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0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

第0205章 赤果果的野心暴露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5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巡洋艦書名:

祝大家圣誕快樂!

1862年的地球格外不平靜,全世界都在打仗,戰火紛飛,生靈涂炭。復制網址訪問︽,

在歐洲,俾斯麥開始推行鐵血政策,趁著英法兩國在第二次雅片戰爭中戰敗元氣大傷,對北歐的干涉力度下降,提前發動統一南北德意志聯邦的戰爭。首當其沖的便是丹麥,趁著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病危,普魯士軍隊發動入侵,歷史上應該在1864年發生的普丹戰爭因此提前爆發了。

在美洲,美國內戰進入第二個年頭,原本剛剛擋住南軍進攻的北方合眾國政府,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幾天,便發生了弗雷德里克斯堡噩耗,十二萬北軍竟然被三萬南軍全殲,罪魁禍首便是南軍的北弗吉尼亞軍團。

這是一支剛剛組建的南軍精銳部隊,其成員全部來自美墨戰爭期間的軍官和士兵,本就戰斗經驗豐富,卻又裝備了來自上海滬軍的先進武器,衛國式步槍和五九式步兵炮在這場戰役中大放異彩,簡直就像絞肉機一般,將十二萬北軍殺戮殆盡。

南軍取得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的空前大勝,士氣高漲,聯盟國總統戴維斯公開叫囂著,要殺入華盛頓,把林肯的腦袋扭下來當球踢。

林肯哭了,哭得很傷心,是為十二萬美國北方士兵的陣亡而哭,也是被急哭了,因為裝備了衛國式步槍和五九式步兵炮的南軍北弗吉尼亞軍團變成了老虎,更是一只磕了藥的老虎,正一路勢不可擋的向華盛頓進軍,所過之處,合眾**隊根本不堪一擊,不是戰死,就是投降。

華盛頓岌岌可危,林肯政府一邊著手遷都紐約。一邊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希望可以鼓勵北方人積極參軍,阻擋南軍進攻,同時也引誘南方黑人奴隸們暴動,在南軍后方制造混亂,拖延南軍進攻步伐。

不過,很快另一件事情氣得林肯吐血。

原來,就林肯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同時,南方聯盟國總統戴維斯也宣布即刻廢除美元在南方的流通,臨時使用三個同盟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和大清帝國的英鎊、法郎和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美元在南方各州瞬間變成了廢紙一張。

這本來不算大事,可是很快林肯政府發現美元開始大規模貶值,北方各州的市面上突然出現大量的美元,瘋狂采購各州軍用、民用商品和固定資產,到銀行兌換黃金、白銀和國外貨幣。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面上的美元越來越多,上午的時候,一美元還能買到一袋面粉,到了下午后就只能買三瓶啤酒了。

林肯政府后知后覺。可北方的美國老百姓感觸最深,他們不在要求月薪,而是要求日新結算,剛剛開了工資。他們立刻就去采購。

華爾街的銀行紛紛關門,停止兌換美元。北方工廠的老板們不得不每天扛著幾十麻袋美元去給工人們發工錢,到了后來,美國人徹底不相信美元了。紛紛要求用英鎊、法郎等外國貨幣結算。

美元崩盤了!

林肯政府無力阻止,他們找不到原因,在華盛頓的印鈔廠已經停止印鈔了。政府已經大規模回收美元了,可市面上的美元還是繼續增加,無窮無盡一般。

北方22個州,美元的崩盤,令這些州的經濟損失加起來有幾十億美元,原本強大的北方工業瞬間倒塌,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社會治安混亂,一片動蕩。

原本大好局面瞬間逆轉,就連北軍也人心惶惶了,對能否戰勝南軍感到了迷茫和恐懼。

“查到了,是戴維斯政府搞的鬼,大量的美元都是從南方各州流入北方各州的。”

“戴維斯這個天殺的混蛋!”

找到了罪魁禍首,可是卻令林肯政府感到迷茫和不解。

“他們是怎么得到印鈔機、印版和紙幣材質的?他們又是怎么拿到美元的編碼程式的?”

“原先在貨幣管理局上班的官員偷偷帶著貨幣編碼程式逃到南方去了,其他諸如印鈔機、美元印版、美元制作材料等,全都是從華若翰那混蛋從清帝國帶回來的。”

“華若翰這個叛徒,他還幫南軍從大清國購買了十幾萬件先進武器和數百噸彈藥,北弗吉尼亞軍團就是裝備了這些先進武器才變得如此厲害的!”

