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
章節目錄
熱門、、、、、、、、、、、
這幼年班的入學考試對于十三四歲這個年齡段的少年來說,是相當相當困難的,而且讓很多只會啃書本的少年相當郁悶的是,幼年班入學考試并不太注重你的功底,考試內容都是亂七八糟的,試題內容既有一些常識內容比如經學,近代科學之類的,但是更多的還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鳳凰更新快
那些亂七八的試題其實考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然后還有記憶能力,智商能力等。
幼年班對學生的要求不是你已經學了多少,你現在能做什么,而是你就讀以后能學多少,以后能做什么!
這樣招進來的學生很少有書呆子,而都是一些思維較為活躍的學生,經過四五年的學習后,這些學生的素質要比大部分學子要強得多,后期再經過留學或者就讀軍官學校后,那么其綜合素質在國內而言,基本是很難有其他學子比他們強的了。
這樣出來的學生別說林哲準備重用了,就算是軍方的高層將領們也是相當重視,銓敘司那邊甚至是為每一個幼年班的畢業生制定了專門的培訓計劃,安排入讀軍官學校或者是留學,然后學成后到野戰部隊任職基層軍官,回到軍校擔任教官,調往統帥部擔任文職,再調往野戰部隊擔任中高層職務,再成長為高級將領,主持一方事務等等
這些過程興許聽上去和其他的培養對象差不多,但是如果看看他們的時間表就會發現,除了留學這個時間有些長外,其他的任職經歷普遍以三個月或者半年為主,別人用十年甚至二十年走完的從軍之路,他們興許用三年五年就走完了。
比如針對幼年班今年畢業的第一名方寒權,已經前往法國學習騎兵的他都沒上過軍官學校呢,但已經是肩帶陸軍少尉的頭銜,一旦學成回國,至少是一個上尉。而回國后銓敘司那邊給他準備的第一個實職就是在參謀部騎兵司任職科長,如果真的按照計劃走,這個方寒權在回國的兩年內就會成為中華軍的騎兵司司長,全權負責騎兵的訓練以及革新重任。
這不是拔苗助長。而是中華軍里步兵甚至炮兵都還好,只是騎兵真的有所欠缺,而前幾次派往歐洲的學生雖然也有一個人是學騎兵的,但他是到英國那邊學,而說實話打敗了英法聯軍后。中華軍這邊的騎兵將領對英國騎兵還拿著長槍沖鋒,玩重騎兵這套相當鄙視,所以又派了方寒權到法國學騎兵。
這把幼年班的頭名畢業生,大老遠送到法國留學,還一學就是兩年,為的是什么?倒不是說去學什么人家的騎兵隊形,列隊之類的,而是要把西方近代騎兵的真正精髓帶回來,然后還有非常重要的培育戰略這一項。
騎兵不僅僅是列隊沖鋒,要組建一支真正的近代騎兵。涉及到的項目相當多,騎兵的作戰模式只是最表面的體現,里頭還有更多東西呢,比如怎么培育戰馬,怎么訓練戰馬和騎兵完美結合,怎么培育騎兵的精神,甚至連戰馬吃什么都得有計劃和配方,而這些東西都是一些細節方面的,就算是聘請外國教官來教也很難掌握里頭的精髓,唯有自己親身去學上兩年。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近代騎兵的一些真正細節。
然后把西方騎兵的精髓再融合中華軍已有的騎兵體系中來,打造出中華軍真正的騎兵!
而不是和現在這樣只是個半吊子,沖鋒對砍只能欺負欺負滿清和太平軍的騎兵,但是遇上英法聯軍就歇菜了。最后只能靠手槍進行混戰來換取一定平衡。
騎兵固然可以使用手槍,但是絕對不能依賴手槍!
