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兩百一十三章 兩軍聯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一十三章 兩軍聯合

第兩百一十三章 兩軍聯合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7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淮安城外第五軍大營里,沈馳云和往常一樣在早上六點多就是起床熟悉,雖然沈馳云和其他的絕大部分軍官們一樣,都是傳統書生出身,但是多年的軍旅生涯早已經讓他成為了徹頭徹尾的軍人。

單單只看表面的話,是絕對不會發現這個身體健壯的軍人以前是個捧著四書五經的書生。

簡單梳洗之后,沈馳云就是按照習慣準備騎上馬匹轉一圈,他原本就是個愛馬之人,而手底下的這批戰馬又是林哲賜予的英國純血馬,體型優美高大,讓沈馳云是愛不惜手。

自從得到這匹純血馬后,沈馳云沒事的時候基本天天都會騎上一圈溜溜!

唯一讓沈馳云覺得可惜的是,這匹英國純血馬是被去了勢的,無法配種。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這匹英國純血馬沒有被去勢的話,也到不了沈馳云手中,而是百分百會到軍蓄司手里,用來培育馬種了。

這些年來,中華軍通過諸多渠道從各國商人手中購入不少洋馬,包括英國純血馬,阿拉伯馬純種馬以及歐洲的雜交馬比如盎格魯阿拉伯馬等,只是其中大多數都是都各國殖民地里購入的去勢軍馬,無法用來配種,其中可以用來配種的非常少。

年初建立了軍馬培育機制后,今年又是采購了一批沒有去勢的公馬以及母馬,但是數量依舊不多。

目前軍蓄司里一共也就只有三匹英國純血公馬,兩匹英國純血母馬,四匹阿拉伯純種公馬,五匹阿拉伯純種母馬而已。

這總數只有十四匹的馬匹受到了軍蓄司那邊的極度重視。

他們不僅僅用純血馬、阿拉伯馬的公馬給蒙古馬中的優秀母馬配種。同時他們還直接用純血馬和阿拉伯馬之間進行雜交培育,試圖培育出屬于中國的盎格魯阿拉伯馬來。

當然了,為了短時間內改良馬種,培育出優秀同時又適合中國氣候的馬匹只靠這十幾匹戰馬是很難的,必然需要更多的優良種馬。對此軍蓄司那邊已經是通過多方面的渠道,到處搜集阿拉伯或者純血馬的種馬以及母馬。

并已經派遣專門前往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準備大批量采購配種公馬以及母馬。

所幸的是,這年頭沒有國家玩什么貿易制裁,更加不會禁制向中國出口馬匹,只要你舍得花錢。舍得長達萬里的運輸途中的高昂費用以及超高的馬匹死亡率,那么隨便你買。

以軍蓄司對種馬和母馬的重視程度,如果沈馳云的這批純血馬是沒有驅使的種馬,是斷然不會落入沈馳云手中的。

不僅僅沈馳云手中的這批英國純血馬如此,實際上中華軍的高級將領的坐騎大多是也都是去勢了的純血馬或者阿拉伯馬。反正也無法配種,同時由于數量不多不可能武裝起一支大規模的西洋馬騎兵來,所以這些零星購買到的西洋馬一般作為高級將官乘騎用馬。

騎著愛馬疾馳了一圈后,沈馳云才是把坐駕交給馬夫,清洗過后接過親兵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臉,一旁的副官就是道:“宋參謀長他們都已經候著了!”

沈馳云點點頭:“那就走吧!”

隨后就是大步向前,帶著人前往大營中心的會議室。

不多時,沈馳云就是抵達了會議室。此時會議室內已經到了多人,包括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少將,前第五師第十四步兵團團長。新任第五師師長杜永濤少將,第五師參謀長裴建杰上校以及第五軍的其他將校軍官。

這些人清一色都穿著中華軍標準的雙排扣軍官常服,腰間陪著指揮刀以及左`輪手槍,穿著長筒皮靴,帽子都放在桌上露出光溜溜的頭顱或者短寸發。

這些人見沈馳云進來了后,一個個都是快速站了起來。并立正敬禮。

沈馳云剛騎了一圈馬,心情還算不錯的他一邊向前走去。一邊拿下軍帽回禮:“都是老兄弟了,不用客氣。都坐下吧!”

說著的時候,他也是直接坐上了首位,口中繼續道:“都說說,今天有什么好消息!”

由于是例行每日會議,而在座的諸人雖然說軍銜有高有低,但是也都是中華軍內的高級軍官了,所以最開始的敬禮過后,諸人也沒有太多的客套,當即一個個都是坐了下來。

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首先道:“昨天夜里傳來消息,李善敬上尉在昨日前往安東縣路上,遭遇偽清軍千五百人,并主動迎戰大破之,殲敵百余,傍晚時分又攻破安東縣城,殲敵五十余,俘敵兩百!”

