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466章 歲在甲午,天下大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6章 歲在甲午,天下大兇

第466章 歲在甲午,天下大兇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7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圓明園,蓬萊瑤池。

李衛國陪著傅善祥、沈紫嫣和蘇三娘三位皇后釣魚,夫妻四人有說有笑,這種情況下,魚兒都嚇跑了,老半天也不會上鉤。

這時,內宮女官劉師師帶欽天監官員前來覲見。

欽天監,顧名思義,就是掌管觀察天象、推算節氣歷法、推算國事吉兇、皇家人身福禍的機構。

自秦、漢以來以太史令掌天象歷法。唐代始設太史局,后又改司天臺,隸屬于秘書省。宋、元時設有司天監,與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并置的機構。元朝還設有回回司天監。明、清則改名欽天監。

中華帝國成立后,欽天監并未裁撤。

因為在李衛國看來,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未必沒有用處。雖然有些類似算命在內的東西,科學無法解釋,但并不能把它納入偽科學或者迷信行列,一竿子打死。

什么是科學

李衛國認為,能解釋清楚的就叫科學,科學解釋不了的就被稱之為迷信。

這其實很荒唐,人類腦細胞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解釋清楚的。

因此,李衛國留下了欽天監這個部門,依照明朝制度,依舊設欽天監設監正一人、監副二人。領有主簿廳、春夏秋冬官、五官靈臺、五官保章、五官絜壺、五官監候、五官司歷、五官司晨、漏刻博士等。監正、監副掌察天文、定歷數、占候、推步之事。每歲冬至日呈奏中華帝國國歲大統歷,移送禮部頒行。每年負責印造王歷、民歷。

如今欽天監主管叫韋千里,是華蘅芳的同門師弟,在數學方面有著強大的能力,不過他跟華蘅芳的志向不同,華蘅芳把數學用在了搞工程計算上面,而韋千里則把數學用在了易經、八卦、古天文學、星際軌道計算上面。

“臣欽天監監正韋千里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參見三位皇后,三位皇后萬福金安!”

“免禮吧!聽說你有簡報上奏?”

“是的陛下!”

韋千里平身后,取出簡報,由女官劉師師交給李衛國。

不過李衛國沒接,直接笑道:“三位皇后都對欽天監的簡報感興趣,就直接念吧!”

“是!”劉師師領命,于是將簡報大聲念了出來。

“今有欽天監夜觀天象,貪狼星光芒大盛,周圍各星位移變動。根據上古天象解釋,此乃預示著明年帝國或有大荒,或**,或死滅,此乃天下大兇之兆……”

劉師師不敢再讀下去了,她一頭冷汗,這一次由他讀簡報,真心倒霉啊,因為她已經看到三位皇后看向她不善的眼神了。

她頓時心中苦笑:不管我事啊!我只是個讀簡報的!

李衛國對這種事情一般只信一半,因為沒有科學依據,無法進行具體判斷。

但這是好事,因為這將給李衛國和帝國政府提前進行警告,來年要非常小心,這樣可以降低很多負面事件發生的概率,某種意義上將,有一定可取性。

“明年是什么年?”

“回稟陛下,明年是甲午年!”

李衛國的心猛然一跳,甲午年啊,有點意思了。

歷史上的甲午年,正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年,經過三十年洋務運動的大清帝國,被日本帝國打得一敗涂地,也是中華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年。

“甲午年!”

李衛國念叨了一遍,突然間,他有種想要報復的沖動。

“甲午年,的確是不太平的一年,朕知曉了,你先回去,匯同水部司重新對全國各地的水利工程進行風險排查,如果明年出現大旱或者洪澇,可令各地水庫提前蓄水,確保各地農業區糧食安全。”

