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相當于九江那邊的第四軍進展緩慢,北上直隸的第六軍雖然受困嚴寒天氣,但是進展度卻是相當快。
第六軍匯集了第八師和第九師兩個主力部隊,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是攻克了被清軍寄予厚望的滄州,隨后第九協防師以及第一師也是相繼擊潰了當面之地,繼續掩護著第六軍的主力北上。
一月十三號,第六軍抵近天津,不過他們并沒有直接進攻天津城,而是一面屯兵天津城外,另外一邊派出了第九協防師繞過天津朝著海邊大沽口而去。
因為長途跋涉沿著海岸線北上的海軍補給艦隊早已經是抵達了大沽口之外,就等著6軍攻占大沽口后進入港口然后卸下大量的補給物資了。
而第六軍從德州出,一路攻城拔寨,連續和清軍在天津府的滄州、青縣、靜海、河間府的河間、任丘等地爆了多長五千人甚至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事,高頻率的作戰導致第六軍的作戰物資消耗極大。
尤其是步槍子彈的消耗遠遠出了第六軍自身的估計。
第六軍所屬的第八師、第九師、第一師的第三步兵團都是采用1858年型林德步槍,該款步槍固然給第六軍帶來了極大的戰術優勢,但是其高射同樣也帶來了龐大的子彈消耗。
前裝槍時代,一場大規模戰役每個士兵頂多也就射七八子彈而已,然而到了后裝槍時代,這個數據增加了數倍之多,僅僅是滄州一戰,第八師的平均每名士兵打出去了至少三十子彈。
而更關鍵的是,前裝槍時代,即便是米尼步槍的話,其子彈士兵們也可以在前線自行利用磨具制造,但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使用的卻是全裝子彈,士兵們無法自行在前線就地制造。只能是在后方的兵工廠大規模生產,然后運輸到前線去。
而一旦子彈緊缺的話,對于第六軍這種大規模使用后裝槍的部隊而言,是非常致命的。當初在德州停下被迫休整,也是因為子彈等彈藥的緊缺。
同時由于嚴寒天氣,十二月中旬開始,京杭運河的北段開始大規模結冰,結冰再加上北段運河本來就因為黃河改道而運力大幅度降低。所以單單依靠運河運輸已經很難保障第六軍的作戰所需。
只能是一方面大規模6運,另外一方面則是依靠海運了。
經過連續作戰后,第六軍的作戰物資存量,尤其是步槍子彈的存量已經下降到了一個比較嚴重的臨界值,所以第六軍已經是決定在正式攻打天津府城之前,先把大沽口給拿下來,然后從海軍的補給艦隊獲得作戰物資補給。
天津大沽口,這乃是北方的重要海防戰略要地,尤其是對于把都設立在北平,同時海防形勢比較嚴峻的明清兩朝而言更為如此。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就已經是開始在大沽口修筑炮臺,1856年后也就是林哲造反后,為了控衛京畿,對大沽口炮臺進行擴建。
目前該炮臺擁有大小火炮五十余尊,駐防兵力五千余人。
之所以駐防大沽口的炮臺沒有和歷史上的兩萬人這么多,這是因為清軍面臨的威脅并不是來之于海上,而是來之于6地,你清軍要是在大沽口駐扎兩萬多人兵力的話,在天津這邊還能剩下多少兵力?那樣施清瑄還不得笑死啊,大不了暫時不打大沽口。直接把天津打下來再說。
目前都興阿率領麾下殘余清軍嚴防死守天津,在大沽口那邊只是派遣了五千余人,而且大部分還都是綠營、八旗這些舊軍,新軍不過兩千人而已。
這種情況下。施清瑄也只是派了一個第九協防師去攻打大沽口而已,到時候海6軍配合,要拿下大沽口并不是什么難事。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第九協防師抵達大沽口后,在艦隊方面的艦炮支援下,對大沽口炮臺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防守該炮臺的清軍只是象征性的抵擋了一天后,就是全數潰逃。
此戰,中華軍方面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殺傷多少清軍,擊斃的清軍連五百人都不到,大部分清軍都是直接逃跑了。
攻克了大沽口之后,海軍艦隊直接入港,然后數十艘運輸艦組成的補給艦隊也是開始卸下大量的作戰武器,尤其是第六軍急需的子彈和炮彈。
接受了海軍運輸而來的大量補給后,第六軍正式對天津動了總攻!