“華若翰這個混蛋,當初是誰舉薦他擔任駐華公使的?”

眾人頓時看向林肯,林肯只是動了動嘴唇,老半天沒說話。

“阿噗……”

一口老血噴出,林肯憋屈的倒下了。

在亞洲,日本列島,此刻也在上演著戰爭。

自從英國輸了第二次雅片戰爭后,在華利益受到嚴重傷害,沒有了片面最惠國待遇、沒有了低關稅、沒有了雅片貿易的暴利收入,這一切都讓英國政府窩火,英**方憋屈。

正趕上日本薩摩藩跟英軍爆發了沖突,于是窩火的英國政府和憋屈的英**方終于找到了出氣筒,立刻拿日本開刀。

薩英戰爭爆發了,憤怒的英軍用艦炮轟平了鹿兒島,隨后英軍登陸,同薩摩藩島津衛隊展開激戰。最后薩摩藩戰敗,英軍開始血腥報復,蹂躪當地日本人。

1862年3月,英軍擴大戰爭,英艦駛入江戶灣,對德川幕府發動全面戰爭,把在李衛國那里受得氣,全部撒到日本人身上。

大清國內,同樣也上演著史上最殘酷的殺戮戰爭。

清帝國跟太平天國全面大決戰,湘軍、淮軍和滬軍從四面八方向太平軍發起進攻。滬軍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輕松攻占了孝陵衛后便轉入了防御態勢。又跟太平軍回到了1853年時的狀態,不打也不和。

倒是湘軍和淮軍的攻勢最為猛烈,曾國藩和李鴻章雖然暫時放棄了造反的念頭,可是對于第一個攻下天京可封王的獎勵卻經受不住誘惑,不論是湘軍將領還是淮軍將領,一個個都磕了藥一般,跟太平軍死磕。

太平天國盡管經歷了天京之變后國力嚴重損失。但太平軍依然有一百多萬,這些年李衛國雖然沒有再跟太平軍進行私底下的軍火交易,可是江南制造局生產的大量老式火槍和火炮是對外出口的,當年英法聯軍既然能夠從外國商人手中買到大量的武器彈藥,太平軍也是一樣,他們利用所謂的宗教關系,從一些英國教徒手中買到了江南制造局生產的火槍和火炮,雖然幾經轉手,價格昂貴,但太平天國是吃大鍋飯的。不差錢,統統敢買,而英國人貪婪,巨額的差價收入令他們鋌而走險,不擇手段的幫太平軍購買武器彈藥,從而壯大了太平軍的實力。

歷史上的太平軍后期,兵源的戰斗素質不如前期,但武器裝備卻比前期強很多,基本上都在使用火器。否則根本無法抗衡清軍,尤其是天京被圍多年都沒有被攻破,如果沒有大量的火器支撐,根本不可能。

太平天國的后起之秀。李秀成和陳玉成都封王了,他們雖然都曾經敗在李衛國手下,尤其是陳玉成當年在雨花臺一戰中差點死在李衛國手里,如今都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帥才了。而洪秀全的兄弟洪仁玕回國了。幫了洪秀全大忙,令原本頹廢下去的太平天國重新煥發出生機。

但是這一切都太晚了,面對已經成了氣候的曾國藩和李鴻章。即便李衛國不插手,太平天國也注定要失敗,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內戰太殘酷,之前是太平軍每攻下一座滿清城池,就會殺光里面的旗人和有錢人,如今湘軍和淮軍每攻陷一座太平軍城池,更加殘忍,幾乎每次都會屠城,不分男女老幼。

大戰一起,生靈涂炭。

就在淮軍和湘軍死磕太平軍的同時,李衛國也對滬軍進行了第三次大擴軍,也是第六次整編。

第二次雅片戰爭已經過去一年半了,淞滬會戰的勝利令滬軍揚名全世界,士氣之高,前所未有。

當李衛國宣布進行第三次大擴軍時,不光是江南省和浙江省內的適齡青年踴躍參軍,就連其他省份的有志青年也都紛紛趕到上海,填寫志愿表,要求加入滬軍。

人的名樹的影,李衛國已經是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了,抵御外辱,揚我國威,但凡心有壯志,充滿熱血的年輕人,都愿意到李衛國帳下當兵,甚至一些在湘軍和淮軍中有才華卻不得志的官兵們,也都跑到上海來當兵。

