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恐怖靈異作者:歷史軍事本章:
南京外務部,維克托拉和諸多西方的外交官們一樣,穿著燕尾服、帶著圓頂禮帽,不過卻是留著具有明顯俄羅斯人特征的大胡子。
維克托拉乃是俄羅斯帝國駐南京商會辦事處的領事,由于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帝國一直都沒有和俄羅斯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因此雙方自然也不可能設立光明正大的公使館之類的,不過兩國雖然躥敵對狀態,但是這外交往來卻是不會少的。
因此俄羅斯是接著民間商會辦事處的名義,在南京設立了一個辦事處,以民間團體的名義處理實際上的諸多外交事務。
維克托拉這個商務領事,實際權限就是俄羅斯帝國駐中華帝國公使了。
同樣的,帝國也是在俄羅斯設立了民間名義的辦事處,并派遣了外交官從事私底下的外交活動。
最近的維克托拉很不好過,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一個星期前,帝國突然對俄羅斯西伯利亞方向動了大規模的攻勢,而從西伯利亞前線的俄軍將領回報,參與戰斗的中華軍人數已經是過了五萬人,而且他們預料還有更多的部隊正在奔赴前線。
俄羅斯雖然在西伯利亞方向駐扎的兵力不算少,這一大區域的兵力加起來也有五六萬之數,但是因為要分散到廣闊的西伯利亞,實際上兵力是比較薄弱的。
如果只是對付四五萬中國部隊的話,那么不成問題,但是這一次中國人動這么大規模的攻勢,誰都知道這只是個開始,后頭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部隊加進來,到時候西伯利亞方向的俄羅斯人能夠擋住嗎?
前線的將領已經給了他們答案,那就是很難、很難。
過去的一個星期里,俄軍被中軍的猛烈進攻打了個措手不及,而且他們現中軍的火力密度比他們預料的還要龐大的多,導致前線部隊損失慘重,求援的電報已經是傳遍了整個俄羅斯。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俄羅斯人的總兵力雖然不少,但是大部分還是駐扎在歐洲,如今能夠調動的機動兵力基本都已經奔赴巴爾干半島和高加索地區和奧斯曼土耳其作戰。
在中亞方向雖然兵力也還有一些,但是在中亞地區的同樣有著英國人和中國人呢,中國人在中亞地區的兵力雖然也就那么幾萬,無法動大規模的進攻,但是牽制同等數量,甚至更多數量的俄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此外如果俄羅斯在中亞方向抽調太多兵力的話,下一步英國人估計就會落井下石了。
而且非常關鍵的是,受到距離遙遠的影響,就算是俄軍想要從歐洲或者中亞方向抽調兵力增援西伯利亞方向,那所需要的時間也得好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了。
沒有鐵路運輸,只靠兩條腿行軍的話,度是怎么也快不上去的。
也就是說,在短時間內,至少三個月內,西伯利亞方向的俄軍只能是依靠自己,貝爾加湖以東的大約四萬俄軍已經是難以支撐,而駐扎在貝爾加湖以西地區的數萬俄軍接到命令后,已經開始向東推進,但是他們遭到來自中軍第十二軍的頑強攔截。
要想順利打通貝爾加湖南岸那道只有一百公里寬度的通道,從而增援圖撬甚至尼布楚,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這種情況下,也就導致了俄羅斯的上層極大的恐慌,據正在巴爾干前線親自率軍作戰的沙皇都已經是暴跳如雷,一方面是電報嚴令西伯利亞的俄軍守住,另外一方面是籌集其他方向可以籌集的兵力增援。
同時,由于俄羅斯已經是事實上陷入了兩線的大規模作戰,饒是俄羅斯乃是歐洲壓路機,但是也是難以承擔這種龐大的壓力啊。
