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0207章 吞并東南五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07章 吞并東南五省

第0207章 吞并東南五省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7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選擇:


.“噗……”

揚州江北大營軍帳內,李鴻章將一口茶水噴了出來,表情震驚。

“恭喜大人,朝廷已經下旨封大人為北洋通商大臣!”

周馥等一干幕僚紛紛向李鴻章道賀,看他們的表情自然是無比喜悅,因為北洋通商大臣權利之大讓人咋舌,已經超越了總督的限制,包括對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務,還負責辦理招商、電報、煤礦、鐵路以及訓練北洋海陸軍、統轄海關關稅等事務,集軍、政、商、外交各大權利與一身。

李鴻章畢竟年輕,表情頓時有些呆滯,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他一時間感覺腦洞不夠用了,興奮的有些要窒息。

不過高興過后,李鴻章漸漸覺得不對勁起來,如果說奕欣要拉攏他,那也不至于把北洋大臣一職給他。

很快,來龍去脈被搞清楚了,得知是李衛國保舉李鴻章擔任北洋大臣的,兩宮皇太后自然得給面子了。

“吳王會那么好心?”

李鴻章立刻提出了疑問,不過語氣明顯變了,以前他開口閉口都是直呼李衛國的名字的,如今卻以吳王相稱,可見他的心態了。

周馥道:“這可能是吳王在向大人示好!”

“不然!”王凱泰卻皺眉道:“北洋通商大臣權利極大,基本上相當于第二個小朝廷,掌控整個長江以北諸省的軍、政、財、外交大權,吳王一直不肯將直隸總督讓出,如今卻拱手將北洋大臣這個比直隸總督還要高一層次的職位讓出來,肯定有目的。”

周馥笑道:“吳王不是也得到南洋大臣了嗎?他總不可能南北洋大臣都兼著吧?”

錢丁明突然道:“諸位莫不是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李大人若是擔任了北洋大臣,那么曾大人該如何看待?”

這一句話頓時令眾人警醒。李鴻章可是曾國藩的學生,一項以曾國藩馬首是瞻,況且李鴻章年輕,官場經營遠不如曾國藩的實力強大。如今李鴻章一下子爬到了曾國藩的頭上,不難想象此刻曾國藩的表情有多難看了。

周馥笑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料想曾大人他不但不會怪罪。反而會高興。”

錢丁明續道:“就算曾大人不會多想,湘軍官僚們會甘心嗎?這分明就是李衛國的離間之計,大人莫要上當。”

淮軍本出自湘軍系統,一直以來都是以湘軍馬首是瞻,如果突然有一天淮軍將領騎到湘軍將領頭上了,定然會出亂子。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歷史上的李鴻章真正獲得權力繼承湘軍龐大家底,也是在曾國藩死后,那時候湘軍系統中也分出很多派系。張之洞、劉坤一、左宗棠等都不服李鴻章,否則也不會出現李鴻章自己來打甲午戰爭了。

此時的李鴻章因為李衛國的出現,過早的成立淮軍系統,一旦沒了曾國藩的支持,湘軍系統絕對不會讓李鴻章好過的。

“這個——應該不會吧?”李鴻章頓時如被潑了冷水一般,感到害怕,可是又不甘心,權利就在眼前。放棄嗎?

不是什么人都那么有勇氣放棄權利的**,尤其是年輕的李鴻章。熱血還沒有冷卻。

同樣,跟誰李鴻章的這些人,哪個不想成就更高,如果李鴻章一直被曾國藩壓在下面,那他們也就別想有出頭之日了。

眾人頓時都不說話了,錢丁明也只是苦笑著搖搖頭。他何嘗不明白每個人的心思,只嘆李衛國的手段太高明了,對淮軍的將來充滿了恐懼。

另一邊,曾國藩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對于李鴻章升任北洋大臣一事。他心中難免會酸溜溜的,一開始并沒有抱怨什么,可他帳下的湘軍將領們坐不住了。

最近湘軍和淮軍爭先恐后的向太平軍發起猛烈進攻,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第一個攻入天京的會封王嗎?為此湘軍和淮軍之間已經成為了競爭對手,甚至因為爭奪地盤而產生敵意,如今李鴻章直接坐上了北洋大臣的位置,這可是高出總督好多的,湘軍上下哪能不嫉妒?李鴻章出自湘軍,如今卻騎到湘軍的頭上,這讓湘軍將領們情何以堪?