“臣遵旨!”韋千里告退,但心中卻頓感驚訝。

他之所以說明年是大兇之年,主要原因還是想要讓皇帝重視他,若是皇帝問他如何解決大兇之年,便是他積極獻策,平步青云的日子了。

沒錯,韋千里對于全國各地的氣象研究很深入,他總結了兩百年來中華帝國境內的自然災害發生規律,預測到明年開春恐怕要大旱,大旱過后必然洪澇,這是鐵律。

可惜,咱們這位皇帝陛下,當真是英明神武,竟然沒有問他如何解決大兇之兆,反而一針見血的說出了明年大旱和洪澇的威脅,降旨水部司提前做好抗洪抗旱的準備。

這在韋千里看來,李衛國簡直就是神了。

實際上,李衛國很清楚欽天監的職能,所謂的神棍,他們的預測信息,科學的解釋就是數學天才經過復雜的計算和推理出來的。

比如算卦看相的,他會細心觀察和計算前來占卜之人,然后估算出對方做某件事的概率,選擇最大概率進行回答,成功率最高,從而讓人感覺他很牛b,猜的很準。

同樣,欽天監要比擺地攤算卦的厲害多了,他們掌握的是全國的天文地理和氣候變化,從而預測出明年的氣候大致情況。

對于聰明人而言,這些神棍是騙不了他們的。

李衛國無疑是聰明中的王者,很容易看穿韋千里的心思。

“陛下,欽天監說明年乃大兇之年,怕是諸事不宜啊!”

皇后傅善祥一臉擔心的對李衛國說道,她知道李衛國經常外出游山玩水撩妹紙,擔心李衛國的安全。

李衛國笑道:“無妨,有了提醒,未雨綢繆即可!”

沈紫嫣苦笑道:“既然是諸事不宜,那明年的財政預算就得小心了,還是盡量不要赤字的好,省得到了年底補不上財政窟窿。至于皇家銀行、亞投行和世界銀行,我會盯著的,先把資金都收攏回來,減少對外貸款,投資一些避險資產好了。”

沈紫嫣雖然貴為東宮皇后,但并沒有放下她的老本行。她提醒李衛國注意朝廷的財政預算,至于皇家銀行、亞投行和世界銀行,這三家銀行是李衛國的私產,掌握著近一百億人民幣的各種資產。

而歷史同時期,全世界首富的羅斯家族擁有60億美元資產,折算成人民幣不超過10億(按新美元匯率)。

李衛國點點頭,道:“正是軍備競賽最關鍵的時刻,預算不能減少,不過咱們自家在海外的錢,還是要馬上收回來,最好在今年年底,全部撤回,在協約國的資產,該賣的賣,該拋售的就拋售吧!”

沈紫嫣慧眼如炬,頓時明白道:“這么說陛下是打算跟協約國攤牌了,戰事一起,勝負難料,生靈涂炭,難怪韋千里預測到大兇之兆。”

李衛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蘇三娘對理財完全不感興趣,看到傅善祥和沈紫嫣都在關心,她也不甘示弱。

“最近幾年協約國集團的海軍戰艦如下餃子一般,猛增了數千艘戰艦,暗地里瞞著我們建造的戰艦怕是更多。聽說巴拿馬運河即將完工了,屆時協約國海軍怕是要加快進入太平洋的步伐了,對帝國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李衛國點點頭,道:“沒錯!法美兩國讓工人二十小時開工,明年初就會完工!當年我就說過,我們不掏錢修運河,讓美法兩國替我們掏錢,現在他們修好了,我們也該接手了。”

“明搶啊!不怕國際輿論嗎?”傅善祥忍不住笑道。

“強盜!臉皮厚!”沈紫嫣忍俊不止的補充道。

“就是!”蘇三娘直接助紂為虐。

李衛國陪著三女說話,很快就心不在焉了,在想明年甲午之事。

傅善祥見狀,便給沈紫嫣和蘇三娘使了眼色,三女隨便找個借口便離開了。

李衛國很是感激,還是老夫老妻心有靈犀一點通,當即下旨召見軍政各部門大臣開會。

“朕決定甲午年對日本開戰,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大殿內,李衛國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給大臣們反對的機會。

各部門大臣們對李衛國那是相當的尊敬,敬如神明,原本一些不贊成近期開戰的大臣們,見李衛國已經決定了,也沒有反對,紛紛參與到如何對日開戰中來。

“臣以為,對日作戰,在于一個快字。海軍迅速出動,突襲佐世保、吳兩處海軍基地,速戰速決,摧毀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因為日美都是協約國成員國,有著軍事協防條約,那么在攻擊橫須賀時,就一并連美利堅亞洲艦隊消滅。只要海軍第一戰成功,那么日本將喪失制海權,任由我們宰割了。”

海軍大臣林繼云第一個站出來說道,打算為他們海軍搶到頭功。

禮部司陳寶琛皺眉道:“我堂堂天朝上國,軍力強悍無匹,對付區區一個日本蠻夷,用得著采取偷襲戰術嗎?這要是讓全世界知道了,帝國被人指責偷雞摸狗之輩,顏面何存?直接宣戰,堂堂正正的消滅日本聯合艦隊不好嗎?”

