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第兩百七十七章 工廠內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末梟雄 >>清末梟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七十七章 工廠內遷

第兩百七十七章 工廠內遷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雨天下雨 | 清末梟雄 
選擇:


書名:作者:雨天下雨下載:

中華軍的將領們并不是歷史上清軍里那些夜郎自大的將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所面對的敵人有多么恐怖,所以他們做準備的時候都是往最壞的情況去考慮。

軍事準備是這樣,同樣還有林德機器廠的內遷同樣如此!

林德機器廠作為中華帝國目前唯一能夠批量提供先進武器的兵工廠,其重要性不用多說,但是現在這個林德機器廠卻是建立在上海商貿區。

一旦戰爭爆發,商貿區就會被戰爭所波及,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軍方沒有多大的信心能夠守住上海,所以為了防止上海失守,皇室產業方面就不得不考慮把林德機器廠這種戰略級別的企業內遷了。

但是林德機器廠這個時候還在加班加點進行大規模生產,根本停不下來大規模內遷,因為一旦大規模遷移,就算一切順利至少也會停產數個月以上,而這幾個月的時間足夠讓林德機器廠生產出數以百計的火炮,近萬支步槍以及其他軍械武器了。

為此,皇室產業的負責人,也就是宮務廳財務處的處長潘立宣再一次啟程前往商貿區,親自負責林德機器廠的生產和遷移事務。

“雖然現在時局緊張,但是還沒有到最后階段,為了不影響到軍械生產,暫時生產還是需要繼續進行的!”潘立宣并沒有對林德機器廠幾個高管隱瞞什么。

因為上海商貿區這個地方就沒有什么秘密,英國駐華公使包令前往南京對林哲下達最后的戰爭通牒并不是什么秘密,盡管目前中華帝國已經派遣宋關前等外交官員和各國領事緊急談判,根據參加談判的英國人傳遞出來的消息,盡管中華帝國方面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但是依舊沒能滿足各國在華正常通商居住的需求。

也就是說。他們并不派出繼續發動戰爭的可能性!

而法國駐上海領事更是在一次酒會里公開宣稱,法國已經在印度支那半島地區廣泛動員,更多的兵力正在集結。只要戰爭一爆發,將會有至少五千名法*人將會為了法蘭西而戰!

法國人都是在調動更多的兵力增援了。英國人自然也不會干等著和宋關前磨嘴皮,在談判進行的時候,英國人已經是在印度以及緬甸等南亞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動員,更多的士兵正在集結。

盡管英國人沒有公開說他們會增援多少兵力過來,但是依照英國人在南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征集超過萬人兵力是輕松的,盡管這些兵力并不是說都是英國本土征召的英國士兵,而是以印度士兵為主。但是英國人訓練殖民地部隊還是非常有一手的。

一戰,二戰期間,英國人征召并訓練的印度以及其他殖民地的士兵表現可不差!

英國駐華公使包令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宣稱,如果遠東局勢再無法得到緩解,那么他將會引咎辭去駐華公使一職。

這個所謂的引咎辭職可不是說他要灰溜溜的滾回歐洲,而是一種威脅。

因為他一旦辭職,根據英國本土方面在去年就批準的計劃,后續對華事務將會交付額爾金伯爵全權負責,而這個額爾金伯爵同樣還是英法聯軍的總司令,也就是那個時候雙方的戰爭就會爆發。

戰爭的陰影已經是籠罩在商貿區上空。那些商人們倒是不太擔心,因為英法的領事們已經多次私底下承諾,他們是為了開擴商路而來。絕對不會對已經發展良好的商貿區進行破壞。

這商貿區不僅僅是中華帝國的命根子,其實同樣也是各國的一個錢袋子,就算是戰爭爆發了,估計商貿區都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生絲的生產還會繼續,生絲的出口也不會受到阻礙。

為什么?因為人家來打仗就是為了做生意的,如果因為打仗而無法做生意里,怡和洋行,信德洋行等洋行的背后股東們早就在英國國會鼓噪起來。這戰爭也就打不起來了。

但是生絲產業以及一些普通產業可能不會受到波及,但是林德機器廠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

隨便問住在商貿區的洋人華人。他們都知道這個林德機器廠算得上是中華帝國的皇家兵工廠,其生產的武器就是中華軍的主要武器來源。戰爭一旦爆發,商貿區如果失陷的話,這個兵工廠肯定會被占據。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林德機器廠方面在生產任務極其繁忙的情況下,依舊開始展開了工廠遷移的前期準備工作。

由于生產不能停下來,所以遷移的準備是在其他方面進行的。

為了支持林德機器廠的遷移,內閣方便特批了一塊當涂縣內靠近馬鞍山的一大片土地,作為林德機器廠的遷移用地。

而林德機器廠的將會在這快土地上建設新廠房,暫時命名為林德機器廠當涂分廠。

為了盡快把廠房修建起來,當地的太平府官方親自征用了超過數萬名民夫用于平整土地,修建廠房。

于此同時金陵兵工廠的建設也是如此,為了加快金陵兵工廠的投產時間,江寧府官方是征用了數千名民夫,和原本負責該廠建設的協防師官兵們一起進行土木作戰。

當然了上述官方的扶持并不是無償的,這些民夫可不是白白征用過來的,而是要給工資的,不過這些人的工資金陵兵工廠或者林德機器廠短時間內肯定難以拿出,所以官方只是讓他們打個欠條,由官方先行墊資。