一名湘軍將領前來向曾國藩發牢騷,曾國藩還可以心平氣和的安撫對方,可是一群湘軍將領一起抱怨,曾國藩就難以安撫他們了,甚至三人成虎,聽多了李鴻章的壞話,就連曾國藩自己都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懷疑。

于是,當李鴻章前來向曾國藩解釋時,曾國藩借口稱決不能讓李衛國得到南洋大臣,要求李鴻章辭掉北洋大臣。這個理由很牽強,李鴻章不舍得北洋大臣這個位置,于是婉拒了曾國藩的好意提醒,這令曾國藩非常不高興。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進攻大勝關的湘軍和淮軍莫名其妙的發生了沖突,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殺了他們的人,要求交出兇手,雙方皆不妥協,遂打了起來,很快局面失控,最終造成上千人死傷。

最終曾國藩和李鴻章緊急會面,因雙方將領一見面就火藥味十足,導致爭執不休,差點打起來。最終,曾國藩和李鴻章出于大局考慮,均聲稱是太平軍細作搞的鬼,相互給對方保留了顏面。

經此次事件之后,湘軍和淮軍之間已經產生了裂痕。湘軍將領們不甘心淮軍爬到他們頭上,于是湘軍對太平軍的攻勢更加猛烈了,準備第一個攻克天京,幫曾國藩拿到封王的獎勵,因為只有曾國藩封王,才能壓過李鴻章。

曾國藩和李鴻章的關系破裂,這個消息令李衛國非常高興,無他,大勝關事件便是李衛國命令中華神盾局暗中制造的,目的就是火上澆油,挑撥他們的關系,結果表明,李衛國成功了。

不過。李衛國可沒時間關注這個,他的南征大軍已經準備就緒,趁著湘軍和淮軍瘋狂進攻太平軍,李衛國將率領八鎮大軍出征,海陸并進,橫掃南方。

假道伐號。這是老早就被李衛國定下來的作戰計劃。

原本是借口收復香港派大軍出征,最終計劃改變,收復香港不需要動用武力,不過李衛國還是找到了借口,上奏朝廷遠征澳門。

兩宮皇太后和攝政王都被李衛國的大義言辭騙過了,對于李衛國出兵收復澳門一事竟然同意了,責令。他們的立場很簡單,就是希望李衛國得罪更多的列強,將來朝廷就可以拉攏更多的列強來牽制李衛國。

這就叫借師助剿。不光剿滅太平天國,連李衛國也被包括在內。

然而,很快朝廷傻眼了,一個小小的澳門,沒曾想李衛國竟然出動了八鎮軍隊,十萬大軍,而且是海陸并進。

用得著搞這么大的動靜嗎?

當李衛國的大軍進入福建時,福建境內竟然爆發了天地會造反。名義上的閩浙總督耆齡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天地會給刺殺了。

隨后,李衛國便對福建境內的天地會展開了圍剿。吳軍所過之處,將原本閩浙總督手下的八旗軍、綠營軍和漢族地主武裝統統收編,然后對福建各地實施軍事管制,就像當年李衛國率領滬軍軍管浙江一樣。

不過這一次李衛國是有備而來的,當年軍管浙江時,李衛國手中的人才太少。以至于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整頓好浙江政務。但這一次不同了,李衛國迅速從上海抽調了大量人手,對福建官場進行清洗,該撤職的撤職,該處決的處決。

一些陳年舊案全被李衛國翻了出來。替老百姓平反伸冤,一邊清理福建官場內的毒瘤和反對勢力,一邊贏得福建老百姓的擁戴,為今后坐穩福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衛國故技重施,偏偏朝廷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揣著明白裝糊涂。