這是包括王呂云在內諸多騎兵將領們的統一看法,但是現在中華軍的騎兵對手槍卻是相當依賴,尤其是和英法聯軍打了一場后,現在中華軍的騎兵就算是和滿清騎兵作戰,往往也是大規模使用手槍。而不是和以往那樣英勇的用騎刀作戰。
而這是王呂云等騎兵將領相當反感甚至為止苦惱的事。
方寒權等幼年班畢業生的安排,林哲也沒有瞞著自己的屬下們,相反還是會主動宣揚,就是為了讓幼年班吸引更多有才華的少年,最好是來幾個天才。
未來中華軍的現代化,靠施清瑄、林成飛等現有將領可不行,這些人的傳統痕跡太明顯,而改革后陸軍軍官學校里的學生在林哲眼中也都是一些半吊子,現在還湊合但是過上十幾年也都會成為老古董了。
未來中華軍的希望還在于那些少年身上,只有這些通過長時間系統培養,擁有開闊國際視野,并具有才華的年輕一代才是中華軍未來的希望。
不過要想等幼年班這些從小培養的職業軍官承擔起中華軍的發展重任,至少還需要四五年以上的時間,現在嘛,中華軍的重擔還是需要現在陸軍軍官學校的普通學生們來支撐。
“現在部隊的軍官缺口多以基層軍官為主,陸軍軍校第四期的學生還是讓他們完成學業后再分配,提前讓他們畢業并不是什么好事,實在緊張的話,可以擇優部分精干士兵晉升,經過速成班的培養后他們還是能夠勉強勝任基礎軍官職務的!”林哲對陳云陶提出讓陸軍軍校第四期學生提前服役的提案并不贊同。
現在雖然中華軍處于急速擴軍中,但是現在的外部壓力和今年上半年比起來不值一提,今年上半年由于面臨英法聯軍的威脅,中華軍急速擴張了第八師、第九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近衛第二師等部隊,那個時候迫不得已才讓陸軍軍校第三期的學生提前畢業進入現役。
而這些學生都是沒有完成全部學業的,雖然短時間內滿足了中華軍對基層軍官的缺口,但是這第三期的學生在部分素質上略有欠缺,和他們的前兩期前輩相比,整體上要略差一些。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林哲是不愿意讓陸軍軍校的第四期學生提前畢業的。
陳云陶聽到林哲這么說,也只能是點頭道:“這樣的話,我再和軍訓部的費總長商討,落實速成班的開辦以及士兵晉升的問題!”
林哲點頭:“嗯,這就好,另外,不是還有諸多清軍的投誠反正軍官嗎,如果這些中下層軍官的素質過得去的話,也可以提起來用,總不能讓這些人當成尋常士兵或者舊軍軍官對待!”
中華軍從去年開始,可是俘虜了不少清軍里的新軍軍官,包括李鴻章的江淮新軍、清廷的之前的各種練軍以及后續的大清陸軍,這些新軍里的軍官大多也都是經過江淮新軍隨營學堂以及清廷將弁學堂學習的,盡管整體而言并不如中華軍軍官的,但是也具備了近代軍官的一些必要素質。
江淮新軍的隨營學堂,都興阿組建的將弁學堂,就和他們的新軍效仿中華軍一樣,他們的學堂也基本是效仿了早年余勝軍的隨營學堂,學生從傳統學子中招募,聘請洋人教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管怎么樣,但是多多少少也具備近代軍官的必備素質。
這些人被俘虜了后,中華軍往往是采取保守態度,反正獲得留用的新軍軍官,大多也是被安排為副職,而且基本很少能夠獲得晉升。
如果這些人表現不錯的話,那么林哲也就要考慮把他們正式納入晉升體系。
就在林哲和陳云陶等人商討如何補充軍方急需的大量基層軍官缺口時,在北方的德州,施清瑄也是和麾下的諸多將領們齊坐一堂。
“如今我們的后勤物資,尤其是彈藥補給已經儲備完成,是時候進行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了,不知各部準備的如何了?”施清瑄并沒有和以往的那些正式會議那樣用著嚴肅的語氣和神態說話,而是用著較為輕松的語氣說著。
“我第八師已經是恢復滿員滿裝,只要司令下令,我部隨時就能夠執行任何作戰計劃!”第八師師長邊成勛率先說著。
后頭的第九師師長費才仕也是緊接著道:“我部也已經是做好萬全準備!”
這兩個第六軍的主力師師長如此表態,讓一旁的第一師師長宋向堂有些尷尬,因為他的第一師剛從河南的彰德剛進入直隸,而且他的第一師經過連續作戰后,各方面的損失較大,更因為抽調了一個步兵團用以組建第六混成旅,而軍訓部預計給第一師恢復第三步兵團編制的計劃雖然已經在盡心,但是目前只給他送來了不過一個營的新兵,遠遠不到一個團的數額,更何況就算是新兵補充完畢,但是要想讓重編的第三步兵團恢復戰斗力,也不是一兩個月就可以辦到的。
所以盡管想要說第一師也是做好了完全準備,但是在今天這種場合下,可不是亂打包票的時候,所以只能是面露為難之色道:“我部第一師目前缺額比較大,而且將士們經過連續數月的作戰,也尚未充分休整過,缺時間內繼續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的話,怕是力有不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