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286章 真不是故意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真不是故意的

第286章 真不是故意的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3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正月十五元宵節,中華大地上一片燈紅酒綠,人們載歌載舞,歡度這一節日。⊙。⊙

李衛國在紫禁城太和殿,接受中央文武百官和來自各地的官員、士紳、商人、農民、軍人、學生等代表,以及各國駐華公使、武官的參拜,而后設國宴招待賓客。

晚些時候,李衛國攜三宮皇后、皇貴妃、六院嬪妃,以及眾皇子、公主們一起登上中華門(今已拆除),同京城十幾萬百姓一起慶賀元宵佳節,并燃放禮花,一時間盛況空前。

時至今日,李衛國的后宮又增加了很多人,除了三宮原配皇后和皇貴妃之外,還增加了十二位妃嬪和貴人。

這十二位妃嬪和貴人來自國內的有內蒙古六盟的科爾沁公主、鄂爾多斯公主、阿拉善公主,來自外蒙古四盟的車臣汗公主、扎薩克汗公主,來自伊犁部的伊犁公主,來自西藏黎者衛喀部的天山公主;海外自治領有緬甸國的公主暮莎(咦,好像重名了),南掌國的公主沙灣娜吉(咦,好像又重名了),琉球國首里公主新垣結衣(咳咳,真心不是故意的);名義上的藩國有,來自朝鮮國的漢城公主李彩琳(呃……這次是搜狗拼音的錯),以及日本北白川宮王女佳子(哇,要不要這么手賤,明明想的是波多野結衣)。

對于這十二位妃嬪,李衛國照單全收,因為全都是出于政治目的。

比如國內的蒙古、伊犁、西藏三地進獻了七位公主,均來自三地最有影響力的前朝王公大臣家庭,這是當初李衛國為了盡快統一中國,加強對北方草原和西北大漠、青藏高原控制,防止沙俄和英國趁機對這三地進行殖民滲透,最終跟這些王公大臣達成了秘密協議,通過聯姻方式,對他們的安撫。

當初李衛國一統中國,漢人強勢崛起,盡管李衛國和他的新政府一再強調民族平等。不搞清朝的那個六等種族歧視政策,然而被奴役幾百年的漢人老百姓們,真的能夠放棄幾代人被奴役欺凌的仇恨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滿清期間,漢人飽受滿蒙藏回的欺凌。那可不是一天兩天一個人兩個人那么簡單,而是兩億漢人群體,當漢人翻身做主人時,朝廷哪怕說服了99的漢人放棄仇恨,剩下的1漢人也有兩百萬。也是一股龐大的復仇力量。甚至很多漢人表面上服從政府號召,不去找旗人、蒙古人麻煩,暗地里有多少人報仇誰又說得清楚,在中國人情大于法律,執政的又都是漢人官員,稍微同情心泛濫一下,就會讓旗人和蒙古人吃不了兜著走,整日膽戰心驚了。

這也是為什么滿清倒臺,數百萬旗人和蒙古人瞬間消失,大部分都搬家了。改成漢名,裝漢人躲避災禍的真正原因。

內蒙、外蒙、西藏、伊犁地區的王公大臣們,他們自知打不過李衛國,所以只能投降。他們見李衛國借口沙俄入侵直接派兵進駐他們的地盤,他們心中明鏡的,要不了多久,李衛國就不會那么好說話,處處由著他們了。

因此,這些王公大臣們趁著自己對李衛國和朝廷還有點用,立刻向李衛國示好。把自家和部落內最漂亮的公主送給李衛國,用聯姻的方式為自己找條后路。

按照這些王公大臣們的想法,就算有一天李衛國徹底控制了草原、大漠和青藏高原,準備卸磨殺驢時。至少看在他們這些人送漂亮女兒的份上,網開一面,哪怕被罷免了權利,至少保他們一世太平和富貴。

李衛國也不想逼得這些王公大臣們狗急跳墻,歷史上外蒙古被沙俄挑唆最終分列出去,很大程度歸咎于漢族對他們的排斥造成的。

同時。李衛國的父母也表示要想坐穩江山,必須多多開枝散葉,建議收了這些公主為妃,群臣們也是這個想法,畢竟現在的參議院還沒有皇族議員呢,需要李衛國多多努力,多生子女才行。因此李衛國順應民意,收了國內的七位公主為妃。

對待海外自治領藩國,也是同等的政治目的。畢竟海外自治領內的國民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既不算中國公民,又不算獨立的外國人,因此李衛國娶他們國家的公主為妃,作為一種安撫手段。

