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三百九十八章 橫掃北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橫掃北方

第三百九十八章 橫掃北方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中華宮平仁堂內,陳云陶也是一臉的喜色向林哲匯報著北方戰事:“目前北平、承德、山海關一帶已經全數收復,第六軍已經派遣第九協防師繼續進軍東北,預計不用多久就能夠拿下盛京等地,徹底收復遼東指日可待!

另外第六軍之主力部隊,即第八師和第九師已經開始轉道向西,休整后進入山西,執行后續的西進陜甘戰略。

第一師方面目前留駐北平一帶,不過也已經是派遣部隊進軍察哈爾,為后續掌控蒙古草原尤其是烏里雅蘇臺建立前進基地!”

“哦,蒙古那邊情況如何,如今滿清覆滅了他們是否會繼續頑抗?”林哲還是比較關心北方戰事的,雖然說現在已經攻克了北平在內的直隸大部,并殲滅了都興阿的新軍,但是北方那么大,尤其是還有蒙古諸部。

如果說那些蒙古諸部不愿意主動投誠的話,那么中華軍就得一一討伐,別看這些蒙古王公們沒有多少兵力部隊,但是距離就是天然的障礙。

中華軍如果要想徹底控制草原,而那些蒙古王公又不愿意主動投誠的話,那么還是比較麻煩的,而且會消耗相當長的時間。

“根據陛下之前的諭旨,凡是主動臣服的蒙古王公一律保留爵位,大部分蒙古王公還是比較配合的,但是也有部分王公明確表示不會臣服。后續統帥部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戰略,逐一鎮壓收復蒙古諸部!”

“要進軍蒙古的話,還是得靠騎兵,這方面你們準備的如何,第一騎兵旅什么時候才能成軍?”林哲繼續問道。

陳云陶顯然是對今天的軍務匯報做足了準備的,雖然林哲的問題跳躍的非常大,前頭還說著第六軍呢,然后就是說到了蒙古,然后又是騎兵,但是陳云陶還是不假思索的回道:

“自部隊北上后。我軍繳獲了大量馬匹,除了大量騾馬被用于輜重以及炮兵部隊外,一些優良馬匹則是被選入騎兵部隊中,用于補充北上部隊各師屬騎兵連以及第二騎兵團外。剩余的戰馬被用于組建第四騎兵團以及第六騎兵團。

這兩個騎兵團的馬匹已經基本到位,騎兵則是由軍訓部提前訓練的騎兵新兵組成,這兩個騎兵團組成的第一騎兵旅已經初成編制,不過訓練上稍顯不足,要想發揮出戰力來怕是要不少時間!”

“另外。我軍掌控直隸以及部分蒙古地區后,已經是采取就近原則,直接在當地招募牧民參軍,預計招募至少三個騎兵團未來用于蒙古尤其是烏里雅蘇臺等地的防務!”

聽到陳云陶說著這些,林哲也是翻到了報告書上關于籌建第一騎兵旅以及第七、第八、第九騎兵團的書頁上。

然后是點了點頭,對軍方的這些舉動表示了滿意。

建立大規模的騎兵一直是林哲所期盼的,以往中華軍受困于南方地區,無法獲得大量的戰馬,所以騎兵規模一直起不來,馬匹的補充往往是依靠繳獲為主。尤其是乘騎用馬,基本上都是靠繳獲。

北伐中,中華軍繳獲了那么多的戰利品,其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就是這些騾馬,尤其是乘騎用馬了。

雖然說清軍的馬匹都是一些蒙古馬,但是蒙古馬雖然體型弱了一些,相對于目前中華軍從中東以及歐洲、澳洲引進的各種養馬培育出來的后代要差一些,總比沒有強。

再說了,要培育出適應中國氣候、地形的優良戰馬是需要時間的,而這個時間至少也得一二十年。

也就是說。未來至少十年內,中華軍的騎兵只能是繼續使用蒙古馬。

中華軍利用這些繳獲的蒙古馬,除了普通轄有的騎兵部隊外,多余的戰馬被用來組建第四騎兵團、第六騎兵團。而這兩個騎兵團則是被編成為中華軍內的首個具備單獨作戰能力的騎兵旅。

首任旅長乃是中華軍內的騎兵第一人,以勇猛著稱的前任騎兵總監王呂云中將擔任。

等中華軍拿下了直隸以及部分蒙古地區后,更是直接開始招募當地的牧民用以組建騎兵,而且招募牧民組建騎兵有個好處,那就是人家不單單自己來當兵,往往還會帶上戰馬來。

也就是說招募牧民為騎兵。可以直接解決戰馬緊缺的問題。

不過這些牧民雖然馬術嫻熟,但是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戰術素質都比較差,后續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才有可能成為合格的騎兵。

畢竟中華軍騎兵部隊可不是傳統的滿蒙騎兵,而是一支近代騎兵部隊,對戰馬以及騎兵的素質要求相當高。

不管不管怎么樣,拿下北方后,對于中華軍的騎兵發展而言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北上之前,中華軍一共也就四個騎兵團,分別是第一騎兵團、第二騎兵團、第五騎兵團而已,后續編練的第三騎兵團一直是沒能成軍,現在只有兩個騎兵連而已。

