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鈔帝國第0197章 《北京和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偽鈔帝國 >>偽鈔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97章 《北京和約》

第0197章 《北京和約》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7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偽鈔帝國 
其他網友正在看:


談判如期在北京舉行,中方代表是咸豐任命的議和全權大臣奕欣,英法兩國的代表則是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以及隨行人員十一五人。∈,另有美國公使華若翰、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作為調停人,列席旁聽。

一開始李衛國并沒有參加,原因是咸豐沒讓他參加,他也對談判桌上的扯皮不感興趣,只顧著陪著媳婦逛北京四九城,樂得逍遙。

然而,很快奕欣便來求李衛國了,原因是談判期間,英法兩國對奕欣的態度十分不善,不但提出各種苛刻要求,反而還得讓清政府賠償英法聯軍的全部損失,否則就危險英法兩國要跟大清帝國全面開戰。

奕欣畢竟還年輕,雖然有點遠見,但經驗有限,頓時被對方給嚇唬住了。

“李大人,你可得救救我,英法兩國威脅要全面開戰,到時候他們將動員幾百萬大軍,要把我大清夷為平地。”

李衛國一點都不害怕,反而笑道:“放心,他們是嚇唬你的。”

奕欣苦著臉道:“我看他們表情很認真,不像是騙人。”

李衛國冷哼一聲,道:“如果他們不會演戲,那他們就不配當一個政客。”

“要不李大人您不如也去見見那些洋人?說實話,沒你在身邊,本王底氣不足,壓不過他們。”

見奕欣還驚魂未定,李衛國道:“這樣吧,你跟皇上請旨,讓他允許我參與議和。”

李衛國拿捏起來了,咸豐沒讓他去議和,他是不可能上桿子去幫忙的,這次是反過來將咸豐的軍。

奕欣知道李衛國再跟咸豐較勁。李衛國沒公開說要造反,咸豐也沒公開要殺李衛國,但他們二人間已經水火不容了,眼下誰先服軟就先等于認輸了。

但奕欣沒有辦法,讓他去跟英法兩國談判,本來作為戰勝國。應該讓英法兩國賠償損失的,可對方氣勢洶洶令奕欣徹底沒了脾氣,反過來對方還要求賠償英法兩國銀子,已經從最開始的兩億兩白銀上升到三億兩,而且之前的天津條約依然有效,香港島也不可以收回去。

當初李衛國告訴奕欣提出的條件,如今一個沒有達成,反過來還得賠償英法兩國銀子,否則對方就會發動全面戰爭。滅亡大清國。

一想到這些,奕欣感到壓力山大,于是立即向咸豐打報告,轉告英法聯軍的條件,請求讓李衛國出賣議和。

遠在承德的咸豐躺在病榻上,得知英法兩國的條件后再次氣得大口噴血,昏迷前卻意外同意了讓李衛國擔任議和全權大臣。

這是肅順給咸豐出的主意,要讓李衛國來當這個罪人。他們認為洋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若再戰。全面戰爭下老百姓一定恨李衛國,不戰而和,答應英法兩國苛刻條件和巨額賠款,一樣會被老百姓指著脊梁骨大罵。

咸豐如今知道自己斗不過李衛國,只能選擇示弱,如果可以毀掉李衛國的名聲。那也是極好的。

帶著這個打算,咸豐才讓李衛國來當這個議和全權大臣,原本這個議和全權大臣是咸豐故意給奕欣的,就是想要讓奕欣來承擔惡果,這樣咸豐就有借口罷免奕欣。防止他死后奕欣造反多了皇位。如今李衛國的威脅更大,咸豐只能暫時先放過奕欣了。

很快,旨意到了北京,李衛國成為議和全權大臣。

知道咸豐的伎倆,李衛國毫不畏懼,反而信心十足,這正是他揚名的大好機會。到時候咸豐肯定后悔死了,不把他再氣吐血才怪。

李衛國以直隸總督、滬軍總司令的身份參加議和談判,而英法兩國的代表依然是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另有美國公使華若翰、俄國公使伊格納季耶夫列席旁聽。