中華自古禮儀之邦,相當一部分大臣還是很反感不宣而戰偷襲別國的,尤其是日本這個彈丸小國,根本不放在眼里。

林繼云頓時挖苦道:“陳大人這話就欠妥了!兵法云:出奇制勝。打仗,你死我活,還講什么道理?難道我們打日本,還得先告訴日本小心了,我要來進攻了!你們做好防備,別讓我贏得太輕松,否則勝之不武?”

陳寶成頓時氣得胡子翹起來,哼了一聲,轉頭不語。

李衛國見又有文官想要打抱不平,于是先開口道:“打仗的確是你死我活,不能婦人之仁。若給日本人時間準備戰爭,帝國將付出更多的犧牲。在朕眼里,每一個帝國士兵的性命,都不能白白犧牲。海軍奇襲之作戰計劃可以執行,林繼云你回去要詳細做好計劃,首戰決不能失利。”

林繼云頓時領命。

張小六說道:“陛下,一旦對日作戰,這一次是否要登陸日本本土?”

關于是否登陸日本本土作戰,李衛國一直在猶豫。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日本本土作戰,從經濟上考慮,是賠錢的買賣,但從戰略上考量,還是值得動手的。

“打垮明知政府,扶植能久親王上位,朕要將太平洋納入中華帝國內海,不除掉日本,總是膈應的很。”

張小六頓時明白了,續道:“對日本土作戰,勢必引起整個協約國集團的激烈反應,世界大戰恐怕會爆發,是否主動攻擊其他協約國國家,還請陛下明示。”

李衛國道:“一只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對日本動手,就等于對協約國開戰了,是否有利于帝國,兵部可有自行決斷出擊機會。”

張小六頓時興奮道:“臣遵旨!”

作為內閣總理大臣,王凱泰突然問道:“陛下,您不是一直說用軍備競賽拖垮協約國和整個西方世界嗎?為何突然要對日本動手?”

李衛國道:“如果朕說自己剛剛卜了一掛,甲午年適合發動戰爭,尤其適合發動對日戰爭,你信不信?”

額……

王凱泰被雷到了,其他文武百官也是傻眼,紛紛無奈苦笑。

“既是陛下卜卦,向來是每每命中的,只是要不要跟同盟國其他成員國溝通一下,尤其是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會不會參戰,臣不敢保證!”

這倒是問住李衛國,按理說德意志帝國跟中華帝國是同盟,應該會參戰的。

不過,德意志帝國目前的戰爭準備其實并不充分。

去年俾斯麥再次訪華,還跟李衛國談及世界大戰問題,表示最好拖延幾年時間,德意志帝國需要積聚力量。

這時,戶部尚書傅學賢突然道:“德意志帝國如果沒有準備好,其他協約國成員國恐怕也未必準備好!如果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對日本不管不問,那帝國可就賺了!”

“你竟想美事呢!”

李衛國頓時笑道,滿朝文武百官也紛紛大笑,原本嚴肅而壓抑的氣氛,頓時輕松了不少。

別看大臣們看起來對世界大戰風輕云淡,實際上他們心中都在打鼓。

這個世界沒有不打敗仗的國家,中華帝國自建國以來,百戰百勝,未嘗一敗。

越是沒打敗仗,大臣們越是擔心。

這是科爾迪莫心理效應的體現,假如中華帝國戰敗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可是中華帝國一直勝利,到第99次戰爭勝利后,那么第100次會是什么結果呢?恐怕戰敗的風險不再是百分之一了,而是瞬間變成了99。

這是數學概率,打boss總有那么一次會出現miss,而作用到國家身上,就變成了大臣們心底深處的擔憂了。

所以,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選擇動武,除非逼不得已。

而這一次,李衛國任性了,他記恨歷史上的甲午中日戰爭,因此當他聽到甲午年到來時,他就不顧一切的想干小日本了。(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