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336章 世界屋脊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世界屋脊之戰

第336章 世界屋脊之戰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2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祝大家五一快樂)

塞爾維亞境內的斯拉夫人,一直都是沙俄帝國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戰略性人口滲透的主力軍,近代以來,沙俄帝國利用斯拉夫人進行叛亂,有效的動搖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也成為奧斯曼帝國不斷衰落,需要英法等國保護的主要原因。

奧斯曼帝國是大英帝國的小弟,出了問題后,沙俄帝國自然要向大英帝國問責。

如今,正是沙俄和大英帝國的蜜月期,雙方本作為敵對國家,卻因為都有共同的敵人中華帝國而走在了一起。

當然,這個走在一起并不代表同盟關系,沙俄和大英帝國在南歐和西亞的矛盾尖銳,不可能同盟,但雙方在亞太的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打倒中華帝國,瓜分亞太殖民地。

作為大英帝國的首相,本杰明面臨著大選的臨近,可是他希望打敗中華帝國而取得連任的計劃卻被奧斯曼帝國給大亂了。

在塞爾維亞,斯拉夫人遭到奧斯曼帝**隊的瘋狂鎮壓,一個個原本隱藏的非常隱蔽的萬人坑接連被“有心人”曝光,瞬間將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不論是沙俄帝國還是大英帝國,想要顧全大局隱藏真相也不行了。

沙俄帝國向奧斯曼帝國發出了戰爭威脅,同時也想大英帝國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發出了官方正式照會,要求英法給出解釋。

英國首相本杰明和法皇拿破侖三世都迅速作出回應,不希望俄土戰爭再次爆發,要求雙方保持克制。

然而法皇拿破侖三世顯然不太上心,因為奧斯曼帝國平日里對法國沒有對英國那么馴服,俄法之間的關系也很緊張。

于是,拿破侖三世不痛不癢的譴責了奧斯曼帝國一頓,坐看好戲上演,而跟沙俄和解的重擔就落在了英國首相本杰明的身上。

本杰明氣得一夜間嘴角都長滿了火泡,如果塞爾維亞事件無法解決。將會導致俄土戰爭迅速爆發,那么沙俄帝國自然沒有精力去進攻中華帝國了。到最后只憑大英帝國來對抗整個中華帝國,顯然將非常吃力,甚至功敗垂成。

本杰明以最嚴厲的態度照會奧斯曼帝國駐英領事。并通過英國駐奧斯曼帝國總領事向奧斯曼帝國發出了嚴正警告,要求奧斯曼帝國立即停止針對斯拉夫人的屠殺行動,否則將嚴重影響英土關系,甚至等同成為大英帝國的敵人。

面對大英帝國的嚴正警告,奧斯曼帝國皇室也緊張起來。不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核心利益,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利益就是徹底清除斯拉夫人,阻止沙俄帝國對奧斯曼帝國的人口滲透。

事情的起因很快清楚了,是一批斯拉夫人被某個勢力收買攻擊奧斯曼帝**隊,同時殺死了奧斯曼帝國西部軍區最高司令的妻子和孩子,而一支奧斯曼帝**隊也在同時接到了三皇子卡基的命令,屠殺塞爾維亞的斯拉夫人,雙方都沒有給對方解釋就爆發了激烈的沖突,造成十幾萬人遭到屠殺。最終調查委員會發現這件事很蹊蹺,似乎是有暗中的勢力故意挑撥離間。收買奧斯曼皇室和部分奧斯曼軍隊,最終導致事件升級。

本杰明迅速照會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領事,轉達了此事是某個勢力暗中挑唆所致,要求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冷靜下來和解。

然而,就算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此刻知道了真相,他們真的會坐下來和解嗎?

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各自的國家核心利益?

