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頁面上方閱讀記錄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381毫米主炮的威力那是相當恐怖的,兩艘雄風級戰列艦很快被打得千瘡百孔。w.QDD.Nw.QDD.N
主炮射擊結束后,暫停一段時間。
有海軍調查員登上兩艘靶艦,對艦上各處裝備進行現場檢查,并拍下照片,留作日后參考研究之用。
通過對艦體創傷位置的一系列檢查,海軍人員對雄風級戰列艦的防護能力,以及雷神級無畏戰列艦的主炮攻擊能力,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雄風級是中華帝國十多年前的老艦,裝甲防護性能遠不如現在雷神級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海軍人員會根據雄風級戰列艦和雷神級戰列艦的鋼甲材料強度對比,大致估算出雷神級戰列艦的裝甲防護能力。
同時,通過雄風級戰列艦上的毀傷情況,判斷出雷神級戰列艦主炮的破壞力。
主炮射擊并沒有直接將兩艘雄風級戰列艦靶艦擊沉,一方面是因為靶艦上并沒有彈藥和燃料,鍋爐也是熄火的,不容易產生連環爆炸和殉爆。另一方面是因為用退役戰列艦當靶艦擊沉,這非常奢侈,機會并不多,所以軍方不會允許一下子就將其擊沉,而是要把兩艘靶艦揮出最大的價值,讓海軍官兵們輪流實彈射擊。
主炮射擊過后,便是射炮實彈射擊。
比起毀天滅地般的主炮火力,射炮口徑就小得多了,不過射非常快,因此也十分具有觀賞價值。
李衛國閑來無事,便一直觀看實彈射擊訓練。
隨行大臣們當中,很多都被此前的戰列艦主炮射擊給嚇一大跳,各種狼狽。他們第一次看到這種震撼的場面,平日里養尊處優慣了,李衛國也沒有責怪他們軟蛋。
射炮射擊過后,海軍觀察員們再次登上靶艦,查看毀傷情況。
這一次,重點查看人員殺傷情況。那些假人所在位置,可以根據他們身上的單片,來確定傷害輕重。
雄風級戰列艦當初設計時,就對人員防護進行了優化,此時即便被無畏戰列艦攻擊,依然有五分之一人員保存了下來,可見中華帝國海軍在該級戰艦防護上面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而經過不斷改良,如今中華帝國海軍最強大的雷神級戰列艦,以及在建當中的暴怒級戰列艦,其防護水平更高。
經過一番檢查,總體上效果不錯,得到了海軍觀察員們的一致認可。
主炮和副炮射擊完畢,最后便是魚鐳攻擊了。
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早已經取消了魚鐳射系統,這是李衛國單獨提出,并強制執行的。
歷史上的數次海戰證明,戰艦射的魚鐳能夠擊中敵艦的幾率太低了,尤其是到了無畏時代和無畏時代,戰艦的航太快,魚鐳攻擊就成了雞肋。反過來,戰艦安裝魚鐳射系統,由于魚鐳縱壁防護薄弱,一旦被擊中,引爆了魚鐳的話,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因此中華帝國海軍取消了主力艦魚鐳射系統,只在巡航艦、驅逐艦上面保留。
隨著幾艘巡航艦和驅逐艦,6續向靶艦射了七枚魚鐳,兩艘雄風級戰列艦接連生大爆炸,水線帶裝甲被撕裂,海水猛烈倒灌進去,以眼見的度沉沒了。
兩艘靶艦被擊沉后,實彈演習也就結束了。
李衛國通過艦載無線電廣播喇叭,對全艦隊官兵們進行訓話,祝賀他們圓滿完成實彈射擊練習,并表揚了他們出色的炮擊水平。
其中兩名即命中的炮長,以及他的同炮房戰友們,得到了李衛國的親自嘉獎,授予勛章,并給予豐厚的獎金以資鼓勵。
要知道,在海戰的當中,隨著各國海軍6續進入無畏時代和無畏時代,其戰艦的主炮射程已經從原來的十公里,擴大到二十多公里,甚至是三十多公里的遠距離。
