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鐘翼嵐少將帶著麾下的第七師一路小跑,此時他們距離第二軍和英法聯軍混戰的戰場已經只有千米距離。
即便是還沒抵達,但是騎在馬上的他也能看見不遠處的戰斗已經進入了白熾化的階段,雙方總數將近兩萬人混戰在一起,步兵們用刺刀廝殺著,騎兵用馬刀砍殺著,每一秒鐘都有眾多生命隕落。
在這一場混戰中,他已經看到第二軍那邊支撐的非常辛苦,說的不客氣一些第二軍已經是被打得節節敗退都不為過,第二軍的第二師和第十一師加在一起,總數不到萬人的步兵在兵力上甚至都不如那些進攻的英軍士兵。
數量上占據不了優勢,而雙方的訓練素質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第二軍想要憑借己方的力量單獨獲勝是非常渺茫的。
但是第二軍的將士們依舊在苦苦支撐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援軍第七師即將抵達,只要堅持到第七師到來,那么今天這一戰誰勝誰敗還不知道呢。
“快,都跑起來,前方的友軍在等著我們!”第七師的軍官們實際上比第二軍的將士們還要著急,因為包括鐘翼嵐等人在內,第七師的軍官們都非常清楚,今日一戰是勝是敗,已經不取決于第六師或者第二師,而是取決于自己的第七師能否及時趕到戰場并進行增援。
聽著軍官們的催促命令,第七師的士兵們不由得再一次加快了腳步,不少人在堅持了長時間的跑動后已經是累的有些氣喘了,但是他們不能停下。
耳中除了軍官們的催促外,還有不管傳來的隆隆炮聲,身邊不時有炮彈落下并爆炸。
自從數分鐘雙方進入混戰后,為了避免誤傷自家部隊,中華軍和英法聯軍雙方都是不約而同的停止了對敵軍步兵的炮擊,因為現在雙方的步兵已經混戰在一起,這一炮打過去。命中敵人和命中友軍的幾率是相當的。
不過他們沒有對混戰中的雙方步兵開炮,也就代表著他們可以騰出手來對其他敵軍進行炮擊,比如說現在中華軍第二軍的十二磅火炮已經是調轉了炮口,對更遠處的英軍前置的炮兵部隊。也就是那些六磅以及四磅等輕型火炮的陣地進行炮擊。
而英法聯軍的野戰火炮一開始則是對中華軍的騎兵部隊進行炮擊,而后則是對增援而來的第七師進行猛烈炮擊。
第七師增援過來的七千人可不能說都躲在戰壕里跑過來,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在平地進行快速機動,換句話說第七師在支援過程中是無防護的,同時隊形比較密集。對于英法聯軍而言是非常理想的炮擊對象。
如此也就導致了第七師在增援過程中,遭到了英法聯軍的密集炮擊,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如果是換成平常時候,己方部隊遭受如此猛烈炮擊的時候,前線將領早就下令讓部隊進行隱蔽了,但是鐘翼嵐卻是沒有,反而是繼續讓士兵跑步前進,任憑敵軍的炮彈不斷落下。
在這個增援過程中,在英法聯軍的攔截性炮擊下,第七師先后至少付出了五六百人的傷亡。
而付出了如此慘重的傷亡后。他們也終于是抵達了前方雙方混戰區域。
不過鐘翼嵐并沒有第一時間就讓部隊直接挺著刺刀沖上去,而是在連下命令,讓麾下的各個步兵營形成一個個方陣,然后直奔了雙方混戰的側后位置,他想要直接用火槍齊射的模式來打擊處于混戰的當中的英軍側后位置,進而為后續的沖鋒取得戰術優勢。
前方是混戰中的友軍和敵軍士兵,而第七師的步兵們在軍官們的口令下一個個踏著標準而整齊的步伐,形成了最常用的三排橫排!
“瞄準!”
“開火!”隨著各個前線軍官的相繼揮下指揮刀發出命令,第七師的右翼的三個步兵營最先開火。
整齊而密集的齊射直接把大約兩百五十米外的英軍側后方陣打出了一個缺口!
“漸進射擊!”