這其中唯有朝鮮國是個特殊情況,朝鮮國王李熙既不愿意失去軍事和外交自主權,也不想得罪中國,萬一哪天外敵入侵,朝鮮還得指望中國幫忙。

因此,李熙將他最漂亮的女兒漢城公主李彩琳送給李衛國為妃,為的就是討好李衛國,給中國國民一種假象,讓中國國民以為朝鮮已經徹底稱臣了,實際上朝鮮國卻還是獨立的。

這是一種高明的政治戰術。

不過,李衛國也不是善于之輩,對于李熙的心思,李衛國非常清楚。但最終李衛國還是接納了朝鮮公主,白給的漂亮女人不要是傻子。

再說了,這個世界上誰還會比李衛國更精明的,他早就算計到家了。

納朝鮮公主為妃,等到有一天朝鮮有事時,便可以用朝鮮公主為借口出兵朝鮮了。你李熙以為自己很聰明,只要某一天中國神策軍進了朝鮮,就不會在輕易離開了。

到時候中國神策軍賴著不走,造成既成事實,看你李熙不哭死才怪。

這是李衛國的算計,李熙顯然不會明白的。

最后一個妃子是日本公主,這件事一開始李衛國是不同意的,因為某些原因,李衛國對日情節很不友好。

不過,最終文武百官們說服了李衛國,因為這個日本公主的身份不簡單。

北白川宮王女佳子,日本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前妻山內西子的女兒。為什么是前妻,因為能久親王當過幾天“動物”天皇和他兄弟明治天皇打了一架,結果沒打過,被軟禁了。為了保住妻女,所以離婚了。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兵部尚書吳庸,他給李衛國出了一條毒計,讓李衛國扶植能久親王,將來跟明治天皇對著干,分列日本附和中國國家利益。就像分列美國那樣。日本人不會輕易接受李衛國干涉日本內政的,但如果娶了能久親王的女兒佳子,那么李衛國在必要時支持能久親王也就說得過去了。

李衛國覺得吳庸的這條毒計太好了,于是便同意了。就這樣。中華神盾局江戶情報站秘密將能久親王的前妻山內西子和女兒佳子接到北京,而山內西子在吳庸的勸說下立即同意將女兒佳子送給李衛國為妃,并要求李衛國履行諾言,先把能久親王救出來。

沒多久,中華神盾局江戶情報站便秘密運作。收買大量日本政客,很快把能久親王從寺廟中釋放出來,并排能久親王留學德國。

不過能久親王半路偷偷來了一趟紫禁城,見了他的妻子和女兒,隨后跟李衛國秘密會晤。

李衛國承諾將來能久親王學成歸國,將支持能久親王奪取日本天皇之位。

能久親王如今也只能信任李衛國了,好歹也算是他女婿,只要能奪取日本天皇之位,就算被坑也認了。

新納的十二位妃嬪,著實讓李衛國忙活了好一段日子。美美的當了一次種馬,過起了三宮六院的美好日子。

對于李衛國來說,古代的男人真是最性福的,沒有之一。

不過,李衛國真正感情深厚的還是正宮皇后傅善祥、東宮皇后沈紫嫣和西宮皇后蘇三娘,至于皇貴妃宜蘭,雖然她是半路插隊,這么多年過去了,她還算老實,跟李衛國也有了一定的感情。為李衛國育有一皇子一皇女。

李衛國不希望冷落了三宮皇后和皇貴妃她們四人,于是利用現代科學知識,精心安排好了寵幸時間,他計算好了所有后宮妃嬪的生理期和排卵期。每個月只需用三天時間,就可以讓一位妃子懷孕,這樣未來十個月內,懷孕的妃子自然就不需要李衛國晚上寵幸了,留足了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對他更重要的四個女人。

李衛國“精打細算”,短短幾年時間。卻多了八個小皇子和九個小公主,令皇室成員大量增加,未來的皇族參議院應該是不會空缺,更會熱鬧了。

當然,這只是后話,未來的事情李衛國還想不了那多么,雖然陪伴妻妾和孩子們看煙花,但他心中卻在想著別的事情。

無疑,南洋的排華事件便是當下李衛國最關心的事情。

歷史上在海外的華人生活非常困苦,因為國家貧弱,華人也就成了當地人欺辱壓迫的對象,甚至被生殺予奪。

如今新中國成立了,這種事情李衛國不希望再次發生,所以對這一次的南洋排華事件,李衛國授權給海軍,必要時可以訴諸武力,不惜任何代價護僑,哪怕與全世界為敵也在所不惜。

“陛下,中華神盾局局長李靖大人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沒說哪方面的事情?”

“李大人的嘴很緊,卑職沒問出來什么,不過似乎跟護僑有關!”