距離越遠,主炮命中率越低,需要靠不斷的調整射擊諸元,一般在二十公里外,中華帝國海軍艦炮的平均命中率大概在2o,即五炮彈命中一。
通俗的將,經過對射擊諸元的四次調整,會在第五次炮擊時,準確命中敵艦。
但在這次實彈炮擊演練中,卻有兩名炮長和他的組員們,做到了命中。
這意味著,第一炮彈即命中敵艦,那么全艦共有12門主炮,使用的是統一口徑,就可以在第二輪實現12門主炮的火力齊射,意味著第二輪炮擊時,就會給敵艦造成重創,甚至運氣好就會打出致命性貫穿命中彈,將敵艦擊沉。
這在海戰當中,作用巨大,意義重大。
因此,李衛國才會破例,親自授予這兩位炮長,以及他的組員們勛章,要求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其他戰友們,提升中華帝國海軍的戰斗力。
頒獎結束后,李衛國又參觀了中華帝國海軍最新服役的潛艇——刀魚號。
刀魚號,是中華帝國海軍最新服役的刀魚級潛艇的艇,于兩年前下水,直到現在依然在海試當中。
這是中華帝國海軍潛艇史上海試時間最長的一艘潛艇,刀魚級目前共建造兩艘,跨度時間長達五年。
這是因為隨著中華帝國的軍備技術不斷進步,潛艇需要安裝的新裝備越來越多,遇到了棘手問題也就越來越多。
以前中華帝國海軍建造潛艇,幾百噸級就幾個月時間,千噸級也就一年半載就建成了。
在美西戰爭期間,中華帝國海軍為了將物資悄悄運抵哈瓦那支援西班牙軍,開了海馬級潛艇,這是一款以載貨為目的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了4ooo噸,也因此拉開了中華帝國海軍建造4ooo噸級大型潛艇的序幕。
由于中華帝國海軍對潛艇的不重視,一度在大白鯊級潛艇之后就在沒有潛艇建造訂單了,后來如果不是李衛國的當頭棒喝,中華帝國海軍高層依然不會重視潛艇展,直到日美兩國大規模建造潛艇,集中向太平洋部署,才引起了中華帝國海軍的高度重視,并產生了危機感。
雖然長時間沒有潛艇訂單,但由于潛艇裝備研直接從帝國科學院撥款,而不需要從海軍部撥款,因此霍蘭為的潛艇專家們,并沒有閑著,哪怕沒有訂單,他們依然有足夠的資金研新潛艇,所以中華帝國的潛艇技術不但沒有落后,依然領先歐美各國。
受巨艦大炮主義影響,海軍部即便迫于壓力開始定造潛艇,卻要求潛艇噸位大、航高、航程遠、火力兇猛等等。
海軍提出如此要求,并沒有嚇到霍蘭等人,他們反而以此為動力,在大白鯊級潛艇和海馬級運輸潛艇基礎上,真的設計并建造了一款基本上附和海軍要求的水下巨無霸,這便是刀魚級潛艇了。
刀魚級潛艇,以艇刀魚號為例。該潛艇的主尺度為,水面輕載排水量為23oo噸,水面正常排水量為28oo噸,水下排水量為48oo噸。
該級潛艇以大白鯊級和海馬級為母型,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在設計方面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是非常重視其水下性能。
當然,這也是被海軍部的大佬們逼得沒辦法了,如果達不到要求,海軍部就會有理由減少對潛艇的投入了。
在海軍部高航、高火力、高續航力的要求下,霍蘭帶領他的團隊,堅決頂住壓力,最終設計出了刀魚級潛艇。
李衛國在海軍將領們的陪同下,踏上刀魚號潛艇。
站在刀魚號潛艇外殼上,仿佛踩在一只巨大無比的鯨魚背脊上。
明顯可以看到刀魚號的外形被霍蘭設計成流線型,這是為了減少水下航行的阻力,外形上已經非常接近21世紀的水滴形潛艇了,看起來很豐滿。
當然,最引李衛國注意的,便是兩根長長的天線,從艦艏到艦艉,中間被艦島撐起,成巨大的三角形。
顯然這就是無線電系統了,有了這種先進裝備,中華帝國海軍部,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每艘潛艇的位置,在戰時,將會揮巨大作用。
