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五百八十六章 騰飛中的海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六章 騰飛中的海軍

第五百八十六章 騰飛中的海軍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7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來自于

胡立才拿出的新式二等鐵甲艦的方案,和以往的鐵甲艦設計可以說存在著概念上的差別。⊙。⊙

在該設計案上,胡立才并沒有說戰艦的具體性能如何,而是說起了近年以后未來帝國海軍所面臨的威脅和挑戰。

毫無疑問,帝國海軍的最大威脅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尤其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東印度艦隊,除了英國皇家海軍外,法國海軍也是帝國海軍的潛在對手。

而這兩國海軍,卻是當代世界上的第一大以及第二大海軍。

要對抗這兩個敵人,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建造大量的決戰鐵甲艦,然后通過決戰把來襲的敵艦隊擊敗,甚至封鎖馬六甲海峽,做到御敵于國門之外。

然而這種看似最好的方法實際上不太現實,英法兩國的國家實力是要超過帝國的,尤其是英國人還是一個海洋性國家,海軍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人家英國人下水三艘甚至四艘決戰用的鐵甲艦,帝國能夠下水一艘就不錯了。

受限于帝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國內的工業規模,是不可能大批量的建造鐵甲艦,要積累起一支五六艘萬噸以上的決戰艦隊還勉強可以,但是更多基本就不太可能了,然而英國人的鐵甲艦可是一大票,不是幾艘幾艘,而是幾十艘幾十艘來計算的。

因此,通過鐵甲艦的質量和數量是無法對抗英國皇家海軍的。

為此,胡立才提出,對于一個海洋性國家而言,其海上運輸型就是他們的生命,如果能夠打擊到敵軍的海上運輸線,那么敵軍就等于不戰而敗。

而英國人為了保護航線,在全球范圍部署了眾多的巡洋艦,要想襲擊他們的航線,就需要一種能夠擊敗這些巡洋艦的戰艦。

而這個任務以帝國目前的庫倫級防護巡洋艦還是比價勉強的,畢竟庫倫級雖然號稱是防護巡洋艦。但是也只是鋪設了薄薄的一層船盒裝甲,只在重要部分才鋪設了三英寸到四英寸的裝甲。

如果用海軍術語來說,庫倫級巡洋艦,是一款采用了重點防護的巡洋艦!

其使命并不是說和敵人的軍艦進行大規模的海戰。當代不管是英國皇家海軍,還是帝國皇家海軍的巡洋艦,也不管是庫倫級這種所謂的防護巡洋艦還是那些老式的木制巡洋艦,其實他們的任務使命都是一樣的,主要執行一些護航、偵查、通報、顯示武力。

因此庫倫級巡洋艦雖然說是在防護性能上有所提上。但是其火力以及防護性能都是比較勉強。

既然庫倫級無法做到擊敗英國同類巡洋艦,那么帝國海軍就需要一款能夠擊敗這些英國傳統巡洋艦的新式戰艦。

這種戰艦的火力以及防護必須足夠應付那些傳統巡洋艦,其航速也不能太低!

然而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種戰艦既然要在性能上勝過庫倫級這種傳統巡洋艦,那么造價肯定會直接上漲,而海軍是無法忍受一款噸位以及造價直逼二等鐵甲艦的戰艦只能是去欺負欺負敵軍的巡洋艦的。

因此胡立才干脆是把巡洋艦的船體繼續放大,加裝更厚的裝甲,裝備更多的火力,同時大的船體放大了后也能夠裝備更大的蒸汽機。如此航速也就能夠提起來了。

這種放大后的巡洋艦以火力和其裝甲,勉強也能夠參加一等鐵甲艦之間的線列決戰,同時其航速由于比較快,還能夠組成機動艦隊來使用。

綜合了上述的戰術要求,胡立才拿出來這個設計方案就是顯得有些怪異了!