士兵們一個個開始一邊緩步上前,一邊在行進中裝填。這種裝填方式雖然會讓裝填速度慢一些,但是卻是可以在裝填、射擊的過程中逐漸靠近敵人,然后在最后階段發起刺刀沖鋒。
“全體都有,準備!”
“瞄準!”
“開火!”
當這三個步兵團在走入大約八十米內后。他們開了第二輪齊射,但是隨后這些前線軍官們卻是沒有讓士兵們繼續裝填,而是一個個大聲喊著:“上刺刀!”
因此此時,從側翼分過來的大約一千多英法聯軍士兵已經是端著刺刀沖了上來,雙方短短數十米的距離根本就沒有讓他們裝填然后開槍,并重新上刺刀發起反沖鋒的時間。
唯一的選擇就是針鋒相對。直接上刺刀發起沖鋒迎戰!
“殺啊!”
“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戰無不勝!”
數以千計的士兵再一次喊著口號沖進了原本只屬于第二軍和英法聯軍的混戰戰場,直接挺著刺刀發起了沖鋒。
一個營,兩個營,六個營,最后第七師增援而來的十個步兵營全數都是發起了沖鋒!
此時從天空俯視就會發現,整個戰場已經是完全陷入了混亂,雙方陸軍所屬的野戰火炮已經完全停止了對敵軍步兵的炮擊,有些是轉向對敵軍的炮兵陣地開火,而有些干脆是挺火讓炮膛的溫度降下來。
雙方的騎兵們也是在左翼的空地里進行著慘烈的廝殺,這些騎兵們的交戰比步兵之間的交戰更為慘烈,因為雙方都算是輕騎兵,而且都是按照近代輕騎兵訓練的,縱然雙方的戰馬上中華軍的騎兵存在較大的劣勢,導致第一波對沖的時候第二騎兵團死傷慘重,但是當雙方陷入混戰知州,第二騎兵團裝備的騎兵左`輪手槍就是發揮出來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通過騎兵手槍的大量近距離殺傷,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前期的頹勢。
步兵一開始還可以看見雙方比較明顯的陣型,但是越往后雙方就是越混亂,往往是身前有敵人。身后和兩側同樣有敵人的情況。
很多步兵在戰死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是誰擊中了自己。
來自背后,側面的進攻是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在第七師加入混戰之后更是如此,在這片只有正面寬度一千多米。前后相聚一百米的區域里,匯集了超過兩萬五千名以上步兵進行最原始的肉搏廝殺!
當戰斗進入到現在這種地步,任何的戰術戰略已經沒有用處,能夠讓雙方分出勝負來的只有雙方士兵的刺刀訓練水平以及兵力對比,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作戰意志的比拼。
在這場超過兩萬五千人的刺刀肉搏面前。第六師和三千名英法聯軍的躲躲藏藏一般的對射彷佛皓月之下的星星一樣黯淡無光,那怕是雙方艦隊和炮臺之間超過兩百門火炮的對轟也是無法吸引雙方高層的注意力。
今天,能夠決定雙方勝負的只有雙方的刺刀肉搏!
通過望遠鏡,邴曲松一直都在關注著第二軍那邊的戰況,當雙方發生刺刀肉搏的時候,他甚至比洞房之夜的時候還要緊張,第二軍的勝負已經不僅僅是第二軍、徐言青的事,同樣還是他邴曲松的事。
作為上海防務總司令,邴曲松是全權負責上海防務的,也就是說今天的這一戰他邴曲松才是最高指揮官。如果勝了一切好說,但是如果敗了他毫無疑問是首當其罪。
按照國內對于敗軍之將的傳統,他邴曲松甚至都不敢保證自己戰敗后還能活下來,上軍事法庭都是輕的,甚至都有可能被直接革職,然后和清廷的僧格林沁等敗軍之將一樣被問罪下獄。
畢竟今天這一戰可不是什么小戰斗啊,而是匯集了兩個軍,中華帝國里僅有七個老牌皇家陸軍主力師中的三個,如果這還敗了,對于中華帝國而言就是足以動搖帝國根基的大敗。就算是皇帝林哲不殺他,恐怕帝國的文武高層們也會叫嚷著要他以死謝罪。
拋開這些個人小節或者前途問題,只從整個帝國戰略來說,此戰如敗。那么上海失陷是肯定的,后續杭州和蘇州等重要城池也是百分百守不住的,蘇南和浙北等重地就會落入敵手,后續中華帝國只能依靠江陰要塞做最后的抵抗。
這一切如果發生,對于整個帝國而言乃是最致命的打擊。
所以不管是從帝國角度來考慮還是從他邴曲松個人角度來考慮,此戰都不能敗!