很快就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奧斯曼帝國一直都對境內的斯拉夫人活動感到擔憂和恐懼,只是長期以來受到大英帝國的戰略影響,避免跟沙俄帝國攤牌。而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因為共同對抗中華帝國而走近,這不符合奧斯曼帝國的國家利益,甚至嚴重威脅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國家安全(你的盟友正在跟你的敵人正在茍合。你不害怕才怪,這也是奧斯曼帝國在世界大戰時站到了同盟國一方的根本原因,俄土關系不可調,直到21世紀都無法解決)。

而對于沙俄帝國而言。跟大英帝國合作固然可以在遠東獲利,但沙俄畢竟是歐洲國家,他的核心利益在歐洲。當亞洲利益和歐洲利益必須做出選擇時,沙俄帝國當然會選擇歐洲利益。如今奧斯曼帝**隊隨便找了個借口就對斯拉夫人大肆屠殺,這當中必然有對付沙俄帝國的考量在內,斯拉夫人遭到大規模屠殺。對沙俄帝國瓦解奧斯曼帝國的計劃造成沉重打擊,這是沙俄帝國所不能接受的結果。

因此,不論大英帝國如何調節,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不會讓步,俄土戰爭不可避免,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暗中操縱這一切的中華神盾局,自然也不會給大英帝國、沙俄帝國、土耳其帝國和解談判的時間。

很快,一支中華神盾局特工采取了行動,他們分別化裝成沙俄軍隊攻擊奧斯曼帝**隊,同時也化裝成奧斯曼帝**隊攻擊沙俄軍隊,在俄土邊境上演了一場苦肉大戲,頓時將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拖入了戰爭狀態。

第十次俄土戰爭爆發了,比原本的歷史早了一年。

“報告,首相大人不好了,剛剛接到緊急電報,沙俄帝國和土耳其帝國開戰了!”

“什么——阿噗——”

本杰明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兩眼一翻,一口老血噴出(此處應有120救護車響聲,請自行腦補)。

中華帝國首都理藩院,中俄第八輪談判剛剛開始。

作為沙俄帝國的全權代表,駐華大使館武官領事,皇室成員阿里科耶夫上校,正在同中華帝國理藩院大臣張佩綸談判。

雙方就西疆、蒙古、遠東濱海州等領土問題進行談判,沙俄一方自然是咄咄逼人,因為十萬沙俄大軍云集西疆,即將配合大英帝國一起進攻中華帝國西北邊境。阿里科耶夫有恃無恐,他知道中華帝國在西北邊疆的兵力不足,后勤補給困難。一旦開戰很難擋得住英俄聯軍的大軍進攻,所以阿里科耶夫要趁火打劫,威逼中華帝國讓步,交出此前侵占沙俄帝國的遠東濱海州領土。同時恢復沙俄同清朝簽訂的海參崴條約,將海參崴割讓給沙俄帝國。

如果成功,沙俄帝國將不費一兵一卒要回遠東濱海州領土并奪取太平洋出海口海參崴。

在太平洋打開出海口,這一直是歷代沙皇的夙愿,如今阿里科耶夫即將成功。他相當的興奮。

然而,談判的另一方,中華帝國理藩院大臣張佩綸,今天卻一反常態,不再對阿里科耶夫示弱。

“對不起,阿里科耶夫閣下,貴國的條件我國概不答應!”

“什么?你說什么?”阿里科耶夫有點不太適應,扣了扣耳朵反問道。

“貴國的條件我國概不答應!如果您沒有其他事情,那么我們的談判到此結束!”張佩綸很拽的站起身來,就準備離開。

“等等!”阿里科耶夫急忙叫住了張佩綸。感覺腦洞有點不夠用,追問道:“你是說上次談判的條件概不接受?你們只歸還濱海州領土,不割讓海參崴?”

這是第七次中俄談判內容,為了穩住沙俄,延緩沙俄軍隊入侵西疆的時間,張佩綸不斷地給阿里科耶夫釋放煙幕彈,表示可以歸還濱海州。

張佩綸正色道:“我是說我們不必談判了,如果你要打就打吧,我們奉陪到底!”

這回阿里科耶夫聽明白了,感情這一個月的時間。雙方的談判結果全廢了。

這尼瑪完全是白歡喜一場啊!

