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瑄的話繼續著:“此前的多次戰斗中,充分表明我軍在中遠距離上的火力優勢是足以給敵軍造成巨大傷害的,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被敵軍近身后,尤其是被敵軍騎兵近身后,部隊缺乏有效的抵抗手段!”
施清瑄這話里指的就是輜重團,當初輜重團被董陽紅的騎兵沖進來后,幾乎是一觸即潰,根本就沒有抵抗能力。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督練處認為,部隊的訓練力度還不夠,后期必然要加大訓練力度,力保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部隊的陣型不亂,同時部隊的在機動、變陣上面也存在不足,往往因此失去了巨大戰機!”
這說的是第二步兵團,當初第二步兵團為了攔截、追擊董陽紅的騎兵,先后變了兩次陣型,但是所花費的時間過長,同時由于訓練不足造成變換陣型出現了一定的混亂,未能短時間內完整隊形的變換從而投入戰斗。
施清瑄說的比較多,足足說了一刻多鐘才停下來,而他的諸多話中,重心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現有部隊的訓練還不夠,士兵的訓練不足,造成執行軍官的命令多有延誤,甚至出現一定的混亂。
而要改變這種情況,除了繼續加大訓練力度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隨著施清瑄的話落下后,林哲再一次開口:“后續我們的主要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繼續加大訓練力度,第二個就是補充兵員恢復戰斗力,第三個就是酌情再編練一個騎兵連、一個炮兵連、一個步兵團!”
聽到林哲這么說,盡管在座的諸多軍官們實現已經知道了這些,但是現在還是忍不住的露出興奮之色,擴軍啊,這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更多的職位,代表著升官,誰不高興啊!
“騎兵連這邊暫定為兩百騎,組建工作暫時由營部督練處親自負責!”林哲考慮到王呂云重傷未愈,而自己手底下也沒有拿得出手的騎兵軍官,所以先打算讓督練處負責騎兵連的組建。
“新組建的炮兵連暫定為第三炮兵連,先用繳獲的那些劈山炮進行訓練,等待購置的火炮到位后再進行換裝!”
“組建的步兵團暫定為第三步兵團,部分骨干先從第一團、第二團抽調,兵員重新招募!”
林哲說著這些的時候,然后把目光投向了徐言青:“此次我們要補充損失,還有再擴編部隊,所缺的兵員眾多,徐上尉你回去紹興一趟,負責募兵事宜!”
“目前各部兵員所缺較多,你盡早回余姚,這一次募兵不需要局限在我們余姚一縣,整個紹興府都要去,擴大募兵區域,兵員的素質要嚴格把關,我不希望重建后的輜重團和之前的輜重團那樣一觸即潰!”
林哲把目光投向了第一團副團長徐言青,余姚縣勇營不管是要補充現有部隊的編制,還是說要擴軍,都得需要招募士兵。
而目前余姚縣勇營的士兵來源都是集中在余姚以及周邊幾個縣,這一次招募士兵,自然也是需要回去紹興招募的。
“上一次我們回去招募士兵的時候,也留下了幾個人,如今那邊也招募了幾個百人,你回去后稍作挑選,然后擇優送來一部分補充現有部隊的缺口!隨后你繼續留在紹興,招募足一個團的兵員后再回來!”
林哲叮囑著徐言青,而徐言青聽到林哲的話后,額頭上依舊包扎著繃帶的他露出興奮的臉色:“大人放心,我徐言青定然會把募兵事宜辦妥當!”
而其他人看向徐言青的目光里,也是透出了羨慕之色,林哲讓徐言青回去紹興招兵,而且還讓他招募到一個團的士兵后再北返,雖然現在還沒有明說,但是參考林安飛當初回余姚募兵的情況,那么就會知道,徐言青未來一個團長是跑不了的了。
這說的擴編,其實都是說說而已,要擴編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在林哲解決軍費、槍支彈藥問題前,這擴軍就是一句空話。
會議散了以后,林哲而把軍械局韓向方留了下來:“我已經給上海那邊去了信,上海那邊會盡力供應槍支和彈藥,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你親自跑一趟上海,務必保證軍械供給,此外你去看看那批六磅炮怎么樣,可以用就帶回來,然后再看看有沒有機會購入十二磅的火炮!”
要購入十二磅的火炮不是那么容易的,之前林哲和上海那邊的潘立宣互通信件的時候,讓他代購十二磅甚至更大口徑的火炮,潘立宣回信說難度很大,只找到了少量六磅的舊式火炮。
潘立宣只是個商人,也搞不懂這些六磅炮的性能如何,所以讓林哲派人過去查看,如果可用的話再購買。
一應事務安排下去了以后,林哲終于也算是有閑心怎么對付湖州城內的這些官紳了,嗯,說白了就是想著怎么向他們要錢了。
這補充兵力,擴軍都是要錢的!