之前中華軍內包括四個騎兵團,十多個師屬騎兵連,一共編有大約五千名騎兵,并分散到大江南北各地作戰。

但是現在呢,一下子就是要擴編至少五個騎兵團,并且隨著占據更多的蒙古以及西北地區,獲得更多的馬匹來源后,擴編的規模還會持續擴大。

按照統帥部騎兵總監方面的規劃,今年他們要力爭把騎兵的規模擴充到萬人以上,除了各師屬騎兵連外,確保建立十個**騎兵團。

三年內,確保建立至少二十個**騎兵團,并把師屬騎兵連改編為小編制的騎兵團,力爭讓騎兵總數超過三萬人。

別看三萬騎兵很多,但實際上對于偌大的中國而言是很少了,按照騎兵總監的計劃,如果把現在的師屬騎兵連擴充為小編制的騎兵團,采用三連制的話,一個團也就是六百騎,而未來皇家陸軍會有多少步兵師?二十個肯定不夠,三十個很勉強,甚至四十個,五十個才能夠滿足偌大一個中國的地面防務。

單單是要給各步兵師配屬足夠的師屬騎兵。就得兩三萬騎了。

而后還得建立**作戰的騎兵部隊,按照現有一個**作戰的騎兵團轄有四個騎兵連,大約八百騎的規模,二十個**騎兵團就得需要一萬六千騎。

這加起來三萬騎兵已經是未來中華軍騎兵數量的最低限制了。

而當代各國陸軍的騎兵比例其實都是相當高的。普通而言達到百分之十五以上,某些特定地區里騎兵比例甚至會占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而中華軍的騎兵總監的希望就是把騎兵比例發展到百分之十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未來中華軍有五十萬陸軍,那么其中必須有五萬是騎兵,而這個任務可以說是相當艱巨的。

不過哪怕是難。但林哲也是極力堅持騎兵的發展,這從以前他不惜花費重金從中東、歐洲甚至澳洲以及美洲采購各類馬匹,然后千里迢迢的運回國內進行雜交培育就可以看得出來。

林哲要發展騎兵的心思在幾年前就已經是決定了下來,要不然統帥部里也不會有騎兵總監這樣一個職務了,要知道炮兵、步兵、輜重等兵種可是沒有什么總監的。

林哲要發展騎兵,實際上也和中國的地形有關,中國的南方地區固然是多山,河流遍布,但是北方以及西北、東北等地區卻是平原,極為適合騎兵作戰。

在大草原上。你步兵就算再能打,但是遇上來去如風的騎兵也只能干瞪眼啊!

中國北方地形的因素就決定了要想掌控北方地區,騎兵是不可缺少的。

“既然第一騎兵旅已經成軍,那么也應該盡快的派出去,這埋頭苦訓是比不上實戰訓練的!”林哲最后是合上了手中的報告書:“蒙古諸部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后續以第一師、第九協防師為主,再加上第一騎兵旅、未來組建的三個牧民騎兵團,相信也勉強夠用了!”

林哲這么說,陳云陶自然是點頭稱是!

隨后林哲又道:“這一番北上作戰中,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的表現還算不錯。這樣,回頭你們準備下去,把這兩個協防師正式編入皇家陸軍露頭!”

陳云陶道:“臣遵旨!”

次日,統帥部方面就是正式宣布。第九協防師即刻改編為皇家陸軍第十四步兵師、第十九協防師即刻改編為皇家陸軍第十五步兵師。這兩個師的師長以及各部主官由原部主官留任,軍銜較低者直接晉升為適當軍銜。

比如說原第九協防師的師長周仁,擔任第九協防師師長時期他的軍銜是上校,如今他的名頭改為了第十四步兵師師長,軍銜也是相對應的晉升為陸軍少將。

除了對上述兩支協防師進行改編外,由于山東、河南、直隸等方面的戰事已經基本完結。而該地的大量協防師也是同一時間內進行整編,部分被就地改編為守備部隊,部分則是脫離了戰斗任務,轉化為施工部隊或者屯田部隊,有些則是直接就地解散。

當然了,高達二三十個協防師的改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整個改編工作有可能持續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最后是把這些協防師徹底從中華軍的序列中剔除出去。

對協防師改編之余,南京方面對北伐各部的有功將領也是陸續封賞,普通士兵得到的封賞以多發的薪餉而主,而有功的軍官們則是晉升為主,也有很多人被調任到其他部隊任職。

但是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第六軍的后續作戰,解決了都興阿所部這支清軍最后的主力部隊后,第六軍在直隸、東北、蒙古地區幾乎是沒有一合之敵,很多州縣甚至是抵抗都沒有抵抗直接就投降了個,偶爾有些敢于抵抗的基本也是被兩三下就干趴下。

后續第六軍在北方的行動,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也不為過。

而就在第六軍橫掃北方諸省的時候,位于贛北方向的第四軍經過了長時間的籌備后,也終于是暫開了對九江以及整個江西的總攻!

石瑯翼等第四軍的將領們已經等待西征太久,太久了!(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雨天下雨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