之前普魯斯、布爾布隆見奕欣懦弱的樣子,還真以為戰爭得不到的利益可以從談判桌上輕松獲得。如今他們卻都緊張了起來,人的名樹的影,李衛國擔任全權議和大臣了,這讓他們感到了一絲緊張,而且緊張不斷加劇,有點害怕李衛國這個殺神,一想到李衛國屠殺了十幾萬英法聯軍,眾人脖子頓時冒冷汗。

經過一番介紹,圓桌談判開始,華若翰、伊格納季耶夫作為調停人首先發言。

“尊敬的李大人,之前英法兩國已經提出了他們的條件,如果您有意見,現在可以提出了。”

李衛國掃了眾人一眼,最后落到華若翰和伊格納季耶夫二人身上。

他頓時冷哼一聲,道:“在談判之前,必須先搞清楚一件事。華若翰先生,美國是否向英法聯軍提供了補給船和戰爭撥款?”

“這個——”華若翰一愣,已經明白了李衛國的意思,只是作為公使他臉皮很厚,依舊面帶微笑道:“這個情況我并不清楚,請問李大人您從哪里聽到的謠言?”

“我不管你清不清楚,只要我清楚就可以了。”李衛國知道華若翰故意裝糊涂,因此直接開門見山道:“你們既然向英法聯軍提供了補給船和戰爭撥款幫助,那么你們就不是中立,沒有資格當調停人,請你離開。”

華若翰道:“這一定是誤會!”

李衛國威脅道:“我不想重復第二遍,如果你堅持,我的衛兵會招待你!”

華若翰臉色難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讓人給趕下去實在沒面子,可是見李衛國的親兵虎視眈眈想要上來時,他好漢不吃眼前虧,只好尷尬的自己下去,但他沒有離開,堅持作為旁聽者。

李衛國沒有再理華若翰,而是轉向伊格納季耶夫,冷冷地說道:“伊格納季耶夫閣下,你有資格調停嗎?”

伊格納季耶夫做賊心虛,硬著頭皮反問道:“我是俄羅斯帝國任命的駐華公使,當然有資格調停。貴國皇帝是同意我這個調停人身份的。”

李衛國冷哼一聲,道:“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們英法美俄四國合起火來侵略我們,英法,美國出錢,你們俄國人以調停人身份斡旋。實際上是給英法竊取情報打掩護。”

伊格納季耶夫心驚,沒想到李衛國竟然知道這些,卻面不改色說道:“你有證據嗎?不可以污蔑我們。”

“污蔑?”李衛國冷笑,旋即大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你們俄國人最貪婪。你們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計,用武力強占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哥薩克騎兵團占據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接下來你們是不是打算調停有功,再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

“你怎么知道的?”伊格納季耶夫瞪大了眼睛,一副見到鬼的表情,這種事情他也是得到沙皇的秘密囑托,因為英法聯軍敗的太快,沙俄軍隊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全部計劃,以調停有功繼續威脅清政府正是他心中所想,不料被李衛國看穿了。

李衛國喝道:“滾下去。你沒資格調停!”

“你——你不可以這樣對待我!我們俄羅斯帝國——”

“你再啰嗦,我就宰了你!你們既然已經侵略了我國領土。那就是戰爭,我有權利殺你!”

聽到李衛國這么一說,伊格納季耶夫頓時閉嘴了,一臉羞憤和不甘心。

一旁的奕欣看到李衛國上來就給了洋人一個下馬威,將美國公使和俄國公使趕了下去,如此強勢。讓他感覺非常提氣。

這時,李衛國才轉向英法兩國代表,笑道:“好了,沒有調停人,咱們開始談判。”

普魯斯、布爾布隆二人對視一眼。都感覺到壓力山大。

整個談判會議廳內,李衛國的氣場已經完全壓制住了所有人。

還沒有開始正式談判,李衛國就已經先贏了一回合。

普魯斯說道:“我們還是之前的條件,就算你們換了人,也必須同意,否則等待你們的將是來自英法兩國的全面戰爭,相信我,你們的國家無法承受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怒火的。”

李衛國冷哼一聲,不屑道:“我也很明確的告訴你們,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歸還香港島,賠償我們的經濟損失,戰敗了就要有戰敗的自覺性,別跟我說什么全面戰爭,我不怕!”

