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混戰皖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混戰皖北

第一百九十三章 混戰皖北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07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七月二十八號廬州府合肥縣城外,一路風塵仆仆西來的施清瑄整個人絲毫看不見疲憊神色,反而是神采奕奕。

從滁州西進后,施清瑄率領第一軍大舉進攻皖北各地,攻略皖北之瀘州與東部的大片地區,也先后和陳玉成麾下的太平軍交戰多次。

這些只有幾千人的小規模交戰毫無意外,第一軍通通取得了全勝,面對陳玉成麾下那種流民式的軍隊,甚至都不用出動皇家陸軍部隊,僅僅是憑借協防軍部隊就能夠擊敗他們。

兩天前,施清瑄麾下的第二騎兵團,在騎兵總監兼任第二騎兵團團長王呂云少將的指揮下,又是襲擊了一支太平軍,取得了殲敵兩千余人的巨大戰果。

帶著多場的大勝,施清瑄率領的第一軍主力部隊終于是抵達廬州府的府城所在合肥縣。

不過讓施清瑄有些郁悶的是,興許是知道自己很難抵擋住中華軍的主力部隊進攻,陳玉成竟然是提前率領大軍撤離了合肥,只在合肥留下了不到兩萬人的兵力。

這兩萬兵力聽上去似乎有很多,但是對于已經膨脹到了二十幾萬規模的陳玉成所部來說,實在不算什么。

而且這兩萬人里,和陳玉成的其他部隊一樣,都是只有極少量的太平軍老兵骨干,其他的都是挾裹而來的流民,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老幼婦孺。

陳玉成留下這兩萬人如其說是為了阻擋施清瑄的西進步伐,倒不如說是甩開包袱,好帶著青壯大軍西逃。

陳玉成之所以這么干脆的放棄了合肥,倒不是說陳玉成真的害怕了中華軍。而是他知道是不可為。

這里頭除了中華軍自身來勢洶洶的因素外,也和瀘州府周邊無雄關險地可守有關,包括合肥在內,整個瀘州府都是一馬平川,根本就是守無可守的地形。

早年太平軍攻克瀘州陷合肥是很輕松。后來清軍收復合肥同樣輕松,今年陳玉成再一次把合肥打下來也沒有花多少的力氣,由此可見,瀘州一府就是一軟柿子,誰都可以捏一把。

瀘州守無可守,而之前陳玉成也是連續派遣了多支偏師。試圖伏擊、攔截施清瑄的第一軍,但是這種連刀劍都無法配齊的流民部隊要想在平原地形上和中華軍進行野戰,這勝利的希望幾乎等于零。

失敗數次后,陳玉成很干脆的主動退出合肥!

反正他本來就是流動式作戰,不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他繼續流動下去,就能夠挾裹諸多民眾加入自己,持續發展壯大。

就算是運氣不好,被中華軍逮到了數十萬大軍被一舉擊潰,只要陳玉成保住他麾下的從南京帶來的五千骨干士兵,那么不用兩個月他就能夠東山再起,重新挾裹出一支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大軍出來。

陳玉成走的干脆而瀟灑,這留在合肥的都是老弱婦孺。面對如此合肥施清瑄都沒有多花什么心思,只是把大軍的架勢擺出去,稍微試探后就是發起進攻。城內的太平軍也就抵擋了兩個小時左右,然后就是徹底崩潰了。

看著已經破開的城門,施清瑄不以為意:“讓協防師先進城清剿,肅清城內賊軍余孽,嗯,吩咐下去。入城后一應事務按照老規矩處理!”

施清瑄口中的老規矩是什么?兩個字:剃頭!

自從剃發令施行后,目前中華軍雖然對自身轄區的民眾并不強制性剃頭。對于攻占的大片農村地區,或者是不怎么抵抗的城池也不會強行要求民眾剃頭。一般而言只是對俘虜、投誠的官員等進行強制性的剃頭。

但是對于一些抵抗堅決的城池,打下來后往往會執行比較殘酷的剃發令,不僅僅要求敵軍俘虜,投誠官員剃發,同時還會強制性的要求全城男丁剃發,甭管是滿清的那種辮子還是太平軍的披頭散發,一律通通都要剃掉。

之前在南京,揚州就已經干過了,而現在,面對皖北地區滿地皆匪的情況,作為江北軍務總司令的施清瑄覺得有必要采取更加強硬的政策,不然不足以震懾當地。

現在的皖北地區,其形勢要遠遠比其他省份更為復雜,其他地方比如說皖南、蘇北或者江西,這些地方中華軍雖然也和太平軍,和清軍開戰,但是這種交戰都是比較正規的,都是雙方的軍隊進行交戰,而不會有大量的民眾摻和進來。

但是在皖北地區卻是不是這樣,首先是陳玉成采用流動式挾裹作戰,挾裹了大量民眾和中華軍進行戰斗,以至于皖北的南部地區,也就是淮南地區和陳玉成所部形成了極為密切的關系。

另外一方面也和捻軍有關!