進駐湖州城三天后,一直沒有動靜的林哲邀請了城內官紳,說是匪患嚴重,共商防匪事宜,當然了這都是瞎扯淡,城內的這些官紳都是明白人,一看林哲這么說,立馬就知道人家這是要錢了。
得,古往今來這些富紳被攤派軍資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如果是平常時候他們還敢不給,但是現在看林哲那兇巴巴的樣子,再聽聞余姚縣勇營在長興那邊做的事,也只能是先忍了,至于事后找人彈劾那是以后的事,現在嘛,先給錢把林哲穩住再說。
于是乎,林哲一番恐嚇后笑瞇瞇的笑納了湖州城諸官紳捐獻的軍資一萬八千多兩銀子,不算多,但是勉強也算是一點收入了。
然后林哲派兵在湖州府各地設立關卡,甚至都派兵到了靠近杭州府的德清、武康兩縣私自設立關卡。
對于林哲此舉,官紳們自然是憤怒無比的,彈劾林哲的折子和雪片一片飛往浙江巡撫衙門,甚至有些有門路的人把狀都搞到了閩浙總督衙門,甚至送往京師。
不過浙江巡撫黃宗漢對這些彈劾林哲禍害地方的折子一律壓下,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
為什么?
因為黃宗漢很清楚,林哲的那支縣勇營能打是能打,但是就是太耗錢了,這每月上萬兩銀子的軍費,他浙江巡撫衙門肯定是拿不出來的,這每個月兩千兩銀子再加上湖州府的一千兩銀子,每月三千基本上已經讓黃宗漢很頭痛了。
要知道,雖然浙江這邊能打的清軍沒有多少,但并不是說清軍總數就少了,浙江各地,尤其是在浙北,浙西,皖南一帶的浙江清軍數量不少,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此外江蘇那邊清軍云集,所費甚多,朝廷已經多次要求浙江供應江蘇江南、江北兩地清軍的軍需,這就導致黃宗漢已經拿不出來更多的銀子扶持地方團練了。
要想林哲的余姚縣勇營繼續打太平軍,黃宗漢能夠做的事只有兩種,第一就是為林哲向朝廷報告,好把,這其實也是給自己報功,林哲的余姚縣勇營是浙江地方團練之一,也就是說算得上是他麾下的人馬,這林哲打了勝仗就代表著他黃宗漢打了勝仗。
第二件事嘛,就是對林哲在地方撈錢的舉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林哲不搞的太過分,那么他基本是不管的,任憑林哲折騰,能敲詐出錢來算林哲本事,如果林哲還能繼續打勝仗,那么黃宗漢就會繼續為林哲報功。
當然了,如果林哲一個不小心真激起民怨什么的,或者直接來一個大潰敗,黃宗漢也不介意借林哲的頭顱一用,以平息民怨和朝廷的憤怒。
黃宗漢如此做法,林哲在湖州那邊自然是越做越順手,敲咋大戶那種事自然是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做,但是收稅的關卡卻是越設越多,最后就差沒直接跑到杭州府設立關卡去了。
設立關卡對過路商旅收取過路費的同時,林哲還打算對湖州的各行各業進行收取厘金。
當然了,人家林哲是沒傻到光明正大以征稅的名義收取厘金,‘稅收’涉及到朝廷名份,沒舉旗反旗之間就大張旗鼓的自行收稅,下場通常會比較悲劇。
人家林哲搞的是‘勸捐’,顧名思義就是勸你自愿的捐獻金錢給余姚縣勇營。
林哲給黃宗漢上報的勸捐局條例章程是這么解釋的:由于軍費奇缺,無奈之下向各行各業商家勸捐以補軍用。
黃宗漢看是讓各行各業的商家們自行捐助,再加上黃宗漢自己因為不可能給余姚縣勇營太多的軍費支援,既然余姚縣勇營自己想辦法搞募捐,那么他自然也就順水推舟的批準了。
不過黃宗漢自然不知道,林哲口中的勸捐說的是自愿為主,但實際上林哲準備怎么‘勸’呢。
他是準備讓士兵們天天上街,荷槍實彈的一間一間店鋪過去,那殺了不知道多少太平軍的丘八們拿著槍讓你捐錢,你敢不捐嗎?
不捐的話,余姚縣勇營的士兵也不會說直接殺了你,那樣太野蠻了了,不符合余姚縣勇營文明之師的口號,他們會派兩士兵給你免費站崗,荷槍實彈,刺刀閃亮,有客人敢上門才見鬼了。
你愿意被捐的話,還得親筆書寫一份某某日自愿捐獻紋銀多少兩給余營以助軍資的條子,你看,有文書為證,你可是自愿捐獻的,以后別跟我說我是來征稅的,更不是來強槍的。
完了再給你一份所謂的‘榮軍書’上述某某商鋪某某日捐獻軍資多少兩,有了這份文書往后一年內余姚縣勇營都不會來為難你做生意了。
私立關卡收取過路費,對各行各業勸捐,這實際上已經是清末厘金制度的早期模式了。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