林德機器廠當涂分廠的建設,對于林德機器廠的遷移來說是非常重要,先在當涂那邊修建好廠房,萬一上海真的守不住了,那么立馬就是場內的機器拆下來然后運到當涂分廠去,那些熟練工人也是隨同一起奔赴當涂。

如果說戰爭并沒有和想象中的那樣發生,又或者說中華軍戰斗力爆表把英法聯軍打的抱頭鼠竄,從而守住了上海,那么這遷移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不過宿遷分廠的廠房也不會白修。因為林德機器廠將會在這里投資建設第二家分廠,用以擴大產能,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戰爭威脅等。

現在林德機器廠是在上海,一開始的廠房是在英租界內。后來英租界變成了商貿區后,商貿區的地價水張船高,為了降低建設成本林德機器廠是在原上海縣城東南部建廠。

但是隨著商貿區的持續發展,如今商貿區以及上海縣城以及周邊加起來,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這么多人擠在這么一個小地方里,這地價不漲才貴,這才幾年時間呢。上海縣城南部的地價就是漲了好幾倍。

就算沒有后續戰爭的威脅,但是為了降低建設成本以及人員薪資成本等,林德機器廠的后續擴張計劃也是會選擇其他地方的,而最好的選擇就是靠近馬鞍山鐵礦地區了,到時候原材料的供應就會更加方便。

也就是說不管戰爭有沒有爆發,林德機器廠都是會在當涂建設新的工廠的!

中華軍不同尋常的調動,突然的大規模回援以及官方的其他方面的異動,就很容易讓有心人察覺出來不同尋常的氣息來。

江西南昌,林成庭放下手中的密報,面露疑惑道:“這個林哲想要搞什么?竟然同時從北線還有西線抽調兵力?難不成他們是想要從福建西進還是說從廣東北上?”

林成庭有些不理解。中華軍為什么突然要從北線和西線抽調兵力?難道說他是要先不大清軍和太平軍,反而是瞄上了自己?

這種可能性可不是沒有,反而還是很大。江西在南方數省中可謂是戰略地位最為重要的一個省份,其戰略地位和北方的河南差不多,一旦中華軍控制了江西,不僅僅是可以保障安徽、浙江、福建的戰略安全,而且還可以保障廣東的安全,同時進軍湖南、湖北以及云貴廣西也就更加方便了。

“他們的第三軍呢,現在在那里有沒有異動?”林成庭問著自己的手下。

那個手下道:“暫時不太清楚,他們自從上月就已經南下廣東,目前尚未得知他們的準確方位。但是他們既有可能是去廣州的!”

林成庭早在林哲造反前,就已經是有著向中華軍方面派遣探子的習慣。雖然鎮胡軍的規模不算大,但是說起對中華軍以及林哲的了解。其他幾個勢力超過他的比如曾國藩,石達開還是清廷方面,都是不如他林成庭的。

林成庭派遣的探子嚴密關注著南京方面以及各支中華軍的一舉一動,這中華軍平常的中小規模調動他可能無法得知,但是像現在這種涉及到全軍的大規模調自然是知道的。

中華軍如此大規模調動,肯定是有所目標的,但是這個目的是什么?會是自己嗎?

林成庭不知道!

因為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前頭和洋人還關系好的同穿一條褲子的林哲竟然要和英法開戰了!

就算是和英法開戰了,但是林成庭也不認為憑借遠道而來的洋人能給林哲造成什么威脅,他們在上海就有兩人多人呢,來幾千洋人那里管用。

很顯然,林成庭也不太了解英國和法國的實力,更不知道英法兩國還繼續增援,到時候能來上萬甚至是兩萬人都是有可能的。

和林成庭不解的還有李鴻章,雖然被軟禁了起來,但是不知道為何到了南京后中華軍方面也可以苛待他,這軟禁是一個人住一個院子,雖然不能和以往一樣有人伺候著,但是也是衣食無憂。

呆的時間久了,他就會開始讀書、練字以打發時間。

而讀的書卻不是什么經書,他李鴻章是正兒八經考上了進士的傳統讀書人,這四書五經可以說是倒背如流,已經算是到了看無可看的地步,所以看的一些書都是看守他的軍官幫他買的閑書,其中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所謂的新學書籍,最近一段時間里他就對所謂的物理非常感興趣。

除了看書外,偶爾他還會和看守自己的憲兵閑聊,這些憲兵太過機密的事自然是不會知道的,但是一些流傳出來的大眾消息他也能說一些,比如說第五軍和第二軍相繼返京的事。

聽到說中華軍竟然抽調了第五軍和第二軍返回蘇南,李鴻章同樣也是陷入了沉思,中華軍為什么會突然抽調兵力回援呢?

難道說是南京這邊發生的內訌,就和前年的太平賊軍一樣內訌起來了?要不然的話怎么會在前線兵力不夠用的情況下還大規模抽調兵力回援呢?

李鴻章可是知道,別看中華軍已經好幾十萬了,但實際主力就那么幾個皇家陸軍步兵師而已,在北方作戰的中華軍里的皇家陸軍往大了算都只有兩三萬人而已,這一下子抽調上萬人回援,這不就是說只剩下一萬多了嘛。

就靠這一萬人多要想同時進軍山東還有河南,還有進軍直隸,就算是中華軍戰斗力再強悍也做不到吧!(未完待續)君子聚義堂

正文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相關小說:

.ICP備京ICP備05000846號


上一章  |  清末梟雄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