刀魚級潛艇的艏部更加圓鈍,從指揮臺圍殼至艏部這一段的上甲板線幾乎與水線平行。
這個些特征不僅表明了中華帝國海軍在潛艇設計方面的進步,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中華帝國海軍充分地吸收了“暗戰”以來的潛艇作戰的經驗和教訓,拋棄了潛艇以水面航行為主的傳統設計思想,采用了潛艇以水下航行為主的設計指導思想。
客觀地說,刀魚級潛艇的設計與建造集中反映了中華帝國海軍對潛艇認識的變化。
以前李衛國就不同意在潛艇上面安裝火炮,主張潛艇只用魚鐳在水下作戰。
只不過以前中華帝國的潛艇技術不成熟,沒有無線電系統、沒有氧氣儲備系統、沒有高性能的蓄電池系統、魚鐳射程近、潛艇航慢等等原因,迫使潛艇在一段時期內,不得不以水面航行,用甲板炮作為攻擊手段。
如今不同了,中華帝國科技高進步,各種劃時代的高科技裝備6續研制成功,聲吶、無線電、高性能蓄電池組、大功率柴油輪機、大功率空壓機等等,大幅度改善了潛艇裝備和性能,使得中華帝國海軍的潛艇終于擺脫了水面作戰,完全實現水下作戰。
李衛國一行人進入潛艇內部,由于潛艇噸位巨大,內部空間十分寬敞,但作戰人員卻沒有增加,多出來的空間,實際上是用來儲備更多的空氣的,因為空氣越多,水下潛航時間就越長,安全性就越高。
在艇長的介紹下,李衛國連續從艏至艉依次參觀了艏魚鐳艙,前蓄電池艙,作戰指揮艙,后蓄電池艙,主機艙,動力裝置控制艙,艉魚雷艙,船員休息倉、用餐艙等等。
在艙艏魚鐳艙里,布置有6具533毫米魚鐳射管。這些魚鐳射管是mk54型水壓式魚鐳射管,由江南制造局研制,可射mk14型、mk27型等533毫米的魚鐳,其中mk27型魚鐳,是火箭助推增程魚鐳,是中華帝國創。
不過因為火箭是個新領域,由李衛國提出,帝國科學院立項研究,但火箭動機小型化是個難題,因此火箭助推增程魚鐳只是試驗武器,其目的是為了在更遠的距離上偷襲敵艦,確保己方潛艇不被敵人現。
刀魚級潛艇總共裝備了8具533毫米魚鐳射管,其中艏部6具,艉部2具。艏魚鐳艙還兼做備用魚雷艙、艇員生活居住艙以及艏部應急逃生艙。
之所以設立逃生艙,就是因為中華帝國最近十年來,潛艇事故不斷,大量精銳的潛艇官兵殉職,人類對海洋的恐懼,使得海軍不得不研究逃生系統。
實際上逃生系統很原始,就是利用魚鐳射管,關鍵時刻,人員的床位封閉起來,就可以通過魚鐳射管被射出去。
李衛國看到了潛艇人員休息艙內的床鋪,就像一個棺材,只不過跟魚鐳一樣是渾圓的,關鍵時刻可以當做魚鐳,直接射出去逃命。
在前蓄電池艙內,設有一層甲板,把二艙的空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軍官艙、軍官餐室、艇長室、軍官寢室、軍士長居住室、無線電通信室及聲吶室等,下層布置的是前蓄電池組,該蓄電池組由252個電池單元組成。
作戰指揮艙位于該級潛艇的中間部位,在艇內作戰指揮艙的布置方面有所改進,該級潛艇的操縱部位、作戰指揮部位都布置在作戰指揮艙內的同一層甲板上。潛望鏡布置在作戰指揮艙內靠向艏部一側,潛望鏡的右側是作戰指揮部位,左側是操縱指揮部位,操舵室布置在潛望鏡的前面。
在李衛國看來,刀魚級潛艇的作戰指揮艙采用這種布置方式,可以使得艇長在利用潛望鏡進行觀察的同時,兼顧艇內的作戰指揮,從而保證艇長的作戰指揮行動更加快捷簡便。但是,這種布置方式的缺點是,由于作戰指揮艙室的面積有限,當指揮控制艙內的全部人員都在各自崗位上就位時,艙內顯得有些擁擠。
后蓄電池艙由一層甲板將其分隔為上下兩層,上層是廚房、艇員餐室、艇員居住艙,下層布置的是后蓄電池組,該蓄電池組也由252個電池單元組成。
主機艙內沒有設置甲板,布置著3臺縱向排列的x型2沖程柴油機和主推進電機。
