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487章 軍用自發熱方便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7章 軍用自發熱方便面

第487章 軍用自發熱方便面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喜馬拉雅山麓,東亞和南洋、中亞的分界線,世界屋脊上的高山,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屹立于世界之巔。全文字閱讀

如今,這里全部都是中華帝國的領土。

喜馬拉雅山南麓,是英屬印度殖民地。盡管李衛國多次策劃扶植印度人獨立,可惜均告失敗,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國,還有那么一絲國運,竟然死死的守住了印度殖民地,令李衛國扶植的好幾個印度領袖折戟沉沙。

自第六次中英戰爭結束后,戰敗的大英帝國不得不把整個喜馬拉雅山脈都讓給中華帝國,甚至在距離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一側兩百公里內化為非軍事區,禁止駐軍。

隨著中華帝國在科威特問題上向大英帝國施壓,科威特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作為大英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羅斯首相每天都在焦頭爛額,苦思解決辦法。

作為大英帝國的鷹派領袖,羅斯知道自己不能讓步,從科威特撤軍絕對不行,會令大英帝國國民失望,令支持他的人心寒。但如果不從科威特撤軍,面對中華帝國神策軍有可能攻擊科威特,引爆中英戰爭,甚至引爆世界大戰,后果不堪設想,至少在目前階段,羅斯不想開戰,因為大英帝國還沒有準備好。

很快,一個人出現了。

他叫張伯倫,從英屬開普敦殖民地調回,成為羅斯內閣的重要成員,他給羅斯帶來了解決方案。

張伯倫之所以返回倫敦,加入唐寧街羅斯內閣,主要是他在開普敦戰役中的英勇表現和卓越的指揮,保住開普敦,同時打敗了布爾大軍的瘋狂進攻。

如今的布爾戰場,十幾萬英軍從開普敦據點登陸,對布爾軍進行反撲,打得布爾軍節節敗退,這些功勞都是張伯倫的,正因為張伯倫的出色表現,守住了開普敦,才有英軍如今的大反攻。

因此,羅斯出于政治目標,需要樹立大英帝**方在國民心中的地位和信心,所以他把張伯倫調回了倫敦,公開表彰張伯倫的功績,從而振奮低迷的大英帝國國民的士氣。

在跟張伯倫的幾天接觸中,羅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的興奮,他見張伯倫擁有極高了戰略眼光,便把張伯倫留在了身邊,成為首相顧問團之一。

張伯倫也的確沒有辜負羅斯的期望,很快就給羅斯出了一個解決科威特問題的主意,那就是聲東擊西。

中華帝國在科威特咄咄逼人,羅斯沒有跟中華帝國開戰的打算,因此張伯倫便建議羅斯在印度和中華帝國邊界挑事,轉移中華帝國的注意力。

這是慣用的政治伎倆,就好比21世紀的中華東海和南海問題,當東海問題嚴峻時,就在南海挑事,轉移敵我雙方的注意力,給東海降溫。反過來亦是如此,南海問題嚴峻時,就在東海挑事,轉移輿論關注。

如今,張伯倫給羅斯提供的建議,便是這種政治伎倆。

在張伯倫的唆使下,羅斯下令大英帝國印度總督府,向中印邊境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兩百公里非軍事區駐軍。

當英軍和英屬印度兵團約二十萬軍隊進入非軍事區后,頓時引起了中華帝國的強烈抗議,勒令英印軍隊立即退出非軍事區,否則將視為對中華帝國的戰爭挑釁。

面對大英帝**隊的動作,中華帝國雖然強烈抗議,甚至發出戰爭威脅,但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李衛國遇上了對手,張伯倫的這條計策,卻是將了他一軍,令事情變得棘手起來。

如果不是李衛國對甲午戰爭有著不可告人的執著之心,他或許可用選擇先對大英帝國動手,而科威特恰恰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可是,如果先對大英帝國動手,那么日本必然有所防備,這不是李衛國想要看到的結果,因為他希望直接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干掉,就像歷史上日本聯合艦隊偷襲北洋水師一樣,李衛國就像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方法去對付日本。

