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桃源大決戰一
第兩百一十八章桃源大決戰一
彷佛雙方有著極大的默契一樣,僧格林沁所部的清軍和施清瑄的第一軍在十月二十六號的早上,都是不約而同的早早埋鍋造飯。
而士兵們吃飽了肚子后,也是開始列隊,中華軍那邊,炮兵已經是用馬匹把火炮拉上了兩個小山頭上,眾多的炮兵正在揮動鋤頭鏟子緊張的構筑炮兵陣地,這些炮兵陣地除了前頭的掩體外,實際更重要的還是火炮后方的斜坡。
這道斜坡是用來抵消火炮發射后的向后沖力以及使火炮迅速復原到原炮位上!
炮兵構筑炮兵陣地的時候,趁著大戰爆發之前,后方的民夫也是趕緊把眾多的火藥、炮彈搬上炮兵陣地,然后在火炮附近堆壘起來。
炮兵們在山頭上忙綠,而山腳下的大量步兵已經是在軍隊的指揮下列出隊形,這些扛著槍的士兵們列出一個個方陣。
步兵的旁邊,王呂云帶著第二騎兵團的騎兵們正牽著戰馬緩緩前出,為了讓戰馬保持最佳的體力迎戰,大戰之前騎兵們是嚴禁騎馬的。
第一軍的各兵種的士兵們做著戰前的準備時,第一軍的高級將領們也是被施清瑄叫到了一起,然后商討著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帳篷會議室內,黎明時分緊急繪制的方圓五公里的詳細地圖放在一個墻架上,由繪圖參謀們繪制的這副地圖,不僅僅標有鄉間小路,溪流,而且還對各個山頭標示了等高線。
“你們看,這里,還有這里兩處小高地。雖然距離我軍和敵軍都有些偏,但是這兩個小山頭卻是練成了一片,其后方又是一片平緩的原野。”
宋向堂用指揮棒指著地圖邊上的兩個小山頭繼續說著:“如果我軍能夠在這里部署一支部隊,等到戰況激烈時從該處進攻敵軍側面,極有可能建立奇功。摧毀敵軍的側翼!”
施清瑄道:“調兵到這里的話,和主力部隊相距過遠,難以相互支援!”
此時,在軍事會議中很少說話的王呂云開口了:“如果是步兵的話,距離是遠了些,不過如果讓我們騎兵去的話。區區三四公里不足為慮!”
施清瑄聽王呂云如此說,也是點了點頭,對王呂云的說法表示同意。
他知道王呂云在軍事會議上一般很少說話,同時也算得上是中華軍里比較異類的人,這個王呂云是個大老粗。早年是綠林悍匪,后來是林府的護院頭子,被林哲帶到余勝軍后,一直都是帶著騎兵作戰,雖然他也盡力了想要跟上其他軍官的步伐,但是首先文化水平實在有限,連字都認不全所以在中華軍的諸多高級將領中,越來越顯得不合群。
不過王呂云這樣就不要以為他是邊緣角色了。王呂云不僅僅是中華軍僅有的三個騎兵團的團長之一,同時他還是中華軍的騎兵總監,陸軍少將軍銜。在中華軍內是首屈一指的騎兵將領。
這說話雖然少,但是沒有把握的話王呂云是不會胡亂開口的!
當即施清瑄道:“第二騎兵團如果部署在這里的話,倒是可以,不過這樣的話,我們的步兵方陣預定交戰地點,就要向前推移五百米了。不然的話還是難以打好配合!”
就當施清瑄、宋向堂、王呂云、許鵬安等中華軍高級將領們商討著如此進行后續戰事的時候,清軍那邊也是進行著緊張的準備。
大量清軍士兵已經列出了陣型。然后緩緩向前壓上,在外圍。四千騎兵分成了兩隊,一左一右。
不多時,清軍正前方的中華軍也是開始動了起來,數萬人分成了數十個小型方陣,而小型方陣又組成一個個大方陣,形成中軍,左翼,右翼的基本陣型。
得益于蘇北地區的平原地形,以至于雙方交戰的區域都是非常平原,只有一些平緩的小山頭,不過這些小山頭很難作為戰略或者戰術據點而存在,頂多就是稍微阻擋遠距離敵軍的視線而已,但是走近了的話,這些小山頭是不會成為雙方交戰的阻礙的。
整體而言,雙方預定交戰的區域是一片廣闊的平原,頂多中間就是有一些小溪流以及平緩的山頭而已。
而此時從天空俯視的話,那么就會發現清軍和中華軍一南一北,排成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方陣緩緩靠近,而這些步兵方陣的兩側,不時有著騎兵來回掠過。
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之后的兩個平緩的山頭上,則是部署著四十余門十二磅的野戰炮以及大口徑的臼炮,雙方的距離原本就只有兩千米左右,如今清軍又是靠近了數百米后,中華軍的火炮就是開始持續開火,十二磅的野戰炮發射實心彈為主,大口徑臼炮則是發射榴散彈和榴彈。
當然了,對面的清軍也是有著火炮的,盡管他們的火炮沒有什么新式的洋炮,但就算是舊式的火炮也是炮,嚴格上來說和中華軍的火炮對比并沒有性能上的代差。