普魯斯驚訝的長大了嘴巴,一旁布爾布隆立刻說道:“你要想清楚,同時跟英法兩國全面開戰,后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別以為你僥幸打敗了我們二十萬英法聯軍就可以目空一切了,我們英法兩國的強大,絕對不是你們清帝國可以比的,我們有強大的工業,可以動員幾百萬大軍,幾千艘戰艦。”

李衛國毫不畏懼道:“你們有種你們就來試試,我能消滅你們二十萬英法聯軍,就能再消滅你們兩百萬英法聯軍。問題是你們玩得起嗎?”

玩得起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普魯斯和布爾布隆二人頓時翻白眼,你當這是過家家,誰敢說玩得起?

不過二人心中也泛起了嘀咕,李衛國的滬軍已經輕松打敗了二十萬英法聯軍,自身損失不過一萬余人,戰損比之高令人咋舌。想要徹底消滅李衛國的滬軍,理論上英法兩國需要再派至少一百五十萬大軍,可問題是英法兩國可能派一百五十萬大軍再次遠征嗎?

答案顯然還是否定的。

不論是英國還是法國,他們的核心利益都在歐洲,單獨派遣二十萬大軍前來萬里之外的亞洲進行遠征作戰已經是他們的極限,而且還是兩國兵力加起來湊夠了二十萬人數,單獨任何一國都不可能派這么多士兵遠征,就是因為太遠了,光行軍就得大半年時間,二十萬大軍每日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別說再派一百五十萬大軍了,就算英國再富有也沒有這個財力支撐。再加上大清帝國太大了,如此大的戰略縱深,萬一打個三年五載的,英法兩國的財政就會被徹底拖垮。

李衛國顯然是認清了這一點。所以無所畏懼,敢跟對方叫板。

看著李衛國信誓旦旦的樣子,布魯斯和布爾布隆二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是無奈。

顯然,二人對自己國家的情況知道的更清楚,別說英法兩國沒有這么多軍隊。就算有也不可能全拉倒亞洲打仗而不要歐洲了。

“你雖然贏得了地面戰爭的勝利,不過我們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并沒有輸,你們也不可能戰勝皇家海軍。”

布魯斯說出這話來,已經表明他無法再強硬了。

李衛國點頭道:“沒錯,不得不承認你們皇家海軍目前的確是全世界最強的海軍,我承認奈何不了你們的海軍,所以我才會跟你們議和,否則的話,我現在就派海軍去遠征你們的大不列顛島了。”

布魯斯頓時驚呆。萬萬沒有想到李衛國會有如此野心,竟然還想著遠征大英帝國本土,這實在是聳人聽聞。

然而,布魯斯感覺到李衛國的強勢了,如果李衛國的東海艦隊勢力夠強,哪怕只追趕上法國海軍的規模,恐怕他都敢遠征大英帝國,跟皇家海軍進行大規模海上決戰了。

布爾布隆忍不住了。喝道:“你到底想要怎樣?還要跟我們打下去嗎?”

李衛國笑了,他知道自己算對了。果然對方已經沉不住氣了。

“跟世界第一強國和第二強國開戰并不是我們想要的!只要你們答應我的條件,那么這場戰爭就結束了,我們還可以合作下去。”

“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歸還香港島,賠償經濟損失一億兩白銀。”

聽到李衛國這么一說,布魯斯和布爾布隆二人頓時松口氣。可是李衛國接下來提出的條件,頓時讓他們跳了起來。

“什么?賠償你們一億兩白銀!你怎么不去搶?”