只是現在一切該做的都做了。勝敗卻已經不是他邴曲松可以決定的了。
實際如今這個混戰狀態,不僅僅是邴曲松無法做出任何的改變,就連前期占據了主動權的額爾金伯爵也是沒有了任何選擇。
額爾金伯爵只能和邴曲松一樣,被動的等待前方混戰部隊分出勝負!
盡管知道這種肉搏戰不會持續太久,一般幾分鐘頂多十幾分鐘就能夠分出勝負來,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哪怕是一秒鐘都讓人感覺如同百年之久,這短暫時間的等候卻不是那么輕松的。
當天空中不知道何時飄來一朵烏云,遮擋了頭頂上的陽光時,風悄無聲息的吹起,細細的雨點從天空飄落時,宋百成喘著粗氣撐著手中的步槍用力站起來。
但是右腿的疼痛卻是讓他無法站起,劇烈的疼痛讓他彷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氣,掙扎了片刻后他放棄了站起來的努力,重新跌坐下來,在他坐下來的旁邊是一個依舊抽搐著的英軍士兵。
這個英軍士兵看上去很年輕,估計也就十**歲的樣子,漂亮的軍服已經鮮血染紅,手中的1853年型恩菲爾德步槍甩在了一邊,刺刀上依舊沾有血跡,那是他宋百成的血。
方才雙方短兵相接,宋百成拿著陣亡友軍掉落的步槍刺刀主動上前,雖然格擋開了對方的刺刀并順利一刺刀刺中了對方的胸膛,但是對方這士兵的力氣比他想象的還要大一些,雖然被格擋的偏移了一些,但是刺刀依舊下滑并刺傷了他的大腿。
不過這英軍士兵卻是被宋百成一槍刺中了胸膛,雖然沒正中心臟位置但是估計也不遠了,被擊中后這士兵就是直接軟到在地,隨著鮮血的流出整個人發出抽搐,在死亡的邊緣進行著最后的垂死掙扎。
看著這口中吐著血沫,身子偶爾一抖一抖抽搐著的英軍士兵,跌坐下來的宋百成直接從地上拿起了一把不知道是誰的軍刀,然后向前一伸就是刺入了那士兵的心臟,這下這個英軍士兵終于是閉上了眼睛,停止抽搐。
努力的搖了搖頭,宋百成咧著牙按住大腿的傷口,那傷口看上去有些恐怖但是流出的血是暗紅色,很明顯是沒有傷到大動脈,要不然的話這宋百成早就死透了。
抬頭看了向旁邊,發現除了自己外,也沒有幾個活人了,滿地都是尸體,有穿著深藍色軍服的中華軍士兵的,有穿著紅色上衣的英軍士兵,眾多尸體之間,還有無數傷員用著各種語言發出**慘叫,聽起來比鬼哭狼嚎還要讓人心驚膽顫。
抬頭看向更遠處一些,依舊有著諸多士兵進行著廝殺肉搏,不過對于宋百成以及躺在地上的諸多尸體以及傷員來說,他們的戰斗已經結束了。
眼皮越來越重了,宋百成雖然盡力想要睜開眼睛,但是持續的失血讓他卻是無力繼續保持清醒,整個人已經迷迷糊糊的他彷佛聽見了陣陣歡呼聲,又仿佛聽見了那聲喊過聽過無數次的‘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是勝了?
帶著疑問,他整個人陷入了黑暗之中!(未完待續。)
3.9K小福利章節,感謝諸君的一路支持,順道求求月票和推薦票,手里有的就投過來吧!
舉報:/
**作者:雨天下雨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