李衛國的大軍并沒有停留,只是將吳軍第二十九鎮留在了福建,二十九鎮雖然成立不到三個月,但有老兵帶新兵,戰斗力雖然不如傳統的滬軍八鎮,但對付太平軍已經足夠了,尤其二十九鎮的兵源大部分都是從福建省招募,如今用福建人管理福建,省去了很多麻煩。當初李衛國制定的整編軍隊戰略,頓時得到了體現,而且效果非常好,幫李衛國順利控制了福建全省。

進入廣東地界后,李衛國更加大膽了,因為兩廣總督劉長佑一直沒有到任,兩廣官員群龍無首,面對李衛國的強勢,只有廣東將軍柏貴牛逼哄哄的跟李衛國叫板不聽號令,但很快柏貴竟然被人殺了。

隨后李衛國對柏貴之死展開調查,趁機將廣東八旗軍全部圈禁起來,當吳軍順利接管了整個兩廣各地的軍權后,李衛國遂宣布耆齡是被一個葡萄牙人刺殺而死,將臟水潑到了澳門的葡萄牙人身上。

但凡有點頭腦的兩廣官員都明白,這就是李衛國手段,但凡反對他的人,不是因為貪污受賄被殺,就是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隨后便有人宣布是攜款外逃了,坐實了罪名。再不就是告老還鄉,這類人很主動的辭職,因為李衛國答應只要他們辭職就不追究他們以前的罪行了。

于是,在李衛國的強勢面前,兩廣官員選擇了屈服。

不屈服也不行啊,沒兵沒槍,難道要等著挨槍子兒啊!

當然,也有得官員不服,偷偷寫奏折狀告李衛國,結果很快李衛國就拿著他們的秘奏扇他們的臉,全部下了大牢。查出問題的判刑,暫時沒查出問題的就給他們扣上勾結亂dag或者在英法聯軍侵華期間投降敵人等罪名,最終都逃不掉判刑處決。

公元1862年12月3日,李衛國登上了香港島,同英國香港總督伯恩舉行交接儀式,順利接管了香港島,收回主權,標志著自1840年以來英國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不平等條約徹底被廢除。

這一天,舉國歡慶,終于洗刷了恥辱,似乎天朝上國的感覺又回來了。

不過對于李衛國而言,是得與失之間。

現在他收復了香港島,比歷史提前了一百五十年,雖然提前洗刷了恥辱,可也意味著香港島的發展不可能像后世那樣輝煌了。歷史上香港的繁榮是有很多因素的,他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口,都是因為近代中國飽受侵略,國人為了避難才紛紛遷入香港島,從而造就了香港的繁榮。

如今除了英國這個有嚴重島國情節的國家之外,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愿意在香港這個雞肋的地方大興土木,耗費金錢來打造一座超級城市,最多就是利用維多利亞港來建一座中等規模的海港城市罷了。

不過李衛國并不后悔,他就是看不慣那個年代的香港人,自以為高人一等,其實離開大陸的支持他們什么都不是。整天想著給英國當狗,一群忘了自己祖宗的人是可恥的,李衛國瞧不起他們。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設一百個一萬個比香港強百倍千倍的超級大都市。

站在山頭上,李衛國叫來攝影師,給他跟香港合了一張影,作為一種對歷史的留念。

對澳門的軍事攻擊一直到年底才開始,李衛國故意磨磨蹭蹭,是為了讓軍隊有更多的時間駐扎在兩廣和福建,強化對這三省的統治。

朝廷在這大半年時間里陸續向福建和兩廣派遣了六個辦事大臣,結果這些人要么半路出事,要命自己主動稱病告假,沒一個人敢去,怕惹毛了李衛國,他們的小命不保。

奕欣吃癟了,他知道李衛國鐵了心吞并福建和兩廣了,想要要回來就只有開戰一途了。

然而,奕欣根本沒膽量跟李衛國開戰,因為他的八旗軍還沒有準備好,李鴻章和曾國藩矛盾日深,又在血拼太平軍,沒有精力幫忙。

所以,奕欣忍了,最后直接讓李衛國來提名福建和兩廣三省的官員名單,朝廷照準便是。

就這樣,東南五省全部落入李衛國的手中。

溫水煮青蛙,李衛國一次次挑戰朝廷的底線,采取步步蠶食的高明戰術,雙方都漸漸心知肚明,戰爭將不可避免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