“叫他去御書房,另外通知有關各司前來開會。”

一聽跟護僑有關,李衛國頓時有些緊張,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走出國門,說不擔心那是假的,就怕出幺蛾子。

跟傅善祥諸女道了聲歉意,煙花晚會便交給皇后了,李衛國急匆匆返回。

御書房內,李衛國接見了李靖,得知英國亞洲艦隊傾巢出動,也是驚訝萬分。

“果不出兵部尚書吳大人所料,英國人是這一次的幕后主謀,意在挑起海上沖突,綁架英國國會準備對華開戰!”

“英國人真是太可恨了,為了找個對華開戰借口,竟然打起了南洋華僑的主意!”

“海外華僑生存本就不易,這一次也不知道死傷多少人,記得在菲律賓曾經有過幾次排華騷亂,最多一次死傷數萬人,簡直就是種族屠殺。”

“可惡的英國人,更可恨的菲律賓土著,這一次帝國海軍一定要狠狠教訓他們一頓,好叫他們知道帝國的厲害。”

眾人議論紛紛,不過似乎跑題了,忘記了最重要的一條消息,那就是英國亞洲艦隊傾巢出動。

“吳庸以為英國亞洲艦隊傾巢出動。意欲何為?”李衛國眼看著眾人跑題了,也是醉了,頓時看向吳庸問道。

眾人頓時停了下來,紛紛看向吳庸。等他回答。

只見吳庸一秒鐘都沒有思考,立刻脫口道:“自然是沖著帝國的護僑艦隊去的!”

李鴻章立刻問道:“我們并沒有掌握英國亞洲艦隊的確切動向,吳大人為何要說他們是沖著帝國護僑艦隊去的,可有根據?要知道這種猜測若是真的,后果不堪設想。戰爭怕是瞬間爆發,這可不是兒戲。”

好吧,李鴻章發難了,似乎對這位兵部尚書“另眼相看”。

這也難怪,老李敗給了李衛國,雖然臣服了,對李衛國不敢有恨意,可是對待李衛國的手下就不好說了。雖不至于公開打壓報復,但開會時故意刁難一小下還是沒問題的。尤其對待吳庸,李鴻章把一切因果都轉嫁到對方身上了。

吳庸躺槍。但不懼,反而很高興,每每吊打小盆友,至少不會太寂寞。

“李大人若是不信,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

“賭就賭,我就不信你這次還能贏?若是你輸了怎辦?”李鴻章不信邪的反問道。

“之前九次贏你的全數奉還!”吳庸老神在在,把握十足。

眾官員表情都特別奇怪。

好吧,李鴻章已經輸了九次了,還是屢敗屢戰,勇氣可嘉啊!

“說正事。別扯些亂七八糟的!”李衛國輕咳一聲,頓時出言訓斥。

吳庸和李鴻章也覺得失態,立即告罪。

李衛國懶得管他們兩人的屁事,他一顆心都放在了南洋。

“如果英國亞洲艦隊真是沖著我們來的。那鄧志龍他們就危險了!”

“陛下所慮甚是,不過不必擔心,日前奉陛下令,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主力南下,填補南大洋艦隊和七洲洋艦隊護僑離開留下的空白防區,如今只需即刻調兩大艦隊主力前往增援即可。只要鄧志龍他們周旋三日,便可前后夾擊,將英國亞洲艦隊主力圍殲之!”

聽到吳庸的話,李衛國眼前一亮,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頓時盯著吳庸。

“你早就預料到了?”

“臣之前也只是猜測,不敢肯定,只是令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提前做好準備,不然還真被英國人大一個措手不及。”吳庸微微一笑,向李衛國躬手以禮。

不過他那神算的表情,眾人都看到了,紛紛給他白眼,好像在說:裝!你繼續裝!

李衛國知道吳庸厲害,料事如神,知道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提前有了準備,他也松口氣。

“既如此,即刻令兵部、總參、海軍部統一指揮四大艦隊,南下作戰!”

“此戰,關乎帝國未來之國運,許勝不許敗!”

吳庸等人領旨,自是不敢浪費時間,迅速依據帝國憲法之戰爭法典,將四大艦隊編組在一起,組成太平洋艦隊。

電報自軍令部很快下發到帝國各大戰區海軍基地,整個帝國海軍迅速動員起來。

實際上,當初南大洋艦隊和七洲洋艦隊奉命編組護僑艦隊前往南洋時,海軍部就已經下令從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調集戰艦臨時南下填補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離開后的防區,只是吳庸多了個心眼,直接調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的主力艦南下了。

如今南洋局勢緊張,北大洋艦隊和東大洋艦隊主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只是能否戰勝英國亞洲艦隊,李衛國自己心中也沒底。

即便贏了英國亞洲艦隊,若是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再來,又該怎么辦?

還是時間太緊啊!

如果再給我十年時間,那就更有把握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m.

關鍵字:___。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