“不可能,香港島不可能還給你們!”

李衛國笑道:“不著急,你們回去慢慢想,我們有的是時間。不過你們最好知道。在我手里還有斯科特、布朗司、懷特等六千多英法聯軍戰俘,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需要治療,如果你們不快點的話,估計只能給他們收尸了。”

布魯斯頓時怒道:“你不能這樣,他們已經是俘虜了,你不能虐待他們。”

布爾布隆也著急道:“你必須給他們醫治,如果他們死了,我們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那得看我心情了!”

李衛國冷哼一聲,起身直接離開,這次和談就此結束。

奕欣一直追了出來,問道:“李大人,這沒談完怎么就走了?”

李衛國笑道:“王爺,你要知道,談判是一門藝術,急不得。誰先著急誰就輸了,比的就是耐心。你越是不著急,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反之,如果你著急了,那對方肯定坐地起價。”

奕欣苦笑道:“這方面我真佩服你,上去就給洋人一個下馬威,把美國人和俄國人趕了下去。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跟英法兩國談判時,美國人和俄國人竟幫著對方了,害得我那個著急,在他們面前一點主見都沒有了。”

“行了,以后多經歷幾次就會了!”李衛國笑道,心想難怪歷史上的奕欣談判非常厲害,估計也是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了,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雙方一直在談判,討價還價。

李衛國漫天要價,英法兩國坐地還錢。在核心問題是,比如涉及到主權和國家尊嚴的不平等條約問題、香港島問題、鴉片貿易問題等,李衛國堅決不讓步,不過在賠償問題上,最終李衛國換了一種方式,不在索要賠償,而是索要照顧英法聯軍俘虜的伙食費、醫療費。

換了一種賠償方式,英法兩國不至于太丟面子,雙方的代表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最終,雙方通過反復協商,確定了北京合約的最后條款。

公元1860年10月13日,李衛國代表大清帝國同英法兩國分別簽署了中英、中法。

按照條約規定,英法兩國廢除自1840年以來同大清帝國簽署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歸還香港島,取消領事裁判權、取消租界法權、取消鴉片貿易、取消關稅須根英法協商權,英國兩國人需經過允許方可進入大清帝國傳教、工作、居住、經商,退還自1840年以來大清帝國的所有賠償款。雙方在各自國家首都互相設立公使館,大清帝國各沿海、沿江城市全面開放口岸,允許英法兩國商人與之貿易,允許英法兩國商人在華開設工廠、招募工人,保留英法兩國最惠國待遇(非片面),自條約簽署后,英法兩國在天津、煙臺、旅大的軍隊立即撤離,三個月后駐香港島英軍撤離,資產將由大清帝國按市價收購,在香港英國人需在三年內決定去留,留下者永遠歸屬大清帝國國籍。

這份合約看起來很公平,李衛國只是廢除了不平等條款,并沒有過分刺激英法兩國,畢竟目前跟英法兩國合作更符合國家利益。而對于英法兩國來說,他們戰敗了,就得承擔戰敗后果。但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衛國竟然允許他們在北京設立公使館、全面開放各沿海、沿江城市通商,甚至允許英法商人在華設廠,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令他們驚喜。

對于英法兩國而言,他們戰爭的目的是為了通商,長久以來一直想打開大清帝國的通商口岸、在京城設立使館、在華開設工廠,但大清帝國一直不同意,如今李衛國竟然全部同意了,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讓英法兩國挽回些顏面。

而對于李衛國而言,他只是順應國際潮流而已,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強國富民,他是大清朝唯一一個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雖然很多人會覺得李衛國向英法兩國服軟了,但只要于國于民有利,背上罵名也根本無所謂。

正因為李衛國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讓步,英法兩國才會痛快的跟李衛國簽署了《北京和約》。

隨著《北京和約》的草簽,宣告第二次鴉片戰爭正式結束,李衛國在這場戰爭中一戰成名,成了最大的贏家。(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偽鈔帝國目錄  |  下一章