為了獲得的緩沖時間,更是為了避免貝爾加湖以東地區的四萬俄軍陷入被包圍殲滅的危險,俄羅斯的高層是給了維克托拉命令,要求他立即展開對中華帝國的外交談判,就算無法讓中國人退兵,但是最少也要拖延中國人的進攻步伐,給俄羅斯爭群沖時間。
俄羅斯高層方面已經明確表態,偉大的俄羅斯帝國已經開始進行全國范圍的動員,大量的農奴和工人正在被強行征召,用以組建新部隊,不用多久更多的灰色牲口就能夠拿上槍支奔赴戰場,為雙頭鷹的榮耀而戰。
可惜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而俄羅斯現在缺少的就是這些時間,別說半年,三個月了,按照西伯利亞那邊的狀況,估計一個月都支撐不了。
和俄土戰爭那邊打的不溫不火,還帶有濃厚的普法戰爭痕薊同,中華軍在西伯利亞方向起的進攻,其作戰模式和火廉猛烈,讓很多長期和中華軍有著作戰將領的俄軍將領都是非常的不適應。
要說俄軍的對華作戰經驗,尤其是駐扎中亞和西伯利亞方向的俄軍那是非常的豐富的,因為這兩家都相互敵對二十年了,大大小的戰役打了無數次,盡管大部分都是一些幾十人,幾百人的小規模戰斗,但是也足以讓俄軍摸清楚中華軍的基本情況了。
對于中華軍裝備的大量鋼制后裝線膛炮和72年型北方步槍,俄羅斯并不陌生,比如說后裝火炮,自從普法戰爭后,不僅僅是中華帝國緊跟德國普法,開始大規模裝備后裝火炮,其他國家同樣也沒沒有閑著。
俄軍目前同樣也裝備了大量的后裝火炮。
連步槍的話,由于帝國的72年型北方步槍的服役,開始幾年還躥軍事保密狀態,但是到了75年后,這種步槍就是被各國所獲知,各國又是掀起了一陣連步槍的研。
俄羅斯人自己也是正在在伯丹步二型的基礎上研連步槍,不過一款新型步槍的研到定型,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別以為步槍看上去很簡單,價格也不高,但是一款能夠被軍隊大量裝備,成為制式武器的步槍,其研歷程往往是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
就算是完成了設計,后續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試驗,測試等。
比如說各國在帝國服役64年型林德步槍后,基本上在65年左右就是開始對金屬子彈的后裝線膛步槍進行研,英國人最先是現有的59年型恩菲爾德步槍進行改裝,并在6年左右開始服役,而后在7o年的時候又服役了馬蒂尼亨利步槍。
俄羅斯人的伯丹步槍,也是在7o年完成最終的第二個型號后開始大規模服役。
等到了連步槍時代,由于帝國在服役72年型北方步槍后,對這種步槍進行了嚴格的保密,最早裝備這種步槍的多是國內駐防的部隊,等到各大兵工廠的生產線成熟后,可以提供大量步槍后,才是逐步進行全軍的換裝。
實際上,到75年的時候,帝國6軍才開始全軍范圍的換裝。
而同一年,英法等國才得到了72年北方步槍的詳細情況,而后就是不約而同的開始對連進行研。
其他國家先不去說,俄國人這邊在76年的時候,就是正式開展了伯丹步槍的改裝研究,不過改裝卻是不太順利。
連步槍和以往的單步槍有著極大的先天性不同,很多成熟的單步槍實際上并不適合改裝為后裝步槍,比如說帝國大名鼎鼎的林德系列步槍,其改裝路程就是不怎么順利,最后導致在連步槍的淹中失敗,后續幾年雖然皇家武器公司并沒有甘心失敗,持續設計新式的連步槍,并推出了所謂的76年型林德步槍,也獲得了象征性的幾萬支軍方訂單。
但是這76年型林德步槍,實際上除了名字還保留著林德步槍外,實際上核心設計理念已經和以往一脈相傳的5、64年型林德步槍截然不同。
皇家武器公司搞76年型林德步槍,自然還是為了敝新式步槍的研能力,爭取未來軍方的新一代訂單,據傳他們現在已經是開始針對無煙火藥為基礎,開始展開新一代無煙火藥步槍的研究,提出了洶徑步槍的設計理念,宣稱下一代的步槍,口徑將會縮小到八毫米以下。