沈馳云聽罷露出笑容:“這個李善敬做的不錯,也不枉宋參謀長你的一番教導啊!”

宋向堂也是面露笑容:“這小子雖然愚鈍了些,平日里不夠機靈,但是一身膽氣還是有的!”

宋向堂說這話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深感安慰,為啥,因為那李善敬是他的妻弟!

宋向堂少將乃是中華軍里的早期主要將領之一,1853年就是報考了余姚縣勇營隨營學堂,乃是早期隨營學堂時期的最早期學生之一,在資歷上比后面的隨營學堂學生高得多。

隨營學堂自從創辦以來,已經累計招生數千人,但是前期的學生可沒那么多人,早期的時候,由于學制簡陋,學員們都是一邊學一邊打仗,學制沒有明確規定,大多是每月都會考進來一批人,但是畢業的話只要學完該學的科目,通過半年一次的考核即可畢業,因此只能按照半年畢業一期的方式來統計。

到1855年學制改革之前,一共畢業了四期學生,總人數大約六百多人。

1855年后隨營學堂學制改革,從以往的半年在職學習改為了一年全日制學習,目前已經畢業了兩期,第一期畢業四百余人,第二期畢業也就是今年畢業的有六百余人,總數在一千六百人左右。

當然了,只靠上述正式班的學生斷然是無法支撐起規模已經高達十余萬的所需的軍官數量的,因此除了正式學生外,還有相當多的速成班學生,尤其是最近兩年中華軍擴張的太快,導致軍官數量嚴重不足,所以挑選了大量識字的士兵進入速成班學習,這才堪堪滿足了中華軍的軍官需求。

宋向堂雖然說比沈馳云等人晚入學一個月左右,但是卻和沈馳云等人同時參加畢業考核并通過,因此他和沈馳云、石瑯翼等人一樣,都是隨營學堂的第一期學生。

而后他的的經歷和大多數隨營學堂的學生們一樣,從最低的少尉副連長干起,然后慢慢升遷為連長,副營長,營長,團長等,后來被掉入聯合參謀部任職作戰次長,隨后又掉入第五軍擔任參謀長。

他的仕途算得上是一帆風孫了。

而李善敬呢,此人乃是宋向堂的妻弟,前兩年從老家跑來上海投奔他這個姐夫,對此宋向堂也沒辦法,只能是盡量安排了,本來一開始是安排到他司令部或者商貿區當當文案清書之類的,但是沒想到李善敬也是說要從軍,無奈之下只能安排他去參加了隨營學堂的考試,考中后成為隨營學堂的第一期一年期全日制學生的一員。

畢業后很快升為中尉,擔任連長一職,北上蘇北期間又有立功被晉升為上尉,依舊擔任連長。

現在李善敬在前頭打仗立功了,他這個姐夫也是覺得面上有光!

不過雖然心里頭有著高興,但是也沒有表現的太過明顯,為啥?

因為在座諸位里,誰沒有幾個子侄兄弟啊,別的不說,沈馳云的親弟弟沈馳全就在第二師服役,現在都是少校營長,和他比起來,李善敬的這點成績也就不算什么了。

中華軍的早期組建時期,具有非常典型的封建意識,士兵之間都是同鄉同族,而軍官之間大多也是師長、弟子或者同窗親族之類的,彼此間的關系非常的密切。

而且往往家中有一人在中華軍中建功立業后,所屬家中的其余子弟也會跑過來投靠,一些同窗聽說了也會跑過來投靠,而這些人大多又是去報考隨營學堂去了,畢業后成為了軍官中的一員。

由此造成了絕大部分中華軍的將領中,都有子侄或者同窗好友一起從軍的,彼此間個人聯系比較密切。

宋向堂腦海里掠過這些的時候,另外一邊的沈馳云也是聽著其他人的報告:

“泗州已經傳來消息,施將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抵達泗州和第一師匯合,預計他們近期內就會整合兵力對宿遷一帶發動進攻!”

沈馳云道:“等了這么久,總算是等到了,他們什么時候進攻,從哪里進攻?”

下方的杜永濤道:“具體什么時候發動進攻暫時還不清楚,不過第一軍那邊也傳來消息,他們極有可能不會對重兵把守的宿遷發動進攻,而是要對桃源縣方向發動進攻!”

“這樣啊,難道說第一軍是準備和我們聯手,先把淮安城拿下來,再北上宿遷?”

杜永濤道:“我看應該是如此!”

沈馳云已經是站了起來,然后走向墻上的大幅地圖,看了半天后才回身道:“我看此舉可行,立即聯絡第一軍那邊,聯絡雙方協同作戰事宜,嗯,最好是我和施將軍親自談一談!”(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