這是李衛國的一次任性,他發誓,這是僅有的一次任性,以后便不會再這樣了,會根據國家需要選擇敵人。

因為李衛國不放棄先攻擊日本,所以中華帝**方便不能先攻擊大英帝國,于是面對大英帝國的軍隊開進非軍事區,中華帝國只是提出了抗議,卻沒有采取軍事行動。

這樣一來,在國際輿論面前,無疑是大英帝國取得了一次外交勝利。

羅斯立即拿印度非軍事區來跟中華帝國談判,希望交換科威特事件。

不過,這并不影響中華帝國的整體策略,中華帝國繼續跟大英帝國進行談判,雙方既緊張又克制,都沒有開第一槍,只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

李衛國的本意就是拖延時間,所以在戰略上,只要大英帝國和協約國都繼續關注科威特問題和印度非軍事區問題,那么就沒有影響。

而對于大英帝國而言,羅斯此刻非常高興,他以為中華帝國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也不愿意開戰。

羅斯認為他贏得了這次中英博弈,因為他成功的殺了中華帝國的威風,嚇得中華帝國不敢動手,于是威風八面。

中英兩國在相互扯皮,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力。

時間進入甲午年(1894)八月,李衛國的日程安排也越來越緊湊,基本上都是跟軍事有關。

這一天,李衛國來到雪域高原,視察西部戰區的戰備情況。

在發動甲午戰爭結束前,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西部戰區都將處于戰略防御階段,整體上以防守為主。

表面上,中華帝**在西部進行戰略防御,是在集中兵力進行東方戰爭,同日美進行決戰,在擊敗日美之前,李衛國都沒有打算向西進攻。

實際上,這是故意讓歐洲戰場打得更激烈一些。中華帝**在西線進行戰略防御,那么沙俄帝國和大英帝國就會把重兵和更多精力投入歐洲戰場,跟德意志、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意大利王國火拼,削弱整個歐洲的實力。

李衛國親自登上西姆拉隘口,這里是中華帝國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從隘口兩側的山上,可以直接眺望南面的印度平原,印度首都新德里一覽無余。

雖然這些年來,中華帝國已經將鐵路修通,直達喜馬拉雅山下,公路亦修到了隘口,軍用物資和補給品可以直接運輸到隘口軍營。

不過,中華帝國神策軍還是認為修建永備要塞工事比較合理。、

由于這里是凍土,在第六次中英戰爭期間,未能完成,直到最近才算修建完成,安裝了各種口徑的要塞火炮,制高點均有重機槍碉堡永備工事。

除了隘口通道,其他斜坡上都埋放了地鐳,防止有英印軍隊偷襲。

有永備防御工事后,這里便可以儲備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給養品,一般半年補給一次就夠了。

“陛下,我們還是下山用餐吧!”

陪同的西部戰區司令劉哲,向李衛國進言。

李衛國擺擺手,道:“今天朕就要跟這里的戰士們一起用餐,晚上就住在軍營宿舍了!”

眾人頓時大吃一驚,劉哲急忙勸道:“陛下不可,這里伙食不適合陛下的身體,恐傷陛下龍體。而這里晚上的溫度太低,零下幾十度,太危險了。”

李衛國頓時皺眉,問道:“那這里的戰士們是如何做到的?朕也是軍旅出身,不怕這點苦!”

劉哲于是解釋了一番,李衛國這才明白,原來這里的守軍,并不能做到長期駐守,每隔一個月就得輪換,以確保戰士們的身體健康不受影響。

雖然這里的守軍也可以吃到大米白面蔬菜和肉類,但可惜這里海拔太高,做飯壓力不夠很難煮熟,一般都是半生不熟的飯菜,吃一個月已經是極限,尤其是給遠處的哨兵送飯,走到一半路飯菜就涼了。

也就只有中華帝國神策軍中最精銳的戰士才能挺得住,然后就得迅速輪換,讓守軍下山修養一段時間然后再回來重新輪換。

“原來是這樣啊!”

