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一百九十八章 帝國大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帝國大學

第一百九十八章 帝國大學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0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隨著里頭的又一聲高喊,董離一時間有些愣住了,腦海里最先想起的并不是中舉后可以當官之類的,而是浮現的是母親和妹妹的身影。,

一旁的好友陳洛云面露羨慕之色,口中道“董兄,恭喜啊,二等三十六名啊!”

董離半晌后才是反應過來,按耐住心中砰砰跳的心情,當即道“同喜同喜,等下大家的名字也應該能夠傳出來了!”

果然不久后,也是聽的前頭大聲高喊“三等一六十八名,杭州府余杭縣陳洛云!”

陳洛云當即就是面露狂喜,然后狠狠的抱了抱身旁的文昌林,但是同為好友的文昌林卻是一等到三等兩名后,依舊沒出現他的名字。

而這一科浙江鄉試,錄取的名額就只有兩名,一等十名,二等五十名,三等一四十名,總數兩名。

但是這兩人中卻是沒有文昌林!

董離這五六個好友中,也就他董離和陳洛云中了,其他幾個人都是落第沒中,所以這一群人里面色各異,中了的董離和陳洛云為了照顧這幾個好友的心情,也不好把喜色一表現出來,反而是安慰幾個落榜的好友,激勵他們再苦讀,待來年再考。

文昌林深嘆一聲“唉,我不善經學,這來年再考怕也是沒有希望了!”

不過就在眾人感嘆得失的時候,里頭又是傳來一張榜單,不過這一次的榜單上的人數不多,而且也不是正式中舉的名單。而是一份四科目的前十名,而文昌林卻是名列物理科第八名。

再細看。又見榜單后頭多了幾句話,四科目的各科頭十名可免試進入帝國大學學習。畢業既賜舉人出身,學業有成后還可以參加今后舉行的經濟特科,中者賜予進士、同進士出身等。又帝國大學即將在十月份首次招生,除了各省鄉試的四科前十名外,各省生員需要地方官員舉薦方可參加招生考試,所考內容首重格物各科。

“帝國大學?”身為標準的官二代,文昌林對帝國的一些政治風向大多知道一些,不過這帝國大學卻是頭一次聽。

“畢業就賜舉人出身,這看起來和國子監有些差不多啊!”一旁的陳洛云也如此著。

一時間眾人又是議論起了這個帝國大學來。不過董離和陳洛云這兩個已經中了舉的人倒不是不甚在意,他們九月份就會到南京去參加會試,如果能考中的話就是能成為進士,就算不能中,依照帝國目前官員緊缺的情況來看,就算是現在的舉人功名也足以獲得一官半職。

但是落榜的文昌林卻是對帝國大學非常重視,他在四科里的物理科考到了第八名,按照上頭的可以免試入學,順利畢業就能夠獲得舉人功名。這對于正途無望的文昌林來無疑是另外一條道路。

當即就是匆匆告別家人,接回家找老頭子商量去了!

文昌林回到家中后,家人父親正在見客,所以只能在外頭候著。等了半個時辰后才見父親和另外一個人走出書房。

文昌林的父親名為文孟祥,早些年也是苦讀經書試圖中舉,但是奈何年到四十也沒考上舉人。不過他家里也算是殷實之家,所以用銀子捐了一個候補知縣。又花錢打點補了一個下等縣的實缺,這官雖然是捐來的。不過文孟祥的能力還算不錯,很快就是連續六年考語優秀,從而調任到余杭縣擔任知縣,去年和浙江省內的絕大部分中低級官員們一樣,投誠了中華帝國。

從而剃了寸頭,換上了中華裝成為一名中華帝國的官員,依舊任職余杭縣知縣。

文昌林見父親出現后,偷偷打量了眼父親旁邊的人,那人也和父親一樣穿著中華裝,而且腳下的是皮鞋,整個人也是散發出一股官員特有的氣質,文昌林猜測這應該也是官員,而看父親對他的態比較恭敬,還親自送出去們,應該在官職上比自家的老頭子還高一些。

文孟祥不用多久就是把人送走回來了,只見他瞄了文昌林一眼,就是接進了書房,文昌林連忙跟了上去。

“這一次沒中?”剛進去,文昌林就聽見父親的問話,但是這雖然是問話,但語氣里卻是一種肯定的語氣,現在文昌林現在這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怎么也不想是中了的樣子。

文昌林老老實實的答“兒子不孝,讓您失望了!”

文孟祥看著文昌林半天,然后嘆氣道“唉,科舉一途難如登天,沒中也不要太過沮喪,下次再考就是了,這樣,近日我們浙江要辦一個中學堂,到時候你去那邊上學吧,學一年后去南京報讀帝國大學!”