一月十七號,第六軍所屬的第九師攻克天津北部的北倉,正式切斷了天津和北平方面的交通聯系,隨后從大沽口進軍的第九協防師6續攻占了軍械城、鹽水沽都能天津南部外圍地區。
此時,第六軍已經算是完成了對天津的戰略包圍!
天津城內,都興阿和史榮椿等人一臉的苦色!
“都說說,如今該怎么辦?”都興阿看著手底下一大群不說話的將領,不得不先開口:“榮椿,你先說!”
史榮椿聽到都興阿點自己的名,雖然不太想說,但是也只能是硬著頭皮道:“如今力戰不是上策。
敵軍之強大家也都是有所了解的,對面施逆率領的第六軍非尋常逆軍,所部皆持快搶,遠炮,比前兩年我等面對的逆軍第一軍、第五軍還要來的更強一些。
濟南、滄州的失利非我軍將士不勇武,而是敵我差距實在太大,我軍將士打一槍不及百步,而逆軍卻可打出三槍遠達兩百五十步。我軍炮遠不及千步,奈何逆軍炮遠千五百步。
這樣我大清將士哪怕是再英勇,但是也無法近逆軍一步啊!”
聽到史榮椿這么說,都興阿不由得皺眉,廢話,這些難道在座諸人不知道不成?還用得著你說出來強調。
不過雖然心有不滿,但是也還是繼續聽著。
“如今天津被三面包圍,而我軍將士不足三萬,新軍不足兩萬,逆軍兵力至少有三萬余,就算是要死守天津,也是守不了多久的!”史榮椿繼續說著:“當初我們在濟南、在滄州的時候也是想要死守不出,但是奈何,濟南不足一月即被破,滄州不足四日即陷于賊手。唯今之計,只有退字方位上策!”
史榮椿說了一大堆,結果就是一個字‘退’。
什么是退?就是逃跑唄!
如果是前年,甚至就是去年的時候,史榮椿如果敢在這種場合里公開說什么逃跑之類的話,他都興阿就得直接把他革職,開什么玩笑,這天津是控衛京畿的最后一道防線,你竟然說要不戰而逃。
但是今天,都興阿聽到這話卻是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因為他此時此刻還真想著是不是要逃跑。
不僅僅是都興阿,就算是其他將領也是一個個不出聲,有幾個人甚至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史榮椿的說法。
沒辦法,這并不是他們畏敵如虎,不愿意死戰到底,而是就算是死戰到底也沒有任何用處啊。
當初在濟南,在滄州他們就已經是嘗試過嚴防死守的策略,但是結果呢,自己以為經營到鐵桶一般的防線被人家施清瑄兩三下就捅破了。
這死守守不住,而主動出去打就更是找死了,在這種情況下,在做諸人已經是實在想不出什么辦法了,唯一可用的孫子兵法里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
眾人沉默了好半天后,都興阿才是再一次開口:“即便是退走,但是前往京師的道路已經是被逆軍封鎖,這要打過去怕是不容易啊!”
這個時候,史榮椿卻是開口道:“我們不去京師,直接往東北方向走,去唐山,然后前往山海關!”
“去山海關?”都興阿面露疑惑!
史榮椿繼續道:“如果放棄天津,以逆軍的強勢怕是不出三日就能抵達京師城下,而一京師那邊的第一鎮還有其他京營要想守住京師是難如登天,如此的話還不如主動放棄京師,然后退入東北!”
退入東北?都興阿的心思很快就是活躍了開來,史榮椿的說法再明確不過了,這天津守不住,京師也是守不住,既然都守不住了,干脆就直接扔掉,然后轉進東北。
如果退往東北的話,固然把直隸給放棄了,但是回到東北后如果憑借山海關進行防守,憑借山海關這等關隘,那么匯集重兵之下要擋住中華軍也不是沒有希望的。
只是唯一的問題是,放棄天津和京師去東北,朝廷會愿意嗎?皇上會愿意嗎?
要知道,即便是中華軍已經抵達天津,清廷上下大為恐慌的情況,人家咸豐還沒有逃跑呢,而是擺出了死守京畿的架勢。
這種情況下,朝廷會放棄京師逃跑嗎?
可是如果不逃呢?都興阿已經是預想到了結果。
自己的新軍有可能在天津被全殲,然后中華軍不用多久就攻克京師,朝廷上下被一鍋端!
都興阿想著種種的可能性,心情不由得愈加煩悶了,揮了揮手讓屬下們出去后,他一個人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院子里的皚皚白雪。
都興阿一個人足足帶了一個多小時后,才是重新把諸多將領們招來,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去山海關!”(未完待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