的。

這一天,朱常浩首先將水師里面的五百人派遣到這里,又從這幾天新征召的人里面派遣了新兵蛋子七百人,總共是一千二百人。

不過,這些機構的設置有些很怪,折忠信的所執掌的是名稱是總督管,襄陽王府也被改名為襄陽督管府

總督管下設有金融局,捕快局,商務局,稅務局,農務局,大理寺局,分別直管人員俸祿的發放,當地的治安,商業的運營和審批,賦稅的上繳和發放,農民種植和放養的家禽家畜,犯罪之人的審判等。

其實,這些機構的設置,朱常浩覺得,現在還很不完善,不過,已經沒有時間了。從自己到襄陽來,已經在這里耽誤了八天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明天一早,他就會帶領二百親衛,其中從水師里面又補充了一百人到了親衛營。

今天的晚上,正好時二月初一,朱常浩將大家聚集到一塊,說著自己的構思和設想。雖然在場的孫傳庭,宋獻策,折忠信和劉正感到有些吃驚,不過,事后想想,他們為朱常浩的彌天大勇和無量智慧所傾倒。

因為好多很難的問題,朱常浩都能一針見血的之處,例如,當前大明朝廷的賦稅制度,朝內宦官為什么被大臣們憎恨,還有衛所軍戶制度為什么名存實亡之類,讓四人覺得朱常浩就是字字珠璣啊。

襄陽的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后面到底會演變成什么模樣,朱常浩就交給折忠信了,因為他現在根本顧不上啊。

今天早上,朱常浩醒了,而布木布泰而已梳洗完畢,就等待上馬狂奔會洛陽了。

就在朱常浩吃完早點出發的時候,遠處不斷傳來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宋獻策拍了一下腦袋說道,“王爺,今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啊!”

“老宋,這有什么說法嗎?”

“王爺,龍抬頭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上古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后感動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是啊,上古時期,人們都知道這農業的重要,那為什現在我們大明的地方官不知道興修水利呢,真敗興。不說了,不過。老宋,這龍抬頭從你們術數星象上怎樣說的。”

“王爺,按照《甘石星經》和《大衍歷》上的說法,這龍抬頭是因為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星宿,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

“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如此而已!”

“哈哈,本王總算受教了,感謝老宋,好了,吃好了我們出發吧!”

(本章完)

(戰場文學)


上一章  |  極品皇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