此外,這個76年型林德步槍的另外一個目的,也是為了在未來帝國開放連步槍的出口權限后,爭奪國外的訂單。
雖然國內瘍了北方步槍,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北方步槍可是沒有什么名氣,而皇家武器公司的林德步槍在全球范圍內,可是大名鼎鼎的槍械品牌,名聲并不遜于英國人早年的恩菲爾德步槍。
甚至皇家武器公司在推銷后裝火炮的時候,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把火炮稱之為林德火炮,為的就是借助林德步槍的良好口碑。
在很多國家,尤其是一些小國家、勢力的領導人眼中,林德步槍就是代表了他們可以買到的最好步槍,而這一點在早年的5年型林德步槍、64年型林德步槍里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在72年到77年這五年里,在全球范圍的槍械市籌,排除了各國自行研的步槍外,64年型林德步槍占據了其他自由市場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份額。
從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再到東亞的幾個國家,他們所用的制式步槍,清一色都是林德步槍。
而到了中亞以及歐洲地區,奧斯曼土耳其這個當代國際軍火商的大客戶,也是64年型林德步槍的忠實用戶,除了早年直接進口外,奧斯曼土耳其還購買了專利授予以及生產線,開始自行生產這款步槍。
俄土戰爭前夕,土耳其人可是向帝國一口氣下了十萬支林德步槍的訂單啊!
在七十年代里,帝國的林德步槍、德國的毛瑟步槍、英國人的馬蒂尼亨利步槍,幾乎是占據了大部分的國際軍械訂單。
林德步槍的良好外銷,給皇家武器帶來了龐大的外匯現金收入,所以自然是想要在連步槍時代繼續敝下來了。
而北方步槍的話,雖然這款步槍深受國內的喜愛,但是要說起在國際市場上的潛力,那定然是不如林德步槍的。
就和原時空的清末時期的國人對毛瑟步槍情有獨鐘、對克虜伯火炮非常喜愛一樣,現在很多國家的客戶對林德步槍也是有著極大的好感。
不過現在各國范圍內,雖然英國等國家已經開始改裝連步槍,但是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各國要大規模裝備連步槍的話,估計還得需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
而等到那個時候,和64年型林德步槍一樣,帝國肯定會第一時間塞72年型北方步槍以及76年型林德步槍的出口限制。
到時候,國內的這些國防企業們就能夠又狠狠的撈一筆。
只是在77年這個時間點里,除了中華帝國外,還沒有那個國家大規模服役連步槍,俄羅斯人同樣沒有。
當中華軍為彈藥的大量消耗而頭痛不已的時候,俄羅斯卻是因為中華軍的猛烈火力而恐慌不已。
這種恐慌可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當中華軍起全面進攻半個月后,當俄國沙皇還在愁著趕怎么把對面的土軍干掉,然后結束調俄土戰爭,回過頭來對付中國人的時候。
中華軍之第三十五師以兩倍多的兵僚勢,以過五倍的炮火優勢,以時代的連步槍優勢,對圖撬動了持續長達一個星期的猛烈進攻。
俄軍雖然抵抗的非常英勇,但是在大勢面前根本就抵擋不仔華軍的進攻。
一個星期后,圖撬內的俄軍已經死傷過半,而后在彈盡糧絕并且突圍無望的情況下被迫向中華軍投降。
圖撬失守,六千多俄軍死傷過半,剩下的全數投降,這個消息借助電報,迅的傳遍了全球每個角落,引來了人們的陣陣驚呼。(未完待續。)
[記住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