李衛國迅速明白了,在后世有高壓鍋可以解決問題,但在這一世,高壓鍋雖然發明出來了,不過卻沒有流行開,因為材料技術成本很高,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鋁。

好在中華帝國已經秘密開始大規模工業點解鋁了,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用來生產高壓鍋的成本將會大幅度降低。同時,駐扎在雪域高原上的軍隊數量不是很多,就算花費高價生產一些高壓鍋也是值得的,財政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李衛國卻想到了另外一個方法。

“去叫人弄些生石灰和水來!”

李衛國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后世流行的自發熱盒飯原理,用生石灰和水,瞬間產生大量熱量,足夠把飯菜煮熟了。

而生石灰和水,對于中華帝國的強大工業實力而言,資源充足,甚至可以用簡直微不足道來形容。

看到李衛國用生石灰和水混合后,把飯菜煮熟了,劉哲等人頓時驚訝萬分。尤其周圍值班的隘口守軍戰士們,頓時兩眼放光,他們非常明白,如果有了那東西,以后就可以輕松吃上熱飯菜了。

只要有熱飯菜,那么戰士們的身體素質就會得到保障,就不會在影響戰斗力了。

“陛下,您真是神靈降世啊!”

“這個原理很簡單,就是生石灰和水進行化學反應時會釋放大量熱量,用來煮飯菜卻是足夠了。”

“而且這種材料成本低,后勤可以充足供應!”

李衛國頓了頓,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種食品——方便面。

如果有了方便面,加上調料包,在加上自發熱的生石灰和水,那么就可以為戰士們迅速補充體力了。

當然,后世的方便面是沒有營養的,李衛國給軍隊提供的方便面,卻不可能忽視營養問題,調料包和肉包、菜包都要保證量大充足,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士兵的體力和健康不受影響。

再加上罐頭食品,足以保證官兵們的營養和健康了。

于是,李衛國結束了考察,返回山下,叫來西部戰區后勤部負責人,面授機宜。

很快,中華帝**方便成立了方便面工廠,專門生產軍用方便面。同時,自發熱的生石灰和水,也成立了專門的工廠。

士兵的體力有限,需要考慮到士兵的單兵負重問題,所以軍方要進行一系列測試,然后合理安排生石灰和水的重量分配比例,做到既可以煮熟米飯,又最大程度降低士兵的負重。

方便面就這樣被發明出來了,不過并沒有被外界廣泛知道,這目前只是中華帝**方的專用軍需品。如果讓敵對國家知道了這種速食方法,將極大的提高敵人的戰場生存能力,所以需要保密。

李衛國發明了方便面和速食方法,令雪域高原上的官兵們感激萬分,宣誓一定要守好中華帝國的西大門,用實際行動報答李衛國的恩典。

回到西都伊犁行宮,李衛國接到了一個新報告,令他皺起眉頭。

“陛下,我們的情報顯示,沙俄帝國在里海巴庫區發現了大型油田,如果讓沙俄開采成功,不但滿足沙俄自己的石油消耗,恐怕戰時還會賣給英法等協約國。”

李衛國點點頭,道:“巴庫石油儲量豐富,不但能夠滿足沙俄自己的需求,還可以出口給英法等協約國,一旦那樣,我們就算切斷了波斯灣的中東原油,英法也可以從沙俄帝國獲得。”

李衛國來到窗前,負手而立,道“通知兵部,針對巴庫地區,重新制定一份作戰計劃吧!”

沙俄帝國發現巴庫石油區,同樣比歷史上提前了很多年,這讓未來的戰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但李衛國不懼,就算歷史完全改變了軌跡,他失去先知先覺的能力,也可以憑借未來人的遠見,一一將問題化解開來,使其朝著有利于中華帝國的方向發展。(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