早期的捻軍還不是捻軍,而是叫‘捻子’何為捻子?就是恐嚇錢財、敲詐勒索的土匪,太平天國時期的捻子是一種普遍性的全民活動,尤其是荒年欠收后,皖北地區的農村地區,更是整個村,整個親族的青壯都去當捻子,呈現‘居者為民,出者為捻’的態勢。

隨著皖北地區持續遭到戰爭破壞,加上災荒練練,加入捻子的百姓越來越多,到最后終于是席卷了整個皖北地區,甚至各大捻子頭領聯合起來,其盟主張樂行自號‘大漢永王’。完成了從土匪到起義軍的轉變。

而去年更是聽封不聽調的條件,接受太平天國冊封,其張樂行被封為沃王,并開始蓄發,改換太平天國旗幟。

陳玉成和捻軍各部深入合作,在今年上半年幾乎聯手瓜分了整個皖北地區。

但是別以為皖北就只有陳玉成和捻軍了,實際上還有清軍,還有各種地方武裝。

之前清軍還控制著合肥,蚌埠等淮南一帶的地方,此外皖北的一些大城池還也在清軍手中,不過大多都是困守一地,無法對捻軍或太平軍發起反攻。

清軍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武裝,有各種各樣的團練,鄉勇,甚至一些地主豪強的私人武裝等,其中歷史上名聲最顯的就是苗沛霖了。

這個人貧寒出身,但是卻考上了秀才,而后見捻軍肆虐皖北鄉里,他開始籌辦團練,并在抵抗捻軍中迅速發展擴大,他正式辦團練也不過一兩年時間,但卻是力量迅速膨脹,現在已經掌控鳳臺周邊地區,麾下據傳有兵萬人之多。

1857年的苗沛霖自然無法和原時空里1860年以后的他相比,至少現在苗沛霖還沒有投靠捻軍,不過其力量已經足以左右皖北局勢。

此外在皖北地區,類似苗沛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各種人數多則數千,少則數百的團練,鄉勇多如牛毛。

如今的皖北是太平軍、捻軍、清軍、地方團練鄉勇交趾在一起,造成了極其復雜的局勢。

面對各種亂七八糟的武裝勢力,施清瑄可沒時間來拉攏或者分化之類的,這些計策聽上去或許很好聽,但是對面中華帝國來說通通都不需要。

對于中華軍而言,直接打過去比用計策拉攏分化容易多了!

不過擊潰這些亂七八糟的匪軍容易,但是為了避免中華軍大軍掃過之后,后方的各種土匪又如同春風野草一樣瘋長,就必須采取更加強硬的措施,得讓他們知道,中華軍不是太平軍,更不是清軍,任何敢于反抗的人都會死的很慘很慘。

基于此,施清瑄選在了在合肥立威,破城后直接把滿城男丁的辮子、長發一股腦都剃掉了。

但是讓施清瑄意外的是,原本他以為會遭到很大的反抗,畢竟剃發這種事國人還是很排斥的,對于傳統儒家子弟而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剃掉,而對于接受了幾百人滿清統治的人而言,腦袋上的辮子更是向滿清朝廷效忠的對象,不能輕易剪掉的。

但是很不巧,這合肥被清軍、太平軍先后攻克多次,清軍來了,逼他們剃發留辮子,太平軍來了逼他們蓄發,這一來二往大家也都習慣了,你讓他們蓄發就蓄發,剃頭就剃頭,干脆的很。

不過倒是有幾個老學究捧著那條被強行剪掉的辮子嚎啕大哭,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剪掉了辮子沒臉面對祖宗之類的。

對此施清瑄一臉鄙夷,早兩百年前滿清入關的時候怎么不見你祖宗說這話!

滿清朝廷留辮,太平天國蓄發,中華帝國剃發,這國內三大政權對待區區頭發的政策其實也就代表了三家勢力水火不容的現狀。

這對待頭發的政策已經不僅僅是什么道德**之類的事了,而是一個區分個人政治態度的事,留辮代表你效忠滿清,蓄發代表你贊同太平天國,剃發代表著你支持中華帝國。

也好在合肥這邊的百姓逆來順受,所以剃發令并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而拿下合肥后,這些雜物施清瑄也是懶得處理,很快就是率領大軍再一次進軍。

而在第一軍的南方,和州的第二軍也是開始了相關行動,而他們的目標則是安慶!(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