動力裝置控制艙的空間相對較小,該艙內布置著整個動力裝置的控制板。
艉魚雷艙內布置了2具533毫米艉魚雷射管,艉魚雷艙的功能與艏魚雷艙相同,它還兼做備用魚雷艙、艇員居住艙和艉部應急逃生艙。
最能引起李衛國興趣的,便是刀魚級潛艇上的水聲設備了。
刀魚潛艇的水聲設備使用了中華帝國最新研制的主動聲系統和被動聲吶系統,它比五年前白鷺級反潛驅逐艦使用的聲吶系統更加完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進。
刀魚級潛艇采用雙軸雙螺旋槳推進方式,其水面最高航為18節,由于艇上裝備了兩組大容量蓄電池組,因此,當刀魚號潛艇采用一小時放電制時,該級潛艇的水下最高航為18.3節。
為了滿足軍方變太的要求,霍蘭著實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射擊。
其中在續航力方面,刀魚號潛艇在水面狀態以1o節度航行時,其續航距離為1oooo海里,水下狀態以3節度航行時,續航時間為72小時。
這72小時,就是三天時間,表明刀魚號潛艇可以在水下活動三天。
這種潛航時間,徹底打破了海軍部的疑慮,讓他們統統閉嘴,再也不能拿潛艇潛航時間不足,被迫上浮時容易給敵艦逮住并擊沉,這個理由來否認潛艇的作用了。
由于刀魚級潛艇的噸位巨大,采用中華帝國最堅硬、最耐腐蝕的特種鋼建造,使得其安全潛航深度為次突破15o米,與當前歐美各國海軍建造的艦隊型潛艇的安全潛航深度相比,增加了整整9o米左右,這在戰斗中,將給中華帝國海軍提供巨大的保護。
根據李衛國掌握的情報,目前協約國集團也開始學習反潛了,不過他們的反潛砸蛋,還以中華帝國的大白鯊級潛艇為目標,只能反5o米深。
這樣一來,如果他們碰上刀魚號潛艇時,就徹底沒辦法了。
刀魚級潛艇的優點很多,比如中華帝國海軍以前的潛艇設計是在主壓載水艙內既設置高壓空氣吹除管,又設置低壓空氣吹除管。當潛艇從潛航狀態上浮時,先利用水平舵、垂直舵和潛艇的航,使潛艇上浮到潛望鏡深度,然后用高壓空氣吹除浮力艙和主壓載水艙,當潛艇的上層建筑露出水面時,停止高壓空氣吹除,換用低壓空氣繼續吹除水艙內的剩余海水。
但是,在刀魚級潛艇上,其主壓載水艙和其他水艙內沒有裝備低壓空氣吹除管,而是利用主機的廢氣吹除壓載水艙內的剩余海水。在刀魚級潛艇的設計過程中,霍蘭充分揮這個優點,從而簡化了艇上的吹除設備。
其實,海軍部最關心的還是刀魚級潛艇的戰斗力,就連李衛國也忍不住詢問。
很快有技術人員給李衛國解釋,告訴他刀魚級潛艇采用的mk54型水壓式魚鐳射管,當該級潛艇在水下狀態利用mk54型水壓式魚鐳射管射魚鐳時,主要是依靠液壓缸內的活塞高運動時產生的水壓把魚鐳射出去,這樣可以保證在射魚鐳時沒有氣泡上浮,增加了在射魚雷過程中的隱蔽性。
另外,mk54型水壓式魚鐳射管可以在大深度上射魚鐳,從而提高了刀魚號潛艇水下作戰的靈活性。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mk54型水壓式魚鐳射管采用了一種聯動保險裝置,當射管的前蓋若稍微開啟一點時,后蓋就無法打開;反之,如果后蓋稍微開啟,則前蓋也無法打開。
這種保險裝置體現了中華帝國海軍潛艇技術的大幅度進步,此前就有中華帝國海軍的潛艇生這類事故,導致潛艇沉沒。歐美各國的潛艇更是多次生這類事故,目前還沒有解決辦法。
總之,刀魚級潛艇的整體性能非常優秀,不過海試中也是各種問題不斷。
當然,問題的源頭基本上都是新裝備的問題。比如無線電設備、聲吶設備中的三極管,很容易受到海上天氣潮濕影響,這是一個暫時很難解決的問題,只能多多準備配件隨時替換了。
最后,李衛國在餐廳同戰士們一起用餐,增進君臣將士們的感情,直到傍晚后,才滿意的離開。(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