這一次滬軍大整編和大擴軍同時進行,整編之后的滬軍不在對外稱滬軍,而是因為李衛國晉封吳王,轄地兩江四省,一個滬字已經不能代表全部了,取而代之的是吳軍,代表整個華東。

名字雖然改了,但滬軍的軍規、軍紀、軍魂依然不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那是鐵打的條例,新的吳軍官兵依然要嚴格執行,不容徇私。

之前的滬軍十六鎮依然不變,編為吳軍十六鎮,其中第一鎮至第八鎮保留完全建制,不打散不改編,內部依然稱滬軍八鎮,是李衛國起家的老底子,嫡系中的嫡系部隊。

另外第九至第十六鎮的官兵全部打散,保留一半人員,缺額從乙種軍團中補充完另一半。其余人員分配到新成立的第十七鎮至第五十四鎮當中,老兵帶新兵,迅速提升新軍的戰斗力。

新軍兵源分配十分嚴格,來自全國各地,每個省的新兵會被分配到一個部隊當中。

李衛國以全國各省的名稱來劃分軍區駐防地,比如在直隸省的第二十鎮,軍營駐地所在地也將被命名為直隸鎮守府,以后第二十鎮的兵源將直接由直隸鎮守府負責補充,簡稱直軍。

其他各鎮分別駐扎不同的省份,對應各省的名字來命名鎮守府。

其中第十七鎮駐扎京畿周邊,第十八鎮駐地山東,第十九鎮駐地河南,第二十鎮駐地直隸,第二十一鎮駐地山西,第二十二鎮駐地陜西,第二十三鎮駐地湖南,第二十四鎮駐地湖北,第二十五鎮駐地安徽,第二十六鎮駐地江蘇,第二十七鎮駐地浙江,第二十八鎮駐地江西,第二十九鎮駐地福建,第三十鎮駐地廣東,第三十一鎮駐地廣西,第三十二鎮駐地甘肅,第三十三鎮駐地云南,第三十四鎮駐地貴州,第三十五鎮駐地四川,第三十六鎮駐地奉天,第三十七鎮駐地吉林,第三十八鎮駐地黑龍江,第三十九鎮駐地伊犁(新疆),第四十鎮駐地烏里雅蘇臺(外蒙),第四十一鎮駐地烏蘭察布(內蒙),第四十二鎮駐地克拉烏蘇(西藏),第四十三鎮駐地西海厄魯特(青海)。

另外,藩國也被分配了名額。其中第四十四鎮駐地朝鮮,第四十五鎮駐地琉球,第四十六鎮駐地越南,第四十七鎮駐地南掌(老撾),第四十八鎮駐地暹羅(泰國),第四十九鎮駐地緬甸,第五十鎮駐地蘭芳,第五十一鎮駐地廓爾喀、哲孟雄、不丹三國,第五十二鎮、第五十三鎮、第五十四鎮駐地浩罕、哈薩克、布魯特、布哈爾、山克、愛烏罕等西亞藩屬國。

這些番號暫時都名不副實,但可以看出李衛國的野心了,他不但要掌控整個大清帝國,還要控制住所有成為藩國的國家,盡管當中如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等國早就不給大清國進貢稱臣了,蘭芳國更是已經被荷蘭滅了,但在李衛國的心中,只要他們曾經做過藩國,以后就得還是中國的藩國,永世不變。

當然,李衛國只是定下了大方針政策,具體落實的時候,因地制宜,會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方案的。

第三次大擴軍,實際上是定下了統一全國,恢復中華霸權的總基調。

國內各省前來應征入伍的有志青年有五六萬人之多,再加上李衛國派人分別到各省去招募兵源,最終完成了二十鎮新兵的征募工作。

這二十鎮新兵來自國內的十七個行省,除了江西因被太平軍控制暫時不考慮之外,其他各省諸如湖南、安徽等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控制區都很順利的征募到了新兵。

當然,國內除了十八行省之外還有五將軍轄地,可惜那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對于李衛國的崇拜幾乎為零,他們甚至恨李衛國,因為李衛國是一個漢民,第四等的漢民,竟然咸魚翻身當了吳王,這對漢民來說是英雄,對他們少數民族來說就是驅蟲。

所以,這些地方的人沒有來上海應征入伍的,他們甚至提高了對李衛國的警惕。(未完待續。)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