首先是噸位,這款戰艦的噸位可不小,比夸父級二等鐵甲艦還要龐大得多,其噸位達到了七千五百噸。

其至關重要的防護、火力以及航速這三項指標上同樣超過夸父級二等鐵甲艦很多,該艦采用的是和鐵甲艦一樣的甲帶裝甲,不過厚度以及鋪設的高度都比蚩尤級鐵甲艦差一些。該艦的鐵甲帶的鍛鐵裝甲最厚度達到了八英寸,大部分裝甲帶都達到了六英寸的厚度,遠遠超過了帝國海軍現役的炎帝級以及尚未服役的夸父級這兩款二等鐵甲艦。

不過比蚩尤級鐵甲艦來說就要差一些,蚩尤級的水線裝甲可是全覆蓋。而且高度非常可觀,厚度是七英寸到十二英寸之間。

其指揮塔以及主炮的炮塔裝甲都是達到了最厚的十二寸之多,這種防護能力絲毫不亞于英國人在建的那些萬噸鐵甲艦,防護能力比起六十年代時期先后服役的那些鐵甲艦要強得多,整個就是一個鐵烏龜。

帝國海軍自己測試的后,動用兩百五十毫米的后裝艦炮進行炮擊。在一千米的距離上基本都無法給十二寸的裝甲造成什么實際損害,要到六百米左右的距離上,才能夠確保徹底擊穿十二寸的裝甲。

這種結果對于當代的海軍人士來說其實是相當郁悶的,這裝甲厚度要加厚簡單的很,只要船夠大,十二寸的裝甲隨便上,但是能夠擊穿十二寸裝甲的艦炮就不是那么好造的,皇家武器公司為了研發和生產兩百五十毫米的后裝艦炮,可是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到時候這一門艦炮的價格就能夠抵得上一艘小船的錢了,蚩尤號上的所有艦炮加起來,其價格高達數十萬之多。

回到裝甲問題,胡立才設計的新式戰艦,其防護性能自然是不那些一等鐵甲艦,但是比起來其他同噸位的戰艦還是比較客觀的。

火力配置上,由于帝國海軍已經是徹底在主力艦上拋棄了風帆系統,火力配置也就不用繼續考慮桅桿的問題,火力部署是全新的設計,胡立才直接采用了前后各一座雙聯裝炮塔,但是在左右兩側上卻是沒有和夸父級一樣,只有在炮廊位置上集中多門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而是直接在左右兩側各自裝上了一門單裝兩百五十毫米的艦炮。

如此,該艦就是集中了六門的后裝火炮,而且都帶有封閉式旋轉炮塔,向一側射擊的時候,最多可集中五門主炮,只比蚩尤級的六門少一門。

其余的一百五十毫米以及八十毫米若干!

為了讓這款戰艦能夠追的上敵人的巡洋艦。胡立才直接給這款戰艦配屬了一座蒸汽機、八座蒸汽鍋爐的配置,這個動力系統實際上就是蚩尤級鐵甲艦的動力系統,同樣型號的蒸汽機以及燃煤鍋爐。

這里得提示下,別以為這年頭的鐵甲艦航速都很低。實際上這年頭的各國的主力鐵甲艦,尤其是那些萬噸以上的鐵甲艦,其航速普遍達到十四節以上,相反很多二等鐵甲艦的航速普遍偏慢,十二節。十三節比較多,超過十四節的都很少。

帝國海軍歷來注重主力艦的航速,因此給蚩尤級鐵甲艦配置了一座蒸汽機搭配十座燃煤鍋爐的,在當代算得上是最豪華的動力配置,輸出功率可達七千匹,可推動又粗又短的蚩尤級鐵甲艦跑上十四點五節。

而新款的戰艦排水量只有七千五百噸,卻是采用同樣的動力系統,雖然說燃煤鍋爐少了兩座,同時由于船體的一些設計障礙,倒是輸出功率有所下降。但是依舊可以爆發出來六千兩百匹的輸出功率。

同時和傳統鐵甲艦又短有粗的船體設計不同,新款戰艦的船體實際上是根據巡洋艦來的,其長寬比對比鐵甲艦要大很多,達到了七點。

帝國海軍對航速歷來比較注重,從一等鐵甲艦到巡洋艦,船型都是比較修長,雖然這種不可避免會造成同等噸位下,防護能力可能不然英國人的鐵甲艦,但是航速上卻是要快一些。

新款戰艦也同樣延續了這個優良傳統,船全長為一百一十五。船寬為十六點四米,長寬比為七,吃水為七點八米。

其最大航速為十五點五節,由于同時還肩負著獵殺巡洋艦的任務。所以對續航能力比較看重,搭載的煤炭比較多,使得純蒸汽動力,續航距離達到了三千五百海里。

航速、防護以及火力這三項數據可以說都是達到了這個年代所能夠達到了巔峰。

同樣噸位下,這款戰艦可以吊打那些傳統的二等鐵甲艦,必要時候。也是可以和那些一等鐵甲艦進行決戰。

性能優越的同時,這款戰艦的造價也是昂貴無比,價格直逼一百五十萬!