聽見父親口中也帝國大學,當即文昌林就是面露疑惑道“父親,你也知道帝國大學?

著,他還把他今天放榜的時候自己名列四科之物理第八名,可免試入讀帝國大學的事了。

但是沒想到文孟祥聽罷后,卻是面露狂喜“名列第八?免試入讀?你的可是真的!”

這還能有假,給文昌林一個字膽子也不敢拿這種事和老頭子開玩笑啊!

當即就是恭恭敬敬道“是的,孩兒親自看了榜單,還有府里教育廳的人讓我等明日去領入讀憑證呢!”

文孟祥聽罷當即哈哈一笑“好,沒想到你子不聲不響就拿了一個帝國大學的免試入讀出來。”

看見父親這么高興,文昌林有些不以為然,帝國大學,雖然名字有些古怪但是他猜想應該和國子監差不多,就算去讀了后畢業被賜予舉人出身,但是以后估計看見那些正途出身的舉人還是抬不起頭來。但是父親這么高興,難道這個帝國大學有所不同。

當即就是問道“父親知道這帝國大學。里頭是什么章程?”

文孟祥道“我也是剛知道這事不久,據是圣上親自下旨開辦的這所學院。和皇家陸軍軍官學校,皇家海軍軍官學校是同一個規格,從全國選拔人才入讀,而一旦學有所成便可擇優重用!”

道這里,文孟祥停頓了會,然后才語重心長道“如今時代已經變了,我們這一代人所學所懂的東西已經落后時代了,現在組織部那邊提拔重用的皆是新式人才,諸位閣老們也大多是通曉中外工商事務的干才。但是這新式人才還是太少。而這帝國大學就是專門為了培養新式人才而建立的。

如果你在帝國大學里學業有成,以后的道路能比我走的更遠!”

文昌林仔細聽著,他家老頭子已經是余杭縣知縣,而且他也聽上頭組織部已經有調自家老頭子到蘇北那邊任職,這去了極有可能就是接擔任一府知府,而自己如果去帝國大學讀書的話,未來有可能比自家老頭子走的更遠嗎?

帶著一絲的忐忑和期望,文昌林次日去領會了入讀帝國大學的相關文書,隨即就是和準備到南京參加會試的董離、陳洛云一起北上去南京。

和他們一樣北上南京的。還有其他去南京參加會試的舉子,包括這一次鄉試新中的舉人,同時前清時代的舉人也是可以來參加。而在這些舉人之外,還有另外一些學子。他們和文昌林一樣,都是各省四科目的前十名,可以免試入讀帝國大學。

此外還有地方官員另外舉薦的生員。他們也將前往南京帝國大學參加入學考試,優秀者即可獲得入讀帝國大學。

九月。經歷了戰爭創傷,民商尚未恢復過來。同時城內多出也還在施工中的南京城就是迎來了三省學子。

這些學子們雖然已經接過了新式學科,但是骨子里依舊是傳統的儒家讀書人,而讀書人嘛,一般都喜歡玩風花雪月。

于是乎,已經沉寂了多年的秦淮河兩岸的青樓酒坊重新煥發了活力,縱然規模還遠遠不如太平軍到來之前那些大,但是夜幕降臨后好歹也算是酒紅燈綠,歡聲笑語了。

不過董離卻是沒有和其他來京考試的學子們一樣放縱自己,到了南京后,他和陳洛云也是人不生地不熟,加上他們兩人都是貧寒之家,雖然身上有著中舉后發放的二十元食宿費用,但是也是不敢亂花,畢竟一場考試下來,少也得在南京待上半個月以上,而南京作為中華帝國的首都,一切生活物資都需要外運,物價比杭州貴多了。

所以他們是跟著文昌林一起,投靠了文昌林的一位遠方堂兄,文昌林所在的文家乃是根基深厚的士紳之家,當官的可不止文孟祥一個人,還有另外幾個呢,不過都是一些官。

文昌林的遠方堂兄乃是前清舉人,不過已經早早候補進入官場,之前在江蘇布政使衙門當一個低級官員,如今在南京民政部社務司下擔任某科科長,這科長的職權不,畢竟一些地方政務都能插上手,但是大也不大,南京城內別區區一科長了,就算是各處的處長們都不算什么。

首都嘛,別的不多就是官員多!

文昌林的那位堂兄也是四十好幾的人了,也是帶了一大家子在南京生活據,住的還是他們民政部分配的宿舍,自然無法再住進三個大男人來,所以文昌林的堂兄給他們另外安排了一座院子,雖然地方又簡陋了些,但是總算是安靜,而且房租也不算貴,比接去住客棧要好得多。

稍微安頓了下來后,董離和陳洛云就是埋首書本中,而文昌林則是拿著這個入讀相關文書去帝國大學去報名去了。(未完待續。。)(www..)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