阿里科耶夫非常惱火,怒道:“我想張大人并沒有看清局面,如果十萬大俄羅斯帝**隊攻入西疆,恐怕你們根本無法阻擋。再加上二十五萬英軍。你們不但要丟掉西疆,乃至整個大西北都守不住。”

張佩綸冷笑:“這就不牢您操心了,二十五萬英軍,在我中華帝國神策軍面前,不過土雞瓦狗之輩,如果貴**隊不服。可以約好時間,貴我兩軍在西疆大漠會獵一番也不錯。”

阿里科耶夫不理解,怎么張佩綸的態度突然間就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有貓膩!

阿里科耶夫感覺到不尋常,很快一名隨從急急忙忙的來到他耳邊嘀咕了一番,他這才知道原來沙皇已經對奧斯曼土耳其宣戰了,第十次俄土戰爭爆發,沙俄軍部電令哈薩克兵團停止進攻中華帝國,轉而調往俄土邊境戰場。

“難怪!難怪張大人有恃無恐,可是你怎么能確定我軍會撤兵呢?如果我方不撤軍呢?你還敢這樣跟我說話嗎?”

張佩綸一愣,旋即笑道:“貴國不撤軍也無妨,大不了兩線作戰。不過,奧斯曼帝國那邊還有英法兩個盟友,你覺得你們沙俄軍隊能否頂得住?克里米亞戰爭就是例子,你不會忘記了吧!”

阿里科耶夫狠狠地瞪著張佩綸,眨眼間雙方的眼神就打了兩次世界大戰,最終阿里科耶夫敗下陣來,憤而離席。

與此同時,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地區,中華帝國神策軍已經同來犯的英印軍隊交火了。

雙方在“世界屋脊“上交戰,從一開始就打得十分慘烈。

中華帝**據險而守,雖然兵力不如英印軍隊多,但勝在軍隊作戰素質高,武器裝備先進,尤其是暴血重機槍威力無匹,殺的英印軍隊血流成河。

但是沒過幾天,中華帝**因為陣地建在險峻雪山凍土上面,氣候惡劣,交通不便,彈藥告急,最終放棄了一線陣地,退至二線陣地,節節阻止英印軍隊。

英印軍隊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奪取了中華帝**的一線陣地,還是非常高興的。可是,他們很快就高興不出來了。因為當他們控制了原來的中華帝**一線陣地后,同樣面臨著氣候惡劣、交通不便的窘境。

英印軍隊可沒有中華帝**那種吃苦精神,很快英印軍隊的攻勢也因為補給跟不上而停了下來。

不論是大英帝國還是中華帝國,對于西疆世界屋脊之戰都判斷失誤了。大英帝國調集了二十五萬大軍,結果發現交戰區域內山高谷窄,路險林密,氣候多變。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終年積雪,嚴重缺氧,氣候酷寒。這些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嚴重影響著軍隊作戰行動,部隊集結,機動,指揮和協同困難,戰場容量較小,二十五萬大軍完全無法展開攻擊隊形,最大的戰斗地方也只能擺開一個團的兵力,英印軍隊的數量優勢根本得不到體現。

同樣,中華帝國一直認為兵力太少,跟敵人的二十五萬大軍相比,西疆軍區只有一鎮兵力12512人。從一開始,中華帝國兵部就擔心兵力不足,跟敵人作戰吃虧。可是當雙方真正交火后才發現,只需要在山谷、隘口等要地部署一個連的兵力,就能夠阻擋敵軍好幾天,而放開一線陣地退居二線陣地,更發現敵軍的后勤補給也跟不上了。

于是,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成為雙方奪取作戰最后勝利的關鍵。

在這方面,中華帝**是本土作戰,得到了藏民的廣泛支持,很多藏民給神策軍戰士送飯送水,甚至幫忙運輸武器彈藥。

這樣一來,中英兩國在西疆的戰事陷入了膠著狀態,誰都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尤其是大英帝國,以為調集二十五萬大軍,以25倍的兵力優勢足以碾壓中華帝**,結果卻大失所望了。

與此同時,中華帝**西南戰區五鎮神策軍攻入孟加拉幫,印度反抗軍揭竿而起,戰火遍及整個印度,很快影響到英印軍隊的后方補給線,逼得英軍不得不從中印邊境調回大量兵力進行鎮壓,無形中減輕了在西疆作戰的中華帝**壓力。(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