而且這個價格還是胡立才進行了多項取舍做出的所謂廉價版本了,如果在船體的一些細節上加以完善,在內部用工上以蚩尤級的標準來算的話,造價可能會達到一百七十萬之巨。

要知道,蚩尤號的預定造價也不過兩百二十萬啊。

一方面是價格昂貴,另外一方面海軍的高層也是在猶豫,這戰艦聽上去是航速比鐵甲艦快,火力不差多少,而防護和火力又是超過傳統巡洋艦太多。但是到時候真的能夠下打巡洋艦,上抗一等鐵甲艦嗎?

不過盡管海軍內部還在猶豫,不過這款胡立才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一些戰略也是引起了海軍的注重。

海軍內部給這種新戰艦直接給出了一個分類,那就是一等巡洋艦,同時在決定是否大規模建造一等巡洋艦之前,全面暫停二等鐵甲艦的采購。

當海軍那邊把這種新戰艦的設計方案遞交給林哲的時候,本來林哲還不太關注,畢竟他對鐵甲艦時代的戰艦發展也不是很熟悉,如果出來一個無畏艦,那么他肯定是知道的,但是這個時代的鐵甲艦亂七八糟的,處于探索期的鐵甲艦時代,基本上很難分辨到底怎么樣才是好的。

英國人為了探索,基本上從鐵甲艦發展開始,一直摸索了三四十年,期間各種設計是反常無比,充分體現了這個時代海軍的迷茫,前面有很多路,但是他們不知道那條才是對的,所以只能一條一條去試。

嚴格上來說,從勇士號開始一直到君權號,這期間英國人造的鐵甲艦基本都是試驗性質的鐵甲艦,經常造了這種又是選另外一種全新的設計,過幾年又是回到老路子,總之變來變去,別說后人搞不清楚這幾十年的鐵甲艦發展脈絡,這年頭英國皇家海軍自己都迷糊著呢。

所以林哲平時里,其實不怎么關注戰艦的詳細設計,反正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倒是知道無畏艦是怎么樣的,但是現在能夠造出來嗎?

不可能!

所以還是讓海軍那群人去折騰吧!

但是今天看見這款新戰艦的設計方案,卻是讓林哲想起了后世看見過的一個名詞:裝甲巡洋艦!

這個所謂的一等巡洋艦是從巡洋艦里演化而來,和一等、二等鐵甲艦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同時,這款戰艦的戰略用處一個是獵殺巡洋艦,襲擊敵國的海上運輸線,另外一個用處就是直接參加艦隊決戰。

這種戰艦不就是裝甲巡洋艦嘛!

好吧,雖然船體和火炮的部署都和近代的裝甲巡洋艦有所區別,不過其設計意圖卻是標準的裝甲巡洋艦。

只是這價格有些貴了,要一百五十萬的話,如果是林哲,他寧愿再加多幾十萬直接造一艘一等鐵甲艦。

但是海軍那群人既然正式把設計方案提交了上來,說明海軍內部還是有不少人對這種戰艦滿意的。

對此,林哲沒有第一時間做出決定,而是先后召見了多位海軍高級將領,當然了,自然不是為了聽他們對一款新戰艦的意見,而是聽取他們報告帝國海軍的一些戰略發展方向。

然而他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帝國海軍的野心已經是變的這么龐大了!

“今后帝國海軍的核心目標乃是爭奪西太平洋海域的絕對控制權,在戰術上,要能夠在戰術封鎖馬六甲海峽以及新加坡,同時爭取前出印度洋的可能性。

保持在北太平洋的優勢,能夠阻擋干預涉足北海以及阿留申海域的敵海軍,最低限度是保住北海海域的戰略安全,即堪察加半島以西的戰略安全。

在中太平洋以及南太平洋方向上,則是以保持帝國海軍存在,彰顯武力為最低要求。”

林達標的話讓林哲聽了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目標如果放大了來看,那基本就是要掌控整個太平洋啊!(。)

(梧州中文臺)

《》僅代表作者雨天下雨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的立場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臺。

,謝謝大家!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