僧格林沁南下,所屬的那些練軍也是帶著諸多火炮南下,小口徑的劈山炮就不說了,這些劈山炮的作用實際上就和中華軍里的四磅步兵炮一樣,都是只能推到最前線,直接和步兵一起作戰的。
此時在后方部署并也開始射擊的乃是清軍中的三千斤以上的大炮,這些火炮由于重量非常的重,清軍一路南下也沒帶多少,也就只有十幾門而已。
不過這十幾門的火炮持續開火后,以清軍炮手的水平發射的炮彈雖然大多數都落空了,但是對面的中華軍有著好幾萬人呢,對著密集的方陣打過去,怎么得也會取得命中啊,于是乎,中華軍那邊也是開始出現了死傷。
隨便一枚實心炮彈命中哦中華軍的步兵方陣,都能夠帶走十余名士兵的死傷,但是區區十余人的死傷對于中華軍來說連一點浪花都沒能掀起來。
相反,中華軍的炮擊卻是給對面的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四十多門火炮一起射擊,不管十二磅野戰炮發射的實心彈,還是說臼炮發射的榴彈、榴散彈,都給對面的清軍帶去了極大的傷亡。
如果說實心彈還好,對面那些清軍也是見識過的。但是面對大量在頭頂上爆炸的榴散彈或者在地面上爆炸的榴彈,就是讓清軍發生了一些騷亂。
騎在馬上的僧格林沁看著前方的部隊持續傷亡,心中也是有些著急了,這么挨打下去可不行,那些練軍還好說,估計能撐得住。但是那些綠營和八旗以及其他團練部隊就很難說了,搞不好就是不戰而潰。
“這些逆軍的火器果然犀利,看他們的炮都是三千斤以上的,而且數量足足比我們多了兩三倍!”納德看著前方不斷落下的炮彈,面上帶有一絲憂色。
不過都興阿卻是道:“無妨。不過些許炮擊而已,不足動搖我等大軍的根本!”
雖然說是這么說,但是都興阿看著自家的練軍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可是心痛不已!
他都興阿編練的這些練軍士兵可不是什么么便宜炮灰,可都是花費了無數錢糧才編練起來的精兵。
包括都興阿的練軍在內,國內的新軍幾乎都是效仿余勝軍,而山寨嘛自然是從里到外,所以清軍的這些新軍士兵。也都是和余勝軍一樣,從良家子中招募而來,招募士兵的時候要發放安家費。然后軍餉也要每月足額按時發放,這些多錢花出去養出來的兵,這一槍都沒放呢,就是被敵人的炮彈給打死了,這讓都興阿如何不心痛。
但是今日一戰乃是關乎到蘇北歸屬的決戰,都興阿就算再心痛手底下練軍士兵的損失。但是也得咬著牙撐下去。
而不得不說都興阿以及納德等人編練的新軍還真學了早期余勝軍的一些本事,拋開軍事制度、著裝之類的不談。光光是現在面臨著中華軍的猛烈炮擊,遭到持續性傷亡的時候還能繼續排著隊形前進。這就已經足以說明清廷編練的這些練軍并非八旗綠營可以相提并論的。
要不你看那些同樣遭到炮擊的綠營八旗士兵,一個個已經是陣型散亂,有些人更是偷偷的想要向后跑,結果被后頭的督戰隊直接砍下頭顱,然后再由將領們驅趕著上前。
雙方的炮擊在繼續,而雙方的大軍緩慢靠近后,從之前的兩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再到五百米。
由于雙方都想要得到己方炮兵火力的支援,所以雙方很有默契的沒有走太快,而是不約而同的臨近中心線的時候就是停了下來,此時,距離他們的火炮都大約一千米左右,這個距離對于火炮而言雖然還略遠了些,但是已經能夠充分發揮火力了。
雙方前鋒距離差不多五百米后,只見一排排步兵方陣這種出現了諸多小型的火炮,中華軍那邊推出來的是四磅步兵炮,而對面清軍推出來的是三五百斤之類的劈山炮。
不過在各自輕型火炮準備著的時候,步兵們卻是沒有停止行動,首先清軍那邊,一個個端著滑膛洋槍的練軍們繼續排著整齊而密集的三排橫隊繼續靠近,不過兩側的一些八旗綠營等冷兵器士兵卻已經發出了各種怪叫,然后朝著中華軍的左翼、右翼沖了上去。
此時,只見中華軍兩側的皇家陸軍士兵在軍官的口令下,快速裝填,然后舉起了槍支!
“瞄準,開火!”啪啪聲響起后,那些已經沖到了三百米左右的清軍瞬間就是倒下了一片。
開火過后的皇家陸軍士兵繼續裝填,緊接著三個協防師所屬的三個火槍團也是在一百米左右開了火!
隨著槍聲的響起,這一場清軍和中華軍之間的平原決戰已經是不死不休,再也沒有變更戰略的退路。
對于僧格林沁和施清瑄而言,此戰要么勝利要么失敗,沒有第三個可能性!(未完待續)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